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草味的米羅

    我很贊同這種建議,並且我們學校高階職稱的教師普遍也都是這樣的想法和做法。培訓,評優,凡是能和晉升職稱有關的都讓給低職稱者,既不佔評優名額,又成全了低職稱教師,何樂而不為。再者,高職稱教師一般年齡偏大,雖然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怎奈由於年齡原因,精力有限,類似評優賽課等需要讓年輕教師參與,把更多機會留給青年教師。其實評優是很容易引起矛盾是非的。學校一般會在期末進行期末評優,但由於各校採取的方式不同,有的是投票評優,有的是積分評優等都不一樣,這裡面就涉及到人情關係的問題,出現差異,不一定能讓年輕教師評上優秀。我覺得,如果把職稱高的教師評上了優秀,而讓給職稱低的教師這種做法還是不太好,職稱低的教師可能也不會接受,覺得不好意思接受。因此,我覺得學校可以在召開評優會前說明一下這個想法,儘量把票投給年齡輕,職稱低的教師,給他們以後晉升職稱創造條件。

  • 2 # 偉大的偉之1973

    我非常贊同這個建議。職稱一直是困擾一線教師的一個問題,評定職稱需要的條件越來越多,要想達到要求是很困難的。高階職稱的教師已經無需評優,因為既然是高階職稱了,工作能力和態度已經得到了認可,把評優讓給低職稱的老師,也算對低職稱的老師的幫助,有助於他們早日完成心願,評上高階職稱。

  • 3 # Lance課堂

    有的學校建議高階職稱教師把評優評先指標讓給低職稱者,這是學校的一種人性化思考,有助於幫助低職稱者儘快評上職稱,但這種做法與教師職稱制度相悖,不利於學校教育教學整體發展,也不能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對於高階職稱教師而言,如果把評優評先的資格讓出去,他們心中會有一種不爽的感覺,自己兢兢業業地努力工作,到頭來榮譽是別人的,怎麼說也會影響到自己的教育教學效果,反正教好教壞一個樣,在評職稱方面也沒有什麼想法了,高階職稱老師就只好靠情懷來教書育人了。

    對於低職稱老師來說,他們也渴望評職稱,會想方設法透過非正常競爭的方式去獲取榮譽,達到評高階職稱所需要的一些條件,從主管上來說,有一些坐、等、靠的想法,不利於教育教學,也不容易調動這些老師的工作積極性。

    學校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學校的做法違背了教育主管部門的相關檔案精神,為了學校的健康發展,不建議學校把高階職稱老師獲得的榮譽轉讓出去。

  • 4 # 元年21

    評優、評能、評職稱,雞鬥、狗鬥、宮廷鬥!日本不評,老師都傻傻埋頭幹活,我們整天評這評那,評的雞飛狗跳,烏煙瘴氣。因為一紙與能力和付出沒多大關係的評價掛著巨大利益,可以讓你或平民或貴族,於是人人被迫撕下臉皮,無恥地加入爭鬥!

    教育以人為本,不適合拉大收入差距,不適合利益爭鬥。職稱不代表工作付出量,實際操作人為因素太多,有太多假東西,所以一張地位虛紙實在沒理由掛巨大利益,應該弱化到與相對真實的工齡近似的度,每檔20元左右差距,如果不和其它待遇連帶,保留每檔獨立的50—60元差距就好,當達到晉級或晉檔規定年限的兩倍,就自然晉級晉檔,50歲還在基層就不過多限制,你們可以利用權利關係早評, 但不要對不善爭鬥的老師太過分,同時讓教育少許多腐敗、造假、爭鬥,讓教育迴歸以人為本的正道。

  • 5 # 世界那點事不算大

    必須的。評優的指標比較少,但是在實際過程當中達到優秀的人又比較多,只是限於指標的原因,很多人與優秀掛不上鉤。但是教育主管部門在評定職稱過程中又明文規定,近5年內需要一次優。

    這就需要已經評上高階職稱的教師發揚風格,把評優讓給低職稱者,為他們晉級高一級職稱做好材料上的準備。好在中小學評上了優沒有金錢的獎勵,一般情況下,高階職稱的教師也樂於順水推舟做個人情。如果和績效工資掛鉤,那就很難說,高階職稱教師會不會有這樣的風度。

    當然也有的老師說,我這麼辛苦應該評為優。也真的有老師年年都評為優,但這樣的老師在同事中間的口碑就成了問題。畢竟年年都評為優也不增加什麼工資待遇,相反教育教學是講究團隊意識的,一個人打不了天下,一個人也帶不好一個班級,需要各門學科的老師齊心協力,才能帶出一個好辦法。這一點在畢業班表現的特別突出。

    有時候相互謙讓也是一種美德,在無形中也增大了教師個人的影響力,大家都覺得你好相處,以後有什麼事情同樣也會謙讓給你。或許這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吧。

  • 6 # 楊柳123

    這種建議在道義上講我贊成,因高職稱者畢竟在工資上佔優,多吃了國家的"飯",此時講點風格,佔領道德高地。但在權利上講,平等追求,優勝劣汰,無可非議。而且對於低職稱者而言,像是在給予施捨,被給予者也像乞憐,我要是低職者憤然拒上。社會在不斷進步,達爾文的進化論有些人至今難以接受,難怪有些人對於先進分子總是敬而遠之,不敢靠近,有的還說三道四。

  • 7 # 對對迷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校領導對屬下的一種關懷,也是領導藝術水平的體現。

    同事之間,作為同壕戰友,已經取得了高階職積的老師,把評優指標讓給沒評上高職的老師,也是相互關照之舉,無可厚非。

    儘管原則上是應平等競爭,但這種竟爭並沒什麼意義,讓自己同志過得好些,也是人之常情,有利於同志之間的團結,更有利用各項工作的開展。

  • 8 # 君山老師

    我認為沒有什麼不妥的,理由如下:

    1、學校只是建議,沒有強制,高階職稱的教師得了優,他可以選擇讓,也可以選擇不讓,都看高階老師自己,這沒有什麼可以非議的。

    2、學校之所以這麼建議,是從實用角度考慮。很多地方,在評職稱的過程中,學校裡的優是可以摺合成分數的。所以,高階老師既然職稱都評好了,優對他自然就沒用了,建議分享出來給其他沒有評職稱的老師,這也是對年輕教師的一種鼓勵。

    在很多學校具體的評職稱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雖然不直接說讓高階教師把評優讓給低職稱者。

    但是老師們在自主申報、或者民主投票的環節,也往往會傾向於讓低職稱者能夠更容易獲得評優的機會。

    而且,從實際來看,只要低職稱者自己打一個招呼,高階職稱的老師往往也會主動讓出優的名額,理由前面說了,這東西對高階老師沒用嘛。

    所以,一般情況下,學校裡對於評優這件事情,在高階老師這裡還是比較和諧的。

  • 9 # 吾本是真人

    我們學校許多年來都是這樣的,但這不是強制性,是一種自我調劑。

    因為高階職稱已經觸到職稱的天花板,一些評優樹先的榮譽對自己已沒多大的意義,所以上級下發到學校的評優樹先指標,學校不再按教學成績將已經獲得高階職稱的教師上報,而是讓給低職稱的需要者。這種操作有兩種方式,一是教師間的自我調劑,需要榮譽晉職稱的教師向已獲得高階職稱的教師求讓。一種是透過學校按除已獲高階職稱教師以外的教師按考核分排名分指標。我覺得第一種方式對教師工作積極性有消極影響,第二種方式挺合適。

    不論怎樣,已獲得高階職稱的教師一般不再有榮譽稱號,這對其教學積極性有一定影響。學校應該有一定的補償,比如在績效工資或獎金方面給予照顧。得到榮譽證書的教師也可在人情方面意思一下。

  • 10 # 朗月寒雪

    呵呵,看來這種現象不少學校存在啊!

    說實在話,我不贊成這種做法,談談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

    我們學校很多年就是這樣子的。

    凡是評上高階職稱的,遇到榮譽就要讓出去,讓給那些等著評職稱的老師。

    因此,那些評上高階職稱的老師從此就與“優秀”無緣了。

    年度考核的優秀等級要讓出去,各種榮譽稱號也要讓出去……

    這種做法從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有人情味,照顧了那些需要評職稱的老師,這只是站在沒有評上職稱老師的角度看的,如果站在高階職稱老師的角度看,又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呢?

    既然所有榮譽與我無關了,那我還有必要好好幹工作,去爭先創優嗎?!

    因此,只要評上了高階職稱,是班主任的馬上卸任,是備課組長的馬上辭職,似乎當班主任和備課組長的目的不是為了教育情懷,而是單純為了評職稱。

    那些準備評職稱的老師呢?就像張著嘴、嗷嗷待哺的鳥一樣,等著高階職稱的老師讓出榮譽呢,不去奮發進取,只是原地等待!

    長此以往,勢必在全校內樹立了一種不好的風氣。

    因此,從今年開始,我們學校準備改變十多年來養成的這種習慣和傳統,明確提出來:

    榮譽和考核優秀絕對不允許讓!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從三個方面考慮的:

    一、現在中小學的職稱序列增加了正高階教師,原來的副高階教師仍然可以晉升高一級職務,如果把榮譽都讓出來了,他們就失去了晉升的條件。

    二、每個地方除了職稱的參評以外,還存在職稱的聘任,職稱聘任的時候是要打分的,榮譽就是其中的量化指標。

    三、不再提倡高階教師讓榮譽,本身就是對高階教師工作的一種認可。

    評職稱,本來就是優勝劣汰,充滿競爭的,誰的條件硬,誰的業績好,誰就應該優先評上職稱,如是而已,何來讓榮譽之說呢?大家都是生活在一個競爭的社會里,任何人都不能對他人進行道德綁架。

  • 11 # 順心順意16888

    從表面上看,這樣的學校好像很人性化,能為教師的切身利益著想,但從實際上看,根本就沒有必要,並且還造成教師不團結、獎罰不明導致的教師的積極性降低、教師管理難度加大、教學質量降低等不良後果,為什麼這麼說呢?理由如下:

    一、為什麼說沒有必要?我們這兒的幾乎所有學校(和其他地方的學校交流,情況基本差不多),近幾年上面給的參與評高階的名額很少而達到評高階基本條件的老師很多,比如我們這兒某個中學,近幾年給的評高階的名額不多於3個,而有資格評高階的老師達到近100人;另一中學,上面已經好多年不給晉升高階職稱的名額了,有六七十人排隊等著評高階;你說這種情況有必要把評優讓給低職稱者嗎?如果給的評高階的名額很多,而達到評高階職稱條件的人少,評優加分後有可能達到晉升高階職稱的條件,也也只有這種情況,評優是有必要讓的,但這種情況的學校很少。

    二、假設可以“讓”,那“讓”的權利歸誰呢?是歸獲得優秀的高階老師呢?還是歸學校?如果權力歸學校,獲得優秀的高階職稱的老師還願意嗎?如果讓的權力歸獲得優秀的高階教師,他願意讓給誰就讓給誰,是不是有點亂套?

    三、假設可以讓,怎麼讓,讓給誰?如果“讓”給本來就積分高的,沒有用途;如果讓給原來積分低的,加分後積分超過了原來積分高的,如果晉升高階的名額少,原來積分高的晉升不上,原來積分低的因為加分晉升上了,原來積分高的就有意見,也會埋怨"讓"的那個高階教師,這就造成了老師之間的矛盾,就會造成不團結的現象。

    四、如果這種“讓”的現象持續進行下去,不但造成老師之間不團結,而且由於應該獲得優秀的沒有獲得優秀,不應該獲得優秀的獲得了優秀,造成獎懲不明,老師也就失去了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教師的管理難度加大,教學質量就會下降,後果非常嚴重。

    結束語:這種想法在多年之前是有可能的,因為那時上面給的晉升高階的名額多,達到晉升高階條件的少,讓給優秀後(如年度考核優秀可以加分)加分就有可能達到晉升高階的條件,即使是這樣,“讓”這種做法也必須有學校層面出臺讓的辦法,不能隨便讓,不然就亂套了,後果很嚴重。

  • 12 # 婧師

    有的學校建議高階職稱教師把評優讓給低職稱者。對此,你怎麼看?

    對這一問題,我認為要辯證的看。

    我不反對這樣做。因評優選先有名額限制,有好多工作認真負責,有上盡心的老師,就因一票之差而落選。可這個優和先還關係到這個老師日後職稱的評定,而前邊指標內的老師早已進級,先進和優秀只是一份榮譽,這時,只要領導說明情況,並對選上的老師給以鼓勵和認可,一般就可以讓出。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帶三屆學生,只保留三次先進。這三次是模範班主任,只為迎接新一屆學生時,在開學典禮上能讓學生聽到我的名字(有點小虛榮)。

    但我反對,強迫讓出的做法。評優選先不公開,不透明,把根本評不上的人拿上來,隨便把已獲高職稱的人拿出去,靠人情關係上位,這是堅決不行的。

    所以一切都不是定論,要因時,因事而來,該讓的我絕對讓,不該讓的,我分毫不讓。

  • 13 # 牧棋

    對於高職稱教師“讓優”的建議,我覺得有一定的道理。同在一個學校,得了高階職稱的教師,應該關心一下低職稱的教師。在榮譽面前,高職稱的教師應該多多關照低職稱的老師,為低職稱老師的進步提供條件。

    當然,“讓”的物件應該是各方面較為優秀的老師,而不是平平淡淡的老師。

  • 14 # 洪爺33344611

    有高職稱的教師把評優秀的機會讓給低職稱的情況是存在的,算是一種關係平衡。也算對低職稱的一種安慰或者說是關心。

    基本同等條件下,評定低職稱教師為優秀是在情理之中,必定低職稱的教師更需要,更迫切。主要就是給低職稱教師創造條件能夠儘快評定高一級職稱。

    而高職稱的教師工資也上去了,相對沒有那麼迫切需要,同等條件讓一下低職稱的也是可以接受的。但並不意味著只要是低職稱的教師都有機會評上優秀。各類優秀都有具體的評推標準,級別越高,要求越高,應該是成績相對突出的,否則推薦了也不服眾,上級稽核時不一定過得了關,容易被取消,到時還浪費推薦名額。

    所以低職稱的教師為了自己能儘快晉升高一級職稱,更應該加倍努力,做出比較突出的成績,才能說得起硬氣話,靠別人施捨,等靠是出不了頭的。只有付出才可能有收穫。努力吧!年青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孕早、中、晚期,孕媽應該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