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後,有寶媽問:摸著刀口裡面有一道硬的,還有點疼,正常嗎?刀口上長了凸起的紅色肉瘤一樣的東西,有時會癢,使勁按還會疼,是不是沒有長好?
傷口如何護理才能幫助癒合?傷口不適該如何處理?以及產後恢復該注意哪些問題?今天搜搜企為大家講一講這些事。
一、剖腹產後,如何正確護理傷口?
1、做好消毒清潔,不要讓傷口沾水
要按照醫生的囑咐,定時更換刀口的紗布和藥。更換時,要先用衛生棉球蘸取75%的酒精擦拭刀口周圍,進行消毒,然後再上藥,綁上紗布。注意,刀口未癒合之前都不要沾到水,因此新媽媽在產後2周最好不要洗澡,以免水汙染傷口,引起感染髮炎,但可以用溼毛巾擦拭身體緩解不適。
2、補充營養
刀口癒合需要大量的營養支援,因此剖腹產媽媽在產後要保證豐富的營養。比如蛋白質,微量元素鋅(海帶、木耳)、鐵以及維生素B族(魚、雞、雞蛋)和維生素C(蘋果、橙子、草莓)等,另外烏魚湯、蜂膠膠囊和花粉片,也有利於刀口癒合,可以適當食用一些。不過最常吃的就是豬蹄燉海帶了。
二、剖腹產後,傷口不適怎麼辦?
產後剖腹產寶媽要注意觀察刀口,如果刀口有較多的滲液流出,要及時告訴醫護人員處理。如果已經出院,可以自己用高滲透性的鹽水紗布引流,並用鹽水沖洗,同時增加換藥次數。滲液嚴重時,要去醫院進行治療。
一般,刀口在麻醉藥失效後會開始疼痛,2-3天后疼痛才會緩解。如果疼痛持續且有異常情況時,比如刀口紅腫發熱,用手按壓傷口有刺痛感,區域性有波動感,可能是發炎化膿了,需要及時就醫處理。
還有,刀口發癢是正常現象,千萬不要用手去抓撓,可以在刀口周圍抹上一些止癢藥膏緩解。還有像陰天下雨時可能還有點癢,但時間久了這種癢的症狀就會慢慢消失。
特別強調:刀口癒合也與個人體質有關,如果是疤痕面板,刀口會比較明顯,寶媽可以用點紅黴素軟膏塗一下。若面板癒合後有硬的凸起,這可能是剖腹產時間短,裡面的肌纖維還沒有完全修復,可以熱敷刀口。
三、剖腹產後,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1、手術後,陰道會有少許的惡露流出,可使用衛生棉保持乾燥,但是如果血量超過月經量,應儘快就醫。會陰的清潔和順產媽媽一樣,但是順產需用煮熟的水,剖腹產只要用浴室熱水即可。
2、最好睡硬板床且睡覺時左側臥睡對血液迴圈最好,當然期間也可以更換其他姿勢。下床時先行側臥,以手支撐身體起床,避免直接用腹部力量坐起。
3、取下傷口紗布後,先在傷口上覆蓋一條幹毛巾,再圍上束腹帶,以減少摩擦不適,束腹帶材質要軟,不要寬,以免長時間使用不舒服。
4、最好3-4個小時排尿一次,並留意排尿時是否有灼熱或刺痛的感覺,以防尿道感染。
5、剖腹產的寶媽儘量給寶寶喂初乳,這樣能透過寶寶的吮吸來刺激子宮收縮,抑制出血。同時也要試著去翻身、坐起,並下床稍稍活動,不要因為傷口疼痛而不肯動。滿月後可適當運動,注意不要太過劇烈,以免拉扯傷口。愛美的寶媽不要急著減肥,以免脂肪流失、內臟下垂、面板鬆弛。
剖腹產後如何恢復身材
剖腹產麻麻要學習的恢復身材技巧
1.減少鹽或調味品的攝入重口味永遠是有害無益的,攝入過多的鹽和調味品會讓身體水分滯留,不易排出,限制體重下降。一般說來,懷孕全過程所增加的體重約12千克,嬰兒連同胎盤的重量約5.5千克,還有6.5千克,而其中,水分就佔60%以上。換言之,因懷孕的各種因素而產生的水分,必須在媽媽 分娩 後慢慢地排出。因此,在 坐月子 期間,產婦要遠離太鹹的食物或含有醬油、醋、番茄醬等調味品,或是食用醃漬食品、罐頭食品等。
2.實施階段性食補循序漸進這一哲學道理用在瘦身上也正確。產後不同時間段,產婦的身體狀況及對營養的需求都不相同,因此可以實行階段性食補,既能針對性地補充營養,也能實現恢復身材的願望。產後前2周由於惡露未淨,不宜大補,飲食重點應放在促進新陳代謝,排出體內過多水分上。除此之外,飲食上更應力求清淡、少鹽、忌脂肪、趁熱吃飯、細嚼慢嚥、謝絕零食等,如能遵守這些原則,月子內的進補就不會發胖,可謂兩全其美。
3.使用腹帶,及時運動使用綁腹帶,適量運動是減肥必不可少的兩大要素。孕婦生產過後不妨使用綁腹帶,產後14天就可以開始進行腹肌收縮、仰臥起坐等運動,喜歡有氧舞蹈的媽媽,則要等上6周才可以重新開始。這樣不但可以幫助身材的恢復,還有預防內臟下垂和面板鬆弛、消除 妊娠紋 的作用。要注意,不是每一位孕婦都適合使用的。還有一種更簡單的方法:熱身活動10分鐘,至全身微微出汗後,用保鮮膜捆紮腹部5~6層。腹部運動後再以順時針和逆時針做環形按揉各100次,“軀趕”脂肪,促進脂肪代謝。每次做30分鐘,每週3~4次。
醫生指出為了孕育新生命,媽媽的腹肌被拉長,腹部面板被撐開,盆骨也會變寬。寶寶生下後,子宮騰空,內臟失去支撐,便會自然下垂。產科醫生說不管是剖腹產還是順產都很有必要進行塑腹。6個月內對盆骨收緊是最理想的。恢復到原來的堅硬程度也需要六個月。剖腹產大致在15天左右傷口不疼了就可以進行塑腹,不僅能夠防止內臟下垂,幫助子宮復舊,也能夠對體型的恢復有幫助,但是必須要使用專業的。抓住產後六個月的黃金期,可以事半功倍。我當時用的就是產科醫生給我推薦的。
4.親自哺乳研究表明,母乳餵養有助於恢復身材,這恐怕是很多媽媽不瞭解的。因為,媽媽的身體為了製造乳汁,會將 懷孕期 間所儲存的脂肪組織一點一點消耗掉。每天製造乳汁,要消耗2092~3347.2焦耳(500~800卡)的熱量, 一個月 後,會比不餵哺母乳的媽媽多消耗62 760~100 416焦耳(15 000~24 000卡)熱量,換算成脂肪的話,那就是將近2千克的肥肉。
5.生活規律生活習慣對身體的影響非常大,甚至能影響身材的恢復。因此,產後恢復生活要規律化:大量飲水,產後的三到五天內,媽媽的身體還是很虛弱,傷口仍然疼痛,年輕的媽媽會有便秘和腫脹的感覺,這是麻醉所引起的,因此大量飲水是非常必要的;最好引用熱茶和不低於室內溫度的水,這些都能促進腸子的蠕動;及時排便:剖腹產後,由於疼痛致使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及時排洩,容易造成尿瀦留和大便秘結。因此更應該按正常的作息,養成習慣,及時大小便。
剖腹產後,有寶媽問:摸著刀口裡面有一道硬的,還有點疼,正常嗎?刀口上長了凸起的紅色肉瘤一樣的東西,有時會癢,使勁按還會疼,是不是沒有長好?
傷口如何護理才能幫助癒合?傷口不適該如何處理?以及產後恢復該注意哪些問題?今天搜搜企為大家講一講這些事。
一、剖腹產後,如何正確護理傷口?
1、做好消毒清潔,不要讓傷口沾水
要按照醫生的囑咐,定時更換刀口的紗布和藥。更換時,要先用衛生棉球蘸取75%的酒精擦拭刀口周圍,進行消毒,然後再上藥,綁上紗布。注意,刀口未癒合之前都不要沾到水,因此新媽媽在產後2周最好不要洗澡,以免水汙染傷口,引起感染髮炎,但可以用溼毛巾擦拭身體緩解不適。
2、補充營養
刀口癒合需要大量的營養支援,因此剖腹產媽媽在產後要保證豐富的營養。比如蛋白質,微量元素鋅(海帶、木耳)、鐵以及維生素B族(魚、雞、雞蛋)和維生素C(蘋果、橙子、草莓)等,另外烏魚湯、蜂膠膠囊和花粉片,也有利於刀口癒合,可以適當食用一些。不過最常吃的就是豬蹄燉海帶了。
二、剖腹產後,傷口不適怎麼辦?
產後剖腹產寶媽要注意觀察刀口,如果刀口有較多的滲液流出,要及時告訴醫護人員處理。如果已經出院,可以自己用高滲透性的鹽水紗布引流,並用鹽水沖洗,同時增加換藥次數。滲液嚴重時,要去醫院進行治療。
一般,刀口在麻醉藥失效後會開始疼痛,2-3天后疼痛才會緩解。如果疼痛持續且有異常情況時,比如刀口紅腫發熱,用手按壓傷口有刺痛感,區域性有波動感,可能是發炎化膿了,需要及時就醫處理。
還有,刀口發癢是正常現象,千萬不要用手去抓撓,可以在刀口周圍抹上一些止癢藥膏緩解。還有像陰天下雨時可能還有點癢,但時間久了這種癢的症狀就會慢慢消失。
特別強調:刀口癒合也與個人體質有關,如果是疤痕面板,刀口會比較明顯,寶媽可以用點紅黴素軟膏塗一下。若面板癒合後有硬的凸起,這可能是剖腹產時間短,裡面的肌纖維還沒有完全修復,可以熱敷刀口。
三、剖腹產後,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1、手術後,陰道會有少許的惡露流出,可使用衛生棉保持乾燥,但是如果血量超過月經量,應儘快就醫。會陰的清潔和順產媽媽一樣,但是順產需用煮熟的水,剖腹產只要用浴室熱水即可。
2、最好睡硬板床且睡覺時左側臥睡對血液迴圈最好,當然期間也可以更換其他姿勢。下床時先行側臥,以手支撐身體起床,避免直接用腹部力量坐起。
3、取下傷口紗布後,先在傷口上覆蓋一條幹毛巾,再圍上束腹帶,以減少摩擦不適,束腹帶材質要軟,不要寬,以免長時間使用不舒服。
4、最好3-4個小時排尿一次,並留意排尿時是否有灼熱或刺痛的感覺,以防尿道感染。
5、剖腹產的寶媽儘量給寶寶喂初乳,這樣能透過寶寶的吮吸來刺激子宮收縮,抑制出血。同時也要試著去翻身、坐起,並下床稍稍活動,不要因為傷口疼痛而不肯動。滿月後可適當運動,注意不要太過劇烈,以免拉扯傷口。愛美的寶媽不要急著減肥,以免脂肪流失、內臟下垂、面板鬆弛。
剖腹產後如何恢復身材
剖腹產麻麻要學習的恢復身材技巧
1.減少鹽或調味品的攝入重口味永遠是有害無益的,攝入過多的鹽和調味品會讓身體水分滯留,不易排出,限制體重下降。一般說來,懷孕全過程所增加的體重約12千克,嬰兒連同胎盤的重量約5.5千克,還有6.5千克,而其中,水分就佔60%以上。換言之,因懷孕的各種因素而產生的水分,必須在媽媽 分娩 後慢慢地排出。因此,在 坐月子 期間,產婦要遠離太鹹的食物或含有醬油、醋、番茄醬等調味品,或是食用醃漬食品、罐頭食品等。
2.實施階段性食補循序漸進這一哲學道理用在瘦身上也正確。產後不同時間段,產婦的身體狀況及對營養的需求都不相同,因此可以實行階段性食補,既能針對性地補充營養,也能實現恢復身材的願望。產後前2周由於惡露未淨,不宜大補,飲食重點應放在促進新陳代謝,排出體內過多水分上。除此之外,飲食上更應力求清淡、少鹽、忌脂肪、趁熱吃飯、細嚼慢嚥、謝絕零食等,如能遵守這些原則,月子內的進補就不會發胖,可謂兩全其美。
3.使用腹帶,及時運動使用綁腹帶,適量運動是減肥必不可少的兩大要素。孕婦生產過後不妨使用綁腹帶,產後14天就可以開始進行腹肌收縮、仰臥起坐等運動,喜歡有氧舞蹈的媽媽,則要等上6周才可以重新開始。這樣不但可以幫助身材的恢復,還有預防內臟下垂和面板鬆弛、消除 妊娠紋 的作用。要注意,不是每一位孕婦都適合使用的。還有一種更簡單的方法:熱身活動10分鐘,至全身微微出汗後,用保鮮膜捆紮腹部5~6層。腹部運動後再以順時針和逆時針做環形按揉各100次,“軀趕”脂肪,促進脂肪代謝。每次做30分鐘,每週3~4次。
醫生指出為了孕育新生命,媽媽的腹肌被拉長,腹部面板被撐開,盆骨也會變寬。寶寶生下後,子宮騰空,內臟失去支撐,便會自然下垂。產科醫生說不管是剖腹產還是順產都很有必要進行塑腹。6個月內對盆骨收緊是最理想的。恢復到原來的堅硬程度也需要六個月。剖腹產大致在15天左右傷口不疼了就可以進行塑腹,不僅能夠防止內臟下垂,幫助子宮復舊,也能夠對體型的恢復有幫助,但是必須要使用專業的。抓住產後六個月的黃金期,可以事半功倍。我當時用的就是產科醫生給我推薦的。
4.親自哺乳研究表明,母乳餵養有助於恢復身材,這恐怕是很多媽媽不瞭解的。因為,媽媽的身體為了製造乳汁,會將 懷孕期 間所儲存的脂肪組織一點一點消耗掉。每天製造乳汁,要消耗2092~3347.2焦耳(500~800卡)的熱量, 一個月 後,會比不餵哺母乳的媽媽多消耗62 760~100 416焦耳(15 000~24 000卡)熱量,換算成脂肪的話,那就是將近2千克的肥肉。
5.生活規律生活習慣對身體的影響非常大,甚至能影響身材的恢復。因此,產後恢復生活要規律化:大量飲水,產後的三到五天內,媽媽的身體還是很虛弱,傷口仍然疼痛,年輕的媽媽會有便秘和腫脹的感覺,這是麻醉所引起的,因此大量飲水是非常必要的;最好引用熱茶和不低於室內溫度的水,這些都能促進腸子的蠕動;及時排便:剖腹產後,由於疼痛致使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及時排洩,容易造成尿瀦留和大便秘結。因此更應該按正常的作息,養成習慣,及時大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