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勇往直前187122537
-
2 # 季我努學社
簡而言之,李鴻章出使日本進行馬關和議是中日雙方“合力”的結果,日本只讓李鴻章來以及清廷只能讓李鴻章去。
(李鴻章與日本內閣總理伊藤博文)
1895年,在李鴻章出使前,清廷增派戶部左侍郎張蔭桓、署湖南巡撫邵友濂出使全權大臣,赴日議和。但日本以張邵二人所攜“全權證書”不合國際法慣例,有名無實,而拒絕與二人談判,勒令二人限期回國。一方面,二人的資格確實未達到議定合約的標準,日方展開談判只能讓條約內容提前洩露;另一方面,日方也在此間隙,繼續攻城略池,擴大談判籌碼。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認為,張邵二人資歷威望較低,無法對條約條件作出決斷,清廷這是缺乏誠意的表現。因此,日方提出派恭親王奕訢或者李鴻章為全權大使,赴日和談,要求派出一個能對議和條件拍板定奪的人。有學者認為,清朝無王爺出使的先例,且奕訢患病,李鴻章又經辦外務十數載,與日方也打過交道,顯然他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奕訢)
日本的目標已經鎖定在李鴻章了,再看清朝的考慮。應該說,清朝完全沒考慮奕訢出使,奕訢在朝廷中沉沉浮浮,1884年中法戰爭中被罷免,雖因中日戰事起用,但權勢已不復當年,而且此行日本肯定是喪權辱國,宗室出使更是不合時宜。日本拒使後,清廷即開始考慮讓李鴻章出使日本了。接下來的一系列動作就是為李鴻章出使日本做準備了:李在1894年中日戰事中失利,被拔去三眼花翎,扒了黃馬褂,此時又因中日議和需要而重新起用,恢復殊榮。清廷已得知日本要求割地賠款,並最終給予李鴻章“商讓土地之權”,這些權力完全符合日本的要求,既然中日雙方對於出使人選及使臣權力已達成共識,接下來就不過是李鴻章何時起身渡日的問題了。
(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
其他原因如李鴻章是北洋海軍的直接管理者,日本要求其出使日本是為了羞辱於他,這種可能不是沒有,但是應該看到,在戰事如火如荼,日本要求清廷派出有威望能決策的使臣簽訂條約,迅速確定侵略利益才是他們首先要考慮的。李鴻章對於中日兩國的重要作用也體現在這方面。
-
3 # 鐵馬冰河wu
不邀自答。李鴻章,字漸甫,號少荃,出身官宦之家,安徽合肥人。李鴻章是中國近代史上難以繞過的關鍵人物,同時也是近代最具影響力的顯赫要人之一 。他科舉出身,師從曾國藩,以儒臣身份發跡于軍旅,靠鎮壓太平軍、捻軍而名噪天下,並因之攫取了極大的政治資本而飛黃騰達。 李鴻章精於權謀,亦頗有能力,升遷極快。後以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的身份把持晚清朝政、外交大權。他親自參與了《馬關條約》 、《中俄密約》、《辛丑條約》的簽訂,被華人罵作賣國賊,但他力倡洋務運動,提倡“自強”,所以一生譭譽參半,是個性格頗為複雜、極具爭議的矛盾人物。
1847年,李鴻章中進士,被授翰林院編修。太平天國興兵發難後,他受命回籍辦團練, 組建了淮軍,並追隨曾國藩一起聯手鎮壓了太平天國,後又率用洋槍洋炮武裝起來的淮軍一舉平定了席捲北方的捻軍起義,積功榮升為江蘇巡撫。1870年,他又被攫升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一時位高權重、勢焰熏天。李鴻章被清廷倚為柱石之臣,他一直活躍於晚清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舞臺上,是一位舉足輕重、一言九鼎的人物。
十九世紀的後30年,東西方列強用軍事、經濟、政治、文化一起跟進之手段 ,加緊了侵略、瓜分中國的舉措。此時,新崛起的東亞強國日本也開始對羸弱的大清虎視眈眈。慈禧太后很信賴並倚重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命他坐鎮天津,擔任清廷的首席外交顧問和對外談判的全權代表,參與了一系列重要的外交決策和落實。李鴻章審時度勢,主張對外“和戎” ,源於他對中外力量對比懸殊和列強貪婪本性有深刻的理解與看法。這也使他在制定外交政策和處理對外關係中採取了“綏靖”之策,也就是深知力不如人,不得已實行投降主義,不惜以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作交換, 以換取列強對清廷的支援, 從而使清政府腐朽落後的統治得以延續。
當然,李鴻章是在執行清朝的實際當權者慈禧的旨意,至於他的外交主張是否與慈禧不謀而合,抑或只是慈禧授意他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已不得而知。正是由於背後有慈禧太后的支援,李鴻章才有膽量和底氣冒天下之大不諱,在《馬關條約》、《中俄密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檔案、條約上籤了字。
1894年,日本悍然派兵入侵北韓,並武力挾持其國王。清朝作為北韓的宗主國,當然要出兵反擊日本,維護其和藩屬國北韓的宗主關係。李鴻章雖然力主派兵赴朝擊日,但卻消極備戰,認為敵強我弱,根本無法取勝。後來,日軍在平壤、牙山擊潰援朝清軍,同時在海上攻擊大清水師,李鴻章依然消極應戰,電令清軍採取守勢,不得主動發起進攻。他把停戰希望寄託在西方列強的調停上,此舉無疑助長了日軍的囂張氣焰。彼時的大清北洋海軍,不論戰艦噸位和艦船先進性均遠超日軍,卻在威海衛和旅順口遭日本海軍全殲,李鴻章嘔心瀝血、苦心經營的這支“強大”海上力量一霎那灰飛煙滅,以慈禧為首的清廷政要們被唬破了膽,他們舉起了白旗,委任李鴻章為“頭等議和全權大臣”,前往日本馬關辦理善後交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態度很強硬,李鴻章則委曲求全,步步退讓。伊藤博文威脅道:“若不答應條件,馬上派兵進攻北京”!逼李鴻章就範。李鴻章認為日、清實力懸殊,力不如人萬事皆休 !為維護大清的統治,只能忍辱負重,屈膝求和。
雙方於1895年4月17日(清光緒21年3月23日)簽訂了《中日馬關條約》。條約規定:割讓臺灣全島以及澎湖列島和所有附屬島嶼給日本,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作戰爭賠款 。同時,中國還必須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並允許日本商人在中國的各通商口岸投資辦廠,並享受一系列優惠待遇。訊息傳開後,大清舉國上下群情激憤,輿論大譁,社會各階層紛紛抨擊李鴻章出賣民族利益的賣國行徑。即便在統治階層內部,上至皇親貴胄,下至各省督撫,紛紛口誅筆伐,把一腔怨憤全都潑灑至李鴻章身上,炙手可熱、位極人臣的他竟成“眾人皆欲殺” 的國賊。此後,李鴻章一生的清譽 、曾無與倫比的政治地位一落千丈, 畢生打拼下的輝煌事業也一夜成空。
其實,李鴻章的個人悲劇又何嘗不是大清的悲劇呢?在晚清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命運,決非僅憑一人之力就可挽回。如果沒有李鴻章,也會有王鴻章、馬鴻章去完成他的使命。換個角度看,曾被大清統治者倚為肱骨、被譽為“有玄黃再造之功”的李鴻章,又何嘗不是在替慈禧太后頂缸受過呢?可以這麼說,李鴻章的過錯,是由當時特定的歷史環境和大清積貧積弱的國情造成的,他的悲劇結局既有個人的原因,但更確切地說應該是那個風雨如晦的動盪時代下整個國家、民族的悲劇縮影。
插圖源自網路
-
4 # 三農阿飛哥
當時的中國積貧積弱,不僅國力不如西方列強,更是被後來的日本彎道超過。但這還不是主要的,如果只是物質方面匱乏,透過全華人齊心全力,臥薪嚐膽,也未嘗沒有復興的時候,當時最要命的是腦子,人們的思想亂了,整個民族的大腦癱瘓了,沒有絲毫清醒的認識,仍做著天朝國、萬國來朝的皇帝夢。歷攬數次與外國的戰爭,英法要求開放通商,清政府是閉關鎖國,英法的使節好長時間,居然不知道和誰對接。而為了說服外國使節行跪拜禮,竟然將對方使節滯留天津數個月,清政府與外華人不是對等的談判關係,而是奉詔討逆。後期的清政府更是依靠義和團向全世界宣戰,作戰的物件竟然是攻擊東郊民巷的大使館區。因此,當時,清政府大多數人都是在自說自話,沒有人能聽得懂,和國際的溝通,雙方根本就不在一個頻道上。清政府後期,真正瞭解世界並懂得和外國交往的人並不多,李中堂是為數不多的見過世面的人之一。因此,中日雙方都希望李鴻章作為清政府的談判代表。對付這樣的殘局,再明白,再清醒又有什麼用?畢竟是城下之盟,賠錢也無非是多和少的區別,大的方向是誰都改變不了的。條約本身喪權辱國,但無可奈何的是李中堂,換了別人,也許比這個結局更壞。當時,日本人要求的是三個億,李鴻章拖到最後簽字是兩個億。這不是某一個人的錯,也不是一兩個人就能挽回的,只有全民族的人都覺醒了,才能夠眾志成城,使我們的民族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李鴻章臨終前寫了一首詩,也是他的最後一首詩,現錄於此。
臨終詩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閒看。
回覆列表
是日本要求必須李鴻章去…目的是羞辱他…他是戰敗者…也是覺得只有他能簽定合約…徹底讓華人認為他是賣國賊失去大清的信任、讓大清更弱.在日本李鴻章還被刺殺…封建王朝豈能是他能賣的\北洋海軍犧牲慘烈…敗家子皇帝光緒受翁同龢鼓動…在戰爭還未準備好時…比如十年未添一艦∵未購買炮彈…未了解戰爭性質和發動…:憑天威衝動\敗光了北洋水師…及淮軍…讀史至此…不信他能賣國…否則死後清政府不會封李鴻章李文忠公…梁啟超不會為他立傳\但歷史就是要他背黑鍋…還不能翻案…中國近代史還有二個人不能翻案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