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光影潮生曲
-
2 # 天空have天然藍
還沒看新版,作為70後的我,潛意識認為83版老版經典,無法超越。但新版想必也有精彩之處,老版也有不足之處。作為00後的人,也許喜歡新版的吧!觀點不同吧!讓我拭目以待的迎接新版吧!
-
3 # 黎明光影
被拍爛了的《新射鵰》為什麼成績傲人?
改編策略:高度尊重原著
更多人推崇這部劇,首先因為它高度還原了原著。對於翻拍,監製郭靖宇認為“最重要的是,尊重原著精神”。
“這種精神一定就是:俠之大義者,為國為民,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講,我們要拍的就是一個俠義劇,絕不能是簡單的愛情劇”,並提出“每一個時代,都需要屬於這個時代的《射鵰》”。因為,劇中無論是家國大義,還是淳樸美好的情感,都可以幫現代年輕人樹立一種正確的歷史觀、人生觀、愛情觀。
同樣,影評人黃鑫亮也表示:“《射鵰》的靈魂貫穿於每一集裡,這也鑄就了《新射鵰》的氣魄和格局”。
大部分劇迷的評價也都是:“對照書看,發現劇情與小說幾乎一模一樣,牛家村、法華寺等重要場景高度還原,七怪登場方式幾乎和原著描寫一模一樣,七師傅划船登場太驚豔……連醉仙樓斗酒時,紛繁複雜的打鬥場景都忠實地拍了出來!”
而黃鑫亮則讚揚:“原著中被好多個版本一筆帶過甚至語焉不詳的內容,這版電視劇全都予以忠實呈現。”
當然,“嚴格遵守原著的故事節奏”的《新射鵰》劇情緊湊,臺詞簡練。如今電視劇時代,劇情中穿插各種打鬧、笑罵、廢話連篇是家常便飯,“《新射鵰》2集的劇本交給別的劇組,說不定能拍出來4集”。
當然,也有網友拍磚:“不能因為金庸先生的故事寫得好,就毫無進取之心,躺在經典上原樣照搬。”而《新射鵰》一步一個腳印地按照原著和觀眾心裡的預期走,“該江南七怪出場,他們就老老實實地出現了;該黃蓉亮相了,一身小乞丐打扮的她就跑來了;該打架的時候也打得很激烈”——總之,沒有大毛病,但拍得也沒驚喜。
降低片酬成本:不用流量明星
前些年票房井噴,讓不少投資人以為超級IP和粉絲巨大的小鮮肉就是收視靈藥,於是,選演員唯知名度的做法在業內流行。
此前有人提出:“一般而言,用了流量明星,賣片風險減少80%,而不用,就可能有80%的可能要砸到手裡”。
正值爭議作品《孤芳不自賞》身上的行業問題集中爆發、揭露行業病症之際,郭靖宇卻發出了“絕不聘用天價片酬演員,絕不壓縮製作費用”的聲音,這也讓《新射鵰》自播出之初就引起了強烈關注。
而《新射鵰》的四位主演,都是標準的“90後”新面孔,並非時下影視圈常用的流量明星。
與出品方、導演溝通要用新人,監製郭靖宇自己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要承擔風險,要承擔投資失敗的風險,要承擔播出效果不好的口碑風險,還要承擔合夥人製作人的指責……”
據悉,這個專案在2015年啟動後,有很長一段時間,電視臺和網站無人問津,“還有些人直接告訴我就放棄了”。曾有一個非常好的網站的朋友說,“你們這麼好的製作和節奏,要是找幾個明星,就爆了”。
但他也慶幸當初幸好沒用大明星。因為,這部劇拍攝週期將近6個月,“萬一當紅明星只給我兩個月檔期,然後文戲武戲全用替身,男女主演沒辦法同框,我們迫不得已只能在綠幕上摳圖。”
“今天很多電視劇把70%的錢給了所有演員,剩30%的錢請一劇組。且不論從藝40多年的蔣家駿導演的片酬,我想知道那麼多的群眾演員,那麼多的服裝、化妝、場地費用,盒飯都從哪裡出?”他表示:“這對整個文化產業都是悲哀的,這個行業是在不正常,不正確,甚至荒謬的道路上走,所以我不能鼓勵,不能接受”。
據悉,最終,四位主演,大概98個演員,再加上參與拍攝的高達十萬人次的群眾演員,所有費用不到總投資的1/3,這與動輒主演片酬佔到總製作費六七成的作品相比,簡直是“反其道而行之”。
即便有壓力,抱著培養新人的初衷的郭靖宇表示,主演的選擇也讓他很有底氣。
除了態度認真、演技線上的新人們,苗僑偉、呂良偉、李宗翰、趙立新等一眾老戲骨扛起來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老頑童等經典配角也值得稱讚。
郭靖宇也表示,72歲的王奎榮老師親自上陣,吊威亞拍打戲,更是全程在組;李宗翰大病初癒便趕來劇組拍戲,年輕演員拍戲時他便在後臺等待……他表示,“王奎榮飾演的柯鎮惡、李宗翰飾演的楊鐵心、邵兵飾演的郭嘯天在開篇中也非常出彩”,是不計名利、甘做綠葉的藝術家們一起撐起了這部口碑佳作。
精細製作:真景真人絕少特效
“正確的比例,就是把錢花在製作上,把錢花在畫面上,把錢花在生產中”。片酬之外,抱著“用錢砸出好製作”的他,一點也不含糊。
據悉,全劇拍攝用時6個多月,劇組精細打磨每一個場景,甚至還自己搭建了桃花島等場景,也因此受到觀眾一致好評:《新射鵰》“原著裡描繪的廣袤的大好河山,不再是綠棚呈現,而是全部採用實景拍攝,遠勝過特效漫天、“摳像”橫行的同期作品”。
“新版《射鵰》在製作上投入非常大。因為,影視作品是故事內容和視覺感官的綜合體,我們不僅要在內容上追求充實,在視覺上也盡力做到更高的可看性。”
而黃鑫亮也感慨:尤其是草原風光,讓人有“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臨場感。
除了佈景,當然也有對演員高水準的要求。
《新射鵰》劇中每一個演員都是自己親自上陣,真人真打,真刀真槍。
(法華寺打戲一景)
近年來,不少古裝劇都以大製作、大片特效搶話題,但最終接受檢驗得到的反饋,卻都是虛張聲勢的“五毛特效”的評價。對於當下鮮肉花旦“演技不夠特效湊”的亂象,部分觀眾感嘆:“這次的打戲終於是真打”。
郭靖宇也給出瞭解釋:“劇中,所謂特效,也就是把吊威亞拿掉;還有就是老人拍動作戲有危險,需要“小綠人”,後期再拿掉”。據悉,這部耗資兩億的作品中,特效部分非常少,大概佔總投資的百分之一。
因為,“我覺得,沒有人會在電視面前為了特效看你的戲”,並表示:“電視劇的功能還是講好故事”,在電視劇的屬性裡面,特效本來就不應該佔很高的比例。“那些強調特效的劇,我認為就是沒故事,所以才要強調特效;有故事的劇,為什麼要強調特效?”
黃鑫亮提出:“無論哪個版本的《射鵰》,最被觀眾津津樂道即是打戲,這一版的打戲既有傳承又有創新,冷兵器之間的碰撞和拳拳到肉的力量,表現了什麼才是武功,不只是招式,更是內心的展現,武打上的特效使用非常少。”。
目前這部劇在上海東方衛視一週只播出四集。廣電有規定,每年黃金檔古裝戲只能佔15%-20%左右。大概就是130集左右,平均下來大概就是2部古裝劇。“東方臺沒古裝戲份額了,《新射鵰》只能去10點檔,而10點檔都是周播”。
既然走了口碑發酵的周播方式,郭靖宇表示:從產出結果上來看,“具體營收要保密,但市場給了我們圓滿的收益”。小片酬大製作的新的生產模式,他這次探索或許證明,欲拍出經典的影視作品,還是要尊重藝術規律。
絕不將就製作,絕不迷信演員名氣。
而且,堅持拍良心劇風險最小:“因為你對得起良心,市場才對得起你”。
回覆列表
這個年頭,名著改編劇能夠做到忠實原著,不瞎改亂改,就已經充滿誠意值得表揚了,還好最近的兩部作品,一部《鬼吹燈》,一部這個,都是踏踏實實地按照原著來拍,雖然沒有太大的創新,但是已經看得很滿足了。劇情節奏稍微快了點,可千萬別像《青雲志》那樣開頭還好。後面扯到沒邊啊!配樂很親切,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