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忘川扁舟
-
2 # 缺一刀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表明自己的一個觀點:洋務運動並沒有失敗。對於任何一個歷史事件,我們不能簡單地論成敗。按照我們教科書的說法,“洋務運動失敗的標誌是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總結教科書的說法,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有下面幾點:
一、沒有觸動核心的封建制度。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務派試圖利用西方資本主義的某些長處來維護封建專制統治,這種手段和基礎的矛盾,使洋務運動註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時,洋務運動處處受到頑固派的阻撓和破壞,從而加大了洋務運動開展的阻力。
二、洋務派本身的階級侷限性。洋務運動領導者的階級決定了他們既是近代工業的創辦者和經營者,也是其摧殘者和破壞者,其封建衙門和官僚式的體制,必定導致洋務企業的失敗。
三、洋務運動目的具有侷限性。洋務運動的目的之一是抵禦外侮,但洋務派在主持外交活動中,堅持“外須和戎”,對外妥協投降,他們所創辦的近代企業有抵禦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卻不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地位。
除了這幾點原因,我加上一點。
四、北洋艦隊將領無能,指揮失誤。甲午中日戰爭的內容太多,不細說。北洋艦隊會全軍覆沒跟將領的無能和指揮的失誤有很大關係,威海衛戰役輸得非常窩囊。
圖為北洋艦隊
說完這些原因,我再說說為什麼我認為洋務運動並沒有失敗。中日甲午戰爭期間,在洋務運動中建立起來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於是一些人以為洋務運動也失敗,個人認為此觀點有待商榷。洋務運動雖是由封建統治階級興起的,其主觀目的確實是維護封建統治,但它在客觀上卻大大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後者的意義遠大與前者。
洋務運動是近代中國真正的工業化開端,興建了江南製造局、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金陵製造局,福州船政局、漢陽鐵廠等。還有成立的“京師同文館”、總理衙門、稅務總司等,都是影響深遠。同時一系列的文化舉措使華人更理性地對待西方文明,華人的思想觀念從此發生深刻變化,在這個基礎上產生了中國最早的資產階級改良派,如容閎、嚴復以及後來的康有為、梁啟超等,這批人又大大地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史程序。
甲午戰爭後,洋務運動並沒有失敗,只是在一定歷史階段上受挫了,不能以一次戰爭的失敗,看成整個運動的失敗,否則便會抹殺洋務運動的進步性,割裂了各個歷史事件前後的客觀聯絡,這是很不科學的。我們應該看到,中國在甲午戰敗,洋務運動結束後,歷史的腳步並沒有停止,而是在洋務運動的基礎上繼續前行。如果以保大清為目的,是失敗了,可是以保中國為目的,洋務運動很成功。
個人認為現在教材認為“洋務運動”是失敗的,跟“洋務運動”的倡導者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不是清朝而是其他階級,“洋務運動”的歷史評價將會非常高。
-
3 # 清談點點滴滴
洋務運動是在清朝封建體系下進行的,雖然有恭親王奕訢,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大力倡導,但是封建體制的侷限性導致不可能為了國家富國強兵,只是為了君主,帝制服務,因此不可能吸收先進經驗,集諸國之所長,而且清朝頑固派排外思想嚴重,所以先進技術思想很難在清朝上層得到認可,失敗也是正常的。
-
4 # 正兒八經的好小夥
謝邀,上初中的時候,大家就學過洋務運動,不要談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實洋務運動失敗了無非幾下幾點,觸及到了封建主義就舊貴族的利益,阻力頗大,這是國內因素,二大家都知道洋務運動一些官辦民辦工廠如雨後春筍一般 ,結果被外國工廠,外國商品衝擊的七零八落,百分之八十全部倒閉,包括官辦,這是國際因素,三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更是直接宣佈了洋務運動的失敗,作為洋務運動主要的發展方向,海軍幾近全軍覆沒,這是戰爭因素,所以這麼因素導致洋務運動的功敗垂成,不過它更多的還是為了造福國家 ,當然也有挽救清王朝的意思,但是不可否認這是一場積極的運動,謝謝
-
5 # 諶人
謝邀;洋務運動,是晚清自救、自強運動。前期口號是“自強”,以引進西方兵器裝備為主,力求“師夷制夷” ;後期口號是“求富”,引入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發展經濟和運輸;洋務運動推行30年(1860.~1890年)未獲得成功,源於清朝政府以慈禧為首的頑固保守勢力強大,對接受新事物的懷疑和動搖(有關慈禧對電燈、火車、鐵路認識的笑話就流傳很多),李鴻章、張之洞、曾國藩、左宗棠為代表的洋務派勢單力薄,所以並未使中國跟上世界工業革命的潮流,仍然落後捱打。若當時清廷放下天朝的假大空面子,誠實開啟國門,老實當好西方學生,洋務運動或許會複製日本“明治維新”運動,一舉取得成功,這是後話。洋務運動雖沒有立竿見影使中國變強,但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中國誕生了第一批近代企業,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推動作用;所以不能完全稱為失敗。有人提出李鴻章是中國改革開放第一人,這個觀點,我贊同!
-
6 # 第五玥璋
謝謝!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源就是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而為什麼失敗,一是指揮官的小兒科,丁汝昌是太平軍舊將,投降清軍本來就不受待見,只因清軍有人殺他,碰巧他不在家,逃過一劫。後來他找到李鴻章求情,李正在籌備北洋水師,所以就讓他去當旅英培養水師的小頭目,由於接觸海上作戰的知識,李讓他當了水師提督,可是那種唯唯諾諾,膽小怕事的性格阻礙了他的才能。二是洋務運動也衍生出了軍工工廠,譬如張之洞的漢陽兵工廠和福建的江南制船廠等。三是洋務運動失敗關鍵在於生產工業的原料匱乏,造船和造武器沒有自己的鍊鋼廠,也沒有軋、裁等工藝流程。四是制度缺陷,其實慈禧在甲午戰爭中既希望北洋艦隊勝,又怕北洋水師勝,勝了或許李鴻章功高蓋主威脅她的地位,所以還不如敗了,雖然屈辱賠錢割地,起碼她的統治地位相對穩固。
-
7 # 一萬小時破解
甲午戰爭的失敗代表著著洋務運動的失敗,洋務運動其實要早於日本的明治維新,但日本後知後覺打贏了這場戰爭。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只學其表未學其根本,你有iphonex我也要有,但我不知道喬布斯是誰,ios是啥。
2.封建社會的權術作祟,保守派和洋務派的意見不統一使現代化程序效率極低,速度極慢,這就是為什麼被日本趕超。
3.腐敗,這個其實是普遍現象,但清政府極其嚴重。
不過雖然失敗了但在中國的歷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推動了中國現代化的程序。
-
8 # 耿伯昭
根本原因有二:
第一,滿人既短視又狹隘,墨守成規。八旗子弟驕奢淫逸,晚清的滿人早已怠惰腐化,沒有後繼年輕人才,當權的滿人,沒有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的觀念,他們認為興洋務只是時局所逼,他們沒有救亡圖存的緊迫感,這個國家怎麼樣都沒關係,只要保住滿人的統治地位就行,他們防漢人比防列強還嚴密。滿族子弟不會搞洋務,他們也不可能完全放手讓漢人來搞,結果只是有限度地搞一搞,做做樣子,裝裝門面就可以了。
第二,搞洋務運動的,從表面上看,是滿清當權的官員,他們不懂洋務,只是想弄些新式的武器裝備,在新式軍隊裡培植,安插自己的親信。把訓練出來新隊伍充當自己的政治資本。實際上佔洋務的大頭的基礎工業發展、機械製造和其他工業經濟領域多數是私營企業在搞,這些企業得不到國家和政府的經濟和政策支援,同時又競爭不過外資企業,還得面對買辦階級和地方政府的盤剝。只能在夾縫中生存著,最後變成革命黨的奶媽。
以這樣的想法,這樣的形式搞的洋務運動,它怎麼可能成功呢?
-
9 # 歷史神秘人
第一點,洋務運動在封建的清朝社會是很難進行下去的,因為管理工廠的都是腐朽的封建官僚,那些官員只管撈錢,什麼正事都不幹。清朝在同治年間開展洋務運動,各地那是大辦工廠,什麼煤炭開採,兵工廠,鐵路製造局等等一些現代企業,很有清朝復興的徵兆,只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就是因為管理工廠的都是封建官僚,他們貪錢的能力不錯,幹實事就差強人意了,畢竟在清朝開辦企業那是受到優惠待遇的,佔著國家資源,白拿白不拿啊,白貪白不貪嘛!官員管理工廠不僅自己貪,也把自己的親戚朋友,三姑六婆的安插進工廠裡面,這些人都是不幹活,佔著職位白領工資的,這種情況和現在某些國企像類似,可想而知工廠想辦出什麼成績太難了!那派個清官去管理總行了吧,也不行。你清官不貪,下屬的官員貪啊,你要想辭退他們,他們都不跟你玩了,自己成了光棍司令,還怎麼幹事啊,也只好默許下屬們貪了,最後清官自己也貪,不是個人道德問題,是看著別人貪國家資源,自己不貪就虧大了!那派個有能力的人去管理總行吧,也沒有多大用處。你想幹事,必須給手下利益,沒有利益誰給你幹活啊,你也只能要求下屬們別貪太多,要乾點實事啊!那把管理工廠的人全部換成清官能官,這樣子總行了吧!還是不行,因為開展洋務運動,有能力的都是那些漢族官員,擔當主力的都是漢族人,要知道清朝可是滿族人當權啊,清朝當權者能放心工廠全部由漢族的官員去管理嗎,肯定不放心,一定要插支腳進入,把滿族的官員安排進去,滿族的官員基本上都是腐敗無能的,只管自己撈錢,什麼公家興旺都是屁話!慈禧太后不是說過“寧願給外人,也不願給家奴”嘛,那洋務運動還怎麼辦的下去啊,對於那些清朝當權者來說,他寧願工廠破產,也不能讓工廠在漢族人手上。當然啦,洋務運動還是有些成績的,如詹天佑的鐵路就搞得不錯啊!只是詹天佑不是官員,他是愛國的技術人員,他是實實在在想幹一番成績的,不過在封建腐朽的清朝幹現代企業實在太難了,因為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決定了洋務運動註定是失敗的,這不是人為所能決定的!
第二點,就是管理工廠的官員用的管理理念還是那套傳統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講究的是綱常倫理,上下服從的那一套,現代企業的那些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對待根本沒有,這種管理工廠的理念實在是太落後了。要知道幹實活的都是那些普通工人,工人基本上來自底層人民。你想工人見到工廠管理官員,就要彎腰鞠躬問好,官員看那個工人不順眼就隨便打罵,工人還不能反抗,反抗就是頂撞上司,要關進大牢的,你想那些工人還怎麼願意幹活啊!乾的比狗累,起的比雞早,領到的工資都是剋扣之後剩下的工錢。現代企業管理講究的是人人平等,沒有上下壓迫,誰的功勞大誰就分到更多的利益,讓工人有家的感覺。工人感到了溫暖,覺得自己是如此的重要,他就有動力去提高技術和手藝,就會把工廠的事業當做自己的事業來做,這樣工廠就會越來越興旺。反觀洋務運動裡面的封建官僚管理工廠不把工人當人看,不能以人為本,工廠最後也只能破產。現代企業要求的是科學管理,一人為本,上下一心,如果還是用封建社會儒家思想那一套去管理那就太可笑了!
總之,清朝的洋務運動只是曇花一現,是救不了清朝的,腐朽不堪的清朝是辦不了現代企業的,這是由制度決定的,不是由人決定的!
-
10 # 青年史學家
洋務運動是清廷寄予厚望的一次改良自救運動,從名稱來看,既是洋務,則是與洋人有關的一些東西。清廷那些整天忠君愛國的人為什麼要去學習和洋人有關的事務呢?主要原因就在於第二次鴉片戰爭把清朝打醒了,打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清王朝還沒有真正體會到痛,第二次鴉片戰爭首都北京都被弄丟了,所以清朝的統治者是真的害怕了,而且像後來的洋務派領袖人物奕等人都是見識過西方人到底有多厲害的,所以戰爭一結束,清廷就開始了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的主要內容主要是學習西方的軍事技術,不過捎帶著中國的思想文化界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改變。
不過接連兩次戰爭的失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真的如李鴻章所說是一個花架子、紙老虎,中法戰爭的失利是告訴清王朝一定要建立現代化的海軍,而甲午戰爭的失敗則是告訴清王朝的統治者洋務運動是完全不可靠的。
清廷之所以要實行洋務運動,實際上是為了拯救王朝危機,他們的最終目標只是希望恢復中國歷史上迴圈往復的中興之世,並沒有說藉以實現現代化,所以從指導思想來看就是一個保守型的戰略,而不是一個系統性的改革。所以只動器物層面,不碰制度層面的改革必然是要失敗的。
清廷的晚期和歷朝歷代一樣都有比較嚴重的黨爭問題,洋務運動最終失敗與清廷內部的黨爭也有很大關係。海軍雖然在19世紀70年代以後就是最主要的軍事上的發展物件,不過由於海軍在很大程度上是李鴻章的私產,因而但凡與李鴻章不和睦的大臣總會拿海軍作箭靶,比如當時掌管戶部的翁同和與李鴻章就尿不到一個壺裡,因而一直扣著海軍經費不發,其實這也是1888年以後清廷北洋海軍發展變慢以及最終失敗的一個原因。
洋務運動失敗或許是不幸中的萬幸,正好倒逼華人進行新的改革。
-
11 # 季我努學社
國內說洋務運動失敗了,是因為洋務運動最主要的成果北洋水師被日本擊敗。我個人認為洋務運動根本沒有失敗。因為無論是洋務運動,自強的成果,還是求富的成果,除了北洋水師之外,差不多都還在。洋務運動推動的中國社會、經濟、教育、軍事等方面的進步,仍然在。
為什麼說洋務運動會失敗呢?是因為有對比。中國的洋務運動與日本的明治維新,差不多是同時期,中國的洋務運動開始得還稍微早一些。但是為什麼日本成功了,而中國失敗了呢?
原因很簡單,在於中國方面的洋務運動學的只是西方列強的皮毛,是器用之術,而非根本。中國洋務運動的口號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由此可見一斑。
在日本舉國維新,日本王室帶頭維新的情況之下,中國的情況是,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后對於洋務運動認識膚淺,甚至還時不時地給推進洋務運動的恭親王及漢族大員穿穿小鞋。在朝堂之上的頑固派時不時地還要提出反對意見。
洋務運動的深度不夠,無非在於造軍火,發展民用、軍事工業。時不時地還要官督商辦,民間企業家備受打擊。政治體制不改革,舊有思想不改革,僅僅改革一些枝節,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
所以一遇到日本這個比較徹底地進行近代化的對手,表面上看來強大的、裝點了很多洋務成果的大清朝也變得不堪一擊。從這個層面,洋務運動的確是失敗的,因為不如明治維新徹底。
-
12 # 史書上冬眠的蛇
你好!由冬眠蛇來回答此問題。
洋務運動所指的失敗是政治上的失敗,具體反映在軍事上的失敗(甲午中日戰爭),因為軍事實是政治的延伸,所以這項政治改革算是最終失敗了。
要想弄清洋務運動失敗的具體原因,就要從甲午中日戰爭入手,便可以一葉而窺全貌,知曉大概了。
談起這場戰爭,很多人很義憤,義憤的原因是我們敗給了小日本,因此談起原因,總愛四處亂抓,幾乎整個國家都犯了不可饒恕的罪過一樣,從慈禧到炮彈,無不被怒罵。但我們稍知自己有問題,就不會怒氣敗給日本人了,因為大家都知道,我們是敗給了自己。
洋務運動的核心,是不觸動統治方式的情況下,學習西方先進的軍事技術,用以達成強國的目的。這個立意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失敗!清朝當時的問題是土地兼併嚴重,大部分人生活在溫飽線以下,只有少部分滿族和漢族貴族生活的驕奢淫逸,他們完全不顧大部分人的死活,尖銳的社會現實才爆發了毫無道理可講的太平天國運動,雖然這場運動因為自身的問題被鎮壓,但是清朝這種嚴重的社會矛盾並未得到緩解。
單單依靠軍事武器的升級,而沒有改變人心向背,是最終還要失敗的。因為使用武器的是人,而那些招募來的兵勇都是被壓迫的貧苦農民,而指揮他們的是那一群驕奢淫逸的滿清貴族和漢族大臣,這樣的軍隊,民不知國何在,官只知保福祿,怎麼可能答勝仗呢?我們總強調為國犧牲的精神,可是這個國活生生都把民餓死了,只為了養那一小撮貴族,這樣的政治生態下,你去跟誰強調國家利益呢?
所以就算我們讓貴族擠牙縫,退一小步攢出一部分先進軍事裝置,但是從根本制度上沒改變國家是為少數滿清貴族服務的宗旨,始終是不行的,士可為國亡,不會為他們死。從整個戰爭中,我們完全可以看出來,根本上說,沒人用力去打仗,都是能跑則跑,能逃則逃,能推卸責任就沒人勇於承擔。
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單靠先進武器純粹是驢唇不對馬嘴的改革,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為民的國家,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走向共和的原因,只有國為民,民知國,才會勇於拼殺,至於武器,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大國,那根本就不是事。
-
13 # 沉思的托克維爾
因為洋務派完全沒意識到,中國的問題是思想的問題,如果思想不放開,什麼改進器物,富國強兵都是無稽之談。就拿洋務派主張的設電報、修鐵路來說,修鐵路,這麼一個利國利民的好事,居然就因為大臣和百姓的封建迷信拖後了數十年,以至於到了甲午戰爭時,小小的日本都有了3000多公里鐵路,而中國卻只有340公里,相當於其九分之一。
當時,洋務派力主設電報,對於現代社會來講,電報可以讓朝廷政令在各地迅速傳播,減少資訊傳播成本,提高效率,本是一件好事。但是設電報就要鋪設電纜,而朝中的保守派居然認為架設電報會破壞風水,影響祖宗安寧。
1875年,工部的一名官員認為,電報要求的鋪設電纜,在地下四通八達,會驚擾祖宗靈魂,這樣的不忠不孝之事,朝廷怎麼能做呢。一旦扯上忠孝兩字,朝廷再也無人敢反對。設電報就這麼啼笑皆非的黃了。
就算是洋人設的電報,也不時受到中國百姓的襲擾,當地一出現什麼問題,當地人就會認為是電報惹得禍,他們不懂電報的原理,認為電報裡住著一個小鬼,他跑的飛快,從而能傳達資訊,而一旦附近有災禍,那一定是小鬼從電線裡跑出來了,為禍世間。進而不斷拆除電線,搞得洋人哭笑不得。
但是,愚昧終會付出血的代價,甲午戰爭和中法戰爭,由於缺乏電報,中國很多軍隊依然被迫依靠車馬來傳送資訊,遠比列強要漫,從而使得中國軍隊進退失據,兩耳不靈,在這個資訊瞬息萬變的時代,沒有電報和瞎子又有什麼區別呢?
另一個就是修鐵路。洋務派主張修鐵路讓全國四通八達,但保守派再次認為修鐵路會破壞風水,破壞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並且會讓沿途以運輸為工作的貧窮百姓失去工作,造成不穩定。保守派認為修鐵路一會驚擾祖先,二會破壞淳樸的小農經濟,因此,斷不能行。修鐵路就這麼被擱置了,之後凡是洋務派或洋人修鐵路的,無不為朝廷勒令拆除,朝廷管不了,百姓就私自破壞,在舉國愚昧之下,中國的近代化幾乎毫無希望。
在全華人民如此愚昧的情況下,就連修鐵路、設電報這最基礎的工作都無法完成,又怎麼能指望富國強兵,進而現代化呢?不改變當時華人的愚昧思想,中國的現代化就斷無可能,洋務派沒意識到這一點,失敗已經是在所難免。
魯迅說:醫治疾病容易,但醫治人心難,真是一針見血,中國的問題,終歸出在腦子裡。
-
14 # 迎接抗疫勝利到來
從辯證唯物史觀看滿清腐朽政權發動洋務運動的真實目的
滿清腐敗政權和假借洋務運動發國難財的一夥皇親國戚及官僚,互相勾結,互相利用,發動洋務運動的唯一目的就是竊國斂財。他們身居廟堂,深知腐朽的政權已經不可救藥,所以加緊斂財自保。
回顧歷史,凡是封建專制制度末代時期,統治階級貌似要勵精圖治,其實不過是掩人耳目的一場政治騙局。當時社會矛盾劇烈,權力隨時可能易手,所以皇家與官宦無不變本加厲地盤剝大眾,以最快速度積累王朝破滅後自己維持無憂生活所需的財富。 而滿清末期儒家士大夫和竊國的官宦們為了遮掩洋務運動的竊國陰謀,秉承封建專制皇權和官宦一貫的虛偽,把竊國行為粉飾成是要強國,立刻讓人覺得滿清腐朽政權還很高尚。其實,滿清末代腐朽政權已經病入膏肓,不可救藥,無論用什麼套路都不能復甦,除了藉助還沒有喪失的權力作用進行斂財,其它可為之事都無能為力去做。
-
15 # 鯤鵬歷史
洋務運動是晚清時期統治集團求強求富的自救運動。
在洋務運動中,洋務派創辦了軍事和民用企業,建立了新式的海陸軍和新式學堂。
可以說,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它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然而,洋務運動最終以失敗而告終。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是中央官員和地方實力派人物,洋務派在中央以恭親王奕訢為代表,地方上以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及張之洞為主。
他們創辦了軍械所、船政總局等軍事企業,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興辦新式學堂,培養近代人才。他們的主觀目的是無非是維護封建制度,其宗旨是維護和鞏固清朝的專制統治。
其二:中國落後的根源是在於社會政治制度的腐朽,“洋務運動”的各項內容及措施都只是治標不治本,只學習西方技術不改變落後的政治制度,不能實現中國富強。
其三:洋務運動失敗也是由於內部的腐敗和外國勢力的擠壓造成的。洋務企業的內部管理具有腐朽性,雖然具有一定的資本主義性質,但其管理是封建式的,企業內部充斥著營私舞弊、貪汙中飽、揮霍浪費等腐敗現象。
最終洋務運動以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而徹底終結。
-
16 # 小志線上
首先,我想說,洋務運動在當時的情況下是絕無可能成功的。
第一:我們從時代背景上看,當時的中國四面楚歌,在外部壓力那麼大的情況下,想要和平發展近代工業近乎不可能。
第二:洋務運動目的就在於想要以先進的近代化工業來維護已經落後的封建制度。這是註定很難成功的,這點也很類似於俄國在十月革命之前的歷次改革。
第三:清政府當時已經衰落,中央集權已不同往日。這就意味著清政府很難為洋務運動提供支援,事實上,也沒提供什麼支援。
第四:洋務運動建立的近代工業,處處收到封建制度的鉗制,最終無法發展。這是近代生產技術和封建制度的根本衝突。
回覆列表
第一,在不觸動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務派試圖利用西方資本主義的某些長處來維護封建專制統治,這種手段和基礎的矛盾,使洋務運動註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時,洋務運動處處受到頑固派的阻撓和破壞,從而加大了洋務運動開展的阻力.
第二,洋務派本身的階級侷限性,決定了他們既是近代工業的創辦者和經營者,也是其摧殘者和破壞者,其封建衙門和官僚式的體制,必定導致洋務企業的失敗.
第三,洋務運動的目的之一是抵禦外侮,但洋務派在主持外交活動中,堅持“外須和戎”,對外妥協投降,他們所創辦的近代企業有抵禦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卻不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地位.
實際上,洋務運動並沒有“失敗”,只是沒有改變中國當時的半殖民地狀態,他所代表的地主官僚階級當時所作的貢獻對中華民族來說可謂意義深遠,直到今天我們都受惠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