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如題 2.“標本兼治”是哪一方提出的?裡面的標和本是什麼意思?
9
回覆列表
  • 1 # WILLSON1625027

    中醫學是建立在中國古代哲學、特別是陰陽五行理論基礎之上,以系統、動態、辯證的方法研究疾病的病變規律及其預防和治療的一門學科。西醫則是建立在人體解剖學和生理學基礎上,以分析方法研究疾病的病理機制及其預防控制的一門學科。雖然二者的物件相同,但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大致可以說中醫學是從系統的、整體的、宏觀的、辯證的角度去看,或者說是由外而內,而西醫是從分析的、區域性的、微觀的角度去看,或者說是由內而外。所以,中醫和西醫各有特長,也各有不足,實在是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建立在現代科技基礎上的西醫,對於病因病原、病理機制的認識上顯然要更清楚,在診斷治療上也更為客觀和容易把握,可以透過一套SOP (標準操作程式)來診療;而中醫對於病因病原的認識基本上是一種“模糊”的狀況,對於診斷治療則很大程度要依靠醫師個人的認識和判斷水平,在深層理論和技能的把握上更是需要由師徒的傳承來實現。但是,由於西醫的方法也受到科學認識水平、裝置條件的侷限,以及本身不注重整體考慮的侷限,所以對於諸如未研究清楚病理機制的疾病和慢性疾病的治療上,也往往束手無策,甚至是治標不治本;而中醫恰恰在這些方面顯示出了她的特長。

    有鑑於此,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後,中醫學也逐步結合了西醫的一些理論和方法,逐步形成了中西醫結合。所以,“中西醫結合”基本上是中醫的說法,而西醫基本上並不認可中醫在理論、診斷、藥物治療等上面的“模糊”方法。不過,近年來國外學者也有逐步轉變觀念、或運用現代科技開展中醫學研究的趨勢。

  • 2 # 兒時的記憶26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把這句話用來形容中西醫目前所處狀態,是比較貼切的。如果把發展傳承了數千年的中醫看成是“尺",那這個“尺"的身上究竟還有哪些短處呢?主要說來對於經絡的認識不清和用藥的作用機理不明,這就是它的短處。而西醫在診療過程中經過各種可以直現感受到的方式探查到病灶後,就會透過針、刀、藥來"簡單粗暴"地解決問題。只是這種過程並未有相應的理論作為支撐,因此只好把它看成是“寸"了。

    中西醫發展到現在,二者的結合也是大勢所趨,畢竟中醫主要還有經絡學說和陰陽五行理論來指導。反觀西醫,它又有什麼呢?有的只是各式各樣的儀器裝置和“頭疼醫頭,腳痛治腳"的治療方式,中醫雄厚的理論基礎恰好是西醫欠缺的短板。當二者結合後透過取長補短,目前的治療方式看起來有血有肉就顯得更加豐滿,當然了,"中西醫結合"這一說法還是我們最先提出來的。

    至於說“標本兼治"是哪一方提出的問題,這個可以從《黃帝內經》中找到肯定的答案。通俗地說“標"即是現象,引發現象的成因即可為“本",話雖這麼說,但直到如今“本"似乎也沒有露出它的真面目。就拿經絡學說來講,透過針灸、推拿等治療方法是可以治好病患的,但經絡的本質卻一直沒弄明白。根據本人實修內丹所得,經絡即是神經組織中建立起來的“反射弧"路徑,由於時代的侷限古人並未認識到這一層次,離開了機體中神經系統的反射機制來治病,無異於是盲人摸象。

  • 3 # 睡熊zzzz

    中西醫結合只是中醫的說法,也只有國內這麼幹。兩種理論體系完全不同的醫學有機的結合起來幾乎做不到,基本是全套的現代醫學診斷治療加上中醫辯證輔助治療,這個能不能叫“西中醫結合”都很難說。而且民間的純中醫也排斥這種做法,但民間“高手”良莠不齊,江湖騙子佔相當比例。

    中西醫結合其實也是無奈之舉,中醫有大量不能解決的問題在現代醫學出現後都被解決了,不和現代醫學結合中醫肯定會逐漸式微下去。比如在世界範圍內,和中醫同屬於傳統醫學的各國舊醫都被擱置不用了,對於其檢驗有效的治療元素,現代醫學研究其有效成分和副作用。所以這是一種吸收融合,而非結合。

    標本兼治是中醫提出來的,現代醫學說法不一樣,叫症狀治療和病因治療。標就是疾病的表象,症狀,本就是疾病的病因。比如感冒,症狀都是發熱咳嗽流涕。現代醫學分細菌性和病毒性,細菌性用抗生素,病毒性是自限的;中醫分風熱風寒,用相應中藥治療。現代醫學治現代醫學的標和本,中醫治中醫的標和本。

    但很多已經證明中醫效果甚微的疾病,比如肺結核、胃潰瘍,現在多數都能被現代醫學治好。還有些病比如早期腫瘤,中醫既無診斷能力也沒有有效治療方法,錯過了早期的手術機會就回天無力,更別說一些急症和外科疾病,所以不能用什麼“標本兼治”誤導,這是要出人命的!

  • 4 # F雙月

    中西醫結合,應該是中醫先提出來。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西醫普遍傳入中國以後,很多醫者發現有不少病使用西藥,成效很快,且方便,不用熬藥,價格也差不多。當然,也有不少同樣的病,如果用中藥治療。比用西藥治療要便宜得多的情況,這時,患者就可能選擇中醫治療。某些需要“開刀動手術”的,患者大多數有些怕開刀,也想用中醫方法治療,有不少也願意用手術治療,因可能好得快點。……其主要是治療效果,價格,和接受性。 西醫說“中西醫結合”應該是在1990年前後,那時西方國家發現西醫治療不少病的效果沒有中醫好,且速度快,成效顯著。如中醫針灸、按摩法治療扭傷。而且,中醫已經說出來了“中西醫結合”治療,加上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赤腳醫生”的出現,給大面積的人們帶來方便和實惠,又加上提“中西醫結合”還可以推廣他們的西醫,西藥。

    總之,中醫,是老百姓的醫學,西醫是商人(為了賺錢)的醫學。

  • 5 # 華易腫瘤152097537

    中醫好!西醫好!中西醫結合才更好!

    這是近年來在中醫院比較常見的宣傳口號!

    中西醫結合的說法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提出來的,可是在當時的衛生條件下並沒有真正的推行下去。目前國內醫學院校已經專門設定了中西醫結合專業,各醫療機構也設定了中西醫結合專科,從表面上看中西醫結合的事業正在向前推進。可是在實際的醫療工作中大部分從事西醫的人員對中醫以及中西醫結合是不太認可的,反而從事中醫中藥的人員大部分都認可中西醫結合在臨床中所發揮的作用。

    本人是西醫,認可中醫、中藥,也認可中西醫結合在臨床中所發揮的獨特作用,這種治療方法在臨床疑難病、慢性病、惡性腫瘤等多病種的治療上有著較好的治療效果,所以,希望不管是從事西醫還是從事中醫的醫療工作者能夠相互包容,取長補短,站在能為廣大患者解除病患的角度去對待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為妥!

  • 6 # 雲飛揚43

    中西醫結合可以說是一種綜合治療方案的名稱。在中西醫並行的時候,人們往往會感受到有些病適宜於中醫治療,有些病適宜於中醫治療,有些病的某些階段適宜西醫治療,中醫治療或者中西醫共同治療。而標本兼治是中醫的提法,中醫講究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普遍認為中醫在治標方面和西醫有差距,而在治本方面則有著西醫所無法比擬的優勢。

  • 7 # 三一養生

    中西醫結合,在中國已經喊了數十年,而其成果就是各省大城市裡的中西醫結合醫院,與街道里的中西醫結合門診。從現狀來看,所謂的中西醫結合,其實就是中西醫並存,本質上,是對中醫和西醫採取實用主義的態度——

    什麼病,中醫的臨床療效更好就用中醫,什麼病,西醫的臨床療效更好就用西醫,什麼病,中、西醫療法一塊用療效更好,就一塊用。現在中國百姓的普遍觀念“西醫見效快,中醫治根本”,其實就是“中西醫結合”的產物,當然這個觀念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流行的誤解。

    這種並存式的“中西醫結合”,顯然並非人們真正想要追求的“結合”,也就是將中醫學和西醫學(現代醫學)從理論到療法,進行深度地融合,而發展出一門全新的醫療體系。

    對此,國內有很多專家、學者做了嘗試、試驗,而來自中西醫兩面的質疑、否定之聲也始終不絕於耳。西醫方面自不必言,而許多對中醫背後的醫理學思維體認較深的中醫,也同樣抱持著否定態度,如名中醫李可先生就說,中西醫結合絕不可能,但能夠並存。

    為什麼這些名老中醫認為中西醫真正意義上的結合無法實現?在於他們深刻認識到,中醫與西醫在病理學、醫理學、藥理學上,在對生命與人體健康的認識上,乃是秉持著兩套根本不同的世界觀與方法論。

    就以對藥物的認識而言,西醫乃是以機械唯物論之上的“唯成分論”來進行研究,看某種藥品的成份,在微觀上會對人體的細胞、化學構成產生怎樣的作用反應,以此來確定藥物的療效。而古代的中醫則是從“天人合一”的宇宙論出發,以自然界動植物在宏觀上呈現出來的特性,來假設藥性,在此之上,經由長期的實踐運用來驗證藥效,總結用藥的法度和禁忌。

    例如,經典中藥有這樣兩味藥,防風和防己,防風大多生長在高山頂上,正是強風吹襲之處,而防己則多生長在山谷水澤之地,正是潮溼陰冷之處。在經典中藥學的藥性描述上,防風善祛風解表,而防己善利水祛溼。這就是“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在古人看來,防風這種植物能夠在山頂上抵禦強風而生存,那麼其機體裡必然有一種御風、祛風的能力(不管這種能力的物質基礎是什麼),如果人們食用了這種植物,這種能力是否也能夠作用於人的身上呢?同樣,防己能夠在山谷潮溼腐敗之地生存,其機體裡也必然有一種利水祛溼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如果能作用於人體,也就成為了治病的“藥性”。

    我們知道,日本對待中醫採取的是“廢醫存藥”的態度,而發展為漢方醫學,漢方醫學特別推崇漢代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出於《傷寒》的漢方藥可謂十之八九。而日本的漢方醫經嚴格的科學比較研究發現,張仲景醫書中藥方配伍的劑量比例,能夠發揮出最佳的療效。在張仲景的時代,量化科學的方法絕無可能,那麼古人如何能夠實現這一成果?這不僅是值得現代醫學去反思的,更是值得我們對現代科學的方法論進行深刻反思。

    在醫理學方面,現在反中醫的人士批判的核心,就是中醫“陰陽五行”的辯證思維,在他們看來,這些都是似是而非、牽強附會的玄學,是找不到科學依據的封建迷信,建立在這種思維上的醫學體系如何能信服可靠?

    在此,我們要搞清楚,“陰陽五行”之於中醫學到底意指什麼?是中醫學對於生命物質構成的認識嗎?是中醫學的成份論嗎?如果是這樣,那麼中醫就真的是迷信了。但顯然不是。

    陰陽五行思想,是中國古人認知世界的一套理論工具,是抽象的哲學思維繫統,是認為整個世界的執行呈現出了陰陽五行學說所表達的規律,而絕非認為世界就是由陰陽五行構成的。同樣,中醫上的陰陽五行概念,也是一套認知生命、闡述疾病的理論工具,是一套行之有效的辨證思維模型。就像整個現代科學的研究是建立在數學模型之上,那麼,數學模型是現實存在的嗎?我們能否認為,數學模型本身是思維的產物,則其上的科學認知也是迷信呢?

    有人會說,現代醫學對於生命的認知已經到了分子與基因的層面,這是我們實實在在可以把握的“真實”構成,更是可以微觀量化掌控的,建立在這上面的醫學體系,難道不比中醫更可靠嗎?

    首先,我們對生命微觀構成的認識,真的是“真實”嗎?在物理學意義上,所謂的基本粒子也不過都是“理論模型”,沒有實實在在的分子、原子,也沒有實實在在的質子、電子,一切粒子不過是力場作用現象的“設定”而已。在量子力學上,更是意指世界的物質構成表現與人的意識活動不可分割。可以說,現代前沿物理學的認知早已超越了經典唯物論的範疇,而與此同時,所謂前沿醫學的研究依然侷限在近代機械唯物論的窠臼裡。

    在我們常識觀念裡,西醫使用的那些看似實實在在的生物化學指標,本質上也是與“陰陽五行”一樣的理論模型,而並非生命的真實。

    離開這些艱深的科學實在論層面,我們姑且認為現代醫學是建立在對真實的生命微觀構成認知之上,那麼這一認知體系在實際的醫療指導上真的是最好的嗎?我們知道,若從物理學的層面上,現代化學不過都是些人為設定的理論模型,並非粒子活動的實在描述,但這一理論模型對於指導化學實驗、發展化學工業非常可靠而行之有效;而科學家如果想要在物理學層面上對最簡單的氫分子行為進行描述,則可能需要幾屋子紙的運算,就不要提對高分子、蛋白質的物理描述了,重要的是,這種描述並沒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那麼,現代醫學建立在分子生物學上的認知模式,對於人類的醫療真的是最可靠、最有效的嗎?我們對基因有了越來越充分的認識,人類的疾病真的會因此越來越少嗎?這都是值得我們拋開想當然的觀念,而應去深思的。

    現代醫學是建立在“還原論”之上,這種路徑本身有其弊端,在於我們越是深入於某一微觀構成,越難以在這一微觀層面上,對生命現象進行系統闡釋和把握,其困難就像在物理學層面上描述分子的化學行為一樣,工程量極為浩大。於是,現代醫學採取的方法是,將對微觀構成的研究發現,直接形成某些獨立量化的“指標”,然後用這些指標來評判人體的健康,和某種治療的成效。

    現代醫學,就是從這些簡單粗暴的“指標”開始,變得越來越不“科學”了,因為這些指標割裂了生命體微觀與宏觀、系統與系統之間原本複雜緊密的關聯,而把人體當成了一部組裝機器,哪裡壞了,找到那個零件換了就可以。問題在於,人體是這樣簡單的組裝嗎?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從嚴格的還原論來看,關於人體健康的指標在理論上是無窮多的,而現代醫學所確認的指標體系永遠都只是一些片面,一個人所有的這些指標都正常,並不意味著他就是健康的,而所有異常的指標經過治療,恢復到正常值,也並不意味著疾病的真正康復。

    現實的惡果是,現代醫藥的研發也是由這些指標來評判的,某些指標來評判藥物是否有效,某些指標來評判藥物的毒副作用。如果在臨床試驗中,這些指標都達到理想,就意味著這一新藥是成功的,可以推向病人和市場。然而,我們知道現代西藥的試錯率是非常高的,而很多藥物的嚴重副作用是在數年甚至數十年之後才得以確認,要麼是當年試驗時的指標本身有問題,要麼是當時有些重要的指標尚未被“發現”,被納入評判體系。

    是的,科學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如此才有進步和發展,但在醫學上,試錯的代價意味著什麼呢?最近,權威期刊《柳葉刀》發文稱,新興的腫瘤免疫療法導致的嚴重心肌炎病例大量增加,致死率高達46%。而這一免疫療法,在推出以前,顯然會經過嚴格的“臨床試驗”,確認是安全可靠的。

    與之相對,中藥或者其他中醫療法,是經過了千年以上的檢驗取捨,拋開所謂的科學爭論,從實用主義的層面上看,如果一種疾病的治療在中、西醫之間,或者說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之間兩可,那麼真正理性而保險的態度是,首先選擇傳統。

    現代醫學在病理學、醫理學與藥理學上的研究模式,總而言之,就是片面、孤立、靜止地看待生命與疾病,這就是典型的近代機械唯物論思維;而與之相對,中醫學則是全面、聯絡、發展地看待生命與疾病,恰恰表現出了真正先進的系統論思維。

    我們可以說,中醫學的陰陽五行模型是原始樸素的,定性而無法定量,也可以說,中醫學的臨床手段在今天看來,是比較粗糙的,但我們首先要肯定,中醫學從一開始就走在正確的方向上。而現代醫學雖然能夠做到量化指標,但如果在最基本的定“性”上發生偏失,那麼定“量”還有什麼意義呢?

    在當代,混沌理論是前沿科學的一個重要路向,被廣泛運用於研究氣象、水文等複雜系統的運動規律。中醫學,本質上就是一種混沌理論形態,而中醫學的未來,就是在現代混沌學的理論模型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化”。

    至於中醫學與現今的西醫能否真正結合,則要看現代醫學能否在基礎理念上發生轉變。但可以這樣說,如果現代醫學借鑑吸收了中醫學的宏觀思維,那麼無論對於西醫,還是人類未來的生命健康,都是極為有益的。

  • 8 # 康文草堂

    中西醫結合是中醫的說法,中醫為了跟上科學主義的步伐,提出來的口號,而且一直在朝這個方向努力,效果很不理想,原本是達到一加一等於二的效果,其結果反而是邯鄲學步,竟然是一加一小於一。中國中醫日漸衰落的局面,就是這樣形成的。中醫注重整體,西醫注重區域性,整體大於區域性,區域性服從整體,因此,在中醫整體觀念指導下,引入西醫(更準確地說是現代科技)的新成果,融入到中醫裡,成為中醫的有機成分,自己改造成中醫了,中醫自古以來都是兼收幷蓄的,就不存在什麼中西醫結合之說,仍然是中醫!

    西醫借鑑中醫的優秀成果,發展西醫,它仍然叫西醫,不叫西中醫結合,或者中西醫結合!

    中醫加西醫,只是皮相連,骨肉不相連,才叫中西醫結合,真正骨肉相連了,就理直氣壯地叫中醫!

  • 9 # 豬頭鏢

    誰的說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後中西醫向何處去?整體觀,系統論是中醫學的理論支柱,其主要理論是,“天人合一”,“身心合一”,“陰陽五行”,“辯證施治”等。其優勢在慢性病,罕見病,頑固性疾病,骨傷病,針刺,按摩,養生等。現代醫學是藉助現代科學技術的成果迅速發展壯大起來的,其醫學成果和優勢是有目共睹的,從抗生素到器官移植,從螺旋ct到核磁共振,隨著生物技術的異軍突起,現代醫學將大顯身手。然而,面對人體疾病,無論中西醫都面臨著捉襟見肘的尷尬,難以治癒的疾病越來越多。化學藥物的毒負作用越來越大,亞健康和精神情緒類疾病比重超常,治病成本越來越難以承受。隨著前沿科學的急劇分化,現代醫學分科愈細,整體觀愈被忽略。傳統中醫學理論踟躕不前,中醫理論與現代科學脫節,急需理論的重構。面對中西醫學的不同缺失,必將共同催生新的醫學模式,即現代醫學從相對簡單的分析模式走向綜合的複雜模式,傳統中醫學從簡單的人體系統論走向生命現象的複雜系統論。最近剛剛去世的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稱:“二十一世紀將是複雜性科學世紀”,“複雜性科學”不是一門具體學科,它是方法論,是思維方式的變革,應對當代科學技術的爆炸式發展,認為創立新的理論框架體系,應用新的思維模式解決問題。打破傳統學科之間互不來往的界限,尋求各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絡,相互合作的統一節點。自然科學,甚至包括哲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之間的相互滲透,交叉和交融,以減輕“科學”的副作用。相對於生命現象,複雜性科學從整體,動態,複雜,演化的觀點,從不同層面和時空尺度來探索複雜現象,它為認識生命現象,探索新醫療技術提供了理論支撐。複雜系統是分層次的,而且層次之間有聯絡和交叉,例如,神經系統從神經元,神經網路到大腦皮層是分層次的。運用複雜性科學中的自組織原理研究中醫學說的經絡,“氣”,認為經絡作為人體的非平衡自組織結構,既是客觀存在的,又是不能透過解剖方法“看到”的,“氣”不是定態的,單一成分和單一模式的,相反,可能是多層次,多成分,多模式,多功能,多變化的。經絡的分佈和走向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經絡同時具有混沌特性。近年來,生物奈米結構中的微管,生物超導結的發現,功能核磁共振成像,量子干涉儀技術為經絡的研究提供了較好的平臺 。總之,複雜性科學介入於醫學可能會帶來一場醫學革命,中西醫之間並不互相矛盾,而是互為影響,互為補充,交替昇華。當然,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中西醫結合,而是在複雜性科學的基礎上,中西醫將攜帶各自的優勢,在更高的層次上實現無介面對接,最終實現總體醫療思想的統一,中西醫學的結合,自然水到渠成。

  • 10 # 2122754

    學中醫必須要學西醫,純西醫則是不需要學中醫的,所以中西醫結合絕大多數是中醫的說法,但也有上臨床之後的西醫見識了中醫的療效,也想走中西醫結合或純中醫的路子

    有一些中醫粉認為中西醫結合是對中醫的摧殘,這是不對的。

    因為中醫的辯證治療說的僅僅是傷寒的規律,實際上病到內傷之後,很多症狀已經不是證型的表現,而是疾病的表現。一個症狀既是陽虛又是陰虛,既是虛症也是實證,既是肺病又是腎病。中醫臨床水平差,實際上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醫師西醫診斷學基礎沒打勞,很多內傷病沒有理解透徹。假如中醫師真的學好了西醫診斷學,中醫師臨床水平會上一個大臺階,臨床中醫較目前也會大大侵入西醫內科領域

    當然,純粹的西醫治療思維和中醫治療思維是格格不入的,但一箇中醫師治病思維被西醫藥理學思維病理學思維帶偏了,這隻說明這個中醫師完全沒有上過臨床沒有用中醫方劑中醫思維成功治癒過病人的經驗,根本就不是一箇中醫師,而是一個多知道些中藥的西醫藥性的西醫,根本算不得中醫

    說領導人提出的,沒有意義,領導人提出最終也要符合實際符合臨床規律才能實行,領導人該說二十年趕英超美小步快跑進入共產主義社會。關鍵是操作人,現代西醫內科各個學科都有中西醫結合的帶頭人

  • 11 # 晴月浩新雪

    現代醫學所認可和推廣的一切治療方法,最終都需要透過臨床實證來檢驗,所以在俗稱西醫的現代醫學的眼裡,是沒有無聊的所謂姓中姓西的主義之爭,只有有效和無效(或者不能證明有效)的差別。中西醫結合這樣莆田味很濃的稱謂,顯然只能是中醫騙子客串了一下西醫票友,試圖用來矇蔽不同型別的人血饅頭們而編造的新概念罷了。

  • 12 # 諍友31101251

    是毛主席號召的;政府提倡的;黨的政策及中國特色決定的。要求西醫學習中醫,發掦中醫中藥寶庫,堅定走中西醫結合道路!為世界醫療保健衛生事業作貢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稻穀大豆為什麼產生癟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