回覆列表
  • 1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世界歷史上,美國獨立統一後,很快完成了工業革命,經濟得以騰飛。更在一戰二戰中,大發戰爭財,成功接收英國的霸權,成為新的世界霸主。

    而同屬美洲大陸的阿根廷,有著和美國相同的殖民歷史,也都是歐洲移民主體國家。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還曾是世界上收入最高的國家。可以為什麼,在美國壯大為世界超級大國的過程中,阿根廷卻日漸衰落,從發達國家淪為發展中國家了呢?

    (被西班牙殖民者統治的阿根廷)

    一、殖民歷史基礎不同。

    英國作為當時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建立北美殖民地時,不僅將先進的政治體制移植到當地,還建立起完備先進的工業基礎。

    當美國獨立時,不僅繼承了資本主義的文明國家制度,還有著全世界領先的完整工業體系。美國充分利用英華人留下的寶貴資源,很快發展成一個不亞於歐洲的工業強國。

    而阿根廷的殖民宗主國西班牙,則是一個封建君主制國家,在殖民地實行的是封建統治。西班牙利用阿根廷肥沃的土地和豐富的資源,對當地進行原料掠奪,自身的政體和工業都不夠先進,自然也沒有給阿根廷帶去先進的政治和像樣的工業基礎。

    (農業大國阿根廷)

    二、農業起家後的不同發展之路。

    同樣是殖民地,美國和阿根廷獨立的時間也相差不遠,阿根廷1816年獨立,美國則只晚了40年。兩個國家建立後,都把發展經濟作為首要目的。

    不得不說美國和阿根廷的運氣都挺好,國家剛獨立時,就有大批歐洲移民,帶著技術和財富,來到這兩個新生國家尋找機遇。

    最初,兩國都是利用豐富的草場資源和肥沃的土地,大力發展農業和畜牧業。由於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阿根廷的農業發展要更勝一籌。出口的牛羊肉不僅滿足了歐洲人的胃,也讓阿根廷人的口袋迅速鼓了起來。

    到19世紀末時,阿根廷的人均收入已經超過歐洲強國法國,比鼎盛一時的義大利都高出1/3,和美國一道,躍入世界十大強國之列。

    依靠農業掘得第一桶金的阿根廷和美國,在之後的各自發展道路上,卻開始分道揚鑣,漸行漸遠。

    美華人認為,農業雖然重要,但要想保持世界領先水平,還是要利用英國留下的工業基礎,發展新興工業。於是,美華人將農業積累的財富,投資建廠,引起歐洲先進技術,從而使美國的工業迅速發展,工業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張,實現了農業到工業的完美轉型。

    而阿根廷人卻沒有美華人那麼銳意變革,而是傾向安於現狀。他們認為,賣牛羊肉和農作物已經富得流油,何必還要冒險嘗試工業轉型呢。而發展工業就意味著,要拿賺到的錢去投資裝置、工人、原料等。再經過生產、運輸、銷售環節才可能獲得收益,更何況還不一定能賺到錢。所以,在看到美國大搞工業化時,阿根廷人雖然嘴裡也高喊著發展工業,但並沒有什麼行動。

    20世紀二十年代後,經濟危機席捲全球。完全依賴於農業的阿根廷成為最大的受傷害國家,牛羊肉在歐洲都成了奢侈消費,阿根廷的經濟一落千丈。

    (二戰時期的阿根廷軍官)

    三、戰爭時期的落差和失誤的稅改。

    兩次世界大戰,美國和阿根廷都幸運躲過一劫,美國還以其發達的工業製造飛機大炮,賣給參戰國家,大發戰爭財。而阿根廷所出產的有錢人才買得起的牛羊肉,卻失去了昔日的市場。要知道,歐洲國家恨不得勒緊褲腰帶,把每一分錢換成武器裝備,哪還捨得吃牛羊肉啊。

    二戰過後,美華人在戰爭中的暴富,讓阿根廷羨慕不已。他開始意識到,太依賴農業和國外市場實在被動。因此轉而向美國取經,學習美國最初利用關稅壁壘,來保護民族工業發展,實現工業化的經驗。

    但是阿根廷卻忘了,自己正是靠出口起家,開放市場才成就了當初的繁榮。而今它高達84%的雙向關稅開徵,使國內商品的成本大幅攀升,在國際市場上自然沒有競爭力。結果,工業沒有發展起來,農產品也因價格過高,失去了原有的市場。

    就這樣,曾經和美國比肩的南美經濟強國阿根廷,因為歷史及現實原因形成的落後理念,不能緊跟形勢轉變思路。雖然守著豐富的資源和土地,卻從發達國家慢慢蛻變,淪落成一個需要美國援助的發展中國家,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參考資料:《美國、阿根廷金融危機比較》等)

  • 2 # 大偉140797056

    美國和阿根廷的移民素質不同,美國移民大多數能夠成為工業革命所需人材,例如企業家,商人,投資者,教育家,科學家,律師,工業企業管理人員,他們組成團隊後,眼界開闊,視野獨特,思維方式先進,在世界幾次工業革命中獲得了先機。

    美國和阿根廷的地理環境也有差異,前者的民眾必須奮鬥才能獲得幸福生活,後者的民眾無須承擔重大責任就可以過上安穩生活,在累積兩三百年的發展歷程後,兩者就必然走向不同,而且,因為歐洲戰爭引起的世界大戰又引起世界人力資源, 財富資源的流動,美國就是得益於上述增量資源而發展起來的。當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後,阿根廷就顯得更加衰落了。

  • 3 # 一號風手

    阿根廷發展不起來,這得怪美國。阿根廷今天這樣其實跟美國脫不了關係。

    美國利用金融武器,以及轉基因技術,無時不刻的在剝削阿根廷。

    阿根廷曾經是發達國家,世界經濟排名第八,人均收入在在南美州最高。

    但是由於阿根廷的以農業發展為主,工業化比較低,後來想發展工業,從美國資本家哪裡借了大量的錢。1979年10月,美聯儲推動世界匯率達到300%,然後阿根廷就破產了。

    而這還不是不最壞,最壞的是阿根廷接受美國的美國的智慧財產權經濟。

    美國用矇騙的方式在阿根廷推廣轉基因大豆,轉基因大豆一開始產量很高,但是隨後就會慢慢的減產。

    由於債務原因,阿根廷被迫成為大豆出口國,想用轉基因大豆出口還債。所以導致了阿根廷大規模的種植轉基因大豆,整個國家的土地48%都被用來種轉基因大豆。而這些轉基因大豆的品種90%來自美國孟山公司。

    阿根廷大豆出口雖然大增,但是錢基本都被美華人賺走。因為你種美國的轉基因大豆,美華人是收取智慧財產權費的,出口雖然賺錢了,但大部分進了美華人的腰包。

    後來阿根廷的農民也拒絕交智慧財產權費,而美國資本家根本就不怕,你不直接交,他們可以從國際貿易中收,而且收的更高。阿根廷為怕失去國際出口市場,無奈向美國妥協,最後從加工環節中收取,作為上交給美國的智慧財產權專利費。

    這個後果是導致了很多人被迫拍賣土地,而美國資本趁機入駐阿根廷個人或者投資機構,從中控制了阿根廷大量的土地。說到這裡不得不說一下,當年南韓的也是在面臨這種情況的時候,被美國資本控制。南韓現在的很多大公司,其實都有西方資本入駐。

    美國一直強調自由市場,無非就是為他的資本暗中控制各國的企業開啟方便之門。利用經濟危機或者金融危機企業迫切需要資金的時候,趁火打劫。

    而美國在世界上打仗,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擴充套件他的智慧財產權經濟。如果一個國家的農作物都使用美國提供的種子,那麼這個國家的農民就相當於以後都為美國打工。因為他可以透過智慧財產權永遠的剝削你。

    阿根廷和南韓可以說是一個鮮血淋淋的例子,阿根廷的農業基本被美國控制,而南韓的企業也基本被美國或者西方財團控制。

    美國打伊拉克的確沒有要伊拉克一滴石油,但是美國透過“幫”伊拉克立法允許美國的智慧財產權作物在伊拉克無障礙推廣。呵,以後伊拉克農民準備幫美華人打工吧,而美國資本有沒有注資伊拉克的石油企業,這個不用說。

    明搶是不好的,吃相太難看,暗奪才是美國的王道。

    很多人現在幫美國宣傳自由市場、幫美國宣傳轉基因作物的好處,我不知道他們是真不懂還是假不知懂。

    自由市場是資本說的,誰的資本多,誰就能掌控自由市場,沒有足夠資本之前,跟別人玩自由市場,相當於找死。

    美國需要世界有存在大量的“民主政府”,因為只有“民主政府”才會允許他們收智慧財產權保護費,也只有“民主政府”才會允許他們的資本入駐該國的企業。

  • 4 # Prussia

    北美十三個英屬殖民地脫離英國殖民統治後迅速崛起;南美阿根廷脫離西班牙殖民統治也沒有衰落:成為拉美第三大經濟體、二十國集團的成員國。

    十三個殖民地就是美國早期的雛形。殖民地民眾以作為英王的子民為榮,但是英王卻對他們橫徵暴斂且無選舉權。於是十三個殖民地民眾決定獨立,脫離英國的統治。於是,十三個殖民地民眾在華盛頓率領下,開始了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獨立戰爭。由於獨立戰爭獲得了法國、荷蘭、西班牙等國家的支援,英國皇家軍隊被打敗,只得承認北美十三個英屬殖民地的獨立,北美十三個殖民地獨立後形成了早期的美國。美國建國後,華盛頓拒絕擔任終身制的國王,而決定選擇做有任期限制的總統:從而開創了敬畏民意,並以民選制度來監督權力的良性社會政治生態。之後美國以購買的方式,先後又獲得了俄勒岡州、夏威夷州、德克薩斯州、佛羅里達州、阿拉斯加州、路易斯安那州、加利佛尼亞州美國國土從北美擴充套件至太平洋地區:幅員遼闊廣闊的國土,以及不同民族和國籍的眾多人口,為美國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廢除‘’黑奴制‘’的南北戰爭

    國土的擴大使美國南北兩地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經濟方式:北方發展工商業貿易經濟,而南方則是以黑奴勞動為基礎的種植園經濟。由於北方工商業經濟的發展急需自由勞動力,故而要求南方迅速廢除黑奴制度,讓黑人可以自由選擇職業。於是,北方聯邦與南方聯盟雙方矛盾激化,進而爆發了持續四年的美國南北戰爭。戰爭爆發的第二年,即一八六二年九月二十二日,亞伯拉罕-林肯總統即頒佈了《解放黑奴宣言》。最終南方聯盟被打敗,以林肯總統為核心的北方聯邦獲勝,恢復統一後的美國國名為‘’美利堅合眾國‘’。‘’黑奴制‘’的徹底廢除,使被解放的黑人勞動力得以自由流動,從而為美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拉美第三大經濟體阿根廷

    一八一零年五月二十五日,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市民宣佈脫離西班牙統治,成立拉普拉塔臨時政府,從此開始了建設獨立國家的程序。 獨立之初的阿根廷曾一度遭受歐洲列強的干涉和內戰的困擾,一八六一年巴託洛梅-米特雷在阿根廷內戰中獲得最終的勝利並當選為國家重新統一後的首任總統。他同他的繼任者多明戈·福斯蒂諾·薩米恩託和尼古拉斯·阿韋利亞內達建立了現代阿根廷國家的基礎。 從一八八零年上任的胡利奧-阿根蒂諾·羅卡開始,經濟自由政策得到連續十屆聯邦政府的加強,政策激勵下的歐洲入境移民潮重塑了阿根廷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面貌。從一八七零年到一九一零年移民潮和死亡率的降低使人口翻了五番;鐵路里程從503公里陡增至31,104公里;小麥年出口從10萬噸增至250萬噸,海上冷凍船的應用促使牛肉出口從2.5萬噸增至36.5萬噸,令阿根廷躋身於世界出口五強之列。一九零八年阿根廷成為世界第七經濟大國,人均收入與德國比肩。

    然而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國家的高速發展掩蓋著潛藏的問題:大地主寡頭壟斷了廣袤的土地,使阿根廷的財富集中現象比美國嚴重得多,也使其在單一出口的老路上越走越遠,偏離了工業化道路。激進黨領袖伊波利托-伊裡戈延得以於一九一六年當選總統。他推行社會經濟改革,將家庭農場主和小型企業納入援助範圍。 時光來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席捲全球的經濟大蕭條也波及到了阿根廷,一九三零年何塞-烏里武魯在軍事政變中推翻了對大蕭條束手無策的伊裡戈延,在此後的十年中阿根廷一直由軍政府執政,過去的寡頭政治與選舉舞弊死灰復燃。 一九四六年胡安-庇隆贏得阿根廷大選,還清了阿根廷的所有外債,並幾乎實現了充分就業。一九五五年,庇隆被迫下臺流亡西班牙。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也波及阿根廷,後來在新凱恩斯學派經濟政策鼓勵下危機告終,顯著的財政和貿易盈餘得以實現。目前的阿根廷是拉美第三大經濟體,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高文化修養的國民,再加上對外開放政策和多元工業體系,今天的阿根廷就其領土面積、人口數量、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科技水平等多方面綜合衡量,基本算得上是一個新興的發展中大國。所以,阿根廷也是二十國集團的成員國。

  • 5 # 王春來342

    美國較早的完全了工業革命,透過一戰和二戰,美國大發戰爭財,為美國的經濟騰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美國的國民經濟門類是非常齊全的國家,無論是工業,還是農業,或者是科技能力,都處於世界前列。

    阿根廷在前期還是不錯的,國民經濟,民眾平均收入一度處於世界前列,但阿根廷的經濟比較單一,除去農業、漁業、採礦業較好外,別的方面和美國沒有可比性。美國成了世界頭號大國,阿根廷仍然是中等發展中國家也就不奇怪了。

  • 6 # 知研42791366

    一、美國是原世界上工業化程度最高、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大英帝國的殖民地。1776年7月14日英國在北美的13個殖民地代表共同表決透過《獨立宣言》,次年美國13個州代表表決透過《聯邦條例》。在美國獨立戰爭勝利後的四年之後四年的1787年5月13個州召開制憲會議,9月15日通過了致今依然適用的《美利堅合眾國憲法》,1789年美國憲法正式生效,華盛頓以全票當選為美國與世界上首位民選總統,在其連任一屆總統之後,"毅然決然"放棄總統大選。美國是世界上首個成文憲法"三權分立與制衡"的國家,華盛頓是"以身作則"的偉大資產階級革命家!美國是世界上首部高起點的憲法制度的制定者、美國對教育科技人才的關注培養與源源不斷的人才流入、美國獨特的地域優勢(南墨北加)與遼闊的國土面積、便捷的交通條件等,使美國保持長盛不衰、當今世界上的唯一超級大國。

    二、地處南美洲南部的阿根廷是原歐洲西班牙王國的殖民地。1812年起,在阿根廷民族民英雄聖馬丁領導下,開展大規模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鬥爭,1816年7月9日宣佈獨立,1853年制定阿根廷第一部憲法,建立了聯邦共和國。烏爾基薩成為阿根廷首任總統。1862年米特倫當選總統,結束了獨立以來長期的混亂與動盪。自1930起,阿根廷出現軍人與文人輪流執政的情況。1983年阿方辛民選總統上臺,致力於恢復憲制,推動國家民主化程序。阿根廷與智利、玻璃維亞、巴拉圭、巴西、烏拉圭等國相鄰,東瀕大西洋。阿根廷面積27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8位。阿根廷地理條件優越,地大物博,資源豐富,擁有比較發達的工業體系,是世界主要農牧果產區。是世界20國集團成員國。2017年阿根廷人口4385萬人,GDP6200億美元,人均GDP14139美元。屬世界中等發達水平國家。相對而言,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制度國家,而阿根廷與美國之間的最大差距是國家管理制度上的差距,科技創新實力上的差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小時候遇到過什麼詭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