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朵媽是大王

    秋冬季節孩子容易感冒,感冒之後到底該不該吃藥?不吃藥又應該如何護理呢?現在給大家分享幼兒感冒的預防及護理心得。

    感冒了怎麼辦

    1.多休息,減少戶外活動

    即便感冒只是小病,但對於寶Bora說,也需要注意休息,能睡就讓他們睡,在睡眠中抵抗病毒,更易幫身體康復。

    這裡的休息絕非單指睡覺,只要在家待著,減少戶外活動都好,這樣儲存體力,才能和病毒大戰八百回合。

    2.多喂溫開水,吃清淡的食物

    一般來說,感冒是因病毒入侵導致身體不適所致,因此多喝溫水,幫腸道蠕動,利於排便,最終將身體裡的病毒排出體外。配合吃清淡食物,利於腸胃消化,不易造成反胃嘔吐,又能給身體補充能量。

    喂水時不要心急,要依據寶寶的月齡和對水的需求量循序漸進,以寶寶自己能接受的量為佳,以免喂多了嘔吐,這樣就得不償失了,可以少量多次。

    3.緩解鼻塞:抬高上半身,擦通鼻膏

    與流鼻涕比起來,感冒最不舒服的莫過於睡覺時鼻子無法呼吸,這時,媽媽可給寶寶墊個小枕頭,墊高上半身,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咳嗽。

    在此提醒媽媽,不能單純的墊頭部,這樣會不舒服,而且時間久了可能傷頸椎,最好是將上半身從高到低依次墊高,形成一個斜坡。

    除了以上方法,熱毛巾敷也是不錯的選擇,媽媽還可為6月齡以上寶寶購入通鼻膏,擦在腳板心、鼻翼兩側,前胸等位置,之後按摩,達到緩解鼻塞的效果,通鼻膏在藥房有售。

    4.掏鼻涕:棉籤、熱毛巾

    媽媽可幫寶寶把凝固在鼻孔內的鼻涕掏出來:洗淨雙手,用寶寶專用棉籤掏出,後用熱毛巾敷,用熱毛巾敷是為了避免突然將鼻涕掏出,鼻腔乾燥感覺不適。

    如果沒看到鼻涕但寶寶鼻子還是很堵,這時可用抬高上半身,擦通鼻膏,熱毛巾敷的方法。

    5.及時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度

    寶寶感冒時,抵抗力會減弱,這時及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度就顯得尤為重要,以免交叉感染。

    6.洗熱水澡,適當泡腳

    洗熱水澡全身毛孔開啟,讓寒氣排出,對於趕跑感冒病毒有利,但給寶寶泡腳要注意水溫,不要燙到寶寶,每次以1~2分鐘為宜。

    寶寶不適合長時間泡腳,可能影響發育,這點媽媽要注意,泡完後再來個全身按摩幫助睡眠。

    7.關注寶寶體溫

    老人有句話要想小兒安,千萬別發燒,因此寶寶一旦感冒,就要密切關注體溫的變化情況,一旦體溫有升高的跡象,就要立即採取相應措施,以免病情加重或引發其它病症。

    8.在徹底感冒前處理

    感冒的潛伏期是2~4天,如果在這個期間能及時發覺並將病毒扼殺在萌芽狀態,就能遠離本次感冒。不過常規感冒對於提高寶寶免疫力有促進作用,因此即便沒在感冒初期處理掉,媽媽們也無需自責。

    9.切好洋蔥頭放家裡

    這是朵媽學來的偏方,如果在冬天有人感冒,在早晚開窗透氣後,可將洋蔥頭對半切開,放在家裡寶寶碰不到的位置。

    在感冒多發的季節,放點切開的洋蔥在家裡,起到殺菌抗病毒的作用,等變色後丟掉,再新弄一個。

    10.水摻白醋放入加溼器

    將水和白醋按一定比例放入加溼器內,這是朵朵小月齡時就用過的方法,據說有殺菌消毒的功效。我們一般放客廳,連續使用不超過4小時,之後會通風透氣。

    如何預防感冒

    1.鍛鍊身體,增加戶外活動

    鍛鍊身體的好處,不用我多說,大家肯定知道,所以在天氣好的時候多帶寶寶到戶外活動,對於身體免疫力的提高有積極的作用。

    2.講衛生,勤洗手

    病從口入,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寶寶越大手就愛亂摸。如果寶寶摸了感冒寶寶的小手,感冒寶寶手上剛好有病菌,結果可想而知。

    因此,我們要注意寶寶個人衛生:吃飯前,如廁後,從外面玩了回來,都要洗手,久而久之讓寶寶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在感冒多發的季節,從外面回來最好能洗個臉漱個口。

    3.勤漱口,排出口腔病菌

    在感冒多發的季節,帶寶寶出去玩了回來,除洗淨手外,最好能給他們洗臉漱口,最大程度的把病毒排出去。

    4.衣著得當,及時加減衣物

    依據氣溫變化加減衣服,給寶寶加衣服是媽媽慣用的動作,但減衣服卻要好大的勇氣。天熱時如果不及時減衣服,寶寶出汗更易感冒。無論加衣服還是減衣服,都以寶寶身體溫暖為主。

    5.注意室溫,不要忽高忽低

    溫度的高低也會導致寶寶感冒,譬如夏天從室外進空調房,寶寶的毛孔還處於開啟狀態,突然進去易著涼,反之冬天從空調房出去,外面的冷風也可能導致寶寶感冒。

    因此,室內外溫度差異大時帶寶寶進出,要做好保暖措施,可先擦乾汗歇息一下再進去,或穿好披風加上帽子再出門,媽媽們肯定足智多謀,我就不多說了。

    6.喝溫開水或薑湯

    如果在外玩耍時,氣溫突變,寶寶可能因此著涼,回家後多喂溫開水,寶寶大點後喂薑湯將寒氣逼出也無妨,儘管薑湯不好喝,但食療總比吃藥好吧。

    7.感冒多發季節,少帶去公共場所

    感冒多發的季節,少帶寶寶去公共場所遊玩,特別是密閉的場所尤其不要去,以免交叉感染。

    8.保證充足睡眠

    有充足睡眠的寶寶,身體抵抗力一般在最佳狀態,病毒會被寶寶棒棒的抵抗力打敗,反之如果睡眠不足,寶寶自己都沒精神,談何抵抗病毒。

    9.多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

    萬物生長靠太陽,即便是秋天,在太陽不錯時,也可帶寶寶到戶外去運動,多呼吸新鮮空氣,保證身體棒棒。

    10.多喝水多排便

    純母乳的寶寶可依據需求喂水,如果不需要喂水也無妨,因為母乳本身就含了水分。新增輔食後,媽媽就要給寶寶額外補充水分,幫助排便,排出細菌病毒。

    感冒小貼士

    1.3個月內感冒必須看醫生

    如果寶寶在3月齡以內感冒了,建議看醫生,一切以醫生的醫囑為準。

    寶寶出生時從母體攜帶了抗體,因此6月齡前不易生病,但這也不絕對,這些抗體與媽媽的體質以及媽媽在孕期因為什麼原因導致過感冒有關。

    3.感冒潛伏期2~4天

    感冒的潛伏期2~4天,寶寶感冒後,媽媽可回憶最近寶寶和什麼人接觸過,去過那裡,是否著涼,透過這種回憶找到感冒的原因。

    4.注意體溫變化

    寶寶感冒後一定要注意體溫變化,這個非常重要,因此朵媽在文中一再強調,如果體溫升高到38.5℃或升高過快,就必須看醫生。

    5.感冒期間保證鼻子通暢

    感冒最難受的莫過於睡覺時鼻子堵了,這時用熱毛巾敷,洗熱水澡,墊高上半身,最不濟還可給大寶寶擦通鼻膏,這都是可以選擇的方法。

    6.流感比普通感冒症狀嚴重

    眾所周知,流感的症狀比普通感冒的症狀要嚴重很多,因此在流感多發的季節少帶寶寶到戶外活動,但天氣不錯時可去戶外。

    7.如無意外,咳嗽是最後消失的症狀

    咳嗽一般都是最後才消失的症狀,媽媽們要有個心理準備,朵媽曾分享過與咳嗽相關的全方位文章:有小常識、有食補方法等,有需要的媽媽請進入。

    8.能不用藥就不用藥

    藥物不能縮短病程,反而會增加藥物對寶寶的損傷,況且感冒藥只能緩解症狀,又不能完全治癒感冒,因此要以不用藥,少用藥,區域性用藥,口服藥物這樣的思路去考慮。

    9.不要服用抗生素

    既然藥物都要少用,那麼更不需要服用抗生素。如果想治療,可以遵醫囑。

    10.親孩子前做好清洗工作

    為了避免傳染,80後父母下班回來都知道洗手後才抱寶寶,殊不知病毒還透過面部和口腔傳播。小月齡寶寶抵抗力相對較差,因此最好的方法是換好家居服,洗手洗臉漱口後再抱。

    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全世界都不借錢給美國那麼美國還能生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