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雪魚探店

    大學學的是水產專業,有幸吃過兩次河豚。

    是的,我還活著!

    拼死吃河豚,第一個,說的是河豚味道鮮美第二個說明河豚有劇毒,第三個還說出,河豚能夠食用是需要技巧的。

    1-河豚的肉質是很肥美。兩次都是吃的紅燒河豚。肉少骨,肉偏向魚腦的細嫩。脂肪多一點吧。

    2-河豚主要的是讓神經中毒,如果真的中毒,可以割脖子血管放血,我有個學長曾經發生過。(人工養殖,毒性還不是特別強。發現及時,只留下傷疤)

    3-吃河豚,處理很重要。先不說了,我在百萬英雄答題!

  • 2 # 飲水君

    先科普一下,別看河豚長得可愛,但人家的確是有毒的,而且是區區0.5毫克就能讓人當場暴斃的河豚毒素。

    因為這傢伙捕獲出水時,會發出類似豬叫的唧唧聲,所以得名河“豚”,這個以訛傳訛的名字反而約定俗成了。河豚正確的寫法是河魨,指的是在中國各大海域廣泛分佈的硬骨魚類魨科的統稱,品種很多。野生河豚大都生活在近海領域,清明前後,會從入海口溯流而上,出現在長江中下游的河域,並且穩穩地坐上了“長江三鮮”的頭把交椅。“拼死吃河豚”其實是關於老饕蘇東坡的一個典故,載於宋代孫奕所著的《示兒編》一書。都知道蘇東坡作為資深吃貨,是一路走到哪兒,饒有興致吃到哪兒的。謫居常州時,他酷愛吃河豚,有傳世名詩為證——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有一士大夫,家中的看家好菜剛好就是河豚,便以此為由,盛情邀請蘇大學士府上一坐。等到蘇東坡落座、舉筷、始啖河豚時,一家老小都激動又八卦地屏息躲在屏風後面,就想聽聽“蘇學士”公佈自己的大眾點評分。

    只見蘇東坡埋頭吃著,悶聲不語。一家子心裡直打鼓,這是好吃得顧不上說話呢,還是難吃得不像說話呢。過了一會兒,酒足飯飽的蘇東坡打了個飽嗝兒,已經停下來的筷子又伸向河豚,淡淡說道:“也值得一死!”

    艾瑪,一家子的心都從嗓子眼兒擱回去了,可以說是五星好評了!

    老天爺造物真是神奇,越是劇毒的動物,肉質往往越是鮮美,引得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寧可冒險一試,也不要錯過任何珍饈。

    其實就算是劇毒的河豚,肉裡面所含的毒素也是少而又少的,把卵巢、肝臟、脾、腸、魚皮、魚腹裡黑色的薄層、牙齒部位都給清除得乾乾淨淨,一定不會中毒。

    那麼有為河豚搭上性命的古人嗎?肯定是有的,而且我猜少不了。畢竟,從4000年前大禹治水那個時代開始,古人就知道這毒玩意兒好吃了。吳王更是河豚的最佳代言人,把她和西施拿來類比(求西施的心理陰影面積),河魨肝被他稱為“西施肝”,河魨精巢被他稱之為“西施乳”……這一叫開,前仆後繼的吃貨都想拼死一嚐了。

    不過,隨著漁業養殖技術的進步,人工培育的河豚都已經去毒化了,有的甚至完全沒毒了。 2016年,農業部也正式放開了“紅鰭東方純”和“暗紋東方純”這兩個無毒品種的養殖、加工和經營。所以現在在餐館裡吃到河豚不是什麼難事兒,你也就放心吃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閨蜜吵架了和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