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齊奧爾科夫
-
2 # 貞觀防務
△中國空軍飛豹戰鬥轟炸機
戰鬥轟炸機翻譯自英文fighter-bomber,也稱“殲擊轟炸機”。主要用於突擊敵戰役戰術縱深內的地面、水面中型目標,並具有空戰能力的軍用飛機。由殲擊機演變而成。最初戰鬥機只用於空戰,逐漸發展為兼有對地攻擊能力,以後才專門研製以對地攻擊為主、兼有空戰能力的殲擊轟炸機。
20世紀40年代末,美國首先使用“戰鬥轟炸機”這一術語。蘇聯在60年代中期取消強擊航空兵後,也開始配備殲擊轟炸機。這種飛機多選用翼負荷大、展弦比小的機翼或變後掠翼,以減小陣風或垂直氣流的影響,使飛機具有低空飛行抗顛簸能力,外掛能力強,夜間發現地面目標能力優於一般殲擊機,空戰能力則不如戰鬥機。裝備有航炮,能攜帶普通炸彈、制導炸彈、反坦克子母彈和空地導彈等,有的可帶核彈,還可裝備空空導彈,用以自衛。為保障低空飛行安全,有些裝有地形跟隨系統,用以自動保持預定離地高度。為能在夜間和複雜氣象條件下準確地飛到目標上空並發現目標,有些裝有慣性導航系統和多普勒雷達,以及微光夜視儀、前視紅外觀察儀等裝置。在戰區內,殲擊轟炸機主要以低空大速度飛行,並依靠電子干擾手段對目標進行突擊。殲擊轟炸機的空戰能力正在提高,它與戰鬥機、強擊機的差別日益縮小。
△坦克殺手:A-10“雷電”攻擊機
強擊機翻譯自英文attack aircraft,又譯為“攻擊機”,舊稱“衝擊機”。主要用於從低空、超低空突擊敵戰術和淺近戰役縱深內的小型目標,直接支援地面部隊、水面艦艇部隊作戰的軍用飛機。具有良好的低空飛行效能和低空目視搜尋地面(水面)目標能力。為提高生存力,一般在機身要害部位有防護裝甲。
強擊機多為單座,裝1-2臺發動機。為提高在複雜氣象或夜暗條件下搜尋小型目標的能力,現代強擊機有的加裝紅外觀察儀或微光電視等光電搜尋瞄準裝置。對地攻擊武器有航炮、普通炸彈、制導炸彈、反坦克集束炸彈和空地導彈等,多數強擊機還可攜帶戰術核彈。為提高使用武器的能力,有的裝有鐳射測距器、火控計算系統等。美軍於20世紀70年代末裝備了專門用於對付裝甲部隊的A-10,低空作戰半徑約500公里,載彈量3噸。80年代初,蘇聯開始裝備蘇-25型強擊機,用於反坦克和支援陸軍作戰,座艙兩側等關鍵部位有裝甲,最大飛行速度比A-10約快200公里/小時,起落效能好,能使用簡易機場,曾廣泛出現於阿富汗戰場。
-
3 # 銀杏智庫
殲擊轟炸機與強擊機的差別:
一句話,側重不同。
戰機從偵察開始發展,逐漸發展出對地的轟炸機,對空的殲擊機。但是隨著需求,又在中間不斷細化出各種機型。對空殲擊機加一些對地對海,就成了多用途戰鬥機;對地對海再側重一些,就是殲擊轟炸機。繼續側重對地,尤其是針對移動目標,就是強擊機。
由於需求和側重的差異,效能就不一樣了。
殲擊轟炸機,在西方也叫戰鬥轟炸機,它的出發目的是對地對海,但是又需要比較好的自衛能力,機動性,以及超音速能力。比如中國的飛豹戰機,就更側重對海反艦,採用低空突防和遠端打擊的路數,發射鷹擊12衝壓導彈,而對地就是做兼職了,打火箭彈的能力是不可少的哦。而中國的殲16戰機,對地能力就比飛豹強了,因為載重大、掛點多,機動性和電子戰能力也更強,當然也更貴,是高階品。美國有F15E,歐洲有狂風,俄羅斯有鴨嘴獸蘇34。
而強擊機,西方也叫攻擊機,俗稱“舔地者”,由於要攻擊地面移動目標,因此低空是其特色,又因為地面火力可以攻擊它,因此底部強裝甲,自己快速靈活也是其特色。因為它就是在這種火力密集區衝進去,強硬突破,因此叫強擊機也是符合特徵的。中國的強擊機是強5。不過隨著多用途戰機、武裝直升機、中高空察打一體無人機瓜分了其目標任務,目前處於低谷狀態。
未來強擊機模式,可以考慮無人化,電磁炮遠端化。
-
4 # 使用者5770541302
戰鬥轟炸機主要是指在戰鬥機基礎上改裝的,具有對地攻擊能力的飛機。
由於現代戰機的成本越來越高,各國越來越傾向於研發多用途戰機,很多起初用於純粹的制空作戰的戰機都進行了改進工作,增加了對地攻擊能力。比如美國的F15戰機,起初甚至宣稱沒有一磅重量是為對地攻擊設計的,但是隨著後來的發展,美軍還是老老實實對其增加了對地攻擊能力。
再有就是在戰鬥機基礎上進行深度改進的攻擊機了,這種也叫戰鬥轟炸機。比如俄羅斯的蘇34戰機,其實也是在蘇27基礎上改進的,但是其更像是一款輕型轟炸機,主要用於對地攻擊作戰,沒有太強的空戰能力,僅僅能夠自衛而已。
而強擊機和攻擊機其實是一種飛機,設計之初就是用來對地攻擊的。比如美國的A10攻擊機、俄羅斯蘇25攻擊機等,但是這些飛機的效能放到現代已經不算太強了,生存能力不足。而如今,由於成本等方面的考慮,專用的攻擊機已經不再發展,僅僅是對現有的攻擊機進行適當的改進工作而已,其未來必將退出軍隊的裝備序列。
回覆列表
它們是空軍用於對敵地/海面進行攻擊的鐵拳,是空軍高技術武器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美、俄空軍在重視防空力量建設的同時,特別強調發展空中進攻力量,形成了攻防兼備型航空武器裝備體系。
蘇-34戰鬥轟炸機
戰鬥轟炸機是主要用於突擊敵戰役戰術縱深內的地面、海面目標,並且有空戰能力的飛機,中國習慣稱之為殲擊轟炸機。戰鬥轟炸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展起來的,主要用於對地攻擊又具有較強的空戰能力。隨著航空技術的進步,現代戰鬥轟炸機的載彈和作戰半徑均大幅度增加,其飛行速度和戰鬥機相當,低空突防能力不斷提高,裝置精良,對地攻擊火力強大,並發展到具有全天候的對地攻擊作戰能力,已經成為各軍事大國戰術航空兵中的重要機種。
作為軍用飛機“大家族”中一員,近距支援飛機(中國稱之為強擊機)產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1915年,德國設計了一種帶裝甲的“容克”式飛機,該機全部用鋁合金製成,於1918年投入戰場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活塞式近距支援飛機發展達到了頂峰。強擊機主要是從低空、超低空抵進,突擊敵戰役、戰術地幅內的中、小型目標,直接支援陸、海軍作戰。中國的強擊機主要為強-5,目前正逐步退出現役。
強-5強擊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