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鄭和下西洋有何意義,歷史如何評價?
18
回覆列表
  • 1 # 書房記

    鄭和,公元1371年生於雲南昆陽州(今昆明晉寧縣)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家庭,原名馬和,小字三保(後又稱三寶),11歲時被俘進宮,後來當了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的近侍。朱棣登基,念他有勇有謀,屢立奇功,便賜姓“鄭”,改稱鄭和,並提拔為內宮太監。

    明成祖朱棣即位後,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消除諸王勢力,充實軍事實力,開拓、鞏固邊疆,維護國家穩定;在經濟上,恢復和發展農業、扶植工商業,使洪武時期的初步經濟繁榮在永樂年間走向興盛。強大的政治、經濟勢力,奠定了明王朝開拓對外活動的基礎。

    鄭和於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7月11日)率領龐大船隊首次出使西洋。在漫長的28年間,鄭和船隊歷經亞非三十餘國,涉十萬餘里,與各國建立了政治、經濟、文化聯絡,完成了七下西洋的偉大歷史壯舉。

    鄭和七下西洋的成功,使得中國與西洋各國海上貿易日漸發達,他們紛紛沿著鄭和的航線,使沉寂了幾十年的海面又開始繁忙起來,以致有人斷言,當時中國的絲綢之路已從風沙滿天的大西北,轉移到了碧波萬頃的東南大海。

    明憲宗追查《鄭和出使水程》的下落時,劉大夏就指出:“三寶(即指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費銀糧數十萬,軍民死者且萬計,縱得奇寶而歸,於國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當切諫者也。舊案雖有,亦當毀之,以拔其根,尚何追究其有無哉?”對此,梁啟超指出:“哥倫布以後,有無量數之哥倫布,維哥·達伽瑪之後,有無量數之維哥?達伽瑪。而我則鄭和之後,竟無第二之鄭和。”這段評論是對明初對外開放缺乏系統管理的精闢寫照。

  • 2 # 苦茶庵

    鄭和是中國十五世紀初的Nautilus。從1405年開始,到1433年為止,在這二十多年裡,他先後奉命七次出使西洋,經歷了亞、非三十多個國家。他出使西洋的事蹟,傳為明初的盛事。

    鄭和本來姓馬,名三保。他出生在雲南昆陽州的一個回族家庭裡。大約在十四世紀末,他被收入宮內,做了一名小太監。在燕王朱棣爭奪皇位的戰爭中,立下了軍功,因而很得朱棣的賞識,被賜姓名為鄭和,在1404年做了內官監的太監。從此,他原來的姓氏,反而被人遺忘了。

    鄭和的父、祖輩都信奉回教。1403年他得到朱棣親信著名的和尚道衍的召引,接受菩薩戎,又成了佛門弟子,法名福善。因此人們稱他為三寶太監。

    宋元以來中國的造船與航海事業已經相當發達,與鄰近各國的海上貿易與友好往來相當密切。鄭和下西洋,這壯舉,就是當時中國航海事業高度發展的標誌和產物。

    《明史·鄭和傳》裡說,鄭和下西洋,是由於:朱棣疑朱允炆逃亡海外,想找到其行跡,並且想“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實際上,惠帝早已“自焚死”,朱棣是一清二楚的。至於“耀兵”,也並不是出使的目的。事實表明,朱棣並沒有乘機擴充套件領地的野心。這時明室與西洋鄰近各國的友好往來,已經很頻繁,也沒有必要大張旗鼓地去“耀兵”。

    還有人說,鄭和下西洋是因為當時中西大陸的通道,被帖木兒帝國截斷了,只好另闢海道。可是帖木兒在永樂三年已病死,帝國分裂,陷於紛亂狀態,既不能再威脅明室西部的安全,也不能截斷中西的通道。那麼,究竟是為什麼呢?

    簡單說來,從政治上看,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要進一步鞏固、強化他對國內的統治,藉以提高他在國外的威望,擴大他的政治影響,把“篡奪”來的寶座,塗刷一層漂亮的油彩;同時,要對那些逃居沿海島嶼和海外的臣民的反抗活動,加以安撫或鎮壓。從經濟上看,他要滿足一群新貴、特別是王公貴族和勳戚們的奢侈享用。這時,明王朝經過三十多年的休養生息,在勞動人民艱辛墾殖下,朝廷已經積累了可供揮霍的財富。

    因此,朱棣雖然仍舊推行海禁政策,不許民間私造海船,不許到海外經商,卻把海外貿易由宮廷壟斷起來。將精湛的磁器、綾羅綢緞等手工業品,換取外國的香米料、珍奇寶貨。

    《明史》記載,鄭和出使三十多個國家,“所取無名寶物,不可勝計”。從鄭和統率的船隊,被稱為“寶船”,或者是“西洋取寶船”,也反映出朱棣命鄭和出使目的,是要為宮廷尋找珍寶。

    朱棣選派鄭和總管下西洋的事務,也不是偶然的。

    第一,鄭和是內官監的太監。內官監是掌管皇宮、王府、陵墓的修築和採辦宮廷所需婚喪禮儀所用珍寶等一切器用的專設衙門。當時,朱棣正籌劃從南京遷都北京,宮殿等建築所需器材、染料、香料以及珍奇異物,都亟待向海外尋求。這些,正是鄭和職責所在。

    第二,鄭和身兼回教與佛教徒兩種身分,有與西洋各國的回教或佛教徒相互交往的便利。

    第三,鄭和的祖父、父親都曾到過天方朝聖,被稱為“哈只”,與阿拉伯商人有過接觸,得知那裡的風土人情和商務狀況。因此,任 命他作統帥,是最合適的人選。

    鄭和下西洋,每次統率水手、軍卒等約兩萬多人,分乘寶船五、六十艘,從太倉劉家港出發。寶船最長的有四十四丈,寬十八丈,載重量約一千噸。平均每隻可容納水手、軍卒等四、五百人。在寶船上,除裝載禮品和商品以外,還備有充足的糧食、淡水、鹽、醬、茶、酒、油、燭、柴、炭等各種生活日用品。船上的專業人員,有負責羅針的“火長”和“番火長”即外國領航人員,有司舵的“碇手”,有修理弓箭、火器的“軍匠”,有製造修理木鐵工具的各種“民匠”,有擔任翻譯的“通事”,有辦理交涉事務的“行人”,有管理“梢水”的“管帶”,還有醫生、廚役、書算手等,各有分工。

    最大的寶船上,裝有九桅、十二帆,航行起來,好象是“維綃掛席,際天而行”!船上不僅篷、帆、錨、舵結實壯觀,而且具有符合科學原理的安排。當時採用了“牽星過洋”的天文知識進行夜航,用水羅盤定航向關於船上如何儲積淡水,對船的穩定性、抗沉性等都作了合理的解決。因此,這支船隊,在那樣“洪濤接天,巨浪如山”的大風大浪下,仍然能夠“雲帆高張,晝夜星馳,涉彼狂瀾,若履通衢!”並且較少的發生意外的海損事件。很顯然,當時中國造船手工業工人的技術優良,航海海員的機智勇敢和他們具備的天文、地理等科學知識,都是居世界前列。

    鄭和下西洋,這個“西洋”,當時並不專指歐洲大陸,而是泛指中國南海以西的海洋,包括印度洋及沿海地區而言。鄭和船隊到過的三十多國家和地區是:占城、真臘、暹羅、滿剌加、彭亨、蘇門答臘、舊港、爪哇、阿魯、南勃裡、錫蘭山、溜山、榜葛剌、南巫裡、忽魯謨斯、祖法兒、阿丹、比剌、竹步、木骨都索、麻林和天方等。

    鄭和船隊遠航東非大致是從中國沿海出發,經過南海,穿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過印度半島再西行,入波斯灣,然後經紅海遠達非洲東岸的。鄭和七下西洋,就以1433年的最後一次航行的時間來說,它比世界著名Nautilus哥倫布、華斯哥·達伽馬發現新航路,還要早半個世紀。它在早期世界航運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在印尼有三寶壠,泰國有三寶港,馬來西亞的麻六甲有三寶城。這些名稱都是對鄭和出使該地的紀念。在中國西沙群島中的永樂群島,南沙群島中的鄭和群島,也是為了紀念鄭和的航行事業而命名的。

    鄭和七次遠洋航行,曾經繪製了《鄭和航海圖》,圖中對於航向、停泊港口、暗礁、淺灘的分佈等,都作了比較可靠的紀錄,是中國早期有關海洋地理的珍貴地圖。伴隨鄭和下西洋的通事馬歡,著有《瀛涯勝覽》,費信著有《星槎勝覽》,鞏珍著有《西洋番國志》。這三書中各自記錄了海外各國的風土人情、山川道里,以及當地居民的生產和生活等等情況,是研究當時各國曆史的珍貴史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系三強榮放、奇駿、CRV怎麼選?家用代步偶爾自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