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伯文苑

    事實上中國歷史比較長,各個時期的語言也不一樣。漢宣帝(漢武帝孫子,幼年就被迫出宮遊歷民間)的時候,太子曾經上書請求漢宣帝以德治國,尊崇儒家,但是漢宣帝回覆說:“漢家自有法度,本霸王道雜之”就是說我大漢自有大漢的的方法,恩威並行,怎麼能單憑道德服人呢。這裡可以看出和文言文還是差不多的。

    宋太祖趙匡胤,年輕的時候是個放蕩少年,後來從軍也是一步步升遷才最終透過陳橋兵變當上皇帝,可以說是十分接地氣了。一次寢宮房梁壞損,須要更換。臣下奏報稱:“恐怕別的木材不堪使用,請求以模枋一條截用。”就是說沒有那麼結實的木頭,請求把一個巨木截成兩節來用。宋太祖閱後在摺子上批:“截你爺頭,截你娘頭,別選進來。”

    關於明代皇帝的話的記錄就多了,朱元璋朱棣都有白話聖旨。明代倒數第二任皇帝天啟和弟弟崇禎皇帝(當時還不是皇帝只是個個小孩子)就發生過這樣對話:

    弟:你這個官兒(皇帝),我可做得否?

    哥:我做幾年時,自予汝做。

    意思已經是十分明顯了。

    至於清朝,末任皇帝宣統皇帝都有影片資料,可以自己看就是北京話。

    至於口音,漢代劉邦江蘇人,其餘陝西。宋代河南人。南宋杭州人。明代朱元璋安徽人,其餘北京人。清代也差不多。但是時間比較長了,可能各地口音已經跟古代不太一樣了,不可做完全參考。

  • 2 # 有故事的人127778979

    歷代皇帝說什麼語言呢?秦漢唐說地是陝西方言,宋趙匡胤說地是河北及開封方言。元朝說地是蒙語和北京方言。明朝說地是南京和北京方言。清朝說地是滿語和北京方言。這在單田方老師講地評書裡都複製地有聲有色。你看聽聽!

  • 3 # 不識史悟

    漢武帝晚年追悔過往的罪己詔:“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百姓,靡費天下者。悉罷之!”

  • 4 # 蘭靈笑笑生

    個人認為皇帝也是普通人,平時說話自然就是自己的方言,大白話,上朝或者跟大臣百姓說話就會正式正經點。跟現在的領導們一樣。

    書面用文言文,上朝開會用大白話,通俗易懂,資訊傳達也到位。下面時網上搜來的。

    在我們的印象裡,帝王將相對話往往是很高大上的,不說內容,光是語言就肯定是文縐縐的,沒有一點文言知識還理解不了,就算是在比較通俗的影視劇裡,為了顯示皇家的尊嚴、君臣的風度,說話也蠻文雅的。不過,老是那麼端起架子說話,不覺得累嗎?而實際上,古代君臣對答是怎樣的呢?

    所幸的是,關於這些對話,史冊和筆記上留下了記錄,尤其是明清兩朝,記錄更多,我們來看看相關材料,看當時皇帝、太后與臣民對答時,到底說的啥?是文雅高冷,還是通俗易懂呢?

    朱元璋接見孔子後裔:說的都是民間大俗話

    明太祖朱元璋是底層農民出身,比劉邦還要底層,因為劉邦還算是秦朝基層官吏——亭長,朱元璋則純粹是貧苦農民,讀書肯定不多,他說話估計高雅不到哪裡去,例如,他回憶往昔歲月的《大明御製皇陵碑》,都是刻在石碑上的,已經算是有一定文化高度的了,洗去“儒臣粉飾”的色彩,也有一些大白話,例如“外甥見舅如見娘”。而能顯示朱元璋語言真實面目的案例,他與孔子55代孫孔克堅的對話就是其中之一。

    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鼎南京之後,徐達北伐,攻下了孔子的故里山東曲阜,向孔克堅傳達了朱元璋的問候,請他南下去覲見皇帝。孔克堅年過半百,身體也不夠結實,怕經受不起舟車勞頓,風霜雨露,於是藉口託病,先派兒子去南京見駕,朱元璋有點生氣,寫信責備孔克堅,既然是書面語言,當然比較文雅,例如“聞爾辭疾,未知實否?”聽說你以生病推辭來見我,這些肯定是經過修飾的,再如“爾祖宗垂教萬世,子孫賓職王家”,讀起來挺斯文的。孔克堅嚇得不輕,戰戰兢兢撐起兩根老骨頭,南下去拜見朱元璋,和皇帝一見面,那對話,跟書面語言就相差甚遠了,我們且翻開資料欣賞一番。

    洪武元年十一月十四日,也就是公元1368年,朱元璋終於見著了聖人的後裔,兩人一見面,聊天風格是這樣的。朱元璋首先表達問候,原文是這樣的:“老秀才,近前來,你多少年紀也。”這語言還需要翻譯嗎?一看就懂。孔克堅說自個五十三歲了,朱元璋接下來表示慰問,這話也壓根不需要翻譯:“我看你是個有福快活的人,不委付你勾當,你常常寫書與你的孩兒。我看資質也溫厚,是成家的人。你祖宗留下三綱五常垂憲萬世的好法度,你家裡不讀書是不守你祖宗法度,如何中?”這番話裡除了“不委付你勾當”有點像古典白話小說《水滸》的用語之外,其他的話比《水滸》還好懂。

    朱元璋和孔克堅是這麼說話的,那麼跟大臣是怎麼說話的呢?且說孔克堅轉身剛出去,朱元璋就對身邊的臣子說:“道與他,多讀書,少吃酒者。”倒是有點《水滸》裡宋江跟燕青囑託,叫李逵莫喝酒。

    明朝初期是如此,到了之後呢?我們再看記錄。

    萬曆皇帝對張居正:也是明明白白的大實話

    話說朱元璋接見孔克堅之後,再過了兩百來年,到1572年,即大明隆慶六年,著名政治家張居正也記錄了一段自己和新登基的明神宗的對話,這段對話就收在他的《謝召見疏》裡,畫面是這樣的:這一年的六月六日,張居正奉詔入朝,覲見明神宗朱翊鈞,也就是萬曆皇帝,他是明朝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足足長達48年。當時張居正為剛剛逝去不久的明穆宗修陵,又碰上是夏天,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因此,萬曆皇帝一見面就慰勞他:“先生為父皇陵寢,辛苦受熱”,也根本不需要翻譯,完全是大白話。萬曆皇帝接著又說:“凡事要先生盡心輔佐”,這句話跟現代電視劇的皇帝臺詞,基本上是零距離,幾乎就可以搬過來用。

    張居正客氣了一番,然後,發揮他輔佐的作用,誠懇地勸導皇上,要遵守舊有法度,親近賢能,愛護百姓,節省開支,萬曆皇帝對張居正的這番話,又回了一句:“先生說得是”,換到現代也可以直接用,根本不需要再修改。張居正還不肯休息,繼續勸皇上要保重身體,不要熬夜晚起,萬曆皇帝則以問候生活起居來表示感激之情,他說:“知道了。與先生酒飯吃。”

    在張居正記錄的這番對話裡,感覺萬曆皇帝的大白話比其祖宗朱元璋的更加規範,不太帶方言字眼,估計跟他長期生活在北京城有很大關係,而朱元璋來自地方,方言重,自然與北京生長的後代有一定差異。

    難能可貴的是,張居正把這段對話按照白話的形式記錄了下來,雖然犧牲了文采,但保留了明朝語言的原汁原味,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明朝如此,清朝又如何呢?

    曾國藩對話慈禧太后:沒有一句看不懂的

    歷朝歷代語言,當然是清朝和現代最接近,例如清朝皇帝的御批語言當中,也會出現“知道了”之類的文字。最萌的就是雍正皇帝的話,“朕就是這樣漢子”,穿越的感覺很濃厚。他在批李衛的奏章時,畫風是這樣的:“好事好事,此等事覽而不嘉悅者,除非呆皇帝也。”好一句“呆皇帝”,太萌了。

    “朕就是這樣漢子”出現在批覆田文鏡的奏摺裡,原文是這樣的:“朕就是這樣漢子!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皇帝!”

    再到晚清,具體是同治八年(1869年)的正月十七日,剛剛過了元宵節沒幾天,時任直隸總督的曾國藩上朝,中午的時候受慈禧太后接見,“早飯後,辰初二刻趨朝……在朝房久坐,午初召見”,其間有一些對答,曾國藩都記錄了下來,如果當時能錄音,保留下來給現代人聽,效果如何?現在從《曾國藩日記》裡摘錄一些看看。

    慈禧說:“洋人的事也是要防。”曾國藩答:“天津、海口是要設防的,此外上海、廣東各口岸都甚要緊,不可不防。”慈禧問起各地督撫對防止外國侵略的事宜,曾國藩回答說:“這是第一件大事,不定哪一天他就翻了。兵是必要練的。哪怕一百年不開仗,也須練兵防備他。”從這番對話可以看得出來,清政府對列強是頗為忌憚的,甚至可以說心存恐懼,因為兩次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的事留下了慘痛的回憶,在太平天國起義被鎮壓之後,防備洋人又是當時的第一要務。

    接下來談到吏治,慈禧問:“直隸吏治也疲玩久了,你自然也曉得”,曾國藩回答:“一路打聽到京,又問人,也就曉得些。屬員全無忌憚,臣到任後,不能不多參幾人。”可見慈禧對直隸地方的官員很失望,用了一句“疲玩”來概括,曾國藩則為了讓慈禧太后安心,就說會彈劾幾個,以肅清吏治。慈禧最後問:“百姓也苦得很?”曾國藩回答說:“百姓也甚苦,年歲也不好。”倒回答得還算是實在。

    到第二年九月二十六日,曾國藩被派去南京處理兩江總督馬新貽被刺案,這個事件後來被拍成電影《投名狀》。曾國藩臨行前,又與慈禧太后有一番對話,慈禧問:“別的病都好了嗎?”曾國藩回答:“別的病算好了些。”慈禧說:“我看你起跪等事,精神尚好。”曾國藩答:“精神總未復原。”

    從這些摘錄的對話來看,明清兩朝君臣之間的對話,通俗易懂,明白清楚,和書面語言還不完全是一回事,甚至可以說相去甚遠。由此可見,古代的人物,不管是平頭百姓,還是文人雅士,帝王將相,其對話都應該是通俗淺顯的,其實也可以理解,如果平常對話還要之乎者也,裝起來也累呀。

    最後,求關注,粉,。筆,。灰,。(︶︿︶)=凸

  • 5 # 紅黑聖西羅

    我也想過這個問題,覺得可能還得看皇帝是哪裡人,比如嬴政是秦國,地處陝西,那可能說的是陝西話。趙匡胤出生在洛陽,可能就說河南話了。朱元璋是安徽人,那自然是安徽話吧。

  • 6 # 在野武將

    不同時期、地域、階層群體,語音的變化很大。那麼我們怎麼知道古代皇帝們說的話呢?

    比如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我們就來說說他的情況。他的爺爺是涿州(今河北涿州)人,也在今天河北北部做官。他的爸爸在今天河北保定一帶出身長大。但是後來,他爸爸調到洛陽的禁軍,趙匡胤也在洛陽出身。再之後,都城遷到了開封,趙匡胤也在開封任職。

    於是問題來了,趙匡胤說什麼話呢?河北話?洛陽話?開封話?還是都會說?或者都不說?當時沒有錄音,我們也不能穿越,那我們怎麼知道呢?

    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從史料中尋找蛛絲馬跡。譚凱老師有一篇論文,就是通過出土墓誌,探索開封一帶語音的變化(《晚唐河北人對宋初文化的影響:以喪葬文化、語音以及新興精英風貌為例》)。為什麼墓誌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語音呢?因為墓誌最後,墓誌銘的部分是押韻的,單篇墓誌銘的押韻可能沒什麼新奇的。但是把幾十年裡所有的墓誌放在一起看,就可以看出變化來。

    具體來講,用今天普通話來讀,“蟹”和“止”無論如何不押韻的,前者是-ie,後者是-i。唐代時候,中原人也區分這兩個音,“蟹”擬音為-ai,“止”則是-i,和今天不太一樣,但是區別很明顯。但是,晚唐的河北方言,就不怎區分-ai和-i了,讀得快了確實也差不多。

    透過仔細研究,學者就發現,北宋初的時候,宋初開封、洛陽人也不區分-ai和-i了。結合當時的各種其他情況,就可以得出結論:當時河北方言深度影響了開封地區的口語。趙匡胤和他的臣僚,說的還是河北話!

    總之,雖然過去沒有錄音,但是透過利用韻書、韻文等,還是可以部分還原當時語音的情況,從中可以探知當時的人口流動和文化變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論語》中孔子所說的“君子”是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