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24,在一家兩個人的私營財務諮詢公司上班一年零2個月,最近一個月進入工作疲憊期。家裡五個人目前只有我一份工資,家長有存款足夠他們花用。一直糾結於辭職還是繼續工作。有意願出去走走一個月。
回覆列表
-
1 # 好315誠信專案導航網
-
2 # 陶瓷水瓶
首先,希望你可以放平心態,不要因為疲憊了就放棄一個好不容易得來的機會。另外,你要明確自己的定位,畢竟24得你也老大不小了。如果你對財務諮詢這一塊瞭解詳細了,手裡也有幾個像樣的證書,那你可以考慮去更好的地方發展。畢竟人都是往高處走的,加油吧,心靈雞湯就不多說了。
財務諮詢公司的話一般人人都是銷售員,姑且就從銷售業務人員說起吧!
作為業務人員,當工作進行到一定階段就會出現疲憊期,疲憊期的出現有一種是高業績之後的低谷,還有就是持續的不出業績對 你自己的工作失去了改變應對方法的激情!針對於房地產行業的疲憊期團隊的領導和業務人員本身必須正確的面對!
基本上決定職業週期的頻率及個人應對方式的主要有以下四大因素:一、對自己所從職業的熱愛程度,也就是你對自己的職業是否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自己感興趣即使是別人認為無聊至極的工作自己也會樂意為之奉獻時間、精力,甚至不在乎是否能得到與自己體現價值對等的待遇。如果挑選的職業是自己的興趣所在,熱情期會持續比較長,適應後的激情期也會更充滿幹勁,疲憊期會來得比較遲,如果興趣濃厚疲憊期可能還會很快的被另一波激情期所替代。
二、人際交往及工作環境也是影響職業週期的關鍵。
社會是由人組成的,人與人的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在工作中你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體現自己的個人的職業素養和人格魅力,並得到大家的認可是關鍵,相信你會更容易融入公司這個群體,進入適應期及穩定期也會更容易保持愉悅的心情對待工作。
三、個人提升、發展的空間是個人在穩定期最容易思考的問題。
如果沒有發展的空間員工會很容易進入疲憊期,會容易對自己的未來感覺迷茫,畢竟人是會要求進步的,沒有人會想要碌碌無為,只要能力能夠達到,所有人都想要有一番作為。
四、興趣使你工作有激情,環境使你英雄有用武之地。
發展讓你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但是很現實的問題是待遇是否能夠證明你的價值。如果你付出之後得到的待遇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就肯定不能讓自己時刻保持在激情期,保證工作狀態一直保持在最佳狀態。
既然疲憊期是大家都要面對的,那麼要如何應對呢?是積極的面對,還是消極的逃避呢?一般來講,消極的逃避無外乎兩種:第一種:選擇離職
這種是屬於直接逃避,一般選擇這種方式的大部分是屬於情感比較不成熟的人群,人們看到的表面現象是經常跳槽,似乎累計的工作經驗比較豐富。其實這一類人情感是最脆弱的,不能夠直接面對挫折並解決問題。
第二種:選擇忍受
這種事屬於間接逃避,一般選擇這種方式的大部分抱持的態度是得過且過,也就是秉持八路軍的優良傳統——兵來將擋,水來土淹,雖然沒有直接逃避選擇離開,但是選擇了沒有作為,也就是進入疲憊期後沒有調整直接進入麻木期。這一類人在人們看來似乎是安守本分的,但是往往每次提升的機會也不會降落到他們的身上,因為他們的工作能力原地不動,只有工齡在不斷遞增。
如果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呢?這種情況面對疲憊期應該如何應對呢?其實不是走與留的問題,關鍵是積極與消極,如果消極面對,無論是走還是留都得不到進步,而如果積極面對,無論是走還是留都會對自己的發展起到很大的幫助。
當然,積極對待疲憊期也無外乎走與留,就走與留提出我認為的合適的積極的兩種應對方式:
第一種:走
但是不是單純尋找另一個東家,然後繼續熱情期—適應期—激情期—穩定期—疲憊期—離職,如果是這樣,就和消極的選擇離職是一樣的,這裡的走是積極的應對,而不是直接的逃避。
當遭遇疲憊期時,不是因為煩躁而離職,而是認真審視自己為何進入疲憊期,如果比較茫然可以參照上面提到的四個因素進行思考,找出根本的主要原因,並想想如果繼續呆在目前的公司是否可以改善,如果確實無法改變就可以選擇離職,但是在選擇下一個工作的時候一定避免同樣的問題再次出現,而不是等到了疲憊期後又是因為同樣的原因選擇了離職。舉個例子,如果一個A目前在一家公司作行政工作,而自己是學營銷方面,當進入疲憊期時覺得自己每天面對繁瑣的行政工作很鬱悶,行政工作並不是自己的興趣所在,也不是自己的專長,以至於在於其他部門溝通時經常出現摩擦,那麼A就會審視一下自己,發現問題,提出離職,因為這份工作不適合自己,那麼再次找工作的時候,A就會避免接觸行政方面的工作,而轉向業務方面,既是自己的專業也是自己的興趣,那麼在下一個業務工作進入疲憊期時,A對工作的熱愛及興趣就會沖淡工作中的不愉快,就能在疲憊期正確的調解自己,不至於頻繁調換崗位。
那麼A如果在第二份工作中再次遇到自己的疲憊期,應該如何積極應對呢?這就是我想講的第二種積極應對的方式。
第二種:留
但不是留下了就得過且過,按部就班地重複著每天的工作碌碌無為,而是重新定位,養精蓄銳,不斷取得進步。
和第一種方式一下,進入疲憊期後審視自己是必要的,如果發現呆在還有發展前途,或者這份工作是自己的興趣,那麼完全可以克服目前的困難,而不是離職從頭再來。
那麼如何克服困難呢?
因為進入疲憊期後一般時間都會比較充裕,一切工作都能駕輕就熟了,那麼如果你喜歡這份工作,覺得這裡的工作環境還算滿意就可以利用時間審視自己,給自己重新定位,然後調整自己的心態。畢竟工作一段時間了,可以思考自己發展的目標,比如想往哪個方向發展,然後衡量一下自己的能力,看距離自己的理想崗位還有什麼差距,在下面的工作中就可以針對不足的地方有針對性的學習,不斷改進。
這種做法的關鍵在於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當然前提是在不影響自己目前工作的情況下,否則估計你會學習不到東西,而且工作也無法圓滿完成,如果能夠把握得好,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並慢慢朝著那個方向發展,那麼公司有提升的機會肯定第一個考慮的就是你,即使哪一天這家公司已經不能滿足你了,你選擇離職到社會上應聘也會更加具有競爭力。繼續上面的事例,A在業務工作中一段時間後可能還會遇到疲憊期,但是因為業務是A的興趣,而公司提供的條件也還不錯,A就可以選擇調整自己的心態,找出自己存在的不足,然後透過學習不斷改進,而不是選擇離職。比如A在交際方面比較差,那麼他就可以在交際方面下一點功夫,透過自己的努力在這家公司慢慢地業務員—業務主辦—業務經理不斷提升,如果哪一天覺得自己在這家公司已經不能再提升了,比如公司能夠提供的薪水遠遠不能滿足自己或者自己在公司已經是最高層了,那麼A可以選擇離開,到了那一天A到了其他企業也更具有競爭力,試想如果A在還是業務員的時候遇到疲憊期就選擇離職,那麼再找工作也只能再從業務員做起,不斷的疲憊期—離職—疲憊期—離職……也許A就只能停留在業務員的層面了
其實疲憊期沒有那麼恐怖,關鍵在於自己的心態,面對挫折記得積極面對,那就什麼都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