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洋海軍炮手

    19世紀末下水儀式上的“海圻”艦。根據西方海軍年鑑記載,此軍艦1898年在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製造完畢,排水量4300噸,航速24節。一直到1930年代都是中國海軍核心主力艦。清末巡洋艦隊的統制(即司令)程璧光就常駐“海圻”艦上。

    1908年辰字艦船員的合影,他們身著雙排扣軍服,頭戴鑲有徽章的軍帽,已是現代軍人的形象。

    1909年,從未學習過海軍的載洵,被任命為籌辦海軍大臣,另一名籌辦大臣是薩鎮冰。1909年8月、1910年7月,攝政王載灃先後兩次派遣載洵、薩鎮冰率團出國考察海軍,洽談購買外艦事宜。圖為載洵訪日時的留影。

    1911年8月10日,“海圻”號抵達美國紐約港,隨即前往華盛頓、波士頓一帶展開外交活動。圖為中國海軍正手捧花環,往美國前總統格蘭特的墓地走去。格蘭特是一位對中國友好的人士,尤其與北洋海軍建立人李鴻章私交甚篤,因此成了中美友好的象徵。

    1896年,清廷向德國訂購三艘穹甲巡洋艦,海琛是最後來華的一艘,此後一直是清末主力艦之一。照片中的“海琛”號官兵陣容齊整,軍服規範,顯然已是一支現代軍隊。

    除了新式學堂的教育,重建海軍時,清政府還十分注意留學教育。1896年,福州船政大臣裕祿奏請選派第四批海軍留學生,清政府批准了這一計劃,中斷多年的向海外派遣海軍留學生的工作得以恢復。圖為清末留英的海軍學生,他們制服齊整,英姿勃發。

    此筆記屬於20世紀初廣東黃埔水師學堂第八屆駕駛班的學生楊樹莊。他是甲午烈士楊建洛的嗣子,繼承父志,學習海軍。從筆記可看出,當時中國海軍的教育已十分國際化,不僅教學涉及英文、數學,而且繪圖科學規範。

    甲午一戰,北洋海軍全軍覆沒,大清帝國似乎沒有近代海軍了,但事實並非如此。從甲午戰敗時起,到1898年年末,三年多的時間內,清政府一口氣從國外購買各種艦艇23艘。圖為“海天”級巡洋艦模型,看起來和日本“吉野號”十分相似。

    清末海軍重建中,日本是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因素。1910年,載洵一行赴日本海港考察。圖為日本吳市兵工廠專門為清國量身定製的火炮。

    清廷向美國紐約造船廠訂造的巡洋艦“飛鴻號”,此時還在工廠裡組裝。

    從 紫苑寺有子 君的文章可以看出,大清在甲午之後並沒有放棄海軍的建設。並且,清廷一改之前僅北洋一支海軍的情況,將南洋、福建以及廣東水師一併併入北洋成立統一的海軍。

    在清朝倒臺前,海軍大臣載洵周遊世界購買軍艦,在英國、美國、奧地利等國都下過訂單,可見是要貨比三家為“國艦國造”(臺灣國艦國造口號的出處)做準備。

    這是英國書籍《The Battleship Build》中記載的從英國訂購一艘戰巡的合同——晚清在1910年向英國招標了一條戰巡,設計要求650英尺長,89英尺寬,45英尺型深,70000馬力的蒸汽輪機。由Edmund Backhouse經手。Vickers公司還真以極大熱忱報價了,船體108萬鎊,裝甲93鎊一噸,1911年7月投標函上報價239.7萬鎊,此船195米長,27米寬,如果吃水9米的話,應該是條25000噸開到26節以上的優秀戰巡。不過由於革命了,民國交不起錢,合同成了廢紙。

    晚清海軍購艦計劃。

  • 2 # 每日點兵

    中日海戰中,大清海軍的精華——北洋艦隊,幾乎一夜之間就灰飛煙滅。 威海戰敗後,北洋水師就僅存“康濟”一艘練習艦而已,朝中清議者紛紛以慘敗來彈劾、斥責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怯戰畏敵、誤國賣國。輿論壓力下,清政府不僅將總理海軍事務衙門及海軍內外學堂全部停撤,而且其後將北洋海軍的武職實缺,自提督以下至外委計315名,也一概進行裁撤,士兵被一律遣返。

    這一切似乎都預示著大清帝國已經沒有近代海軍了,但事實並非如此。從甲午戰敗時起,到1898年年末,三年多的時間內,清政府一口氣從國外購買各種艦艇23艘。大清海軍在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新疆巡撫陶模等有識之士的努力下,在艱難中復建。1896年,清政府決定重建北洋海軍,由總理衙門負責海軍建設,後來又在陸軍部設海軍處。

    1896年5月總理衙門指定許景澄向德國訂購的3艘穹甲巡洋艦中的最後一艘“海琛”號軍艦北上駛抵大沽,海琛是最後來華的一艘,此後一直是清末主力艦之一。

    另外兩艘“海容”、“海籌”已分別先期駛抵大沽。3艘軍艦排水量均為2950噸,航速大於20節,功率7500匹馬力。火力系統包括克虜佰式150毫米口徑炮3門,105毫米口徑炮8門,60毫米口徑炮2門,魚雷發射管1個。

    1897年夏天,在英國訂購的“海天”、“海圻”號巡洋艦到達大沽。外形看這兩艦有點像日本巡洋艦“吉野”號,排水量4300噸,功率17000匹馬力,航速24節。配有阿姆斯特朗式8英寸口徑炮2門,4.7英寸口徑炮10門,47毫米口徑炮12門,37毫米口徑炮4門,魚雷發射管5個。按期到達中國的還有德國實碩廠製造的“海龍”、“海青”、“海華”、“海犀”號魚雷艇。5艘巡洋艦、4艘魚雷艇,使重興海軍的實力猛增了18000餘噸。尤其“海天”、“海圻”屬於二等巡洋艦,是中國近代海軍史上,僅次於“定遠”、“鎮遠”的大噸位軍艦,對於復興海軍,能夠起到核心力量的作用。

    來自英國的海天級巡洋艦則符合當時世界著名的巡洋艦設計模式“阿姆斯特朗巡洋艦”的風格——高航速、大續航、高適航,並注重了防護生存能力且“以口徑換數量”用少量大孔徑火炮取代原來大量中小口徑火炮(如“定遠”號那樣)。這些設計都是基於中國的實際要求和甲午戰爭的教訓。

    5艘“海字”號巡洋艦,加上甲午戰爭前的訂自英德的兩艘驅逐艦“飛霆”號和“飛鷹”號。構築了清朝最後10多年曆史裡海軍的核心。由於旅順、青島、威海等良港已經先後失去,新組建的海軍只能以大沽口、煙臺等地為基地。此外,大量過去的海軍將領如薩鎮冰、葉祖跬、程璧光等也得到重新起用和提拔。

    儘管重建後的大清海軍不能和過去北洋水師的聲威相比,但是在有限的情況下,還是努力維護了國家的主權和尊嚴。1899年,義大利強索浙江三門灣,葉祖跬帶“5海”艦隊嚴陣以待,清政府也據理力爭,絕不退讓,最終逼退了義大利。1908年澳門葡萄牙人越界浚海,清政府屢與之交涉,派“海籌”、“海容”二艦駐泊澳門邊界,以為威懾,可謂首開中國近代歷史上“炮艦外交”的先河。

    除了新式學堂的教育,重建海軍時,清政府還十分注意留學教育。1896年,福州船政大臣裕祿奏請選派第四批海軍留學生,清政府批准了這一計劃,中斷多年的向海外派遣海軍留學生的工作得以恢復。

    清末海軍重建中,日本是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因素。早在1903年,兩江總督魏光燾就向日本川崎船廠訂購淺水炮艦,此後清政府向外購艦的物件,開始包括近鄰日本。至1909年,從日本訂購的14艘艦艇全數到華,構成中國長江艦隊的主力。而1910年的載洵之行,則收穫了兩艘炮艦,分別命名為“永豐”(也就是後來的“中山艦”)、“永翔”。

    1911年8月10日,“海圻”號抵達美國紐約港,隨即前往華盛頓、波士頓一帶展開外交活動。訪美期間,恰逢墨西哥排華大屠殺,訊息傳出後程璧光立馬率艦從古巴到墨西哥,向墨西哥施壓,要求每位華人死者賠償10萬比索或者一次性支付3000萬比索。最終雖然由於辛亥革命的爆發,加上墨西哥馬德羅總統在1913年2月遇害,墨西哥政府實質上的破產使得賠償不了了之,但墨西哥政府對此事件願意道歉並支付賠償的態度,還是近代中國少見的政治外交勝利之一。

    可就在程璧光率艦威懾墨西哥之際,辛亥革命爆發了,走之前還是大清的人,回來就已經變成民國的兵了。

    不知道小兵兵的回答是否叫你滿意!

  • 3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甲午戰爭後清朝海軍還曾一度有過以下幾次重大行動:

    甲午戰爭后帝國主義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在這樣的局勢下就連帝國主義中的破落戶義大利也打起了中國的主意——1899年2月義大利向清政府提出了強租浙江三門灣以用作海軍基地的要求,但遭清政府明確拒絕。5月義大利新任駐華公使薩爾瓦葛帶了4艘軍艦到達上海,企圖讓清軍不戰而退。此時中國海軍在1894~1895年的甲午戰爭中遭受重創,但在此後的三年內清政府從國外購買了23艘各種艦艇,其中包括海琛、海容、海籌、海天、海圻五艘大型巡洋艦。面對義大利的挑釁之舉參加過甲午戰爭的老將葉祖珪率艦出海同意大利艦隊對峙並最終迫使義大利放棄了強租三門灣的企圖。

    1907年廣東水師提督李準出巡外海,至東沙島時發現倭人盤踞此島已歷二三年並築鐵路、廠房等,於是一面派兵監視,一面向國內報告,後經交涉成功從倭人手中收復東沙島。兩年後李準又率伏波、琛航兩艘軍艦前往西沙群島巡視,在永興島升起中國國旗,以此宣告中國對南海的主權。這次巡視歷時一月,根據巡視的兩艘軍艦的名字以及李準一行的籍貫將西沙各島分別命名為:伏波島、甘泉島、琛航島、鄰水島、霍邱島、歸安島、烏程島、寧波島、新會島、華陽島、陽湖島、休寧島、番禺島、豐潤島。李準一行測繪的西沙群島總圖和分圖成為日後中國在此地領土主權的有力證明。

    1908年澳門葡萄牙人越界浚海,清政府在屢次與之交涉無果後派海籌、海容二艦駐泊澳門邊界以作為威懾,這是一直軟弱捱打的清政府首次對別國推行炮艦外交。

    在晚清這次海軍重建中最為傳奇的軍艦當屬海圻號:這艘軍艦於1898年在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造成,排水量4300噸,艦長120.7米,寬14.22米,吃水5.11米,航速24節,裝備有8英寸口徑主炮兩門,120毫米口徑速射炮十門,47毫米口徑機關炮十二門,馬克沁機關槍四挺,18英寸口徑魚雷發射管五具。1910年海圻號作為中國海軍的代表出訪英國、美國、墨西哥、古巴等國。當時墨西哥正掀起排華浪潮,海圻號隨即要求墨西哥方面懲辦搶劫、屠殺華人的暴徒並就此作出道歉和賠償,最終迫使墨西哥方面處死35名兇犯並賠償3000萬墨西哥銀元(以物價指數折算約為現在3億美元)。在出訪美國期間紐約海軍造船廠廠長伊澤將軍為海圻號贈送了一隻白色波斯貓。在海圻號返程時國內傳來辛亥革命的訊息,於是艦長程璧光召集全艦官兵到甲板上表決:支援革命者站到右舷,擁護清政府者站到左舷,話音剛落那隻白色的波斯貓率先跑到右舷,隨即在一陣鬨堂大笑後幾乎所有人都站到了右舷。海圻號隨即撤下清朝黃龍旗,換上象徵革命的五色旗。1912年5月曆經30850海里航程的“海圻”艦回到出發港上海,全艦官兵除水兵王福乾等四名病故外,全部安全回國。而此時的中國大地已不再是帝制時代。1937年9月25日已然老化到不能再戰的海圻號在江陰自沉以阻滯侵華日軍。1960年本艦艦體打撈出水,後拆毀。

  • 4 # 使用者72515454629

    2億兩白銀賠款,後來4億五千萬兩賠款,陪這麼多錢,每年財政收入還不夠給日本的,錢就給八國聯軍。

    每年哪有錢搞海軍?搞軍隊建設?

    現在就是要賠款40萬億美元,清朝10年財政收入。

    中國還有錢發展軍事嗎?一個道理。日本由此崛起騰飛。而中國沒落之今。

    完全就是甲午之時,國家戰略,國家意志,國家決心,國家發現方向的腐化潰敗。

    甲午賠款,夠買建築幾十個北洋艦隊。加上中國曆次對外賠款,中國買上百個北洋水師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網際網路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