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漢字的發音變遷
中國從古至今,漢字字音的變化經歷了六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約在公元前11——3世紀。當時尚無韻書,後人只能根據當時的《說文解字》來考據其概況。
第二個時期,約在公元前2——2世紀。此時韻書仍未出現。只能在漢人古書的書注中考證之。
第三個時期,約在公元3——6世紀。此時己有韻書,可惜《聲類》、《韻集》遺失,僅能從《經典釋文》中可見反切之一斑。
第四個時期,公元7——13世紀。此時韻書全盛,《切韻》、《唐韻》,還有宋代重修的《廣韻》、《集韻》。此階段字音已不難考見。
第五個時期,公元14——19世紀。此期以北音為主。《中原音韻》、《洪武正韻》皆以北音注音。
第六個時期。公元20世紀初至今。仍以北音為主,有了舊的和新的漢語拼音。
以上六個階段,亦可合為三期,第一個與第二個時期為“古音”階段,第三個與第四個時期為“今音”階段,第五與第六時期為“國音”階段。
這是因時間而形成的漢字發音的變化。
明代著名音韻學家陳第說:“時有古今,語有遞轉,地有南北,字有變革,音有轉移,亦勢所必至。”
“勢”是趨勢,是時代,主要的有以下三種:
第一,政治中心的轉移,造成語音字音的變化。
春秋時期及以前,中國的政治文化在中原,因此而形成了及至孔子前後的雅言即夏音,是“標準音”。當時的“採風”,雖廣及13國,但所用之韻,無大出入。
秦漢時期,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移至長安,即產生了楊雄所謂的“通語”、“凡語”等秦漢的普通話。至此是古音階段?
魏晉南北朝的顏之推,是著名學者,他在《顏氏家訓》中說:以帝王首都為中心,參考了南京和洛陽南北的標準,形成了“今音”階段的標準音。這個階段包括唐宋。
後來的“國音”亦有自已以北音為主的標準音。
第二,民族及族群的遷徙,造成語言字音的變化。
遷徙,是人類最重要的特徵之一。包括被動遷徙和主動遷徙,如戰亂、災荒造成大規模遷徙。尋求更適合生存地域的願望,也形成遷徙。這些遷徙,都會造成語音字音的變化。陳第說:說者謂自五胡亂華,驅中原之人入江左,而河淮南北,間雜夷言。聲音之變,或自此始。如山東人闖關東,也為東北帶去了大量山東音。
第三,社會、經濟、文化的變遷發展,造成語言字音變化。
語言文字,會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變遷和發展,語言會越來越生動新穎,字詞會越來越豐富多彩。因此,漢字的發音有所變化是必然的。原來是“那樣”,現在就可能是“這樣”。在語言學裡,這種變動的現象是正常的,被稱作“約定俗成”。
如,前些年,港臺明星的“國語”引得一些人效仿,但後來又形成了迴歸。好像現在港臺藝人講普通話的反而越來越多了,儘管不標準。這種模仿、融合、出新,都會形成字音的變化。
這是因空間形成的漢字發音的變化。
以上說了漢字字音的大致變遷,下面就要簡述一下中華詩詞所受的漢字發音的影響和現狀。
最近,黨中央、國務院為強力提高國家文化的軟實力,把自古到今所產生的古體詩、近體詩(格律詩詞曲聯)、新詩(自由詩)統一稱名為“中華詩詞”。
在這裡先作個名詞解釋:
在2019年底,中國從國家層面對中華詩詞的傳承和發展作出了以下定性:
一是關於詩詞的功能。
以格律詩為代表的中華詩詞同其它文體一樣,也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體。傳承、繁榮和發展中華詩詞事業,當然要關注它的形式,講究格律,否則就不稱其為格律詩,中華詩詞就名存實亡。但更要重視其內容,發揮其社會功能。丟掉社會功能,中華詩詞也就沒有存在的社會價值。
對於中華詩詞的功能概括成四句話,即“詩言志,詩緣情,詩達理,詩留史。”
“詩言志”是說透過詩詞表達人們價值觀念、理想訴求的志向;“詩緣情”是說透過詩詞抒發人們愛憎喜憂、悲歡怨怒的情感;“詩達理”是說透過詩詞格物喻理,給人以深刻的哲理啟迪;“詩留史”是說透過詩詞詠人、詠事、詠史,留下不同時期、人群的時代印記。
只有充分發揮中華詩詞的社會功能,使其成為反映社會發展、表達人民感情、啟迪人們心靈、傳承歷史文化、推動文明進步的載體,才能具有不竭的生命力。
二是關於詩詞的用韻。
要創作中華詩詞的精品力作,不但要有好的內容,而且要發揮好中華詩詞形式的優勢,即講究格律,好的內容加完美格律的統一。
“倡今知古,求正容變。”對“平水韻”要知,“知”是為了更好地欣賞和體味古人的詩詞之美;對“新韻”要“倡”,“倡”才能更好的去適應今人語言字音之變,創作和欣賞今人詩詞之美。今詩為今人,理當倡新韻。
“中華通韻”與“中華新韻”,大同小異,主要異在“十四英”和“十五雍”是否通押。《中華通韻》是根據國家法定的標準語言規範擬定的,並已由國家有關部門釋出施行,應當成為今人用韻的標尺,在詩詞創作時要盡最大可能求其正。但也應當容其變,即在寫作用韻時,形式服從內容,由於內容需要,沒有更好的替代時,對“英”、“雍”通押持寬容態度。
我們講格律詩要“求正容變”,即包括用韻上的求正容變。當然,“容”是有限度的,“變”是有邊界的。語言是不斷髮展的,用韻也會在實踐中不斷髮展,從一個長期過程看,人們的用韻習慣會逐步走向統一的。
三是關於古體詩和新體詩。
以格律詩為代表的古體詩和新體自由詩,都是詩,只是詩的文體不同。就某一詩體的具體詩篇而言,有好差之分,但就不同文體而言,沒有高下之別。古體詩與新體詩,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不會相互替代,不應相互排斥。相反,應當相互借鑑,各展其長,比翼齊飛,共同發展。
新體詩要向古體詩學習,吸取其長處,比如抑揚頓挫、朗朗上口、簡潔明快、善詠好記等。古體詩也要向新體詩學習,吸取其優點,比如自由順暢、白話入詩,俗中見雅等。
四是強力文化軟實力建設條件下,中華詩詞的組織建設。
其一,為傳承、繁榮和發展中華詩詞事業,在黨的領導下,中華詩詞學會與中華詩詞研究院,聯合舉力,更具有權威性和執行力。
其二,中華詩詞與辭賦楹聯有著共同基因,與吟誦音樂與生俱來,與書法繪畫常為一體,因此,中華詩詞與其他文化形式“聯姻”,相互借力,相得益彰,共同繁榮。
其三,古詩壇與新詩壇進行整合,變為一個詩壇。
總之,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一躍挺進世界前列,文化軟實力也將步入高速快車道而突飛猛進。那麼,中華詩詞的春天還會遠嗎?
解答至此。
一、漢字的發音變遷
中國從古至今,漢字字音的變化經歷了六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約在公元前11——3世紀。當時尚無韻書,後人只能根據當時的《說文解字》來考據其概況。
第二個時期,約在公元前2——2世紀。此時韻書仍未出現。只能在漢人古書的書注中考證之。
第三個時期,約在公元3——6世紀。此時己有韻書,可惜《聲類》、《韻集》遺失,僅能從《經典釋文》中可見反切之一斑。
第四個時期,公元7——13世紀。此時韻書全盛,《切韻》、《唐韻》,還有宋代重修的《廣韻》、《集韻》。此階段字音已不難考見。
第五個時期,公元14——19世紀。此期以北音為主。《中原音韻》、《洪武正韻》皆以北音注音。
第六個時期。公元20世紀初至今。仍以北音為主,有了舊的和新的漢語拼音。
以上六個階段,亦可合為三期,第一個與第二個時期為“古音”階段,第三個與第四個時期為“今音”階段,第五與第六時期為“國音”階段。
這是因時間而形成的漢字發音的變化。
明代著名音韻學家陳第說:“時有古今,語有遞轉,地有南北,字有變革,音有轉移,亦勢所必至。”
“勢”是趨勢,是時代,主要的有以下三種:
第一,政治中心的轉移,造成語音字音的變化。
春秋時期及以前,中國的政治文化在中原,因此而形成了及至孔子前後的雅言即夏音,是“標準音”。當時的“採風”,雖廣及13國,但所用之韻,無大出入。
秦漢時期,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移至長安,即產生了楊雄所謂的“通語”、“凡語”等秦漢的普通話。至此是古音階段?
魏晉南北朝的顏之推,是著名學者,他在《顏氏家訓》中說:以帝王首都為中心,參考了南京和洛陽南北的標準,形成了“今音”階段的標準音。這個階段包括唐宋。
後來的“國音”亦有自已以北音為主的標準音。
第二,民族及族群的遷徙,造成語言字音的變化。
遷徙,是人類最重要的特徵之一。包括被動遷徙和主動遷徙,如戰亂、災荒造成大規模遷徙。尋求更適合生存地域的願望,也形成遷徙。這些遷徙,都會造成語音字音的變化。陳第說:說者謂自五胡亂華,驅中原之人入江左,而河淮南北,間雜夷言。聲音之變,或自此始。如山東人闖關東,也為東北帶去了大量山東音。
第三,社會、經濟、文化的變遷發展,造成語言字音變化。
語言文字,會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變遷和發展,語言會越來越生動新穎,字詞會越來越豐富多彩。因此,漢字的發音有所變化是必然的。原來是“那樣”,現在就可能是“這樣”。在語言學裡,這種變動的現象是正常的,被稱作“約定俗成”。
如,前些年,港臺明星的“國語”引得一些人效仿,但後來又形成了迴歸。好像現在港臺藝人講普通話的反而越來越多了,儘管不標準。這種模仿、融合、出新,都會形成字音的變化。
這是因空間形成的漢字發音的變化。
二、中華詩詞的新定位和傳承、發展以上說了漢字字音的大致變遷,下面就要簡述一下中華詩詞所受的漢字發音的影響和現狀。
最近,黨中央、國務院為強力提高國家文化的軟實力,把自古到今所產生的古體詩、近體詩(格律詩詞曲聯)、新詩(自由詩)統一稱名為“中華詩詞”。
在這裡先作個名詞解釋:
1、古體詩:指產生於唐朝以前的詩歌,包括騷體、樂府、歌行、古風、賦。2、近體詩,也稱格律詩:指產生於唐朝以後的詩詞,包括唐詩、宋詞、元曲和楹聯。3、新詩:指產生於近代五四運動以後的新體詩。在2019年底,中國從國家層面對中華詩詞的傳承和發展作出了以下定性:
一是關於詩詞的功能。
以格律詩為代表的中華詩詞同其它文體一樣,也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體。傳承、繁榮和發展中華詩詞事業,當然要關注它的形式,講究格律,否則就不稱其為格律詩,中華詩詞就名存實亡。但更要重視其內容,發揮其社會功能。丟掉社會功能,中華詩詞也就沒有存在的社會價值。
對於中華詩詞的功能概括成四句話,即“詩言志,詩緣情,詩達理,詩留史。”
“詩言志”是說透過詩詞表達人們價值觀念、理想訴求的志向;“詩緣情”是說透過詩詞抒發人們愛憎喜憂、悲歡怨怒的情感;“詩達理”是說透過詩詞格物喻理,給人以深刻的哲理啟迪;“詩留史”是說透過詩詞詠人、詠事、詠史,留下不同時期、人群的時代印記。
只有充分發揮中華詩詞的社會功能,使其成為反映社會發展、表達人民感情、啟迪人們心靈、傳承歷史文化、推動文明進步的載體,才能具有不竭的生命力。
二是關於詩詞的用韻。
要創作中華詩詞的精品力作,不但要有好的內容,而且要發揮好中華詩詞形式的優勢,即講究格律,好的內容加完美格律的統一。
“倡今知古,求正容變。”對“平水韻”要知,“知”是為了更好地欣賞和體味古人的詩詞之美;對“新韻”要“倡”,“倡”才能更好的去適應今人語言字音之變,創作和欣賞今人詩詞之美。今詩為今人,理當倡新韻。
“中華通韻”與“中華新韻”,大同小異,主要異在“十四英”和“十五雍”是否通押。《中華通韻》是根據國家法定的標準語言規範擬定的,並已由國家有關部門釋出施行,應當成為今人用韻的標尺,在詩詞創作時要盡最大可能求其正。但也應當容其變,即在寫作用韻時,形式服從內容,由於內容需要,沒有更好的替代時,對“英”、“雍”通押持寬容態度。
我們講格律詩要“求正容變”,即包括用韻上的求正容變。當然,“容”是有限度的,“變”是有邊界的。語言是不斷髮展的,用韻也會在實踐中不斷髮展,從一個長期過程看,人們的用韻習慣會逐步走向統一的。
三是關於古體詩和新體詩。
以格律詩為代表的古體詩和新體自由詩,都是詩,只是詩的文體不同。就某一詩體的具體詩篇而言,有好差之分,但就不同文體而言,沒有高下之別。古體詩與新體詩,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不會相互替代,不應相互排斥。相反,應當相互借鑑,各展其長,比翼齊飛,共同發展。
新體詩要向古體詩學習,吸取其長處,比如抑揚頓挫、朗朗上口、簡潔明快、善詠好記等。古體詩也要向新體詩學習,吸取其優點,比如自由順暢、白話入詩,俗中見雅等。
四是強力文化軟實力建設條件下,中華詩詞的組織建設。
其一,為傳承、繁榮和發展中華詩詞事業,在黨的領導下,中華詩詞學會與中華詩詞研究院,聯合舉力,更具有權威性和執行力。
其二,中華詩詞與辭賦楹聯有著共同基因,與吟誦音樂與生俱來,與書法繪畫常為一體,因此,中華詩詞與其他文化形式“聯姻”,相互借力,相得益彰,共同繁榮。
其三,古詩壇與新詩壇進行整合,變為一個詩壇。
總之,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一躍挺進世界前列,文化軟實力也將步入高速快車道而突飛猛進。那麼,中華詩詞的春天還會遠嗎?
解答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