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Jss135
-
2 # 白豆腐n
一、決策有用觀
1、主要內容:
(1)會計的目標在於提供決策有用資訊,會計的著眼點在於會計報表本身的有用性;
(2)只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則,無論資訊的主觀程度如何,資訊量是多多益善;
(3)在計量屬性和計量模式的選擇上主張多種計量屬性(歷史成本、現行成本、現行市價、可變現淨值、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等)並存擇優,還倡導物價變動會計模式;
(4)不過分強調會計資訊的精確性。
2、優點:
(1)堅持決策有用觀有利於提高會計資訊的質量。
(2)在會計計量模式上採用多種計價方式並存,反映了配比原則。
(3)堅持決策有用觀有利於規範和發展資本市場,促進社會資本的流動性和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
3、缺點:(決策有用觀是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較受託責任觀在現代經濟環境下有一定的優勢,但其使用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侷限)
(1)對“有用”的評價太主觀,可操作性低。會計資訊的使用者是多元的,不同的資訊使用者對有用性的要求必然不同,即使是同一資訊使用者,在不同的時期對會計資訊也有不同要求。此外,從決策有用觀的主要內容上來看,是各種觀點的糅合,比較含糊而不明確,因此可操作性低。
(2)“決策有用”與審計目標的不協調。從審計產生的背景看,審計的產生在於受託責任,而不是決策有用,如果會計目標定位於“決策有用”、審計就可能達不到目的。
二、受託責任觀
1、主要內容:
(1)會計目標在於反映受託責任履行情況,強調對委託方的忠實性;
(2)受託責任實際上是一種產權責任,產權必須如實反映、不偏不倚並可以驗證,以維護產權主體的權益,因此更加強調可靠性;
(3)在計量屬性和計量模式的選擇上,主張採用歷史成本;
(4)為了客觀、有效地反映受託責任,會計資訊應儘可能精確。
2、優點:
企業採用受託責任觀,有助於外部投資者和債權人評價企業的經營管理責任和資源使用的有效性
3、缺點:
(1)受託責任學派強調真實地反映過去,主要關注企業的歷史資訊,而對於未來事項很難得以反映,例如,投資者的投資風險和報酬。
(2)在會計處理上,用現時收入與歷史成本計量的費用進行配比,難以體現真實性的原則。
(3)在會計資訊方面,受託責任學派很少會顧及到委託者以外的資訊需求,忽略潛在投資者的利益和要求,因而難以進一步提高會計資訊的質量。
(4)適用環境方面,受託責任觀產生的經濟背景是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並且投資人與經營者之間有明確的委託與受託關係。而在現代社會中,兩權不分離的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普遍存在。而且,在現代社會中,委託方並不總是明確的。這時,受託責任觀就受到了人們的質疑。
-
3 # 安與你z
決策有用觀的主要內容是:
會計的目標在於提供決策有用資訊,會計的著眼點在於會計報表本身的有用性;只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則,無論資訊的主觀程度如何,資訊量是多多益善;在計量屬性和計量模式的選擇上主張多種計量屬性歷史成本、現行成本、現行市價、可變現淨值、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等並存擇優,還倡導物價變動會計模式;不過分強調會計資訊的精確性。
決策有用觀的優越性
1、堅持決策有用觀有利於提高會計資訊的質量。2、在會計計量模式上採用多種計價方式並存,反映了配比原則。3、堅持決策有用觀有利於規範和發展資本市場,促進社會資本的流動性和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
決策有用觀的侷限性1、對“有用”的評價太主觀,可操作性低。會計資訊的使用者是多元的,不同的資訊使用者對有用性的要求必然不同,即使是同一資訊使用者,在不同的時期對會計資訊也有不同要求。此外,從決策有用觀的主要內容上來看,是各種觀點的糅合,比較含糊而不明確,因此可操作性低。
2、“決策有用”與審計目標的不協調。從審計產生的背景看,審計的產生在於受託責任,而不是決策有用,如果會計目標定位於“決策有用”、審計就可能達不到。
受託責任觀的主要內容是:
1、會計目標在於反映受託責任履行情況,強調對委託方的忠實性;2、受託責任實際上是一種產權責任,產權必須如實反映、不偏不倚並可以驗證,以維護產權主體的權益,因此更加強調可靠性;3、在計量屬性和計量模式的選擇上,主張採用歷史成本;4、為了客觀、有效地反映受託責任,會計資訊應儘可能精確。
受託責任觀的優越性:
有助於外部投資者和債權人評價企業的經營管理責任和資源使用的有效性。
受託責任觀的侷限性:
1、受託責任學派強調真實地反映過去,主要關注企業的歷史資訊,而對於未來事項很難得以反映,例如,投資者的投資風險和報酬。
2、在會計處理上,用現時收入與歷史成本計量的費用進行配比,難以體現真實性的原則。
3、在會計資訊方面,受託責任學派很少會顧及到委託者以外的資訊需求,忽略潛在投資者的利益和要求,因而難以進一步提高會計資訊的質量。4、適用環境方面,受託責任觀產生的經濟背景是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並且投資人與經營者之間有明確的委託與受託關係。而在現代社會中,兩權不分離的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普遍存在。而且,在現代社會中,委託方並不總是明確的。
回覆列表
1、決策有用觀,就是指會計是為企業各利害關係人進行決策提供有用資訊的觀點。
其主要觀點是:根據美國會計學會發表的《基本會計理論報告》,會計的目標是為了"作出關於利用有限資源的決策,包括確定重要的決策領域以及確定目的和目標"而提供有關的資訊。
2、受託責任是一種普遍的經濟關係,也是一種普遍的、動態的社會關係。
一個是委託人另一個是受託人或代理人。委託人將資財的經營管理權授予受託人,受託人接受託付後即應承擔所託付的責任,這種責任就是受託責任。
3、決策有用觀的優越性:(1)堅持決策有用觀有利於提高會計資訊的質量。(2)在會計計量模式上採用多種計價方式並存,反映了配比原則。(3)堅持決策有用觀有利於規範和發展資本市場,促進社會資本的流動性和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
4、決策有用觀的侷限性(1)對“有用”的評價太主觀,可操作性低。會計資訊的使用者是多元的,不同的資訊使用者對有用性的要求必然不同,即使是同一資訊使用者,在不同的時期對會計資訊也有不同要求。此外,從決策有用觀的主要內容上來看,是各種觀點的糅合,比較含糊而不明確,因此可操作性低。(2)“決策有用”與審計目標的不協調。從審計產生的背景看,審計的產生在於受託責任,而不是決策有用,如果會計目標定位於“決策有用”、審計就可能達不到目的。5、受託責任觀的侷限性
(1)受託責任學派強調真實地反映過去,主要關注企業的歷史資訊,而對於未來事項很難得以反映,例如,投資者的投資風險和報酬。(2)在會計處理上,用現時收入與歷史成本計量的費用進行配比,難以體現真實性的原則。(3)在會計資訊方面,受託責任學派很少會顧及到委託者以外的資訊需求,忽略潛在投資者的利益和要求,因而難以進一步提高會計資訊的質量。(4)適用環境方面,受託責任觀產生的經濟背景是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並且投資人與經營者之間有明確的委託與受託關係。而在現代社會中,兩權不分離的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普遍存在。而且,在現代社會中,委託方並不總是明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