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閉家鎖的紅楓

    我們先看看第一個邏輯:不管清朝怎麼發展海軍也註定拿不到制海權。

    那我首先請問了,當時的日本發展海軍一樣趕不上歐洲人,為何日本當時還是將海軍的重要性,至於陸軍之上呢?

    在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俄國擁有軍艦200多艘,總噸位遠遠超過日本,大約為日本的3倍,僅僅一支太平洋艦隊的規模就和日本聯合艦隊相當。如果俄國能將另外兩支艦隊-黑海,波羅的海艦隊一起調過來,日本必死無疑。

    但事實是俄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敢把波羅的海艦隊調過來,一路上遠征數萬公里,勞師遠征,最後在對馬海戰中面對以逸待勞的日本海軍,一戰覆滅。

    這說明了什麼?說明東亞國家如果看準時機,在東亞海戰中確實能戰勝歐洲人,因為歐洲國家在歐洲有重大利益 註定在東亞不能投入全部力量,東亞國家的海軍不需要超過歐洲強國,只需要強過 歐洲國家在東亞的分艦隊就能拿到制海權。

    再看第二個:不發展海軍,光發展陸軍,在陸上蹲守,能打贏歐洲侵略軍嗎?

    這個可以看看鴉片戰爭的經歷,英軍動用兵力2萬人,清軍白白擁有80萬軍隊,在實戰中卻集中不起來,在有些戰役中實際參戰兵力卻不如英軍,因為清軍分散在全國各地,在沒有鐵路的情況下,軍隊的集中非常緩慢,移動速度根本趕不上擁有大量船舶的英軍。

    戰爭打的是主動權,在面對歐洲強國這種同時海陸皆強的軍隊時,只有陸軍沒有海軍,就沒有了主動權,敵人本來就強,還能自由的選擇進攻和撤退。反而清軍只有選擇困守,被英軍各個擊破。難道這個道理就不懂嗎?

    不談清朝了,哪怕在明朝華人就懂這個道理,和戚繼光齊名的名將俞大猷,抗倭時就主張建立統一的海軍艦隊,殲敵於海上。(不清楚的請去看看萬曆十五年)

    而左宗棠之所以認為不該發展海軍,其實說穿了還是小團體思維決定,和李鴻章對著幹的想法。如果你讓他和李鴻章交換一下位置,同樣會發展海軍。

  • 2 # 怪蜀黍老囧曾

    清帝國發展海軍的最大問題是,海軍持續的、高昂(相對於當時清國陸軍)的投入無法與帝國模式發生完整的互動。一個依賴於農業和直接控制的傳統帝國,發展海軍並不能從海上秩序中直接獲益,相反確實容易成為一個吞噬財政的無底洞。

    但是仔細想想,晚清時期的世界是什麼樣的?英帝國主導的全球海權秩序,當時英國奉行的是“兩強標準”,其實力至少相當於世界第二名和第三名國家海軍實力的總和。換言之,在這種絕對優勢的海軍規模下,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挑戰英國的海上霸權,那麼是不是任何一個國家,比如當時剛剛擁抱“世界政策”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和從17世紀就被英國海軍壓著打的法國都用不著發展海軍了?並不是這樣。英帝國的力量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但英帝國控制的廣闊海域同樣會稀釋其在一些具體地區的海權優勢,只要在特定海域內域內國家實現相對於英帝國在這一地區常駐艦隊的優勢,那麼這種海權就會面臨著挑戰。也因此,英國海權的衰弱事實上源於美國和日本海上力量的崛起,而一戰不過是這種衰弱的集中體現。

    所以,一支海軍並不需要完全超過霸權國海上力量,只要能給霸權國的權力投射帶來困難,那麼就可以在與霸權國的博弈中取得至少是較大的議價空間,爭取自身利益。海軍的價值雖然更多在於外向性的權力投射,但另一面同樣是基礎性的海防,這種表現就是地區權力投射能力和本國的海岸防務。並不是所有國家都必須控制全世界才是有意義的,只要暫時性地控制足夠的範圍,國家就能在19世紀末的國際體系中生存。這也是清帝國建立海軍的最大原因——要實現至少是沿岸範圍內的實質性控制,避免被西方海軍強國任意地進行權力投射從而面臨徹底的亡國危機。如果無法實現這點,西方國家事實上根本不需要完全控制中國,只要確保中國的完全開放中國的資源就會自動被整合進歐洲主導的世界體系中,中國國家財政、社會財富都會自動被吸收進入世界,中國要發展就會非常困難,如果不是亡國的話。

    就第二點而言,完全依賴陸軍的後果事實上就是不可克服的機動性劣勢,這點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就暴露出來。即便是抽調各個鄰省的駐軍,清軍的機動速度依然趕不上英國海軍艦隊的機動速度,英國海軍可以幾乎任意選擇交戰地點,而清軍一路擾民還不得不哼哧哼哧花費幾個月趕到戰區,然後被以逸待勞還有效率、數量和技術優勢的英軍殺得屁滾尿流後敗走潰逃。到甲午年間,這個態勢根本沒有發生實質性變化,清帝國國內依然沒有值得稱道的鐵路系統,陸軍更是不堪大用。至於左宗棠的塞防爭議,更多的還是集團利益爭奪的背景以及作戰物件的不同,類似於翁同龢對李鴻章和北洋海軍的持續批評,目的大概還是在爭奪海軍或其背後的財政主導權。

    其實還有另一點,放在中國近代化歷程的角度上看,海軍作為技術密集的軍種,其現代化程度是非常高的。大部分軍官都擁有留洋背景,日常組織與訓練都基本實現了歐洲化,使用的裝備也多數為進口裝備。在甲午戰爭中,北洋海軍在裝備劣勢的情況下力戰不屈的態度和良好的軍事素養堪稱那個時代中國軍人最好的狀態。除了方伯謙之流外,北洋海軍基本上還是展現出一支近代海軍應有的作風。如果說北洋海軍是戰五渣,那由淮軍、直隸練軍等勇營組成的陸軍在北韓的表現連戰五渣都不如。當然,由於清帝國整體制度制約,海軍的近代化觀念溢位並沒有發生,而僅僅停留在帝國官僚集團的邊緣,埋沒在歷史的節點裡。

  • 3 # 青年史學家

    現在來看,晚清大力發展海軍而忽視陸軍的建設是一種非常錯誤的戰略選擇,因為我們可以看到我們最終失敗都是陸軍打不過別人。我們國家現在正在大力發展海軍,但是這種發展與晚清時期不一樣,因為我們已經擁有一支世界頂級水平的陸軍部隊。

    晚清之所以大力發展海軍實際上是與中國當時遇到的主要安全威脅有關,因為在19世紀60-80年代,中國的東南海防出現了很多問題,先是英法聯軍,後來是美華人,後來是日本人,再後來法華人又來了,紛紛想在中國東南沿海開啟一個突破口,藉機入侵中國。因此清政府內部就興起了海防與塞防之爭,而在這場爭論中,雖然最終以海防與陸防並重結尾,但是陸軍的發展卻不如海軍那樣得到重視。

    因為在清朝中前期,中國並沒有現代化的海軍,只有舊式的水師,而水師是不能在大洋作戰的,而且中國水師上計程車兵大多來自於一些海盜和地痞、流氓、無賴,戰鬥力根本就不行,所以在應對海外入侵的時候一敗塗地,所以到了洋務運動時期,清政府統治者就開始意識到建立海軍的重要性,所以把國家的主要資源都放在了海軍建設上面。以清朝所購買的兩艘鐵甲艦定遠和鎮遠為例,清政府一共花了近350萬兩,而當時清朝一整年的收入不過9000萬兩。

    整個洋務運動時期,陸軍除了舊式的八旗綠營這樣的經制兵外,就是湘淮軍,除了部分武器略有更新外,其他毫無變化,所以到了甲午戰爭的時候,在應對日本陸軍的時候,湘淮軍不堪一擊。

    而如果我們當時有一支強大的陸軍,至少在海戰失敗後,我們不用擔心日軍會登陸威脅我們的首都。

    而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政府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海軍和陸軍重建,直到清末新政時期,清政府才意識到陸軍發展的重要性。

  • 4 # 坐古談今

    晚清發展海軍的戰略是正確的,戰略對與錯,不是說打仗輸了就是錯。

    首先要明確,晚清在1870年代、1880年代這二十年的經濟發展相對比較好,中國徹底變為弱國正是“甲午戰敗”後,因此,在此之前,我們僅從軍事上、國家安全上單純地說是可以起來的。因此,晚清發展海軍的戰略是對的。

    其次,本文說左宗棠是塞防,也是不懂歷史。詳見我對“李鴻章的海防派和左宗棠的塞防派到底誰是誰非”這一問題的回答。

    最後,西方列強眼裡不過戰5渣,但問題是,清政府的海防戰略中,海軍就不是純粹迎敵,而是“近海阻止、路上決戰”。這個戰略是對的。你不能因為打了敗仗就說戰略問題,因為戰略確定後,就是戰略執行了。

    後來的戰敗不是戰略決策錯誤,而是戰略執行過程出現問題。對於戰略執行問題,詳見我對“晚清的李鴻章一直在主張海防優先,為什麼甲午海戰還是輸了”問題的回答。

    (1)沒有海軍強大陸軍只能等著捱打

    海軍不能發展,不能對海上之敵進行一定程度的遏制,陸軍怎麼調動都是來不及、疲於應付。對於這一點,左宗棠說得非常對:沒有戰艦,就好比敵人騎著駿馬、我卻騎著驢,根本追不上!

    (2)晚清發展海軍的戰略近海防禦是對的

    雖然晚清民生比較困難,但也不能不發展,清廷包括李鴻章在內其實都是“近海防禦”觀點的支持者。1894年之前,晚清的海防發展基本上都沒有脫離魏源的戰略思考。因為海軍發展確實太費錢,近海防禦觀點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3)“甲午戰爭”失敗並不是海軍發展戰略的失敗,而是用人的失敗

    在晚清,督撫一級官員中最合適主管海軍發展的大臣就是丁日昌,其海軍發展、洋務武器方面的發展集合了左李兩人的優點,但可惜1882年他就去世了。

    左宗棠1885年去世。在能力方面李鴻章無疑是頭牌。但李鴻章有自己的弱點,所以導致“甲午戰敗”。具體回答詳見我對“晚清的李鴻章一直在主張海防優先,為什麼甲午海戰還是輸了”的回答。

  • 5 # 李三萬的三萬裡

    這個觀點我不贊同,在晚清關於國防建設重點的爭論大致有兩個觀點海防論和塞防論,如果問我哪個重要,我會說哪個都很重要!“帝國主義在海岸線上架上一門大炮就可以為所欲為的時代過去了”這句話大家都知道吧?敵人從哪來?很明顯從大海上來。海防不重要嗎?很重要啊!那麼塞防不重要嗎?也重要啊,丟失外蒙古的直接惡果在中蘇交惡時期顯示的淋漓盡致,很多地方直接暴露在蘇軍裝甲部隊的打擊範圍內。

    但是如果一定讓我選擇一個的話,在晚清的特定時代我會選擇重點發展海防。原因嘛,首先,的確不管中國怎麼發展海防都不可能超過一些老牌列強,但是中國幅員遼闊,就算晚清的中國再衰弱,想要征服中國都是個很讓人頭疼的問題,在這種環境下,一定規模的海軍對於阻止侵略還是有很大積極作用的。加上一定的外交手腕,在甲午戰爭前,各列強對於中國而言更傾向於獲得一定的經濟利益而不是瓜分中國。

    可以舉例說明,大家可以看一下,在甲午戰爭以前,列強與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不管是數量還是苛刻程度都遠遠低於甲午戰爭以後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甲午戰爭以前中國全部的不平等條約割讓土地方面也才是幾塊不大的租界,如香港等,而一個《馬關條約》就要我們整個的臺灣和遼東半島。

    退一步說,《馬關條約》的賠款金額不算利息都是2.3億兩白銀,而晚清北洋艦隊購買戰艦的花費全部也才3000萬兩白銀,僅僅是《馬關條約》的零頭而已,如果晚清能把《馬關條約》的零頭投入海軍,都絕對可以保證完勝日本,保住剩餘2億兩的賠款和臺灣還有隨後在列強瓜分中國中丟失的威海、大連、青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重健身容易受傷還是舉鐵容易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