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樂視接手一年後,為三里屯世茂工三專案開出40億元的新價碼,這個價格較樂視去年約30億元的收購價上浮超過30%。隨著北京樓市限購,商業地產市場已經井噴,世茂·工三的價格應該是有縮水,而不是溢價到40億,為什麼賈躍亭還要獅子大開口?在打什麼算盤?有點看不懂了……
11
回覆列表
  • 1 # 完美理財

    40億元。

    這是樂視為三里屯工三專案開出的新價碼,這個價格較樂視去年約30億元的收購價上浮超過30%。

    商業地產發展商的想象力不夠用了,要知道,在這一行,拋開租金談資產價格的都是耍流氓。

    工三專案易主一年,品相隨之改變,如果說世茂手中的工三是個身量未開的小家碧玉,定位不清,遠比不上近在咫尺的太古裡明媚妖豔,那麼,樂視接手一年後,工三便幾乎要跳起廣場舞了,無論什麼時候去,一層的寶貴空間永遠在做特賣,上品折扣的那種。

    如果有人告訴我,在這種運營水平下,工三的租金水平上漲了30%,我會覺得MUJI、UR們都瘋了。

    所以,商業地產圈的人士如何看待40億元的報價呢?

    首先,他們會說,樂視的思路,我們不懂。

    畢竟,八百米外的三里屯太古裡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商業專案,虹吸效應使得太古裡周邊幾乎沒有堪稱成功的購物中心,倒是百貨撤店、商場易手的訊息不少。

    大樹底下好乘涼,但大樹底下也不長草,除非你也是大樹,比如你是九龍倉,你就可以平分秋色,放眼全國,能達到這種水準的商業發展商實在太少,即便達到這種水準了,給它一個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可租賃面積2.5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它也施展不開。

    再者,商業專案倒手,通常五六年會是一個比較優質的時間節點,因為持有專案、精細運營、提升價值需要時間沉澱,無論對買方還是賣方來說,這個時點的資產情況和價格都會處在相對理想的狀態。

    大宗商業交易不同於住宅,參與主體都很理性,一年易手的情況很少見,商業氛圍越來越差卻想以30%的溢價易手的情況更少見。

    當然,三里屯是絕版地段,不排除有人會為了這個稀缺資源付出超額代價,但做持有運營的話,賬是算不過來的。

    如果改變用途,把購物中心變成寫字樓散售算得過來賬嗎?

    不好意思,還是算不過來。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周邊寫字樓市價普遍在5萬-6萬元/平方米(這個價格再一次驗證商業地產是一個理性市場),總銷售額在25億—30億元左右,這還不包括修改規劃的不確定性和改造成本。

    無怪乎,多家排名前十的房企對這個專案都有興趣,但都沒有出手,至於受到印力地產加持的萬科能談到什麼價格,只能拭目以待了。

    還有人要問,給賈躍亭一百多億紓困的開發商孫宏斌為什麼不買工三呢,只能說,一是融創並不擅長商業;二是孫宏斌又不傻。

  • 2 # 風中轉圈圈凌亂

    博眼球,造勢吧。想說他樂視有這個能力把30億的專案做成40億,30%的回報比,用已吸引更多更大的投資商和風投基金。

  • 3 # 輪胎二哥

    眾所周知,樂視很缺錢。樂視生態很美好很理想,但現實很骨感。

    樂視陷入危機,賣地維持再正常不過。只不過高溢價賣地有點出乎意料,一直處於輿論中的明星樂視也許早已習慣這種思維了——高溢價!哥賣的是夢想,只要有人買單就行!

    危機中的樂視能走多遠,轉型能否成功?樂視需要做減發,需要更理智更務實,更需要一隻優秀的團隊,為共享生態而共同努力!真心祝願樂視中國模式能夠成功!

  • 4 # Nan75304608

    實際能賣超過二十五就很不錯了。今年環境對商業地產來說比去年差多了。再說樂視的情況誰都知道,現在不落井下石才怪。另外別忘了,樂視這種缺錢公司買地產肯定用槓桿,賣完還上銀行貸款肯定是賠錢的。業內的都明白,就看樂視怎麼蹦噠這幾天吧。

  • 5 # 開心無敵22

    商業地產不像住宅地產,商業經營不好,它的價值是反向的,還有商業地產的稅收和增值稅都讓賣家輸的懷疑人生,而住宅就不一樣了,一線城市源源不斷需求,北京這種城市就怕沒有,不怕沒高價

  • 6 # 最高運營官

    在中國,壟斷者正在主導新興創業者的命運。

    早在兩年前,移動互聯時代大戰時,新興的創業公司們發現,他們已經被BAT巨頭包圍了。它們一邊壟斷了網際網路流量,一邊手持鉅額現金。他們按照陣營介入到創業公司之中,用資本一邊加劇競爭的殘酷,一邊推動行業的快速成長和飽和。

    於是一種奇怪的恐懼和焦慮情況發生在中國的創業者身上:如何處理與BAT巨頭的關係?而不是如何完善自己的商業模式、如何快速進行技術研發和迭代、如何確立規則……新興的創業者比拼的是誰能夠在這場燒錢遊戲中撐到最後,資金耗盡的一方出局、留下的一方拿走整個市場。

    美團、滴滴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留給創業者的機會不多了,”程維的這句話反映出他對未來創業機會的渺茫的擔憂;“我們離破產只有六個月”,王興這句話表達的是對失去巨頭支援後隨時可能出局的焦慮。

    不甘失去主導權的創業者們怎麼辦?

    一位曾經公開指出BAT是壓在創業者頭上三座大山的創業公司董事長、樂視創始人賈躍亭為了破局而出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在過去六個月時間裡,樂視這家曾經被認為是最有可能跳出BAT模式的網際網路公司,已經陷入到眾所周知的困窘難堪的境地。

    困窘首先來自於資金的匱乏。樂視在2012年以前一直是家網際網路影片公司,這個產業競爭激烈、變現緩慢。此後因為BAT的加入,導致曾經的流量之爭變成資本之爭:拼的是誰能買得起更多的版權。此後樂視透過進入智慧硬體、整合內容、終端與雲端的關係為自己贏得了一線生機。而為了爭奪移動互聯時代的話語權,樂視試圖將這一模式複製到其它終端之上,相繼進入智慧手機與汽車產業,過程中採取了極為激進的發展策略。

    投行業人士就認為,樂視看似令人眼花繚亂的融資手段背後,本質上非常簡單粗暴:賈躍亭作為大股東和創始人,將公司經營風險與資金風險全部承擔於一身——這種將資本、公司與個人三方利益捆綁在同一戰車上的做法,是一場非生即死的豪賭。

    在中國,有非常多的民營企業家不得不選擇類似的方式來在日益壟斷的市場中求得生機,高負債、加槓桿是最直接快速的方式。據媒體報道,中國一家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商,在短短五年時間裡,不依靠銀行貸款的情況下借貸近3000億,迅速擴張成一家全國性房企。

    壟斷的力量越強大,逃離它們就越需要非常手段。這讓他們無一例外的遭遇廣泛的質疑甚至是攻擊,而樂視是其中一個被圍攻得最為兇狠的公司。因為其創始人高調宣揚了自己的野心與目標,對比現實中的處境,這讓它充滿了堂吉訶德式的荒誕印象。

    3、黑洞、AI與堂吉訶德

    Google、Facebook、Microsoft、亞馬遜、BAT已經成長為巨大的宇宙“黑洞”——前谷歌大中華區Quattroporte、現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如是說,因為它們不斷進入新的領域,將一切資料吸附到自己的執行軌道上,卻從不分享。

    巨頭們一邊壟斷流量與資料,一邊建立自己的雲端和演算法,它們中間可能誕生終極控制者。當然,也許是它們反過來被AI控制,現實版《駭客帝國》終將上演——這絕非危言聳聽。事實上,矽谷巨頭們正在爭相表達自己的擔憂,馬斯克、拉力·佩奇、扎克伯格……甚至科學家霍金也加入了這場預言賽。

    與操心未來的壟斷巨頭們形成反差的是,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卻對自己的現實悲觀不已——被攔路打劫、割肉求生算什麼?“賣身要趁早”,否則等待他們的可能是賣身亦不可得的命運。

    投資人開始難以忍受這樣的現狀了,他們開始公開召喚創業英雄重新出現。“AI已經不是網際網路時代的遊戲了,無人車、交通、運輸、物流、醫療等都是BAT沒有佔領的領域,如果說AI是一個房間,以BAT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只有房間裡面的一個桌子這麼大。”李開復說。

    但這一次沒有人站出來高喊要顛覆BAT了。在經濟下滑、市場大轉型的時期裡,每個人想的首先都是生和死的問題。在一片沉默的注視中,樂視在資金的泥塘中苦苦掙扎。它姿態難看地站著,就是不肯倒下去。有人告訴他夢想已然不能實現,有人告訴他最好堅守家園。但賈躍亭還是選擇出發了——

    “堂吉訶德將盔甲收拾乾淨,頂盔改成頭盔,瘦馬取了名字,自己立好名號,杜撰了一個意中人。

    於某個炙日炎炎的七月早晨,騎上駑騂難得,跨盾牌、握長槍,一個人到了郊外.

    他沒向任何人吐露自己的心事,悄悄地踏上了心目中非同小可的道路。”

    他的現實主義僕人桑丘,一路嘲諷,一路跟隨。

    誰知道,那不是一條讓日益壟斷封閉的網際網路世界重新恢復開放、協作與平等的道路?

  • 7 # 人生如夢2016

    賈氏騙局的常用招數。都是關聯公司。我30億買40億賣給你,你再50億賣給他。幾個倒手,公司就盈利幾十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數字萬用表怎麼測量繼電器的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