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木困

    在我學習到酷兒(Queer)這個身份標籤之前的很多年裡,我曾經用雙性戀這個標籤認識自己的身份。在性少數的世界裡,“雙性戀”已經是一個談不上新奇的身份標籤。但雙性戀,尤其是雙性戀女性,一直都有著某種特別的處境和經驗。

    今天來聊聊雙性戀。到底什麼是雙性戀?你有沒有可能是雙性戀?

    1. 有一半的人認為雙性戀女性是拉拉,另一半的人則認為雙性戀女性是直女。

    但事實上,雙性戀是一種和同性戀、異性戀完全不一樣的,完整的性別身份。

    要談及我們的性相關的身份屬性(sexuality),首先我們要理解性別和性取向這兩個概念。

    性別是指,你認為自己是什麼性別。你認為自己是男人?是女人?是跨性別人?是不需要被性別標籤定義的酷兒?等等。(備註:一切性少數人群,一切不願意被常規性別、性取向標籤定義的人都是酷兒。)

    性取向則是指,你被什麼樣的性別吸引。你對什麼性別的人能感受到性衝動以及浪漫的想法?你被男人吸引?被女人吸引?被跨性別人吸引?還是說,你覺得自己最近還在困惑中?等等。

    雙性戀是一種性取向身份。首先,它不會影響到一個人的性別屬性。一個雙性戀者,可能是男人,可能是女人,可能是跨性別者。雙性戀只意味著,你具備對男性產生性慾望、浪漫想法的潛力,同時也具備對女性產生性慾望、浪漫想法的潛力。

    雙性戀是一種穩定的性取向狀態。不會因為當時伴侶的性別身份所改變。一個雙性戀者,此時的伴侶是同性也好,是異性也好,ta的身份仍然是雙性戀。雙性戀更不代表同時有兩位不同性別的伴侶,後文會繼續談到。

    而之所以說,雙性戀是一個目前已經談不上新的身份標籤,是因為“雙性戀”這個詞本身暗示了性別身份的二元性。也就是說,它暗示了一個人要麼是女人,要麼是男人。而這與後現代性別研究理論提倡的多元性別身份相悖。雙性戀的進階版叫“泛性戀”,即能夠被多種性別身份的人所吸引。李銀河老師的伴侶,是一位跨性別人(生理性別為女性,但是心理認同自己是男性),因此李銀河老師的性取向身份不是同性戀,也不是異性戀,而是泛性戀(pansexual)。

    2. 人們會說,你們雙性戀的擇偶選擇多一倍!

    事實上,雙性戀是一個在同性戀和異性戀群體中都不太受待見的性取向身份。同性戀人群貶低、歧視雙性戀人群的情況並不罕見。能夠接受自己和雙性戀者約會的人其實反而更少。

    3. 人們總是會問,你們雙性戀是不是總是一邊喜歡男的,一邊喜歡女的?

    對於雙性戀女性,存在很多汙名化的刻板印象。比如,雙性戀女性是為了引起男人的注意才和女人做愛的(因為很多男性認為女性之前的性行為很性感);或者,雙性戀女性只是暫時對自己的性取向感到困惑(她們未來一定會發現自己要麼是異性戀,要麼是同性戀);雙性戀女性就是淫蕩而已;雙性戀女性很貪婪,以及,雙性戀女性一定會出軌。

    事實上,雙性戀意味著“能夠被男性或女性吸引”的潛力的存在,但並不表示對男女兩性的性慾望是同時發生的。

    一個人會不會同時喜歡兩個人,是由人性深處的複雜性決定的,這個問題對任何性別身份的人都存在。而一個人會不會同時選擇和兩個人在一起,則是由價值觀決定的,和性別、性取向身份也並無相關。

    雙性戀意味著當我被一個人吸引,那個人的性別有可能是男的,也有可能是女的。這個性別身份的影響力也就是僅此而已了。

    此外,一個雙性戀者,並不一定表示ta對男女兩性感受到程度一樣的吸引力。通常來說,一個雙性戀者會在兩性中有一定的偏好,例如“更容易受男性吸引,但也可以受女性吸引。”要注意,這種吸引,一定是浪漫與性導向的。與同性間的親密感並不等於雙性戀。

    4. 雙性戀女性在社交網路上有著怎樣的體驗?

    作為一個雙性戀者,我在一些社交網路上有著公開的性取向身份標籤。我在網路上大概會遇到下面幾種人:

    一小部分是覺得女雙性戀很性感的直男;

    一小部分是並不想找女雙性戀戀愛的女同性戀(覺得雙性戀會欺騙她們的感情);

    一小部分是正常、友善的人類;

    還有絕大部分是想要尋找人3p的情侶……

    5. 你真的以為你像鋼板一樣直?

    2009年,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把它在性少數領域的傑出書目獎頒給了美國女性主義者、心理學家Lisa M. Diamond,因為她正式提出了“性流動性”(Sexual fluidity)這個概念。

    簡單來說,最新的性別研究理論認為,人的性取向並不是一生不變的。沒有永遠的同性戀,也沒有永遠的異性戀,只有這個時刻的同性戀,與這個時刻的異性戀。2011年美國一項大型針對人類性取向的研究發現,0.78% 的直男和1.36% 的直女在10年後的隨訪中對自己的身份認同已經發生改變,這些人從異性戀變成了其他性取向。

    此外多項研究顯示,女性的性取向流動性比男性要高出很多。女性更容易有變化的性取向。14-21歲人群中性取向的流動性最高。

    今天我們用這篇小短文向大家科普關於雙性戀的基本事實,但我們更希望告訴大家,你沒有必要一定為自己找到某一個身份分類的標籤。

    人類的情感原本就是複雜的、矛盾的、各不相同的。很多時候我們卻非要用粗暴簡化的方式去認識它。例如,我們總是努力要去把原本獨特的感情,強行塞到友情、親情、愛情的分類裡。又例如,我們每個人可能都在成長中的某個階段,對某個同性產生過無比細膩,充滿了佔有慾,親密無間的愛意。

    當我們遇到無法被分類的感情,我們會覺得這種無法分類的感情是“不正當”、“不合理”的,從而產生困惑、迷茫的負面感受——而這些感受原本是不必要的——因為我和那個人之間的愛,原本就是獨一無二的。我所感受到的真摯,遠比這種愛能否在大眾的話語體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要來得重要

  • 2 # 劉金子

    一,頂不住社會,家庭壓力。

    二,受到歧視,感到絕望。

    三,這條路太難走,自己不再堅持。

    四,迎合世俗,犧牲自己,貽害女人,傳宗接代。

  • 3 # 尒嬡1

    這樣是不對的,同性都排斥的,但她要是變成爺們,你沒變,你是受害者,若你兩要是在一起,肯定遭雙方父母反對,畢竟這是中國,要是在國外還會得到預設尊重,畢竟外華人思想開放,有好多悲劇再上演,什麼自殺,抑鬱症什麼的,總之同性路很難走,還是迴歸常人。勸你回頭是岸,早日找到你的啟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阿泰猜測estar隊內有了矛盾,貓神指揮不動隊友,花海無銘有想法,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