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34726108

    感冒是最常見的病,幾乎人人會自我診斷,只要一咳嗽發燒,或打個噴嚏,很多人的反應:是不是感冒了?然後就可能開始吃藥了,對於感冒,尤其是兒童感冒,其實有很多誤區。

    雖然很多人給自己或給自己孩子診斷過感冒,也自己下過藥,但大部分人對於什麼是“感冒”其實很含糊,這種含糊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醫學教材對感冒的定義也很混亂,這種混亂的根源是傳統上的感冒和現代醫學裡的感冒對接得有點偏差。

    “感冒”這個詞在中文裡早就有,但傳統上我們對感冒沒有明確定義,把流涕、鼻塞、噴嚏這些症狀都籠統的稱為感冒,而現代醫學裡的感冒(cold)通常是普通感冒(common cold)的簡稱,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上呼吸道感染,因為以流涕鼻塞為主要症狀,所有又稱為急性鼻咽炎。也就是說普通感冒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感染後可能會合並細菌感染,但比較少。

    因為免疫系統未完善,兒童感冒更常見,2歲以內的孩子一年可以有8-10次,在幼兒園、孩子多的家庭裡,因為交叉感染,感冒會更常見,好在的是感冒可以自愈,如果不是孩子太小,一般不會發展成什麼嚴重疾病,所以得了感冒並不可怕。

    但感冒的症狀沒有特異性,流涕、鼻塞、喉嚨痛、咳嗽、發燒這些症狀可以是感冒也都可以是其它病的表現,一旦孩子真的出現了感冒的症狀,很多家長腦洞大開,比如喉嚨痛就擔心是化膿性扁桃體炎,孩子老流鼻涕擔心是不是鼻竇炎,咳嗽了會擔心是不是肺炎,對病情不確定產生的焦慮,會讓家長們做出很多不理性的選擇。

    孩子生病了,保持警惕是對的,確實有些症狀看起來像感冒,但實際卻是一些嚴重疾病的表現,比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早期的症狀和感冒很像,但畢竟發病率很低。自己盲目用抗生素,對感冒的孩子不但沒有幫助,反而可能導致腹瀉、皮疹、過敏等藥物不良反應,也會增加哮喘、溼疹、肥胖等風險。

    即便知道孩子感冒了,很多家長並不相信自己能好,尤其是老人,看著孩子生病難受很心疼,忍不住給孩子吃點什麼藥,不管它有用沒用,用了就覺得自己做了點什麼能心安一些,所以很多感冒的孩子吃了抗生素、各種感冒藥、中成藥,過幾天感冒好了,家長還以為是吃藥吃好了,下次孩子再感冒,就越容易按自己的感覺給孩子喂藥。

    而事實上感冒是自限性疾病,目前沒有針對感冒的抗病毒藥,任何聲稱對感冒有抗病毒作用的,無論西藥中藥,都是騙人的。感冒都是自己好的而不是醫生治好的,對大人來說感冒藥也只能緩解感冒症狀,而不能治癒感冒。

    就兒童而言,感冒藥不一定能緩解症狀,還可能產生副作用,至於中成藥,都沒有經過嚴格的臨床藥物試驗,有效性和安全性都沒有驗證過,而且很多添加了西藥成分,和其它感冒藥同時用很容易造成藥物過量。

    有些孩子即便去找醫生看了,確定是感冒了,但覺得提前用抗菌素可能可以預防繼發的細菌感染,但事實並非如此,無論上大人還是小孩,感冒預防性使用抗生素不會帶來好處,反而可能帶來藥物的副作用。

    對疾病越瞭解,心裡就會越淡定,亂用藥的機會也就越低。根據臺灣的一項研究,醫生和藥劑師的孩子,因為感冒、急性支氣管炎而使用抗生素的比例明顯低於其它孩子,這就是父母的認知給孩子帶來的幫助。感冒是孩子最常見的病,知道下面這些關於感冒的知識,可以減少孩子不必要的用藥和風險。

    一.感冒大部分持續一週,也有約10%的病人要持續2周。最先出現的症狀常常是喉嚨癢痛,隨後出現鼻塞和流涕,喉嚨痛常常在2-3天后自己緩解,然後以鼻塞流鼻涕為主,同時約2/3的孩子會有咳嗽,其它症狀消失後咳嗽還可持續1-2周。

    二.抗病毒藥物和抗菌素對普通感冒沒效,用了這些藥不但對病情沒幫助,還可能產生很多副作用。當孩子合併急性中耳炎、鼻竇炎、咽炎時可以據情況使用抗生素,流感不同於普通感冒,可以抗病毒治療,但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的使用要由醫生決定。

    三.不要給4歲以下孩子吃非處方類感冒藥,包括抗組胺藥(如撲爾敏)、止咳藥(右美沙芬、福爾可定等)、解充血藥(如偽黃麻鹼、去氧腎上腺素等),如果不是醫生的意見,4-6歲的孩子也儘量不要用這些藥。12歲以下兒童不要用含可待因的藥物。

    四.孩子感冒可以讓他多休息,多喝水,喉嚨痛大多可以自己緩解,鼻塞可以用生理鹽水滴鼻,溼潤鼻腔後可以用球形吸管將鼻涕吸出,發燒和咳嗽可以參看目錄裡的相關文章。

    五.和其他疾病一樣,觀察感冒孩子的一般狀態和精神反應很重要,精神狀態不好,呼吸困難、口唇發紫等要趕快去醫院,耳朵疼,咳嗽超過2周,鼻塞流鼻涕的症狀超過了10天也要去醫院,年齡小得孩子感冒容易出現嚴重併發症,所以3個月以下的孩子感冒要早點去醫院。

    六.勤洗手、定期清洗孩子的玩具,讓孩子不去摸口、鼻、眼睛,儘量不去人多的地方有助於預防孩子感冒。打噴嚏時候用紙巾捂住口鼻可減少病毒的傳播。

  • 2 # 盼寶的快樂時光

    家庭用藥有原則

      1、短期低燒免用藥:低燒通常指體溫在38.5℃以下的發燒,這種體溫升高在小兒幾乎看不出有什麼異常,在成人則往往已經引起明顯的不適反應。

      2、兒童發燒早診治:兒童不同於成人,其對一般低燒的反應往往不明顯,但其體溫升高快,往往下午還好好的,入夜卻驟起高熱。因此,對小兒發燒必須引起足夠重視,即使是低燒也應及時就診,並須配備一些臨時使用的退燒藥,以免夜裡驟起高燒時手足無措

    由於幼兒的身體發育尚未完全,所以,發燒用藥需十分小心,低熱或中熱時,最好不要給孩子用退熱藥,尤其是新生兒,體溫調節不穩定,退熱藥的使用更應慎重。此外退燒藥也是有時效性的,過了藥效後孩子還會出現反覆,這些屬於正常的現象。

      正確的做法是,在孩子出現發燒時,家長可以給孩子脫衣散熱,鬆解包降溫,採用溫水擦身、冰袋敷等物理降溫。只有在腋下溫度超過38.5℃時才主張給孩子吃退燒藥。

      肌肉注射:由於一部分6個月~5歲的小兒可能引起熱驚厥(多數是良性驚厥,愈後好;如有原發性癲癇,則可能增加其癲癇發作次數),因此家長對發熱感到十分恐慌,只要孩子一發熱,不管白天黑夜,甚至孩子在熟睡中也要抱他去醫院打退燒針,請醫生迅速把體溫降下來。有一些打了退燒針後確實體溫暫時下降了,但不久又上升了,有的還出現副作用。

    確實,肌肉注射退燒針有很多不盡如意的地方。由於目前用於兒童退熱的針劑主要是氨基比林及其衍化物,如:安痛定、安乃近等(含氨基比林成分),這類藥物副作用大,極易產生虛脫甚至休克;也可能出現過敏性皮疹(蕁麻疹、滲出性紅斑、剝脫性皮炎);更為嚴重的可引起粒細胞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

      孩子感冒發燒了是吃藥好還是打針好這個問題的介紹就先介紹到這裡了,希望這些能夠給朋友們帶來幫助,在這裡我們一定要注意,孩子感冒了千萬不可以擅自給孩子吃藥,一定要去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吃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 3 # 美羊羊嘛嘛

    感冒輕微的,多喝點水,憑著孩子抵抗力能夠抵抗過去的。但父母往往看著孩子感冒難受,就會給孩子打針,一般打針比吃藥見效快。但是通常打針的裡面會含有抗生素,就是我們所說的“消炎藥”,這樣孩子自身免疫功能就會被減弱。

    感冒實際上也沒有什麼特效藥,打針吃藥只是能緩解症狀。所以一般不嚴重的吃幾天藥就可以,能吃藥的儘量不要打針。要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生冷食物。平時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

  • 4 # 康恩媽媽111

    小孩子感冒要不要打針是根據孩子的病情決定的。我的原則是能吃藥就不打針,能打針就不輸液。

    感冒的症狀除了打噴嚏、流鼻涕、嗓子疼,還可能出現發燒、厭食、腹脹、腹瀉等其它症狀,要根據孩子感冒症狀對症治療,我家娃感冒的時候我都是給他吃藥的,小兒感冒沖劑、阿莫西林顆粒和利巴韋林。發燒超過38.5再加半袋安瑞克,咳嗽嗓子疼就去做霧化,厭食腹脹就少吃東西多喝水,飲食清淡。一般三五天也就好了。

    另外小孩兒的感冒沖劑裡面含有水楊酸、對乙醯氨基酚的也有消炎退熱鎮痛的功能,跟退燒藥同用要注意。

  • 5 # 四季幸福ing

    我覺得還得根據孩子的病情,如果只是普通的感冒流鼻涕,可以考慮多喝水,輔助小兒推拿。現在中醫裡很多主張不打針的,在中國濫用抗生素的現象很多。很多兒科大夫寫得文章中也提到不要濫用抗生素。如果只是普通感冒,我覺得沒有必要打針。治癒感冒也需要一個過程,打針立即見效對孩子未必就是好的。我現在很相信小兒推拿和中醫的治療,孩子少打針少遭罪。所以我們視孩子病情來定,能不打針就不打針,能自愈最好。願我們的寶貝都健康快樂。

  • 6 # MissMyfer好運來

    建議能吃藥好的話最好就不要打針,給寶寶吃藥儘量選用副作用小的中成藥,這樣能降低孩子對藥物的依賴性以及抗藥性,寶寶抵抗力低,感冒可能總會發生,所以也要做好寶寶預防感冒的工作。讓寶寶增強體質、增加抵抗力,多喝水,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從本質上預防感冒。

  • 7 # 壯仔媽寶

    建議儘量不要打針,打針對孩子的血管損傷是很大的,孩子還特別遭罪,畢竟孩子不像大人那麼“皮實”。

    可以選擇給孩子吃藥,治療的進度可能要慢一些,但是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都是為了孩子好,還是儘量選擇對孩子身體傷害小的方法對孩子進行治療為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天有沒有比較好用的護膚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