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邦邦老鄉

    具瞭解目前正在服役的軍艦其實是沒辦法發射對陸導彈的,如果要發射對陸導彈,目前中國只能依靠核潛艇。不過,據說接下來服役的055導彈艦可以實現對陸攻擊……… 具體詳細的解答 還請樓下大神們繼續……

  • 2 # 猴子軍師

    巡航導彈能打移動目標的幾個必備要素 1、 有氣動翼、尾翼和舵面,靠氣動翼升力在打氣層中作全程飛行。利用尾翼和舵面平衡導彈機動飛行姿態。 2、 多種制導和尋的模式相結合。比如慣性制導+地型匹配+GPS(或專用軍事衛星)+主/被動雷達導引頭或紅外導引頭自動尋的(自行尋找目標)。 3、 全程飛行直到命中目標都是依靠發動機提供動力。4、 速度慢。速度最快的反艦導彈“花崗岩”、“紅寶石”之內不超過3.5M,所以它在加速、減速或作機動拐彎尋的時的過載一般在20G左右,不至於因過載大而折翼或解體。為什麼飛機的過載只能達到10G左右,巡航導彈的過載卻能超過20G?原因是飛機的機體龐大,翼面寬且長,所能承受的過載自然就小。近程空空導彈的過載甚至可達30G,就是因為它的彈體和翼面很小很 短,彈體還是實心的,不易折翼和解體。 5、 彈體和彈頭以及自動尋的雷達直到命中目標也不分離,始終保持慣性制導+地圖匹配加GPS(專用軍事衛星)加自動尋的的制導模式。 彈道導彈不能打移動目標的幾個因素: 1、 沒有氣動彈翼,不能在大氣層中巡航飛行。 2、 末端不能自動尋的,依靠慣性打擊目標。老式彈道導彈將彈頭送入預定軌道後,發動機熄火,彈體與彈頭分離,就剩下一個光禿禿的彈頭飛向目標。就如同炮彈頭飛向目標的彈道一樣。彈道導彈就是這麼來的。俄羅斯的新型白楊M由於要在飛行途中機動變軌和再入大氣層時修正目標,提高命中精度,所以需要在飛行途中再次點火和雷達探測。一般在再入大氣層距離地表90公里左右雷達探測到目標並修正後進行彈體和彈頭分離,拋掉髮動機、制導系統、地圖匹配、制導雷達等制導尋的等部件。由於彈頭是離地面90公里高度依靠慣性成拋物線打擊目標的,所以精度很差,只能打擊城市或軍事基地這樣的固定大型目標,不能打移動目標。3、 簡單地說,彈道導彈就是在發射前就確定了落點。即便象白楊M這樣能機動變軌和末端調整目標方位的導彈,還是有60-100米的偏差,這還是固定目標,移動目標顯然偏差要大得多。彈道導彈打擊目標就象大炮打擊目標一樣,按照距離調控炮管仰角。仰角越大,打的越遠。彈道導彈也是一個道理。發動機相當於炮彈的底火,推力越大,送入軌道的速度就越快,彈道就越高,彈頭就打得越遠。 4、 網上不少有關彈道導彈打航母的搞笑性娛樂。以東風21D和美國的核動力航母為例,東風21D射程2000公里左右,屬於中程低軌彈道導彈,按照推算速度在6-10M左右。即上升衝出大氣層6M,飛行和下降段10M。姑且全程按10M飛行,2000公里距離大約需要13分鐘才能飛到。核動力航母時速35節65公里左右。在東風21D發射後可行駛14.5公里。即便象白楊M可在90公里高度調整攻擊原固定目標方位,但調整範圍只有五公里以內,現在航母已偏離原目標方位14.5公里,根本就沒法調整,導彈只有落在東風21D發射前確定的航母所在位置了.別說傷不著航母,航母連導彈爆炸的響聲也聽不到.呵呵.5、 還有更搞笑的娛樂說是“要解決彈道導彈象反艦導彈那樣攻擊航母並不是複雜的技術問題,中國要掌握很容易,美國的“潘興”在50年前就實現了。只要將導彈在下降再入大氣層時擺平能以4M的速度巡航飛行就行了…云云”。且不說潘興根本就不可能在再入大氣層後襬平以4M的速度巡航,否則反艦導彈還是美國的至命短板?還一直抱著射程120公里、戰鬥部裝藥90公斤的“魚叉”改來改去還是現模樣?還在將它當作頂樑柱?把潘興裝到軍艦和潛艇上,不論對陸還是對艦都不是戰斧和魚叉可比的。 首先,要使東風21D能在再入大氣層中平飛,必需設計彈翼和尾翼。比如俱樂部反艦導彈是兩片氣動翼,四片尾翼。氣動翼展是彈體直徑的4倍以上,尾翼展是彈徑的3倍左右。寶石反艦導彈是四片氣動翼四片尾翼,翼展是彈徑的3倍左右。日炙反艦導彈彈徑0.76米,翼展2.11米,接近3倍.空空導彈大多是四片彈翼四片尾翼,翼展也都在彈徑的3倍以上.按照推算,東風21D的長度不低於10米,彈徑不小於1.4米,相當於一架輕型戰機的長度和機身大小,翼展也需4米以上.即一片氣動翼長度不低於彈體的1.4米.若東風21D在再入大氣層時以10M的速度由半圓型拋物線下降至4M的速度在幾秒內機動擺平,至少超過60G的過載,不論什麼樣的彈翼和彈體都會凌空解體.需知大氣層只有100來公里,假如從,東風21砸到地面只需20多秒.米格25在以2.8的速度俯衝超過30秒擺平過載超過11G,用不鏽鋼做的機體也嚴重扭曲變形.白楊M為什麼要將發動機和制導系統、尋的雷達等部件在90公里高度全部棄掉的原因就在這裡。假如導彈解體,必然影響命中精度甚至墜毀。其次,東風21D要在再入大氣層後巡航飛行,需要攜帶更多燃;料。按照導彈再入大氣層離地面90公里時作慣性飛行,距離目標應不少於150公里,那麼導彈就需要多攜帶巡航150公里的燃料,那麼大個傢伙在大氣層中飛行150公里所需燃油一定不是個小數目,必然增加不少發射重量,那麼它的所有指標和軌道高度都與東風21系列有很大不同,實際上就是重新設計試研一型導彈。 其三,東風21D再入大氣層時以10M的速度下落要瞬間降為4M的速度平飛,在那樣的高過載條件下,即便導彈沒解體,發動機能否正常點火、制導系統和探測雷達能否正常工作才是技術的難點。 其四,前蘇聯曾研製成功的彈道反艦導彈是裝核彈頭的,不需要直接命中航母,精度要求不高,有白楊M的效能和精度就足夠了。裝配在潛艇上估計射程也不會很遠。其五,如果東風21D裝常規彈頭去打航母,那就是個大笑話。需知彈道導彈雖然發射重量大,但戰鬥部裝藥量卻很少。一般也就50來公斤。如果裝的是50公斤的鈾核子,威力起碼超10萬噸TNT。如果裝的是50公斤氫核子,威力超過100萬噸TNT,只要能夠發現航母,導彈能夠得著,不論精度有多差也能把航母打爬下。50公斤普遍炸藥打在航母上,就等於在水泥地版上放個小鞭炮。 ;另外,彈道導彈的機動不是巡航導彈或戰鬥機意義上的大角度整體機動改變飛行方向,而是導彈尖只作上下或左右稍微擺動一下,彈頭所指的原方向不變.比如白楊M在90公里高度作機動調整修正目標,到地面的調整範圍不超過5公里,可見尖頭導彈調整角度只有2-3度夾角,導彈減頭指向擺動不超過1釐米,彈道導彈機動變軌也一樣,只要彈頭尖部稍微擺偏一釐米,飛行幾百公里後,與原來預定飛行軌道的間距就會上幾公里或數十公里.而彈道導彈飛行幾百公里只需幾十秒,拉開與原預定軌道間距幾公里或數十公里也只需要幾十秒.這就是俗話說的”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比如白楊M在再入大氣層90公里時的最大調整範圍是5公里,那麼飛完90公里與原軌道間距就是5公里.若是在大氣層外軌道上調整飛行角度,飛完900公里時與原預定軌道的間距就是50公里.若此時再調回來,飛完900公里又回到原軌道上.白楊M所謂的S形機動變軌突防的原理就是這麼來的

  • 3 # 史上曾最強

    第一,片中如果是巡航導彈,整個廠區將變成一片煉獄!所以不可能用巡航導彈。

    第二,片中軍艦舷號177屬於052D序列,前甲板垂髮系統內應該是海紅旗9B防空導彈,此彈射程兩三百公里,速度可達四馬赫,百公里外目標一兩分鐘即可抵達;威力適中,不致傷及無辜;獨門絕技,修改引數可對地攻擊。

    第三,難就難在,在遍地混雜鋼鐵的廢墟中,如何區分出目標來!用直升機或無人機引導,必須提前抵達戰區,涉嫌未得命令先行動。用衛星吧,又有洩密之嫌!於是不如不交代那麼清楚!

  • 4 # 羽毛球吃貨公憤

    有技術可以實現,但似乎沒有聽說有專門的導彈。一般此項技術為布撒式彈藥,導彈或者炸彈到達目標區域上空後,會釋放很多子炸彈,一般會帶有降落傘,子炸彈為末敏彈,在降落過程中修正降落軌跡,到達目標上空時候,靠金屬射流實現對坦克的攻頂。但煙火效果一般是沒有電影所表現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簡短卻很美的古文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