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鈺涵茶行

    三國演義的事實部分:

    1、官渡之戰

    東漢末年,腐朽不堪的東漢政權分崩離析,名存實亡。在連年征戰中的背景下,官渡之戰,這場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由此爆發。

    東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此戰曹操善擇良策,攻守相濟,屢出奇兵,巧施火攻,焚燒袁軍糧草,對獲取勝利起重大作用,集中體現曹操卓越的用兵謀略和指揮才能,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反觀袁紹,內部不和,又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屢據部屬的正確建議,遲疑不決,一再喪失良機。終致糧草被燒,後路被抄,軍心動搖,內部分裂,全軍潰敗。

    2、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是中國古代著名戰役的經典,是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範例,可謂是家喻戶曉。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誌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最後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迴,孫劉雙方亦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是曹操和孫權、劉備在今湖北江陵與漢口間的長江沿岸的一場戰略會戰,對於三國鼎立局面的確立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在這場戰爭中,處於劣勢地位的孫、劉聯軍,面對總兵力達二十三四萬之多的曹軍,正確分析形勢,找出其弱點和不利因素,採取密切協同、以長擊短,以火佐攻,乘勝追擊的作戰方針,打得曹軍丟盔棄甲,狼狽竄北,使曹操“橫槊賦詩”、併吞寰宇的雄心就此付諸東流,從而成為歷史上運用火攻,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3、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

    三國演義的虛構部分:

    1怒鞭督郵:劉備所為,而演義中為了突出其仁君形象,將此舉寫作張飛所為。

    2 溫酒斬華雄:實華雄死於江東猛虎孫堅的軍隊,《三國演義》把孫堅寫成是華雄的手下敗將,這對孫堅太不公平了。

    3 三英戰呂布:虛構。不僅史料未提及,以情景度之則劉關張根本不可能有與呂布單挑的機會。

    4 呂布戲貂蟬:完全虛構,不過董卓有個導致董卓與呂布反目的侍女。

    5 關公斬貂蟬(羅本內容):關於貂蟬,正史上沒有記載,只提及一個董卓的侍女跟中郎將呂布勾結。關於不近女色的關公形象,取裴松之註解為註腳:“曹公與劉備圍呂布與於下邳,關羽啟公,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許之。臨破,又屢啟公。公疑有異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

    6 關羽斬顏良,誅文丑:斬顏良確有其事,誅文丑的卻是荀攸的計謀所為。趁文丑部下搶曹軍丟下的東西時曹操突擊

    7 過五關斬六將:此五關相距甚遠也無聯絡虛構劇情(關羽離開曹操後,直接從許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劉備,並未發生過五關、斬六將之事。) 被斬的六將:三演說被斬的六將是孔秀、孟坦、韓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而這幾個人都不見史書記載,連名字也是虛構的。他們的出場只有一個任務,就是挨關老爺一刀。

    8 徐庶之降:《三國演義》說是曹操迎來徐母,請徐母寫信招喚徐庶。徐母痛罵,硯擊曹操。於是程昱獻計,偽造徐母一信,招引徐庶。徐庶為了“忠孝不能兩全”,只得辭別劉備,投曹去了。在這裡,《三國演義》塑造了一個徐母,正氣凜然,頗為成功。然而事實卻是,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劉表時,劉琮軍前投降,劉備措手不及,由樊城南走,曹兵窮追不捨。半路上,徐母為曹兵捉獲,於是徐庶就向劉備告辭。他是在劉備最最狼狽的時候,為了“盡孝”,而辭劉歸曹的。“走馬薦諸葛”是小說家為了安排情節而加插的,其實那時諸葛亮已由劉備請出山了。

    9 火燒博望坡:非諸葛實乃劉備手筆。發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諸葛亮才出山。

    10 長板坡七進七出:趙雲護送家小撤退十分平淡

    11 舌戰群儒:無此事,諸葛亮面見孫權而已..諸如智激周瑜、苦肉計、連環計等均為虛構。

    12 草船借箭:史載此乃孫堅、孫權父子所為,分別發生在跨江擊劉表和濡須之戰。(三國演義之祖【三國志平話】中借箭的是周瑜。)

    13 借東風:純屬虛構(借東風——冬至時日,多有東南風,此乃曹操之天災,非人為;)

    14 華容道關羽義釋曹操:這是作者為醜化曹操,樹立關羽的高大形象而虛構的。在華容道攔截曹操的是劉備,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15 借荊州:與諸葛亮無關,實乃魯肅之計以劉抵曹,是魯肅主張借給劉備的

    16 諸葛三氣周瑜:周瑜氣量寬宏,更不會嫉妒諸葛亮,周瑜當時甚至並未注意過諸葛亮。從赤壁之戰結束到周瑜病逝的兩年間,諸葛亮正在零陵一帶搞後勤工作,根本沒有和周瑜見過面。史載周瑜操勞過度死於巴丘。至於“器量狹小的周瑜”之形象,純屬作者為抬高諸葛亮形象而虛構。周瑜病逝後,蜀國弔唁的代表是龐統,而不是諸葛亮。劉備評價周瑜“器量廣大”,程普評價周瑜說:“與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陳壽評價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邁、蘇東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17 取蜀攻略:由龐統、法正完成;徵漢中:法正為謀主。皆非諸葛亮策劃。

    18 關羽單刀會:按照《三國志·魯肅傳》的記載,並不是關羽到魯肅那裡去赴會,而是魯肅到關羽那裡去赴會,“單刀赴會”的孤膽英雄不是關羽,而是魯肅。而三演本末倒置,“單刀”乃軍士之兵器佩刀,而非大刀。

    19 水淹七軍:此事件雖有所本,但與史實相差很遠。此乃天災人禍,非人謀。虛構龐德抬櫬死戰,大戰關羽。《三國志》中的《關羽傳》和《于禁傳》都寫得很清楚:時值秋天,大雨連綿,漢水暴漲,平地水高五六丈,關羽所帶的荊州水軍適應這種天氣,而於禁、龐德帶的是北方軍,不適應水戰,被洪水衝沒,于禁投降,龐德被殺。

    20 八陣圖退陸遜:虛構。陸遜退兵是因為魏國要攻打吳國,陸遜怕腹背受敵才退兵。

    21 孫夫人投江:孫夫人與劉備的婚事,本來只是歷史上無數次政治性聯姻之一。是孫夫人去荊州..並沒有劉備跑到東吳去娶親。這裡並沒有多少男歡女愛的色彩。二人成婚之時,劉備已年近半百,而孫夫人不過二十上下,年齡相差約三十多歲..一個是貪圖皇位的梟雄,另一個是任性而為的驕女,彼此互不信任,何來歡愛?所以,劉備入益州不久,孫權就大遣舟船迎妹,而孫夫人也毫不猶豫地回了孃家,還差點帶走了劉備的寶貝兒子阿斗。從此,她一去不返,杳無音信,與劉備恩斷情絕。後孫夫人投江自盡是疑問,..劉備呢?佔據益州之後便娶了寡居的吳氏(吳懿之妹,劉璋之嫂),也看不出對孫夫人有什麼留戀。正因為這樣,在《三國志. 蜀書. 二主妃子傳》中竟沒有一句話提到孫夫人!史書上沒有記載孫夫人的最後結局,但可以肯定,她是絕不會為了劉備而殉情自盡的。而小說宣揚節烈之心切則可見一斑。

    22 七擒孟獲:演義用大量筆墨虛構了諸葛亮率軍降服以孟獲為首領的南蠻勢力的過程。排除戰爭的正義性不談,這段描寫包含了一個民族對另一民族的醜化,以及對“化外之民”的歧視。演義以話語權的掌控者姿態,把孟獲塑造為一個“被征服”“被教導”的物件,表明了特殊歷史時期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衝突和對立。

    23 空城計:虛構靈感應該來自趙雲的空營計(諸葛亮只是在最後一次北伐時才與司馬懿相持於渭水。但作者寫空城計又是有所本的,這個“本”就是《三國志》中的裴松之注所引“郭衝三事”,但它是假的。因為諸葛亮屯兵漢中陽平時,司馬懿還是荊州都督,無緣與諸葛亮抗衡。當時諸葛亮駐今陝西安康縣,司馬懿屯今河南南陽,如此之遙遠,何談空城計?)

    24 孔明六出祁山:並無七次實五次輸的沒演義那麼漂亮,而演義很多地方把敗仗寫成了勝仗,如第二次北伐的陳倉之戰,其實是敗仗。史載諸葛亮擅長後勤內政,用兵並不是強項。至於火燒上方谷,即是孔明差點燒死司馬懿,純屬虛構。

    25 王朗、曹真之死:王朗病死於228年,並未隨軍出戰,王朗被罵死的情節純屬虛構。曹真病死於洛陽,並非被諸葛亮寫信罵死。

    26 張郃先後敗於趙雲、馬超等人之手:這在高手動輒大戰數十回合平手的演義中實在是少見的。只能說,羅貫中好像頗不喜歡張郃….(猜想跟三國志裡那句蜀軍自孔明以下都懼怕他(張郃)脫不了關係)而正史中~張郃也不是中伏,而是追擊孔明時膝蓋被流箭射中,跟龐統一樣死的滿衰的。其實正史上的張郃相當厲害,諸葛亮曾屢次敗於張郃之手。 )

  • 2 # 大白熊返利

    1.歷史上並無桃園三結義,只說關、張以兄事劉備。

    2.關羽的武器並不是"青龍偃月刀";張飛的也不是"丈八蛇矛",只說是"矛",到底有沒有"八丈"不清楚。

    3.關羽斬殺顏良確有其事,文丑非關羽所殺。三國史上,被稱為萬人敵的也只有關、張二人而已。很可能連呂布比之都稍遜半籌。

    4.孫策是死於刺客偷襲,無斬于吉之事。

    5.蔡陽死於討伐劉備的戰役中,而博望坡之役是發生在這次行動中。博望坡之役是劉備發起而不是曹操發起的。夏侯敦只是在劉備退兵時才追擊,中計大敗而逃。這時候諸葛亮還在隆中未出山。

    6.諸葛亮決非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後來北伐戰場上也只有在最後一次是身乘小車、羽扇綸巾,目的是引誘司馬懿出戰,演義中那樣寫只是為了神化他。

    7.無劉備摔阿斗之事

    8.草船借箭不是諸葛亮,是孫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粉蒸”的要領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