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啦寶貝育兒

    卡介苗(BCG)接種程式為出生後儘快接種。延遲原因未能在出生後及時接種的原因多見於①出生體重小於2500克的早產兒及新生兒疾病。② 短期或臨時禁忌症,如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嚴重溼疹等。補種要點存在短期/臨時禁忌症或疫情導致的延遲接種時可以待疾病或接種條件恢復後及時補種,4週歲之前的任何時間完成接種即可。① <3月齡兒童可直接補種。② 超過3個月齡未能接種,需要先進行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或卡介菌蛋白衍生物試驗,陰性者,應予補種。③ ≥4歲兒童不予補種。④ 已接種卡介苗的兒童,即使卡痕未形成也不再予以補種。乙肝疫苗(HepB)接種程式為0-1-6月齡,即出生後24 h內、1月齡和6月齡各接種一劑次。延遲原因① 導致未能在出生24 h內及時接種乙肝疫苗的原因多見於新生兒疾病,即短期或臨時禁忌症。② 在疫情期間,大部分嬰兒可能會面臨第2或第3劑次延遲接種的情況。補種要點① 存在短期/臨時禁忌症或疫情導致的延遲接種時可以待疾病或接種條件恢復後及時補種。② 建議在12月齡之前完成3劑次接種,其中第1與第2劑間隔應≥28 d,第2與第3劑間隔應≥60 d。③ 對於超過12月齡未完成全程免疫程式者,需儘早補種,補齊未接種劑次。脊髓灰質炎病毒疫苗(PV)接種程式為2-3-4月齡接種基礎劑次,4歲齡接種加強劑次。從2020年開始,前兩劑次將採用滅活脊髓灰質炎病毒疫苗(IPV)來替代之前的減毒脊髓灰質炎病毒疫苗(OPV)。含脊灰疫苗成分的聯合疫苗也可以作為替代。延遲原因在當前疫情形勢下,嬰兒可能會面臨3種情況的延遲接種① 滿2月齡尚未接種。② 接種了第1或2劑次,2或3劑次延遲。③ 滿4歲齡,第4劑次延遲。補種要點① 接種條件恢復後,優先補種本疫苗。對於遲種、漏種兒童,補種相應劑次即可,無需重新開始全程接種。②<4歲兒童未達到3劑(含補充免疫等),應補種完成3劑。③ ≥4歲兒童未達到3劑(含補充免疫等),應補種完成4劑。④ 補種時兩劑次脊灰疫苗之間間隔≥28 d⑤ 如果兒童已按疫苗說明書接種過滅活脊髓灰質炎病毒疫苗單苗或含脊灰疫苗成分的聯合疫苗,均可視為完成相應劑次的脊灰疫苗接種。無細胞百白破疫苗(DTaP)接種程式為3-4-5月齡接種基礎劑次,18月齡接種加強劑次。延遲原因在當前疫情形勢下,嬰兒可能會面臨三種情況的延遲接種① 滿3月齡尚未接種。② 接種了第1或2劑次,2或3劑次延遲。③ 滿18月齡,第4劑次延遲。補種要點① 接種條件恢復後,優先補種本疫苗。因為對於尚未接種任何劑次百白破疫苗的嬰兒,由於其基本無法獲得母傳的保護性抗體,難以預防2月齡之內的百日咳發病。如短時間內無法獲得接種,建議嚴格居家隔離,監護人做好防護措施。② 3月齡~5歲未完成百白破規定劑次的兒童,需補種未完成的劑次,前三劑每劑間隔≥28 d,第4劑與第3劑間隔≥6個月。③ ≥6歲接種百白破和白破疫苗累計<3劑的兒童,用白破疫苗補齊3劑;第2劑與第1劑間隔1~2月,第3劑與第2劑間隔6~12個月。A群流腦多糖疫苗(MPSV-A)接種程式為6、9月齡各接種1劑。A群C群流腦多糖疫苗(MPSV-AC)接種程式為3週歲、小學四年級各接種1劑。延遲原因在當前疫情形勢下,嬰兒可能會面臨三種情況的延遲接種① 滿6月齡尚未接種。② 接種了1劑次,第2劑次延遲。③ 3歲或小學四年級劑次延遲。補種要點① <24月齡兒童補齊A群流腦多糖疫苗劑次,兩劑次間隔≥3個月。② ≥24月齡兒童補齊A群C群流腦多糖疫苗劑次,不再補種A群流腦多糖疫苗。A群C群流腦多糖疫苗第1劑與A群流腦多糖疫苗第2劑,間隔≥12個月。A群C群流腦多糖疫苗兩劑次間隔≥3年,3年內避免重複接種。③ 對於≤18月齡兒童,如已按流腦結合疫苗說明書接種了規定的劑次,可視為完成流腦疫苗基礎免疫。④ 加強免疫應在3歲和小學四年級各接種1劑流腦多糖疫苗。麻腮風疫苗(MMR)接種程式為3劑次,8、18月齡和6歲齡各接種1劑。延遲原因在當前疫情形勢下,嬰兒可能會面臨3種情況的延遲接① 滿8月齡尚未接種首劑。② 接種了第1劑次,滿18月齡劑次延遲。③ 接種了前兩劑次,6歲齡劑次延遲。補種要點① 為控制低年齡麻疹病例,建議滿8月齡兒童應儘早接種麻腮風疫苗。其可與其他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同時、不同部位接種,特別是免疫月齡有交叉的甲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等。如需接種多種疫苗但無法同時完成接種時,則優先接種麻腮風疫苗;若未能與其他注射類減毒活疫苗同時接種,則需間隔≥28 d。② 注射免疫球蛋白者應間隔≥3個月接種麻腮風,接種後2周內避免使用免疫球蛋白。③ 在當前NCP流行期間,如未能按照免疫程式及時獲得接種,建議12月齡之前任何時間完成1劑接種。第2劑補種應與前劑次疫苗間隔≥28 d補種,若已>14歲,不再補種;第3劑補種應與前劑次間隔≥1年補種,若已>14歲,不再補種。乙腦減毒活疫苗(JE-L)接種程式為兩劑,1週歲(少數地區為8月齡)、2週歲各接種1劑。乙型腦炎主要是由蚊蟲叮咬傳播的,三帶喙庫蚊是本病的最主要傳播媒介。目前中國大部分地區是冬季,氣溫不高,蚊蟲尚未密集出現,受感染的可能性較低。延遲原因在當前疫情形勢下,嬰兒可能會面臨兩種情況的延遲接種①滿1週歲尚未接種。②接種了第1劑次,2歲齡劑次延遲。補種要點① 青海、新疆和西藏地區無免疫史的居民遷居其他省份或在乙腦流行季節前往其他省份旅行時,建議接種1劑乙腦減毒活疫苗。② ≤14歲適齡兒童,未接種乙腦疫苗者,如果使用乙腦減毒疫苗進行補種,應補齊2劑,接種間隔≥12個月。③ 注射免疫球蛋白者應間隔≥3個月接種乙腦減毒活疫苗。④ 在當前疫情形勢下,如未能按照免疫程式及時獲得接種,建議於24月齡之前任何時間完成一劑次乙腦減毒活疫苗接種。甲肝滅活疫苗(HepA-I)接種程式為兩劑次,即18和24月齡各接種1劑。延遲原因在當前疫情形勢下,嬰兒可能會面臨兩種情況的延遲接種① 滿18月齡尚未接種。② 接種了1劑次,24月齡劑次延遲。由於甲肝的傳播途徑主要為糞口傳播,目前居家隔離的情況下感染風險較低。補種要點① ≤14歲適齡兒童未接種甲肝疫苗者,應補齊2劑,接種間隔≥6個月。② 如已接種過1劑甲肝滅活疫苗,但確無條件接種第2劑甲肝滅活疫苗時,可接種1劑甲肝減毒活疫苗完成補種。③ 在當前疫情形勢下,如未能按照免疫程式及時獲得接種,建議於24月齡之前任何時間完成1劑甲肝疫苗接種。不建議延遲接種的疫苗1. 新生兒首劑乙肝疫苗和卡介苗需要在出生後儘快接種,尤其是母親乙肝表面抗原HBsAg陽性的新生兒,首劑乙肝疫苗應在開展助產服務的產科接種單位及時接種,並進行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斷;3月齡以下兒童的卡介苗無接種禁忌症者及時接種。2. 狂犬病及破傷風暴露後會造成嚴重後果,甚至危及生命,建議按照預防接種程式及時、全程接種。優先安排補種的疫苗1. 接種條件恢復後,優先安排可能超過免疫程式時間的兒童。2. 優先安排含麻疹成分疫苗(麻風疫苗、麻腮風疫苗等)、乙肝疫苗(尤其是母親表面抗原陽性的兒童)、脊髓灰質炎疫苗和百白破疫苗等的接種。3. 新生兒首劑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如出生時未及時接種,如符合同時接種其他免疫規劃疫苗條件的,建議同時接種多種免疫規劃疫苗。近期確需接種疫苗時的建議1.各單位經評估具備接種條件的,應合理安排開診時間,做好接種計劃和預約,錯峰接種,避免人員聚集。按規定嚴格做好接種場所消毒,定時開窗通風,嚴格落實獨立區域和專門通道。2.監護人帶兒童接種疫苗時,要做好個人防護;合理安排出行到達時間,儘可能減少現場等待時間;減少陪同人員,儘量不要乘坐人員密集的公共交通工具,減少與人群密切接觸;無法或拒絕佩戴口罩的嬰兒,儘量遠離人群,使用後的口罩不應隨意丟棄,應放入接種門診指定的醫療廢棄物袋中。疫苗延遲接種期間的注意事項1.對於首劑次乙肝、卡介苗、百白破等尚未接種的小月齡嬰兒,如家庭環境中有可疑患病風險的,應予以隔離,減少嬰兒罹患疫苗可控疾病的風險。2.做好健康防病宣教工作:監護人及兒童均應保持良好的衛生和健康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鼓勵兒童採用七步洗手法,從公共場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後以及飯前便後需徹底清潔雙手,洗手前儘量不接觸口、鼻、眼。兒童玩具需要定期消毒,如56℃加熱30 分鐘、75%酒精或含氯消毒劑和紫外線等。3.要每日做好兒童和所有家庭成員的健康監測,主動測量體溫。如家人有不適症狀,應主動隔離觀察,防止與嬰幼兒交叉感染。_需要強調的是,儘管多數短期延遲接種可能不會對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產生明顯影響,但是這並不代表疫苗可以無限期推後,而是應該在接種條件恢復後及時補種,一方面提高個體兒童在當前月齡下的疾病抵抗能力,另一方面提高疫苗的群體接種覆蓋率,有助於減少全人群疫苗可控疾病的發病風險。3.監護人和兒童在公共場所不要隨意觸控,接種後在醫院人員稀少的清潔區域留觀30 分鐘,但不要遠離接種門診以便於留觀。

  • 2 # 兒科李豔梅醫生

    孩子剛出生時醫院都會免費注射乙肝疫苗和卡介苗這兩種疫苗,但如果有特殊情況就不打或者打一針。因為如果產婦攜帶傳染性疾病的話,孩子出生後就不能打疫苗,並且孩子需要治療。如果產婦在懷孕期間治療的話,化驗結果轉為陰性,孩子出生就可以打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朝政府為什麼要派李鴻章去日本簽訂《馬關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