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蕭武
-
2 # 知常容
攻蜀必須要從漢中出發啦,你必須要把漢中佔領,不要忘記漢中當時誰在那邊,魏延大將。
曹丕他不是傻傻蛋,如果任由東吳把整個蜀地佔領的話,那麼他們倆就變成兩強對峙了,這個對曹丕來說是沒有好處的。
所以他必須要控制平衡,來控制平衡的最好辦法就是維持現狀,怎麼樣維持,攻打孫吳,孫吳就馬上向劉備求和了,ok,現狀維持了,這叫戰略。
-
3 # 寒鯤
劉備敗亡後,整個長江流域已然形成了孫吳一家獨大的形勢,劉備軍團的兩大主力軍:劉備本部與關羽所部都已先後在襄陽之戰、夷陵之戰中煙消雲散,只剩下全須全尾的孫吳軍力盤踞在長江中下游地區。而且,孫權透過對江陵、武陵、零陵等三大地塊的吞併,不僅在荊州地區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地緣戰略態勢,而且還獲得了大量官員、人口、財糧,這就使得曹丕君臣必須考慮壓制孫吳逐漸坐大的危險。
而且,諸葛亮執政初期完全把精力放到了內部整頓上(223年白帝託孤-228年首次北伐),這就顯得同時期的孫權對北方的威脅反而更大:魏吳雙方在襄陽(中南戰線)、合肥(東南戰線)兩處沒有高山峻嶺阻隔的戰略要衝保持對峙狀態,遠比蜀魏雙方被秦嶺阻隔的前線要更容易透過。曹丕君臣考慮到這一層面,自然會對孫權多了一點猜疑與防備。
何況,孫權在赤壁戰後痛罵曹操為曹賊,卻因與劉備“分贓不均”而暗通曹操“背刺”關羽的行為,在古人看來,實在是自私齷齪到一定境界才會幹出這樣的事兒。所以,面對這樣一個“反覆小人”,曹丕君臣也摸不準,孫權會不會在魏軍主力大舉入蜀時背刺中原一刀,與其與虎為伴(後下手遭殃),倒不如先行殺虎(先下手為強),反正劉禪政權已經很疲弱了,把孫權的勢頭再打壓下去,南邊倆政權均弱的狀態,才能更穩妥地實施統一戰爭。
綜上,曹丕君臣之所以屢屢伐吳、從未伐蜀,便是由如上原因導致的,簡要概括一下便是如下幾點:
南方長江流域裡孫權一家獨大,三足平衡被打破;
魏吳前線遠比魏蜀前線更容易被突破;
孫權剛剛背刺了前一個盟友,失信於天下,與其養虎為患,不如先行下手;
劉禪政權實力受損,即便與孫權修復盟友關係,也無法支援被曹魏攻擊的孫吳。
-
4 # 一丹流青
曹丕不是不想進攻蜀國,而是首先得穩固自己的統治。
夷陵之戰爆發前,曹丕才剛剛稱帝不久。
他一方面要解決好潛在的政治對手,比如說曹植,要進一步的打壓曹植等人的勢力,同時提拔自己的人馬,把自己人安放在,重要崗位。
這些都不是一天可以搞定的,需要逐步的滲透和安排,否則會激起軒然大波。
另外北方並不是像表面那樣平靜。
雖然曹操在官渡之戰過後逐漸統一了北方,但是北方仍然有許多殘留的地方勢力,能調不聽宣,形同割據。
臧霸和孫觀等人就實事上佔據了重要的青州和徐州一帶。
他們雖然已經歸順了曹操,但是他們擁有自己獨立的地盤和兵力,曹操對他們採用的也是一種羈縻政策。
曹操活著時能鎮得住他們,但是曹丕就沒有這樣的威望了!
要知道,曹操剛死的時候,在洛陽的青州兵和徐州兵就曾經發生過騷亂,幸好曹丕採用了撫而不討的策略,暫時地穩住了他們。
要解決這些小軍閥,也不是能夠一步到位的。
曹丕也是借用幾次伐吳的時機,逐步剝奪了臧霸的兵權,直到夷陵之戰的幾年後(公225年),曹丕才在廣陵徹底解決了青州、徐州地區小軍閥的隱患。
試想,當劉備與孫權的開戰之時,如果曹丕率大軍進攻蜀國,一旦戰局僵持,魏國後方就可能不穩,那些曾經的小軍閥,可能乘機奪取中原腹地,讓曹丕竹籃打水一場空,白白地為他人作了嫁衣。
所以說,在沒有徹底鞏固自己統治之前,曹丕是不可能南下攻伐蜀國的。
-
5 # 煙霞一壯天下顏
志大才疏唄,想一口氣吞掉蜀吳!夷陵之戰,蜀漢元氣大傷,曹丕卻想趁機攻打東吳,這樣把東吳也打得元氣大傷,可以一塊收拾掉兩個!想的真牛逼!曹操都不敢有這麼大胃口。像劉曄,賈詡這樣智識超群之人都以為趁吳蜀未決勝負時攻打一國,能滅其一就已經阿彌陀佛了。曹丕卻嘲笑二人沒他想得遠,結果誰也沒收拾,還逼得吳蜀又重歸於好,聯盟抗魏。這點說他志大才疏不為過,讓曹魏失去一統天下的千載難逢的機會。
-
6 # 減水書生
曹丕就想看熱鬧,他其實連孫權都不想打,就別說翻越秦嶺、打劉備了。
三足鼎立、三國爭霸,這就是一個博弈死局。所以,沒啥別的出路,就得互相往死裡掐。因此,只要有機會,曹丕絕不會學什麼宋襄公,講仁義之戰。他之所以不偷襲蜀漢,是因為局面不允許、時機不成熟。
1.夷陵之戰前,曹軍已經元氣大傷這個看時間就可以了。
公元217年到219年,曹劉漢中之戰,幹了兩年,結果曹操被劉備趕出了漢中。
公元219年後半年,曹劉襄樊之戰,關羽帶著荊州兵,圍攻樊城、水淹七軍,不僅擒殺龐德、招降於禁,而且光俘虜就抓了三萬多人。
這時候,曹操是啥反應?
曹操準備遷都,就是不要許都了,因為實在幹不過。後來是因為孫權搞偷襲,才解除了襄樊危局。
從217年到219年,曹操集團就一直打敗仗,軍心士氣早就打沒了。
所以,曹丕受禪稱帝后,最想要的就是和平,而最想看的就是孫劉互相掐。
只有這樣,曹丕才有機會整理內政、恢復國力。因此,他真得沒啥心思去折騰蜀漢,而且劉備這時候還沒主動招惹他。
反倒是孫權趁曹丕稱帝,接受了曹魏南郡五縣五千戶百姓,所以要揍也得揍孫權。但是孫權態度好啊,你曹丕要掏鳥窩、他就給你扶梯子,你一稱帝、他就稱臣。孫權把曹丕伺候得很舒服,而且為表忠心,孫權還要遣子為質,就是把長子孫登送到洛陽當人質。所以,這時候,曹孫兩家正是蜜月期。
2.曹丕的主要任務是坐穩皇帝然後,就是公元221年開打的夷陵之戰。公元222年,孫權主動向曹丕“訴苦”說劉備來打我了,而曹丕回信《報吳王孫權書》,鼓勵孫權去揍劉備、多殺敵。
所以,夷陵之戰,曹魏雖然沒動手,卻在道義上支援了孫權,就是鼓勵孫權放手一搏,該幹就幹。實際上,也給了一個保證,就是你孫權放心打仗,我絕不偷襲你。
這個時候,曹魏可以攻打蜀漢啊,這才像個盟友的樣子。人家打你小弟,你也得做做樣子。攻擊蜀漢,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個是出兵荊州,幫著孫權打劉備。這種傻事,曹丕肯定不會幹。原因太簡單了,現在是蜀漢據益州,荊州全丟了,劉備就是去荊州搶地盤。這時候曹魏出兵,他能搶誰,除了幫著孫權打仗,他啥也搶不著。因為荊州在孫權手中,總不能剛給了保證,就搶孫權吧。
另一個是出兵漢中,偷襲劉備的後路。劉備之所以敢去打東吳,肯定就防著曹魏偷襲了,諸葛亮就在後方沒動。還有就是漢中與關中之間的秦嶺,真得不好走,沒有幾年的籌備,曹魏就別想漢中的事。
而更根本的原因就是:從曹操開始,曹氏集團的主要精力就已經轉向了內部。公元200年官渡之戰,接下來七八年的時間裡,曹操打遍了北方,只是打遍了,並未建立牢固的統治秩序。然後,就是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戰,赤壁之戰打輸了,而且輸得很慘。所以,赤壁之戰後,曹氏集團就是一致對內,對外基本不打大仗。即便打大仗,也不敢往死裡打。因為曹操得平定內部的各方勢力。
曹操死後,曹丕繼位,然後接著曹丕篡位。內部秩序被曹操收拾的差不多了,但是篡位之後肯定又招惹新的麻煩。
曹丕稱帝的當年秋天,將軍梅敷就帶著南陽郡五縣的百姓投降東吳了。所以,曹魏稱帝,肯定在內部又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波瀾得平,秩序得建,功業還得逞。曹丕稱帝后,排斥異己、鞏固勢力,還要安撫士族、休養生息。公元222年2月,又通使西域,建戊己校尉。所以,曹丕有很多事情要做,他真得不可能在關中組織一個重兵集團,去折騰劉備的漢中。而他唯一希望的就是劉備和孫權打得慘一點、久一點,越慘越好、越久越好,而自己就是坐山觀虎鬥。
3.孫權挑戰了曹丕的皇帝威信,所以必須得教訓襄樊之戰到夷陵之戰,可以說孫權拿到了全部的好處。雖然沒有稱帝,他一直裝孫子,但好處都被他佔了。
劉備丟了荊州,孫權一寸不落、照單全收。南陽郡五縣百姓,孫權也是一人不落、照單全收。然後是夷陵之戰,一年時間就打得劉備全軍覆沒。
而且夷陵之戰點到為止,進攻吳國的劉備大軍,被趕跑後,孫權也不窮追猛打。然後,孫劉開始通使,要改善雙邊關係。所以,此時的孫權既與曹丕這個皇帝交好,又緩和了與劉備集團的關係。
因此,孫權已經沒啥可怕的了。於是,之前答應好的,派長子孫登入洛陽為質這件事,孫權就黑不提、白不提了。
孫權覺得這沒啥,我雖然不派質子,但還尊你當皇帝不就行了。再說,自家兒子誰不心疼,千里迢迢給你送到洛陽,吃你家飯、喝你家酒,這不是添麻煩嗎?
孫權想得簡單,但曹丕可不這麼想。曹丕認為孫權這是背信棄義,答應好的事情,說反悔就反悔。而且孫權背信棄義的物件不是別人,而是皇帝,你這叫抗旨。為了土地能忍、為了百姓能忍,但為了皇帝的威嚴,這事不能忍。
所以,在夷陵之戰後,曹丕舉兵伐吳。
但是,曹丕跟他老爹曹操一個結果,攻到長江邊就打不過去了,北方軍隊水土不服、又趕上了疫疾。孫權這時候繼續裝孫子,不失時機地趕緊服軟、繼續稱臣,所以魏吳雙方再一次握手言和了。
總結:孫劉夷陵之戰,曹丕不僅不想出兵孫權,也不想出兵劉備。原因就是自217年以來,曹魏這邊就沒打過什麼勝仗。而之所以沒打過什麼勝仗,是因為曹氏集團的重心在鞏固內部。曹魏稱帝之後,鞏固內部的重心,不僅不能放棄,而且要繼續加強。所以,曹丕需要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而討伐孫權,是夷陵之戰後的事情,討伐的原因是孫權挑戰了皇帝權威,所以必須得懲戒一下。但是,三方均勢已經形成,特別是東吳,這時候正處鼎盛,所以也只是打一打而已。
-
7 # 中行偃1
答:有人說曹操統一了北方,當然這麼說不是不可以,但是,事實上並沒有!因為,漢末以來,青、徐一帶存在著以臧霸、孫觀等為首的割據勢力,他們雖歸順曹操,卻擁有獨立的地盤和兵力,曹操不得不對他們採取羈縻政策。曹操剛死,在洛陽的青、徐兵就發生騷動,曹丕採取撫而不討的策略,先穩住了他們,控制了局面。
而真正統一北方的任務卻是由曹丕完成的。我們都知道,在夷陵之戰後,黃初三年(222年)十月,孫權復叛。對於孫權的欺騙與背叛,曹丕十分惱怒,又下《伐吳詔》鼓勵將士們曰:“南征進軍,以圍江陵,多獲舟船。斬首執俘,降者盈路。牛酒日至。” 表示堅決要南征孫權之意,其實,這是緩兵之計!不是為了要打孫權,我們看看:
曹丕自許昌南征,諸軍兵並進,曹真、曹休等諸路大捷,擊敗孫盛,大破呂範,火燒諸葛瑾,幾乎攻下江陵。孫權臨江拒守,幾條戰線或潰或敗,僅朱桓濡須一路擊破曹仁。曹丕勝利在望,卻不料遇到疫疾,加之朱然固守江陵,孫權乘機重新遣使納貢,雙方言和,曹丕退兵。十一月辛未,命鎮西將軍曹真率諸將及州郡兵討破叛胡治元多、封賞等,平定河西。過了十天,破胡告檄傳到洛陽,曹丕非常高興,大笑說:“我在帷幕之內運籌帷幄,諸將在萬里之外奮勇作戰,其相應若合符節。前後戰克獲虜,沒有如此之多的。“
為什麼?大好的局勢?黃初三年(222年),曹丕以孫權不納質子為由,三路伐吳,藉機剝奪了臧霸的兵權;黃初五年、六年(224年、225年),曹丕兩次親自督師伐吳,均止步於廣陵,未與吳軍交鋒,卻平息了利城兵變,徹底解決了青、徐的隱患。
曹丕親征的真實目的不是伐吳,而是以此為幌子不聲不響地平定青、徐割據勢力,充分表現出他作為政治家的小心謹慎又不失堅決果斷的素質。
-
8 # 碧海梵天
劉備夷陵打敗之後,為何曹丕不攻蜀漢,反而討伐東吳?
蜀漢政權在經歷了關羽的襄樊大戰和夷陵之戰兩場大戰的慘敗,實力已經大損。
這個時候正是蜀漢政權最虛弱的時候,要是曹丕趁火打劫,和東吳兩面夾擊蜀漢,蜀漢政權還能不能繼續存在,可能性微乎其微。
曹丕為什麼會放棄虛弱的蜀漢不攻打,而去討伐強大的東吳呢?
一、東吳境內空虛《三國演義》在夷陵之戰出結果前,關於曹丕有過這麼一段描述:
魏主曰:“陸遜若勝,必盡舉吳兵去取西川,吳兵遠去,國中空虛,朕虛託以兵助戰,令三路一齊進兵,東吳唾手可取也。”雖然演義小說中的說法不能作準,但也不遠了。
東吳大勝之後,就像曹丕說的,按照正常的邏輯,東吳必定會趁勝追擊去取西川,這個時候東吳內部必定空虛,只要派一旅偏師就能佔領東吳。
佔領了東吳之後,曹魏就剩下了一個蜀漢。
經過兩場大敗的蜀漢已經很虛弱了,很容易解決。
二、蜀漢有準備在戰爭開始的前期,劉備為防範曹丕的偷襲,早就派遣了鎮北將軍黃權駐紮在長江北岸,還每日出哨百餘里。
加上益州有定海神針的諸葛亮坐鎮,他肯定做了周全的安排,不可能讓曹丕鑽這個空子。
這樣一來曹魏要進攻蜀漢就不是那麼容易。
三、先東吳後蜀漢,是曹魏一統天下最快的戰略方針三國時期,曹魏的實力是最大的,也是最有可能一統天下的一方(東晉之所以能一統天下也正是曹魏打下的基礎),但是曹魏一直遲遲不能一統天下,就是因為孫劉聯盟。
蜀漢跟東吳大戰,正是曹魏的機會。
要是曹丕同意跟東吳一起夾攻蜀漢,蜀漢滅亡之後,曹魏面臨的就是兵峰正盛的東吳,到時必定一時難以攻下東吳,就算是能攻下東吳,也是費時日久。
另外時間長了,變數太大。
反過來要是趁東吳空虛攻下實力強大的東吳,再轉而對付虛弱的蜀漢,這就容易多了。
只是可惜,千算萬算,曹丕沒有算到東吳也是防著他偷襲,早就做了準備。
這麼好的機會,最後什麼都沒有撈著。
要是曹丕同意跟東吳一起夾攻蜀漢,大家認為天下大勢會怎麼發展呢?
-
9 # 史海泛舟擺渡人
劉備伐吳失敗後,蜀漢損失了數萬精銳部隊,整個蜀漢國內的總兵力不超過10萬人,而且大多都是留守後方的老弱病殘。如果曹丕趁著蜀漢虛弱發起進攻,取勝的機率還是非常大的,不過曹丕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並不滿足於只滅亡一個蜀漢,而是想要先滅掉東吳,然後再滅掉蜀漢一統天下。
如果曹丕想要一統天下,那麼先攻打東吳的計劃肯定是正確的。同弱小的蜀漢相比,東吳才是曹魏最大的敵人,況且東吳剛剛攻佔了荊州,又擊敗了劉備的伐吳大軍,勢力正處於鼎盛時期,曹丕想要完成一統天下的目標,必須要先滅亡東吳。
從三國時期的史料記載來看,曹魏一直沒有把蜀漢當成主要的對手。在曹丕剛剛稱帝的時候,曹魏的大臣們都說:“蜀漢是一個小國,名將只有一個關羽而已,現在關羽戰敗身亡,蜀漢沒有機會再出兵作戰了!”
曹魏大臣們的評價,說明了曹魏對蜀漢十分的輕視,至少在佔據九個州土地的曹魏看來,偏安於一個益州的蜀漢,只是一個小國而已。同諸葛亮討伐曹魏的理由一樣,曹魏只要能夠滅掉了東吳,那麼蜀漢肯定手到擒來,因此曹魏才會優先伐吳。
如果曹魏先去進攻蜀漢,那麼東吳會想到唇亡齒寒的教訓,肯定會出兵幫助蜀漢,蜀漢也會拼盡全力抵抗曹魏。這樣曹魏不僅無法消滅蜀漢和東吳,反而會讓原本仇深似海的東吳和蜀漢,重新團結起來共同進攻曹魏。
而曹魏直接進攻東吳,蜀漢和東吳本身就有仇恨,肯定不會出兵幫助東吳。一旦曹魏能夠滅亡了東吳,那麼蜀漢就被困在了一個小小的益州,曹魏想要一統天下就能夠手到擒來了。
除了這些原因外,曹丕伐吳還能夠穩定曹魏的內部局勢,曹丕剛剛稱帝的時候,青州和徐州地區計程車兵想要譁變,曹丕為了穩定士兵的情緒,沒有派遣大軍前去討伐。曹丕藉助著伐吳的機會,削弱了青州和徐州地區將領的勢力,穩定了曹魏內部的矛盾。
實際上曹丕伐吳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曹丕的大軍擊敗了孫權的主要防禦部隊,只是由於北方人不熟悉南方的氣候,曹丕被迫從南方撤軍。孫權在曹丕伐吳之後,重新向曹丕稱臣納貢,曹丕也穩固了自己在曹魏內部的統治地位,收回了部分實權派將領的實權。
-
10 # 蘇綻
不得不說,曹丕這個做法對於曹魏而言是非常正確的。
劉備敗於夷陵,蜀漢元氣大傷。但此時蜀漢最虛弱的地方在於剛吃敗仗的東線,而蜀漢的北線和川中,依然具有一定防衛實力。如果此時從東線進攻蜀漢,進而奪取西川,蜀漢滅亡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從北線進攻蜀漢,蜀漢可以據險而守,成敗變數較大。
因此,擺在曹丕面前的,有上中下三種進軍計劃:
下策:在東吳攻入蜀漢前,先進攻蜀漢。因曹丕伐蜀只能從北線進攻,因此很難避免與蜀漢的漢中、劍閣一線的蜀軍惡戰,而這一線蜀軍依然有較強的部署,就算曹丕戰勝這一線蜀軍,自己損傷也必然嚴重。況且,就算曹丕勝出,此時東吳必然也已經前進至川中,雙方相戰,勞損的魏軍幾乎沒有優勢。
而且,曹丕如果先期進攻蜀漢,東吳完全還有可能趁機攻打曹魏腹地,會導致曹魏兩線作戰、腹背受敵的境地,得不償失。
中策:待東吳勝利後,與東吳相約共取蜀漢。若用此策,則蜀漢必然輕易被魏吳瓜分。但瓜分蜀漢以後,雖然曹魏會增加相應實力,但東吳實力也必然大增,從此將是曹魏的強大對手。從此,曹魏攻取東吳的難度將無限增加,對曹魏是極為不利的。
上策:敲打東吳,儲存蜀漢。此策對東吳用兵,則東吳必然從吳蜀前線退兵,一來可以儲存元氣大傷的蜀漢,並給東吳造成極大壓力,以此確保曹魏在三足鼎立中具有壓倒性優勢,掌握主動權。二來,如伐吳取得成功,則曹魏擁有天下為時不遠;如伐吳失敗,也可以趁機削弱東吳實力,確保自身優勢。
所以,曹丕在這次行動中,最後選擇了對曹魏極為有利的上策。從結果來看,曹魏的目的之前少是達到的。這其實也是最可行的方案。
反觀元末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時,張士誠隔岸觀火,最終三方平衡破滅,陳、張戰敗身死。這個結果也可以看出,曹丕的戰略是非常有遠見的。
-
11 # 優己
劉備在進攻東吳的時候有進行相應的佈防!派魏延帶兵兩萬守漢中!然後魏延的策略就是步步為營,沿途建立防禦工事,意為戰到最後一兵一卒!而反過來,東吳在夷陵之戰將蜀軍盡數消滅,僅逃回五千多人,而且裝備丟盡,士氣低落,趙雲則在江州收編部隊,總數在一萬人左右這是原本隸屬於張飛的部隊,總兵力也就一萬多人,而且慌而無備。而吳軍乘勝而來,必能一舉克之!也就是說,兩國如果同時派兵,那麼吳國將首先入川並取得西川的富饒地區!而魏國一關關打破之後得到的只是一個光禿禿的東川。如此,則魏國沒有變得強大,吳國卻更強大了!這對魏國無利!
其次,曹丕剛進行整軍,把一些不聽話的軍事將領撤換。新編部隊也沒有進川的能力!魏國的大部分精銳部隊都在襄陽,因此,秉承我得不到的東西也不能讓吳國得到,因此魏國出兵伐吳幫助蜀國存國!反過來,假如蜀漢獲勝,則魏國必然援助吳國打擊蜀國的!這是政治權謀爭鬥!
-
12 # 偶米豆腐6
兩虎相爭,獵人得利的故事大家肯定都聽過,兩人打架勸說的人被雙方嫌棄的道理大家肯定也懂。所以道理自明。事實證明,孫劉都在防備曹丕。劉備在後方留了孔明就是防他的,以孔明的智謀圖之不易,東吳在勝利後也馬上轉移主力到了曹丕方面。從地理上看,蜀道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運輸在古代是硬傷,走水路多快捷,當時秦攻略南方也是先修渠透過水路達成的,所以打東吳好過西蜀。
-
13 # 不吐不快2684
蜀道難行不好打,當時正是劉備鼎盛時期,幾度逼得曹魏想遷都,曹攻劉的勝算不大;反而是劉備大有踏平江東再席捲中原之勢,雖然很有難度,但如果劉備撞上大運還真有可能踏平江東再席捲中原。所以當時曹魏竭力給孫權加油打氣,甚至派兵南下支援孫權,有人說是裝模作樣,也有人說想趁火打劫。其實,以上因素都兼而有之:表面上給孫權壯壯膽,如果劉備垮了就牽制孫權,阻止孫權坐大。如果孫權不經打還真可能幫忙孫權牽制劉備,阻止劉備坐大。如果孫權垮了就趁火打劫,搶佔要點擴充自己阻止劉備。總之,當時曹家在三國中還沒有碾壓孫劉的優勢,其戰略一是壯大自己,二是削弱孫劉,三還要搞好平衡,防止孫劉任何一家坐大,所以南方大有可為。至於後來二士伐蜀時,司馬家已具備碾壓孫劉的優勢,可以隨便收拾孫劉,而姜維鬧得最兇,自然就先拿蜀漢開刀。
回覆列表
曹丕想打孫權不是一天兩天了。
曹操在統一北方之後,就開始想著平定南方。赤壁之戰前,在進攻荊州的時候,其實曹操的主要目標就不是荊州,而是東吳的孫權。這也是曹操在戰前訓練水軍的目的。進攻荊州,曹操不需要事先大量訓練水軍,主要是陸戰。只有強攻東吳,才需要大規模的水戰,才需要事先訓練水軍。
但是曹操還沒開始南征,劉表突然去世了,曹操就抓住機會趕緊開始南征,在新野和樊城擊敗劉備,追到當陽又擊潰了劉備的主要軍隊,搶佔江陵,迫使劉備無法隔江與曹操對峙,只能退往江夏。這時候,曹操的主要目標就是藉著荊州居上游之重的地理優勢,乘勢而下,水陸並進,一舉消滅東吳,畢其功於一役。
赤壁之戰後,孫權與劉備聯合,攻佔南郡,迫使曹操勢力退到長江以北,劉備趁機搶佔了荊州的一部分,成為之後立足的根據地。在此之後,劉備和曹操之間保持了相當長時間的和平,雙方都沒有相互進攻。曹操忙著在北方討平烏桓,平定關中,劉備則從荊州西進,攻佔了益州。一直到劉備進攻已被曹操佔領的漢中,雙方才再次發生了大規模的戰爭,這就是漢中之戰。
從赤壁之戰結束,到漢中之戰爆發,這段曹劉雙方各自忙各自的時期,曹操的判斷顯然認為劉備已經不足為患,所以把除了應付北方各地出現的叛亂之外,主要精力都用於進攻孫權。這期間,曹操先後進攻孫權五次,孫權也主動進攻曹操一次,也就是張遼成名的合肥之戰。
由於劉備在漢中之戰中大獲全勝,迫使曹操退出漢中地區,在秦嶺以北地區採取防守姿態,劉備的勢力一時之間達到巔峰。
這時候,劉備如果想進一步進取,就有兩個選項,一個是繼續進攻曹操,一個是進攻孫權。劉備認為應當進攻孫權,先小妹孫權,統一南方,最起碼的是將孫權趕出荊州,完全佔領整個荊州地區。而諸葛亮為代表的一派則認為,不應該主動進攻孫權,而應該北伐曹操。
但無論東進還是北上,經歷了長達三年的漢中之戰,劉備方面的消耗是比較大的,都需要一段時間來進行休整。但劉備還沒回到成都開始休整,下一步的行動方向還沒有在內部形成統一意見,關羽就已經開始北伐了。
赤壁之戰後,曹操敗退,但仍然搶下了一部分荊州的地盤,主要是襄陽和樊城。這樣一來,無論是誰佔據荊州,都會因為缺乏在江北的根據地,北上進攻曹操,都必須先在襄陽堅城之下苦戰。
這也是後來關羽北伐失敗的原因。只有攻下襄陽,才能讀過漢水,直出中原。曹操在關羽北伐初期並沒有急於救援,也就是因為曹操認為,關羽能夠出動的兵力有限,又有帳下第一大將曹仁鎮守,關羽不足以攻下襄陽。
但是關羽圍攻襄陽,曹仁苦戰幾個月,也未能擊退關羽,曹操不得已,才開始抽調軍隊增援襄陽。這時候,曹操在關中的軍隊是不能動的,能夠用的機動兵力也剛從漢中回來不久,需要休整,所以先派于禁率領一部分軍隊增援,後續又派了徐晃。
沒想到關羽大發神威,在襄陽城下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襄陽城被淹,也差點就被攻破了。很顯然,如果關羽真的攻下襄陽,進取宛城,威脅洛陽,孫權再繼續在江淮一線主動進攻,曹操方面的形勢就很危險了。
但三國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這是三方博弈,各自有各自的算盤。站在孫權的角度,這時候的選擇也是兩個,要麼繼續進攻江淮,牽制曹操,協助劉備北伐,要麼趁關羽被困堅城之下,趁虛偷襲荊州。結果,孫權選擇了後者。
因為對孫權來說,關羽在荊州是高懸在東吳頭上的一把刀,隨時掉下來都會威脅到東吳的安全,而進攻江淮又很難成功,孫權並不抱太大希望。所以,孫權選擇了趁機拿下荊州,把自己的籬笆紮緊。
既然要進攻荊州了,孫權知道曹操現在也怕劉備進攻,就先遣使和曹操聯絡,奉表稱臣,並且主動勸進。三國之間的形勢在這段時間,從孫劉聯盟共抗曹操,變成了孫曹聯盟共抗劉備。這是因為,這時候劉備一方變成了主動進攻的一方,而孫曹兩方都面臨著被動防禦的局面。
所以,在偷襲荊州、擒斬關羽前後這段時間裡,孫權對曹操一方表現得非常恭順。曹操死後,曹丕繼位,孫權又繼續遣使進貢,繼續勸曹丕代漢,屈身事曹。為什麼呢?因為孫權清楚,雖然他奪取了荊州,但劉備不會善罷甘休,必然出兵進攻,孫權要事先做好外交工作,穩住曹丕,以安心準備即將到來的和劉備的大戰。
夷陵之戰初期,劉備軍勢很盛,孫權感覺壓力很大,對曹丕各種低聲下氣,稱臣納貢,曹丕提的要求不管是什麼,都一口答應。這其中,就包括答應送兒子到曹丕那裡為質。但是到夷陵之戰後,孫權擊敗了劉備,孫權的臉就變了,質子也不送了,之前提的要求也推三阻四。於是,曹丕決心討伐孫權。
這時候,曹魏和孫權分別在荊州和江淮兩個方向對峙,和劉備一方則只在漢中方向對峙。孫權在荊州方向則同時面臨著劉備和曹魏兩方面的壓力。劉備在夷陵之戰後,收拾殘兵,退守白帝城,一方面時抵禦追擊而來的吳軍,一方面也是在等待機會出兵報仇。
所以,聽到曹丕出兵的訊息,劉備也寫信調戲陸遜,說如果他也學孫權,這時候主動配合曹魏,進攻孫權,結果會如何?陸遜回信表示不接受調戲,說你剛經歷夷陵之敗,就不要吹牛了。
《三國志·陸遜傳》注引吳錄:
劉備聞魏軍大出,書與遜雲:“賊今已在江陵,吾將復東,將軍謂其能然不?”遜答曰:“但恐軍新破,創痍未復,始求通親,且當自補,未暇窮兵耳。若不惟算,欲復以傾覆之餘,遠送以來者,無所逃命。”劉備這時候再次表現出了他以漢室正統自居所應有的“漢賊不兩立”的氣魄,在曹丕進攻孫權時,並沒有配合曹丕,進攻孫權,而是斂兵自守,作壁上觀。
再回頭來說曹丕。
在孫權偷襲荊州、擒斬關羽之後,孫權的勢力猛然增加了。這時候曹丕面臨的選擇也無非是兩個,要麼是協助孫權,在漢中方向進攻劉備,要麼是進攻孫權,遏制孫權勢力的擴張勢頭。
曹丕的選擇是藉口協助孫權討伐劉備,但實際上是準備進攻孫權。所以,夷陵之戰前後,曹丕也調集軍隊,主要是在荊州方向。
夷陵之戰勝利後,吳軍內部也出現了意見分歧。徐盛、潘璋等人認為,曹丕不會主動東吳,吳軍現在應該乘勝追擊,繼續進攻劉備,可以一舉擒獲劉備。但陸遜、朱然、駱統等人則清醒的認識到,曹丕不會縱容孫權和劉備之間的均勢被打破,現在已經在荊州地區集結的曹魏軍隊名義上是幫孫權抵禦劉備,實際上是來進攻孫權的。
從曹丕一方的角度看,夷陵之戰後的態勢已經變成了吳強蜀弱,進一步的危險就是孫權乘勝追擊,真的直取益州,如果出現這種局面,曹丕一方如果也想參與瓜分劉備勢力,只能從漢中進兵,但漢中道路崎嶇,糧運困難,就算是滅了劉備,曹魏也分不到什麼。
所以,這時候對曹魏來說,理性的選擇就是打壓孫權,迫使孫權放棄徹底消滅劉備勢力的打算,繼續保持著南方分割為兩部分的局面,而不是變成一個統一的勢力,一心一意的對抗北方的曹魏。而且,進攻孫權還有一個有利的條件是,劉備剛被吳軍擊敗,有可能出兵報仇,客觀上協助魏軍作戰。
如果出現這種局面,魏軍就有可能在荊州方向擊敗吳軍,進佔荊州的長江以南部分。上一次赤壁之戰是吳軍擊敗曹操,最後得利的是劉備,現在如果是朝這個方向發展,那麼就會是吳軍在夷陵之戰中擊敗劉備,曹魏在荊州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