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娛百曉生

    現在的電影市場非比尋常。只要是大製作,受到媒體廣泛關注,觀眾還是願意買票進場的。往往第一輪觀眾嚐鮮後需要依靠口碑提振的後幾輪,決定了票房有多高(《戰狼2》就是如此推波助瀾的)。但像《妖貓傳》這樣的大題材大製作,第一輪就差不多收回成本了。至於能有多高,由於該片題材不像《戰狼》這樣討巧。我覺得收個十四五億,去掉分成,估計勉強保本。

  • 2 # DOCO熱紀錄

    優點不必多說,導演陳凱歌花費6年時間搭建的長安城,龐大瑰麗,一幅令人目眩神迷的盛唐之景躍然眼前。

    ▲《妖貓傳》片段

    觀眾詬病之處主要在於內容,劇情空洞,後半段利用旁白推動故事發展。

    雖然能看到導演追求藝術的赤子之心,但是,沒有完整的故事作為支撐,再厚重的藝術都顯得華而不實

    《妖貓傳》目前的豆瓣評分6.9,勉強算及格,但是很多觀眾已經表示欣慰。

    因為相比陳導不著調的《無極》和《道士下山》,《妖貓傳》雖然無法複製《霸王別姬》的輝煌,但終歸還算是畫面美感能值回票價的奇幻電影

    ▲《無極》評分4.9,和《小時代2:青木時代》評分相同

    陳凱歌1993年執導的《霸王別姬》有多經典就不在此贅述了,懂得人自然懂。

    它是最好的陳凱歌、最好的蘆葦、最好的張國榮的結合。

    我們需要經典影片來回望歷史、認識“人”這個複雜的軀體和靈魂、感知人類情感,同時,也需要經典影片助力當代電影的發展。

    於是便有了這麼一部紀錄片,它回顧了民國到當代的經典電影,每一部電影都是華語電影史的入門必修課,該紀錄片被視為華語電影史性別研究的重要影像資料

    除此之外,它幾乎把當代兩岸三地電影圈內的重量級人物問了個遍

    張徹、陳凱歌、張國榮、焦雄屏、侯孝賢、李安、李小龍、狄龍、蔡明亮、徐克、吳宇森、楊德昌......

    它問導演陳凱歌是不是恐同,

    張國榮如何評價女扮男裝的林青霞,

    徐克為什麼把梁祝改成徹頭徹尾的異性戀故事,

    李安如何看待中國孝道

    ......

    這部紀錄片就是《男生女相:華語電影之性別》,豆瓣評分8.7

    關錦鵬在片中藉助與其他影人的對話,回顧了中國電影的發展簡史,同時也完成了電影人與自我、與歷史的對話

    難能可貴的是,關錦鵬用一種別樣的角度,對中國電影史中的性別問題展開了一次細緻的探討

    《男生女相:華語電影之性別》共分為五個篇章

    1

    父親的缺席

    導演關錦鵬自述了自己的身世,父親的離世使得身為家中長子的他過早承擔起家庭的責任。

    ▲ 香港導演 關錦鵬

    這樣的經歷呈現在電影中就變成了對於缺失的有關父親記憶的追尋,在關錦鵬的電影《阮玲玉》、《紅玫瑰白玫瑰》中都能看到男人澡堂這個意象

    在他看來,赤裸裸的不設防的澡堂能夠讓他想起父親的味道。

    2

    陰柔與陽剛之容貌與肉身

    這一部分在紀錄片中佔了很大的比重。

    關錦鵬早期以女性為主的電影,說到香港電影導演張徹、李小龍、吳宇森在電影中刻畫的陽剛男性世界,再回顧了中國三十年代的男性情誼電影,最後討論了陳凱歌《霸王別姬》中的男性和女性形象

    20世紀70年代李小龍旋風吹起來之後,香港銀幕上的男性多為陽剛的英雄形象,特別是張徹力推的王羽、狄龍等主演的刀劍武俠片中的男主角。

    ▲香港武俠電影第一位紅星 王羽

    ▲ 狄龍 年輕時期

    正如張徹所說:

    中國傳統的男性理想就是三國時期的桃園三結義男人之間惺惺相惜的道義之情

    為了表現男性陽剛之氣和道義之情,男主角多為輪廓硬朗、劍眉星目的面孔。

    到了第五代導演陳凱歌手中,男性形象不再單一

    他們可以是張國榮飾演的擁有陰柔俊美之貌和纖細敏銳之情的程蝶衣。同時,男性之間的關係也不只是友誼這麼簡單,而變成了同性之愛

    3

    父親的無處不在

    第三章透過探討李安的《喜宴》、侯孝賢的《童年往事》、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分析了隱藏在電影中的父權意識和男性主張

    從錯落的訪談感言和影像片段中,我們得以看到男尊女卑、父親的權威和距離感所形成的垂直父權關係對家庭和個人的支配影響

    ▲ 導演 李安

    4

    尋找父親,發現哥哥

    ▲ 蔡明亮電影《愛情萬歲》海報

    5

    陰柔與陽剛之易裝與變性

    這一部分關錦鵬集中火力談了中國電影的性別倒錯問題,《梁祝》的反串,徐克在《刀馬旦》、《東方不敗》中努力將林青霞、李嘉欣等靚女改為靚男,皆是演員表演的性別本質的流動和變化。

    ▲ 永遠的東方不敗 林青霞

    原本以為《男生女相:華語電影之性別》是長篇累牘、學術論述的中國電影史,沒想到被關錦鵬用一種“聊天式”採訪解決了。

    多位導演對自己和同行作品的個人化解讀,雖然從回憶、感情和私己態度出發展開討論,但是卻輻射出了中國傳統家庭、社會、文化等複雜因素的勾連,引發了人們對於男女性別和個人身份的思考。

    影像的意義理當如此,不論是經典電影還是好紀錄片,都能讓我們見世界、見個人

    作為影迷,我們希望每一個電影人不以曾經的輝煌成績束縛自己,我們喜聞樂見每個電影人的進步,但期待他們永不止步。

    否則等一部好作品,真的很是心焦啊!

    DOCO君陪你 悅享真實世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怎麼總是感覺很冷,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