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因為慈禧太后妥善地處理了那拉氏家族與愛新覺羅氏家族的政治關係,才是她得以長久統治的根本原因。

    一、皇統繼承乏人的危機。清王朝咸豐帝,一生僅有2子1女;同治、光緒和宣統帝,竟然一生子女皆無。這就使道光以前各帝在皇位繼承人問題上,選擇餘地較大;而自咸豐開始的三位皇帝,少子或無子,幾乎喪失了選擇餘地或可能,出現了皇位繼承乏人的危機。清朝最後幾位皇帝壽命之短促,則進一步加深了這一危機。同治帝只活了19歲,咸豐帝、光緒帝雖壽命較長,但也不過才三十幾歲。

    如果清帝壽命較長,其子繼承皇位時一般皆已長大成人。但如果皇帝的壽命過於短促,其繼承人的年齡就必然偏小。皇位繼承人年齡較小,學業未成,不但沒有任何基本知識的儲備積累和政治經驗,甚至不具備基本的思維和是非判斷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新繼位的小皇帝,或借重於朝廷重臣,或依賴於親近太監,或直接依靠自己的母后,出現一段時間皇位與皇權的分離錯位,這就有可能導致權臣專擅、太監弄權或母后外戚專政之類太阿倒持的朝局。無論出現哪一種情況,都將或多或少地引起朝局與政局的多變與混亂,導致皇權的旁落。慈禧太后之所以能數十年干政,三次垂簾,與清末三位皇帝、特別是其子同治帝繼位時年齡太小,不無直接關係。

    二、特殊的政治身份與地位

    慈禧太后之所以能掌握清廷最高權力數十年之久,並非僅僅因其具有多麼高深莫測的政治本領或手段,而是依靠其特殊的政治身份與地位。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曾評價說:兩宮太后“才地平常”,並沒有迥異於常人的政治見解或才能手段。咸豐帝死後,清廷內部實行的雖是“(太后)垂簾(八大臣)輔政,蓋兼有之”的權力機制,表面看慈禧太后與肅順等贊襄政務八大臣的權力是旗鼓相當、難分上下的,但實際上慈禧太后佔據新君生母這一更有利的地位,更便於“挾天子以令諸侯”,使其在與八大臣的政治鬥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而朝中部分大臣也都堅持“自古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的政治理念,大都認為只有兩宮太后才是皇權的真正代表,只有兩宮太后權理朝政,才能夠防範臣下專擅朝政。

    三、妥善處理那拉氏家族與愛新覺羅氏家族的政治關係

    外戚專權與保持皇權獨立是一對勢如水火的矛盾。慈禧太后則妥善地處理了那拉氏家族與愛新覺羅氏家族的政治關係,這也是她掌握清朝最高權力數十年最為根本的原因。慈禧太后掌握清廷最高權力的數十年間,她對愛新覺羅氏家族與那拉氏家族關係的處理遠比武則天穩妥得多。

    第一,未予那拉氏族人以顯爵重任。辛酉政變後,慈禧太后的大弟照祥被封為三等承恩公,其父惠徵、祖父景瑞、曾祖父吉郎阿則被追封為三等承恩公。以上封爵,皆為清廷對於皇后或皇太后家族的恩封慣例,而非“違制”的特例。其二弟桂祥,之所以在1888年(光緒十四年)被封為三等承恩公,是因其女被選為光緒帝的皇后,仍是循外戚封爵之慣例,與慈禧太后的個人意旨,並無直接關係。

    慈禧太后掌握清廷最高權力數十年,沒有給人留有外戚干政攬權的感覺與口實,更無事實把柄。即使是其“政敵”、一度對慈禧太后恨之入骨的康有為、梁啟超等人亦如是,未見其指責慈禧太后對愛新覺羅皇統的不忠。

    第二,慈禧太后所選立的兩任小皇帝──光緒帝載湉和宣統帝溥儀,都是愛新覺羅氏家族血統最近的近支親王后代。她的獨斷專行,雖會引起皇室親王和其他朝臣的不滿,但卻沒有人懷疑慈禧太后對愛新覺羅氏家族不忠或有所威脅。至於慈禧太后多次選立小皇帝,以及其與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惇親王奕誴等人的矛盾與鬥爭,皆被人理解為是清朝內部的權力之爭,甚至不過是愛新覺羅氏家族內部的叔嫂“家務”之爭而已。

    綜上所述,無論慈禧太后的主觀意圖如何,在客觀上,她的確成功地使人們普遍認同其對愛新覺羅皇室是忠誠的,這應是她較為順利地掌控清王朝最高權力長達近半個世紀的重要原因之一。 ❀

    詳情可參考:“明清史研究資訊”推送文章“王開璽 | 慈禧太后何以統治中國47年?”

  • 2 # 好片兩部半

    慈禧為什麼能夠長年控制皇權,這一定和她的政治手段有關。現在依據當時的歷史資料,從中發現慈禧是靠“三種秘訣”,活躍在中國最高權利的頂峰。慈禧控制皇權的第一種秘訣是強化中央集權,嚴格實施專制主義,“順我則猖,逆我則亡”。在咸豐皇帝駕崩後,本應按先皇遺囑,東太后、西太后以及“顧命八大臣”共同輔佐幼年皇帝“同治”天下。八大臣為了大權獨攬,與慈安和慈禧發生了嚴重的矛盾,兩個太后為了不至於愛新覺羅家族的權利旁落,與皇宮恭親王暗中勾結,發動政變,奪回權力。慈安對政治沒多大興趣,也沒那個能力,因此管理後宮事物。然而慈禧則野心勃勃。在光緒皇帝成人後,光緒皇帝深受改革派康有為等人思想的影響,準備在中國實施改革,其目的是革除封建社會的弊端,學習西方先進文化方式,促進中國文明進步,這本是對中國發展有利的一件大事,卻遭到以慈禧為首保守派的強烈反對。慈禧將這種改革當成權力之爭,暗下秘旨,令榮祿、袁世凱等人,秘密發動她有生以來第二次皇宮政變,囚禁光緒皇帝,捕殺“戊戌變法六君子”,使慈禧又一次控制皇權頂峰,直到她死前,牢牢控制皇權,決不撒手。

    慈禧控制皇權的第二種秘訣是牢牢控制皇帝的命運,使皇帝成為慈禧控制皇權的“招牌”。慈禧在控制皇權四十餘年中,曾經歷了兩代皇帝,慈禧始終是以凌駕皇帝之上的姿態發號施令。她控制皇帝有許多秘招,其中之一,就是由她來確定皇后,同治帝皇后和光緒帝皇后,都是由慈禧來確定,無論皇帝喜歡不喜歡,都是如此,而且,慈禧確定的皇后就是慈禧的“眼線”,皇帝的一舉一動都要受到監視,皇帝的行動受到嚴格限制,慈禧對皇帝的情況瞭如指掌,直接控制皇帝的思想,不允許皇帝持不同政見,甚至嚴禁皇帝理政,大事小事必須經過慈禧才能確定,弄得皇帝常常無事可做,如同治帝,由於無事可做,閒中生事,偷吃禁果,熱戀“野花”,染上一身性病,早年夭折,這不能不說明與慈禧專權有關。

    慈禧控制皇權的第三種秘訣是對內鎮壓農民起義,對外出賣祖國主權。慈禧控制皇權的四十餘年,中國處於內憂外患之中,農民起義曾發生百餘起,外敵入侵幾乎沒有間斷,慈禧對於農民起義的態度十分堅決,那就是殘酷鎮壓;同時她對外敵入侵的態度也很明朗,“撫夷”“安夷”“以夷治夷”,“花錢買平安”,以國家領土換平安,中國的白銀大量地流入外華人的錢包裡,慈禧毫無顧忌。清朝末年太平天國起義是影響全國的大規模農民起義,慈禧對其恨之入骨,她重用曾國藩等人,花費大量國庫白銀,全力鎮壓,不把農民起義軍徹底消滅,決不罷休,以至於對以後的義和團也是如此,從來就沒有手軟。

  • 3 # 陶唐氏

    慈禧能長期掌握皇權,首先得益於與皇帝年幼,她可以垂簾聽政。其次,在勢力不足的時候,懂得選取盟友,比如在“辛酉政變”時,聯合慈安太后和恭親王奕。同時,她很清楚由於自己在取得權利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多來自滿族貴族的抵制,所以他大量重用漢族官僚和軍功地主,與滿族貴族形成相互制衡。當自己的權力已經無人能撼動時,放心大膽的將朝廷交給自己的代理人打理,同時牢牢掌控軍權,隨時對不聽從指揮的皇帝進行壓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牆倒眾人推,各明星站隊斥責,百科連夜改資料,鄭爽這次會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