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易週一談
-
2 # 機器人觀察
兩年以前(2017年),碰到一個做巡邏機器人的湖南兄弟,他說去一個論壇講巡邏機器人的優勢,做一個講座,一方面宣傳一下產品,另一方面想融點資金。現場有人問了一個問題:你們這個巡邏機器人看到壞人了,檢測到有人要蓄意破壞公共設定,或者翻牆,撬鎖,出現在禁止區域,能不能採取措施制止他?兄弟很幽默的的說:您希望一個掃堂腿撂倒對方是不是?這個不能!以後也不能。
說上面的一個情況,是巡邏機器人客觀要面對的事情。從巡邏,巡檢,現場處理當前的情況,這是一個預想下的潛在客戶,希望解決的問題。但是巡邏,巡檢目前只能做到的是看到,而後快速反饋,並根據影象感測,溫度感測,氣敏感測上傳資料,告訴外部,當前環境所處在狀態,最終要由人來處理。
因此巡邏機器人,一直被使用在極為特殊的幾種場所:電力巡檢(戶外變電站等地),煤礦礦道巡檢,隧道電纜及訊號光纜巡檢。
軌道巡檢機器人
室外巡檢機器人
公園戶外巡邏機器人
紅外巡檢機器人
相信大部分的朋友都是看到當前疫情狀態下,有企業將紅外巡檢機器人投入到小區,商場進行巡查,檢測行人體溫,以便做好安全防控。具體紅外機器人的應用咱們接下來慢慢說。先來說說巡邏,巡檢機器人的硬體技術。
巡邏機器人的技術確實不是非常難,但是他有壁壘巡檢機器人主要發展其實從工業AGV機器人發展而來的,早年火了沒幾年的送餐機器人,就是工業AGV機器人的變種,基本上售價比較便宜,2-3萬塊錢,帶有磁條導航的機器人。不需要所謂人工智慧,帶有鐳射雷達,在人接近機器人2-3米左右,機器人會自動放慢速度,以便規避行人。這個2-3米也被成為安全區域。基本上有物體在2-3米以內,機器人的速度會降低50%-70%,直至停止。
地上的黑色條帶,就是磁條
經過市場殘酷的洗禮,送餐機器人逐漸沉寂,淪為一個噱頭。而後工業市場出現了,帶有自動避障,以及自動規劃路徑的機器人ARM機器人,通常說導航系統是SLAM+鐳射導航的機器人。
SLAM進入消費應用市場,已經屬於很普遍的技術,並且比較成熟,價格也從之前的5萬以上逐漸下降至5萬以下(導航系統價格)。
SLAM的導航,用一個比較形象的動圖表示其路徑規劃的形勢。
這種不需要磁條導航,直接採用SLAM+鐳射三位導航的技術,就完成了機器人自己摸索所處在的空間,能夠有效保障行人安全,並且可以實現路徑全覆蓋,不用實時程式設計。
這個技術的出現基本上就是戶外巡邏機器人可以登上臺面的主要技術之一。
因此一個巡邏機器人的硬體裝置基本就囊括在一下的圖表裡:
巡檢機器人的硬體構成:驅動是鋰電池,程式中設定自動尋位充電的功能,速度上比較慢,因為巡邏確實沒必要快。一定會配備攝像頭,選配紅外感測器,溫度感測器,避障及路徑規劃採用鐳射雷達,或者超聲波雷達。從技術角度,以及靈敏度來說鐳射雷達高於超聲波雷達,但超聲波雷達經濟成本明顯較低。
因此,整個巡邏機器人的核心,或者說如果你是一個企業在硬體層面上,SLAM相關開發技術必須要有,當然也可以直接購買或者外包。但是想做到價效比高,肯定是自己有這方面技術。
對於SLAM的技術,相信熟悉人工智慧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玩意算是人工智慧的一個技術分支。
2、巡邏機器人的真實的核心點:應用層開發事實上國內巡邏機器人多如牛毛,但是體量都不大,並且一個很有趣的情況是,做AGV的大廠,基本上都沒有主攻這個領域。因為什麼呢?因為應用層面,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場景,值得去開發一個應用場景。
舉一個例子:紅外測溫巡邏機器人,如果不是疫情的突然來臨,基本上這類機器人就沒有一點價值。因為,你測人的體溫有什麼用?紅外資料處理後,顯示人的體溫,正常,或者不正常,其價值何在?但是在疫情的環境中,這類機器人就非常有價值,他可以在茫茫人海中鎖定需要關注的目標。快速的實現查詢和隔離。因此,從紅外探測後,直接反饋有特殊人群,然後工作人員快速處理。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場景。
另外一個最典型的巡邏機器人場景,就是電力巡檢,電力系統是發熱的系統,儘管微弱,但是確實發熱,並且變電廠沒有必要時時刻刻都有人拿著手電筒探照電線,還不一定能看清。但是巡邏機器人在處理了電網的影像之後,直接會告訴監控的人,這個地方電路短路,或者短路了。
因此,從這兩個場景,都能夠看到,巡邏機器人應用的領域,其實是一種時刻保持警戒,並且敵方失誤,但是並不是非常容易出現混亂的地方。說白了就是放一個保安在這裡,可能因為無聊放鬆警惕,造成重大事故。
但是在真正的人滿為患的的區域中,巡邏機器人的臨場處置能力,是“零”,這又是現場安保所不允許的。這才是巡邏機器人的應用層的癥結。
有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有,你需要投入比巡邏機器人更多的費用,建設一套智慧安保執行系統。說白了,就是在影視中看到的,如果巡邏機器人發現有情況,可以啟動消防,安防,乃至防衛器械。但是,這玩意的應用領域,基本都圈定在了國民防衛及公檢法安全領域。因此民用領域一直沒有發展起來。
最後說一下:巡邏機器人屬於一個高度定製化的機器人市場,不是技術難度大,而是成本太高。難以實現一個通用型裝置,大規模的量產,因此難以上量,也難以有大企業願意投入去做。給你看到的電力巡檢機器人,售價都是高大百萬的機器人。(但問題是那是電網系統的訂單,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
-
3 # DEKLETO
有。透過今年的疫情可以看到,許多工作用智慧機器人更有意義。比如高風險的工作,人無法進入的特殊死角,重複性機械工作,這些都可以用機器人來代替。樓主提到的這種機器人在大型工廠裡應用效果更顯著。近期工廠生產安全事故頻發,廠區內的監控需要人眼盯著,而人總會有疲勞,無法識別出微小變化。大部分都是事後呼叫,意義不大。只能機器人可以24小時巡邏監控現場,發現問題立刻報警,將安全隱患降到最低。
-
4 # 3D列印科普達人
不看好。
選擇行業進入時機很重要。巡邏機器人在機器人行業屬於成熟型產品,物流行業有亞馬遜,京東,菜鳥物流搬運機器人;商用巡邏機器人有餐廳場所,醫院導航,商場服務,辦公室迎賓文秘等。機器人頭部企業都已佔好了位,這類機器人技術含金量不高,就算本次疫情有巡邏機器人應用場景,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
5 # 肩周炎專家
智慧機器人是發展方向,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是解放人的限制,降低勞動危險性和強度、提高生產力。無論在勞動生產、國防安全和人類生活中都有廣泛的應用領域。
-
6 # 方法研究
有前途
物聯網及機器人技術是很有前途的行業。
自動巡邏機器相當不錯的電力巡檢,天然氣管網巡檢,安全巡檢,改裝一下就可以成為疫情期間的送藥機器人,噴藥機器人。
回覆列表
做智慧機器人整體上是有前途的,屬於朝陽行業,市場上的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多;但是細分技術領域要想清楚:
第一,做機器人硬體。做硬體需要很深的技術積累和資金實力,能做成的話具備較高的競爭壁壘,作為企業員工也能學到真正的技術;
第二,做機器人裡面的AI技術。AI技術包含的範圍也很廣,做計算機視覺的像人臉識別,做語義分析如智慧問答,AI是未來的技術方向,值得深入研究我個人也從事這部分工作,可深入交流探討;
第三,做系統整合,說白了就是有商務關係,自己不掌握技術,採購其他廠家的過來做整合,比較有“錢”途,適合非技術的同學;
總體來說,智慧機器人是個很不錯的方向,也可能從中學習業界前沿技術,您提到的巡檢機器人在很多行業都有應用,如工程施工、電力檢修、高速公路流量監控,推薦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