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晴之婉約
-
2 # 韋志中心理學網校
尊重孩子,這是開啟孩子心靈的鑰匙!
尊重孩子,這或許是我們許多人都知道的,但是卻非常難做到的。因為我們更多的時候只會尊重比我們強大的人,以及上位者。很遺憾,孩子在我們眼裡只是孩子,所以在大多數時候,我們雖然知道要尊重孩子,但是我們可能卻很難做到。
尊重意味著接納,接納孩子的當下,接納孩子的狀態,接納孩子的想法,接納孩子與我們交流的時候不太想說話,接納孩子想交流他想交流的內容。在我做諮詢的時候,孩子想聊什麼就聊什麼,孩子感覺聊什麼對他最有幫助,那就聊什麼,孩子想多說就多說,孩子不太想說那就先不說,都沒有關係。越是這樣,孩子說的反而越多,越是在不知不覺間說了之前很少給別人說過的內心的想法。
尊重意味著平等,不以專家的身份自居,不盲目的以為自己走過的人生路多就一定比孩子的經驗要豐富,不拿家長的權威去壓制孩子的想法,不隨意的點評,不做是非的判斷,多提醒自己避免上位者的姿態,多提醒自己少讓孩子感覺欠自己的。沒有一個孩子願意以非常不平等的身份與父母聊天(雖然親子之間可能本來就是不平等的)。
尊重意味著信任,相信他想改變,相信他能改變。相信孩子也想更好,相信孩子在當下肯定也已經為他自己的生命盡了全力,孩子肯定也想讓自己的學習能提上去,雖然表面看起來不是太在乎,雖然表面看起來可能沒有更努力,但是孩子的內心肯定是想更好的,或許孩子在遭受著不為我們所知的難處,或許他們的內心在焦慮,在糾結,他們也有自己需要獨自去面對的議題,他們有他們的不易,只不過他們沒有給我們更多的去講述過,沒有講述過並不代表就沒有。不要去說小孩子有什麼煩惱,小孩子憑什麼就不能有煩惱?
每一個人的未來都有很多的可能性,相信孩子是有改變的能力的,多關注孩子做到的地方,做的相對比較好的地方,然後給予肯定。我們都不相信孩子能更好,孩子又怎麼可能能更好?努力了幾天沒有改變,我們就感覺孩子好像改不了了,一輩子就這樣了,那麼孩子可能真的就會一輩子就這樣了!
尊重意味著理解,理解他的想法,理解他為什麼會這樣做?理解是什麼讓她有了這樣的選擇?他一定有他的道理。雖然當下我們不一定太理解,但我們可以不預設,空杯心態,試著去理解,以開放的態度去與孩子溝通,去合作的方式對話。同時學著換位思考,學著換位體驗,或許我們將看到孩子更多不一樣的面。
尊重,或許從我們願意去嘗試著改變自己,那一刻開始!
-
3 # 冬九魚
你是怎麼教育的呢?是傳統的老一套,學了一大推管教理論,只管吃飽睡好“仗勢欺人”的媽媽還是努力改變自己的“學習型媽媽”?
“我是為你好”曾經都是我們父母輩的人經常說給我們聽的,以為只是發生在我們的父母這輩。可是自從當上了媽,我們有多少次,都是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就像我只想著“禁止吃麵包”,覺得孩子就是“餐前想吃零食”,而孩子的真正需求只是享受拿著盤子,夾麵包,付賬的心情。比如孩子想自己吃飯,你卻覺得孩子在“霍霍”,而忽略孩子真實的想法,他們只是想自己動手,自己吃。
工作很累,照顧孩子很累,很多時候在教育孩子上我們就沒有那麼多精力去思考去學習,不知不覺的傾向於簡單粗暴,“就這樣吧”。
你真的尊重孩子嗎?更多時候,我們的內心是不是真的給了他足夠的尊重,“像成年人之間的那種尊重”?在他專心做自己的事情的時候,你是不是強行中斷,“要出門要吃飯要睡覺”,你有沒有提前告知,讓他有一個思想準備和預期?
你真的信任孩子嗎?大部分時候,我們還是當他是個孩子,“啥都不懂”,還是忍不住替他做判斷、替他做決定。當他下定決心要做一些嘗試和改變的時候,你是不是總在喊著“不可以”“不要碰”“有危險”,而不是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環境讓他探索、發展?
尊重是一切的基礎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隱私、尊重孩子的選擇、尊重孩子的物品所有權、尊重將來的職業取向……,把孩子當著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很多家長做不到這一點,包括當初的自己。總想讓孩子按照自己心目中的理想道路走下去,結果只有四個字“雙方心累”。
沒有一個媽媽是全能的,也沒有哪一段親子關係是完美的。但忙碌和瑣碎,不是我們停止思考的藉口。有一些事情,做起來並沒有那麼難。
1. 陪孩子的時候,就靜下心來陪孩子,別玩手機,別心不在焉,用同理心去傾聽他的需求,;
2. 當他想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不要急著阻止,先觀望一下(但嚴密監視);
3. 孩子很不情願的時候,不要只是覺得他“不聽話”,我們要仔細想一想他抗拒背後的原因;
4. 給他一些(有限的)選擇,讓他挑選自己喜歡的衣服、繪本;
5. 盡力去理解孩子的世界,而不是以成人的標準去判斷、打標籤。
諸如此類的小事,還有很多。希望我們這些媽媽,都學會審視自己,反思自己。把孩子視作一個有思想的個體,像對待一個平等的成人一樣和他相處,我們都可以做更好。
-
4 # 時尚育兒圈子
尊重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獨特優勢
我們都聽過一個笑話,就是父母眼中最完美的孩子永遠是“別人家的孩子”。我們這代人孩提時期的不自信多半和父母總把自己和別的孩子比較有關,尤其是拿自己的弱項和別人的強項相比。
梁靜從來不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因為我深信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獨特優勢,我教育孩子只和自己做比較:每天是不是有進步?是不是透過努力成為了更好的自己,哪怕只是一點點?如果是,那麼媽媽就很滿意。我教育孩子,你不需要透過別人來檢查自己的位置,你的參照物是唯一的,那就是你自己。這樣,孩子在大集體的競爭環境中就不會動不動就焦慮,更不會自卑。 ”梁靜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她覺得高情商的孩子應該是從容、自信的。做父母的一定要給孩子時間去成長,一定要耐心和懂得放手。現在,女兒已經上學了,梁靜並不是特別在意她的學習成績。因為她覺得和成績相比,學習的能力更重要,因為學習能力是貫徹終生的。
尊重孩子的選擇
女兒自小就對色彩很敏感,喜歡信手塗塗畫畫。小時候梁靜就問她想不想找個老師學畫畫呢?女兒丫丫說“不願意”。梁靜問她為什麼?她回答說她不想讓人教,她更喜歡一個人畫。於是,梁靜就沒有堅持。又過了段時間,梁靜又去問她是不是需要老師教她學畫,丫丫仍然搖頭拒絕。後來,又過了一陣子,女兒自己來向媽媽求助了,她說:“媽媽我想找老師學畫畫了。”梁靜驚訝地問:“為什麼呢?”女兒有點不好意思地說:“因為有些東西我不知道該怎麼畫。”女兒一旦自己開口要求了,作為媽媽的梁靜馬上就給她報了繪畫班。因為是自己要求去學的,所以丫丫一直到現在都很開心地享受這項技能的學習。
作為媽媽,梁靜從不強求孩子去學這學那。但梁靜一定會盡量給他們機會多接觸有趣的新鮮事物,讓他們瞭解這個多彩繽紛的世界,發現他們對哪個有了興趣,就幫助他們去更多地發現和了解,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漸漸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由此找到最好的自己。
回覆列表
說到尊重,很多家長會要求孩子尊重老師和長輩,尊重每一個“別人”,卻很少有人會對孩子尊重。比如說,孩子不喜歡鋼琴,非要逼著他去學;孩子喜歡漫畫,卻告訴孩子那是沒用的書,給他買回來一堆作文書……打著愛的名義,對孩子極為不尊重,這恐怕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情況。而每每有孩子不接受表示反抗時,家長會覺得他們太不聽話了,請問你是要一個機器人還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每個人都應該得到尊重,孩子也一樣,他們也需要獲得認同感。當我們希望孩子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同時,給予他們充分的尊重,是父母愛孩子的首要職責。
中國孩子多數都生活在“別人家的孩子”的陰影下,很多家長嘴裡說著不會拿自己的孩子去作比較,卻常常在別人面前故意“謙虛”~對自己的孩子沒有客觀公正的評價,讓孩子在心裡有一種錯覺,“我”真的有那麼差嗎?爸爸媽媽真的是這樣看我的嗎?這是一個普遍現象,不分城市和農村,不知道這種陋習存在的原因是什麼,但我會盡量避免讓孩子陷入這種奇葩的評論中。不隨意給孩子貼標籤,也是對孩子的尊重。成長中的孩子,表現出各種各樣不同於常人的行為,是他們在探求未知世界的正常表現,不能因為一件事或者一個小小舉動,就斷言他是一個怎樣的人。有事說事,不上升到人格和自尊的批評,這才是真正愛孩子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