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財經王大拿
-
2 # yqy672
我和先生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我們的原始積累,從每月的工資積餘開始的,以後慢慢地學會投資理財,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
我是79年參加工作的。那個時候工資很低的,我只有18元/月。先生工資也不高。不過那個時期,物價的確是很低的,價廉物美,商品質量很好。如我廚房裡的一臺脫排油煙機,是帥康牌,我們用了近三十年,還在使用。
我們家使用的東西,如果壞了,先生馬上就動手,把它修理好。如果實在修不好,才把它扔掉。
我們家裡的早餐,都是自已燒的。每天早上,我提前一個小時起床,炒菜,燒稀飯、做餅、做饅頭等等,每天換個新品種,吃得健康又便宜。
我們用的錢不多,節餘的錢存入銀行。當時的銀行存款利息很高的,好像有10%左右,有幾年利率好像還要高。
那個時期,沒有什麼投資理財的,人們的財商不高,只知道到銀行存錢,我們那代人都很節約的。
我大學裡學的會計專業。教授們也從來沒有講投資方面的知識,講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於這方面的東西,也避開不講的。教授們講的全是資本家怎樣剝削工人,剩餘價值…
……
九十年代,上海、深圳設立了股票市場。
在省城工作的妹妹和妹夫,在回老家過年的時候,跟我們講了股票以及怎樣交易。我們第一次聽到股票這一詞。妹妹和妹夫很好學,可以說他們是我們投資理財的蒙啟老師。
從這以後,我們開心關心股票。那個時期的股票行情,只有杭州日報的報逢中間刊登,股票也沒有幾隻。我用學到的財務知識,觀察了一段時間,然後委託妹妹幫我開了滬深股市的帳號。
我記得當時拿了4000元錢,投入股市。當時4000元錢,好像是我一年的工資,我很害怕。當時,先生說,虧了錢,算他的;賺了算你的。有了先生這句話,我膽子大了很多。
我記得當時我買了深萬科的股票。買了深萬科後,還有幾百元錢,我買了200股深金田。然後,股票放在帳戶裡就沒有動了。深金田後來退市了。
交易的不放便,使我學會了價值投資。透過買深萬科和深金田,使我真正認識到,長期投資,一定要買好的有價值的股票。
在以後的投資中,我找到了好幾匹黑馬,如鹽湖鉀肥、東阿阿膠、北方華創、以嶺製藥……
雖然以後的投資,踩過地雷。
但透過銀行存款、股票投資,我們完成了財富的原始積累,為完成以後的房產投資,提供了資金。
從我們的身上,我深深體會到:①提取第一桶金,很重要。前提是要節約,要有存款。
②要認真學習財經知識,關注國內外大事。每天晚上,都要認真學習。
④總之,要:學習一學習一再學習,實踐一實踐一再實踐,總結一總結一再總結。
-
3 # 臘肉大叔
我身邊的朋友無論是金融行業還是珠寶行業,有的是靠踏實肯幹有的是靠借雞下蛋,但都離不開一個機遇。一個機會讓他們在短時間內有一個快速的財富積累,將他們之前積累的資源、經驗等得到高效利用。
-
4 # 瑤小刀
分享兩個我身邊成功人士的故事吧。
一個是我親戚,在我上小學的時候他就在我們縣城買了房子,兩層樓那種,一層他們自己住,另一層租給別人,上面有3,4戶人家。那會只覺得他好有錢,比我家不知道要好多少倍。等我上大學的時候,他在我們市裡又有套房,一間自己住,另一間租給他同事。再後來我外出打工和他不在一個城市,偶爾聽我媽提起說他又在我們省會買了房,幫他兒子房子也買好,工作都安排好。
我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家底,只是眼看著他步步青雲。他也是農村家庭出身,連高中文憑都沒有,也許他的酸辣苦辣我不知道。他做的一些小事:能堅持每天跑步10公里減肥,再到後來徹底戒菸,我是真心佩服的,也才明白這樣的人能成功是必然的。
另一個是我老公的親戚,家裡境況並不好:從小沒有父親,母親過了7,8年後也去世了。當年他本來可以考上大學但為了自己的弟弟,選擇讀了箇中專早早畢了業,就到大上海打工了。早期他買過藥,開過燒烤店,也是林林總總換了幾分工作後,開始專注一個行業,累計資源,最近幾年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自己也有股份,把錢交給專業的投資朋友打理,由以前一個討好式的上門女婿,現在變成家裡地位越來越高的人了。
他們這樣成功的人在我看來具備共同的特點就是:選擇了好的行業(在行業快速成長期進入),同時把本職工作盡力做到最好。當有一定資本後就開始做各種適合自己的投資,快速積累財富。這也許是最適合我們普通人走向財富自由之路的好途徑。
回覆列表
原始資本財富的積累,就是需要專業加上勇氣。
說一個身邊的例子吧。我有一個朋友,他之前的工作是什麼呢?給超市供貨。可能有些人對這個工作還不理解,就是廠家給超市送貨的業務員,從職業角度,應該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個很辛苦的工作,也似乎看不到發展前景。我和朋友認識的時候,他也確實很辛苦,每天開車送貨,之所以認識的原因,是他開始炒股,經常問我股票的問題,一點點就成為了朋友。
那麼他後來怎麼樣了呢?辭職,然後自己單幹。
有人可能很疑惑,他有什麼樣的資源呢?其實很簡單,因為他經常去給廠家與超市配貨,那麼他各個小超市的業主,也都熟悉了起來,就相當於渠道他已經都門清了,這時候他不是選擇跳槽,而是直接單幹,成立了一個自己的商貿公司,然後從上游再找產品,直接跟下游他的這些超市小老闆對接,他主要做的就是食品類的,有人說,現在網購這麼發達了,小超市還有市場嗎?依然有市場,而且他做的這個門類,小食品類的,很多家庭即便知道網購很便宜,但是也未必會一次性買很多,大多是逛著逛著超市,就買了,所以市場還是有的。然後我就看他的動態,從進貨,到小超市的鋪貨宣傳促銷,再到參加一些廠家的聯誼會,非常忙碌。
原本就他和他媳婦兩個人,到逐漸僱人,越僱人越多,有一次給我打電話,要我給他的員工培訓,當時我第一反應是,他這是開玩笑的,同時又覺得,他就幾個人,有什麼好培訓的,實話實說,當時沒把他的業務當回事,然後眼睜睜看著他的人越來越多,真有一次培訓課程,放在他的動態裡,還是挺多人在聽的。然後每年的時候,就是大多數人都參加的年會,他自己也舉辦,從最開始的一桌簡單的吃飯,到後來越來越有樣子,雖然說沒到大會場,但是年會上都開始排練小品之類,顯然也是人增多的體現。
就這樣,他的原始財富開始積累起來,股票繼續做,而且也在我的建議下,賺了點錢,說句心裡話,最開始看著我給他推薦的股票,他賺翻倍的感覺,某一個時刻,心理還是有點不平衡,畢竟他投的多,賺的也多;後來也釋然了,畢竟從當初的工作辭職,除了跟超市小老闆認識之外,他並沒有什麼資源,這一點,我也是很佩服的。
總體而言,一個人的原始資本的積累,需要的是專業和勇氣。專業,就是前些年工作的積累,可以為後來的想法鋪路;勇氣,就是敢於拼一下,也竭盡全力的拼。
謹以此文,與眾自勉。
——以上,雪茄金融狗,做金融界的一股清流,更多投資案例與邏輯思考,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