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樹懶的心理樹洞

    人與人之間的誤會是源於互動、溝通,那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可以分別從資訊發出者的心理和資訊接收者的心理來分析產生誤會的原因。

    心理學研究發現,作為資訊發出者,常常會存在一種錯覺:認為自己表達的想法、感覺、需要是十分清晰的,而且對方能夠完全地“get”到自己的表達,不管這種表達是語言還是肢體、眼神。由於這種錯覺,資訊發出者就不會過多解釋自己的想法,哪怕對方其實並沒有完全理解你的意思,那麼兩人之間的誤會由此產生也就不奇怪了。比如說,老闆需要你寫一篇文章,簡單說了一下主題和要求,他認為自己已經把需要說得很清楚了,但是這篇文章要釋出在哪裡、讀者是誰、需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等等細節他都沒說,他認為這些點是你完全瞭解的,但是如果你沒有達到他的需求,他就會對此產生誤會。

    而對於資訊接受者來說,之所以產生誤會則是因為人們在接受資訊的時候,常常由於懶惰而只選擇自己認為必要的重點,在這個過程中會造成大量的資訊流的缺失。心理學家發現,認知主要分為直覺性認知和理性認知兩種,前者幾乎出於本能的感受,比如發現別人在抱怨而不由自主覺得心煩,但是這種認知往往容易出錯,後者則是需要透過邏輯推理、判斷來處理的資訊,但是在日常交往中,人們常常會習慣性地選擇直覺性認知,也就導致了在日常溝通中,我們常常會錯意思,有很多感性的錯誤的判斷,從而造成了誤會。

    所以說,不管是資訊發出方還是資訊接收方,都有天然的造成誤會的心理原理,需要我們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特別注意,才能夠減少誤會。

  • 2 # 暖心理

    面對這個問題,我先給一個簡單粗暴的答案,然後再給你分析。我的答案是: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經歷的事件不一樣,教育背景有區別,這就導致每個人在遇到問題時的應對方式、情緒、觀念、需求、渴望等幾個層面發生了碰撞。在碰撞的過程中,大家往往會沉浸在自己的受傷的感覺裡,難以真正看到對方。再加上不合理的溝通方式,會把對方推的更遠,有誤會也難以解開。

    接下來舉一個案例:一對夫婦,每天下班的時候,妻子會去開車接丈夫回家,因為家裡只有一臺車。有一天,丈夫對妻子說:你今後不要再接我回家了,我要走回家。妻子答應了。但是到了下班的時間,妻子忍不住又給丈夫打了電話,詢問要不要去接他。丈夫很不高興,妻子也很委屈,二人因此都很不愉快。

    這裡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一個典型的誤會。丈夫的立場是:我都給你說了,你怎麼還要來接我呢?妻子的立場是:以前都接你,很溫馨,下班了也想你了,我在確認一下你是不是真的想走回去,萬一你改主意了呢?這樣看來,丈夫有丈夫的道理,妻子有妻子的道理。我們先來看看丈夫這邊。丈夫需要的是什麼?他需要自由。他希望他能夠決定他自己的事情,並且妻子也能給予尊重。為什麼他對這一點如此介意?因為丈夫有一個控制慾很強的父親,不允許他決定自己的生活,丈夫在這方面有被吞噬的創傷。當其他人一旦有類似“控制”的行為,就彷彿觸碰到了他的逆鱗,讓他憤怒不已。再看看妻子這一邊,當妻子懷著愛意給丈夫打電話,卻受到了丈夫的怒意,妻子頓時就非常委屈。妻子需要的是什麼呢?她需要被理解,而不是被誤解。當別人不能理解她的真心的時候,她也會生氣會失望。妻子的原生家庭是這樣的:有著自戀的父母,把自己的需求投射到她身上,她自己的需求從來不被看見。妻子身上有著被拋棄的創傷。丈夫的誤解,彷彿又揭開了妻子的傷疤,讓她那種黑暗的孤單的感覺捲土重來。此時兩個人都深深地陷入各自的情緒中,難以看到對方。如果這時,他們能坐下來,坦誠地表達各自的脆弱和需求,真誠地去了解對方到底發生了什麼,我想,這個“誤會”將變成走向親密的臺階。

  • 3 # 鯨魚小星球

    從心理學角度而言,人與人之間那麼多的誤會,是因為缺少了“共情”(empathy),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心意相通”,或者說是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我們不得不承認,當我們溝通心靈的時候,每個人的心靈都是看不見摸不到的。所以你所謂的“誤會”,都是因為別人基於一些外部線索(比如一個人說的話,做的事等等)錯誤地理解了這個人的心理、意圖或者情感。那麼說到錯誤地理解,我們就要講一講人們是靠什麼方式正確理解他人的意圖、心理以及情感的呢?

    其中,共情是一個最重要的幫助我們人類彼此正確理解的心理機制。所謂共情,就是你可以體驗到別人體驗到的情感與思想,這一過程往往是透過心理學上稱之為“觀點採擇”(perspective taking,又稱視角轉換)的方式進行的,簡單說就是“換位思考”。當你把自己放在對方的立場上,體悟一下如果是你,面臨在這樣的情境時,會有怎樣的心理產生,說出這樣的話又是想表達什麼樣的情感和思想,那麼人們就更容易正確地理解到他人的心理和情感。

    與之相對應的,如果一個人難於進行“換位思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過於自我中心”,凡事很少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而只是從自己的位置出發,那麼自然而然地,這個人就很容易對別人產生誤解。在許多心理學實驗研究中都發現,一個人對他人產生了誤解,往往都是因為犯了“自我中心錯誤”。在我所進行的一系列實驗中也發現,人類大腦有特殊的認知神經機制來幫助進行這種“正確理解他人”的認知加工:當人們正確理解他人時,大腦中與換位思考有關的腦區(楔前葉,下圖中紅色區域)顯著啟用,而大腦中與自我視角加工有關的腦區(內側前額葉,下圖中藍色區域)則顯著被抑制。而對於不同人而言,理解他人的正確率正是和他們加工自我的腦區被抑制的程度呈正比。也就是說,越能在理解別人的時候抑制住自我中心傾向的人,越能正確理解他人的心理。反之,那些自我中心的腦區一直活躍的人,則傾向於對別人產生更多的“誤解”。

    所以,平衡好自我與他人的關係,在人際互動的時候適時地進行換位思考,能幫助我們避免更多的彼此誤解哦~~

  • 4 # 鵜鶘心理

    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被他人誤會,或者誤會他人的情況,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一個現象。我們可以從對於他人的認知以及溝通上來看一看誤會發生的原因。

    小時候我看過一個“疑人偷斧”的典故,講述的是有個人丟了把斧子,懷疑是鄰居家孩子偷的,結果他暗暗觀察那個孩子的神色和說話語氣,覺得就像是偷了斧子的樣子。後來那個人在刨土坑的時候找到了那把斧子,從此以後再看鄰居家的孩子,一舉一動都不像是偷斧子的了。這個故事說的就是先入為主的問題,當我們對某個人有些成見或不舒服的時候,對方的所作所為在我們看來都像是有一定“內涵”,而這只是我們自己所以為的,事情可能並非如此。心理學中提到“刻板印象”的概念,指人們對某個群體具有什麼特徵所持有的觀點,類似於去給他人“貼標籤”,也會影響到我們對於他人行為的覺知。

    此外,人與人之間要進行有效的溝通也並非易事,有時候自以為理解了對方所表達的意思,然而其實並沒有。我經常觀察到有些人看上去是在對話,事實上都是在各說各的,完全按照自己想象中對方的意思來回應對方,使得溝通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可能是和我們的文化有關,許多人在表達的時候往往也不是直接將自己的意思說出來,而是說話留半句,“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如果兩個人之間非常熟悉瞭解可能還沒有關係,但還不那麼熟悉的時候,如果不能夠清晰表達自己的意思,就會導致一些誤會的發生。

    因此,在與他人互動交流的時候,保持好奇,不要先有個預設的內容,然後去傾聽對方的話語,做一些澄清的工作,有助於減少誤會的發生。

  • 5 # 於際敬身心健康專家

    溝通是我們傳達資訊的一個渠道,良好的溝通使得我們在思想上達成一致,使感情更加通暢。所以在人際交往中產生誤會,往往就是在資訊傳遞中出現了偏差。影響溝通的因素有很多,我從主要的兩個方面來解釋這個問題:

    溝通主體:資訊發出者

    我說明白了嗎?而不是你聽懂了嗎?

    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我們似乎都有一種“他聽懂我說的話了”的錯覺。

    比如網上的段子,媽媽說“你去廚房那個那啥”兒子“啥?”“....真是啥事兒也辦不了!”兒子一臉懵...

    資訊發出者他們以為自己的需求能夠被對方清楚的感知到,也自以為表達的很清楚,所以很容易使對方在有限的資訊內產生誤解,這樣往往會帶來雙向的誤會,你在埋怨對方不懂你的同時,也表明你沒有明白對方的想法。

    擁有高情商的溝通技巧,是在向對方傳達完資訊後,多問一句“我說明白了嗎?”而不是詢問對方“你聽懂了嗎?”

    對詞語的謹慎使用

    擁有簡潔明瞭的語言和嚴謹的邏輯,更容易讓對方理解,並且中國語言博大精深,如果你在一些場合用了多重含義的詞句,也會引起對方的誤解。

    溝通客體:資訊接收者

    對資訊的解讀

    在資訊傳遞的過程中,還會被其他傳遞通道上的因素所影響,所以資訊一定會失真。

    當資訊接收者接收到資訊,會進行二次解讀,會無意識的新增進自己的價值觀,進而產生歧義。

    人們總是喜歡聽好話,所以在資訊篩選的過程中,接收者也難免會把符合自己期望的資訊篩選出來進行加工,而忽略了其他負面資訊,這也會導致雙方產生誤會。

    被誤解後不要急於去指責或者埋怨,找到矛盾點,正確解決問題。在溝通中儘量減少誤會的可能性,多進行有效溝通。

  • 6 # 每日談心

    人與人之間為什麼有那麼多誤會?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確實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大大小小的誤會存在,那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是為什麼?

    首先,發展心理學上強調: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且完整的個體,因為不同的生長環境與成長背景,所以人與人之間會有不同的本質差異,比如性格、行為處事等等。而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認知會影響著TA的決策,可以說是,誤會的產生正是因為誤會的一方受限於自己的認知,無法建立起同理心,去換位思考理解對方的體驗與感受。

    其次,從社會發展心理學來看,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人會有刻板印象的存在。比如說,當一個威猛的男性與一個瘦弱的女子當街吵架的時候,當女子表現出嬌弱一點的時候,很多人就會覺得是威猛的男性在欺負這個女子,但事情是否真的如此,那就未必了。這種刻板印象恰恰使得我們沒辦法去看清楚事實,從而造成誤會。

    所以,這就要求我們要去儘可能地避免誤會的發生,具體要求我們:提高自我意識、控制自己的情緒、與之建立同理心。

    只有在自我意識得到提高之後,我們才能更加客觀地去意識到問題的所在,去看清楚誤會的背後真相;而這一個過程,又要求我們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否則當了情緒的奴隸,就很難去客觀決策,更別說是我們要做的建立同理心了。

    建立同理心的目的,就是為了去與對方感同身受,從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不一樣的角度看問題,就會有不一樣的想法和收穫,這才是避免誤會的關鍵。

    總而言之,人與人之間本就存在差異,無法理解差異並嘗試去設身處地地思考問題的話,誤會難以避免。祝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本戰國時代計程車兵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