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風明月逍遙客

    數年千年前,生活在北半球各地的古代人仰望夜空,不約而同地注意到了一顆特別耀眼的星星。它閃爍在銀河西岸,在北半球中緯度地區,一年中有很長一段時間,夜晚都能看到它高懸空中。

    中國勞動人民為這個全天空獨一無二的亮星星,設計了一個特別接地氣的身份:將它看成一位坐在織布機旁的女子,叫它“織女星”。織女星與其附近的兩顆小星,被古人打包稱作“織女三星”。

    不幸的婚姻

    在銀河的東岸,織女星的斜對面,還有另一顆搶眼的亮星。我們的祖先,覺得它與織女星遙相輝映,卻又被銀河從中隔斷,似近還遠,是個曖昧又虐心的距離,於是給河東亮星取名“牽牛”,將它和織女湊成了一對。

    在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的先秦竹簡《日出》(古時黃曆)中,有兩處提到了牽牛織女:

    一是“戊申、己酉,牽牛以取織女,不果,三棄。”

    一是“戊申、己酉,牽牛以取織女而不果,不出三歲,棄若亡。”

    這兩條都是說牽牛織女結婚的日子不吉利,不宜婚嫁。為什麼呢?因為他倆結婚沒幾年,牽牛就拋棄了織女,“三棄”是多次拋棄,“棄若亡”是說拋棄的乾脆利落,就像織女已經死了一樣。兩句都強調他倆的婚姻沒有好結果,所以建議人民不要選擇這個日子結婚。

    《詩經.小雅.大東》裡有這樣的詩句:

    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

    詩中說皎皎銀河爛然有光,但織女卻織不出布帛,牽牛不能拉車運輸。用以諷刺天上的星宿有名無實,地上的貴族尸位素餐。

    《漢樂府.迢迢牽牛星》裡有這樣的詩句: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詩中織女正擺動柔長潔白的雙手,織布機札札不停地響個不停。因為相思而整天也織不出什麼花樣,她哭泣的淚水零落如雨。只隔了道清清淺淺的銀河,他倆相界離也沒有多遠。相隔在清清淺淺的銀河兩邊,含情默默相視無言地痴痴凝望。這首詩借神話傳說中牛郎、織女被銀河相隔而不得相見的故事,站在織女的視角,抒發了因愛情遭受挫折而痛苦憂傷的心情。恰恰正入了《日出》中的故事,織女傷心流淚,正是被牽牛無情的拋棄了。

    不再是悲劇

    為了讓織女牽牛的故事不再那麼悲劇,於是乎,在東漢時期,有人給傳說加上了“七夕鵲橋”,希望給織女一個渡河尋夫的機會。

    至於為何是在七夕?一方面是陰曆七月已是入秋,織女星閃耀在前半夜,容易被觀察到;一方面是喜鵲在這個季節換羽毛,古人經常會看到那個時間段羽毛不齊整的喜鵲。

    然而光有橋還不夠,到了魏晉時期,人民增添了織女牽牛分開的理由。

    在南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

    “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紝。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

    文中,織女變成天帝的孩子,本來特別勤奮,年復一年的紡織,連梳洗打扮都顧不上,天帝看著心疼,就把她嫁給了河對岸的牽牛。誰知織女嫁過去了就不織布了,氣急敗壞的天帝遂把他們分開,只許一年一見。

    在魏晉曹丕的《燕歌行二首·其一》: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

    念君客遊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至此,故事中的牽牛變成了由於外力所迫,導致夫妻分離,不再是“負心漢”了。

    美好的傳說

    時光流逝,織女牽牛的故事也繼續在人們中演繹著。

    《搜神記》中記載了兩則故事:

    一則:傳說一個男子在田野中見到幾個穿羽衣的姑娘,其實她們是鳥的化身,男子悄悄偷走其中一件羽衣,強娶那個失去羽衣不能化鳥的姑娘。後來姑娘找到了被藏起的羽衣,立刻穿上飛走了。

    一則:孝子董永葬父賣身為奴,結果感動了上天,天帝派織女下凡,憑藉織布的絕技幫助他還債贖身。

    上述兩個故事,都沒有牽牛什麼事兒。但人們漸漸的將這三則故事混在了一起,經過千年發酵,情節不斷豐富,終於變成了流傳至今的“天人戀”愛情故事:

    織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孫女,在天上織雲彩。牛郎是人間的一個看牛郎,受兄嫂虐待。有一天,牛告訴他,織女要和別的仙女到銀河去洗澡,叫牛取一件仙衣,織女找衣服的時候,再還給她,並要求和她結婚,她一定會答應。牛郎就照樣做了。織女和牛郎結婚後,生了一男一女,王母娘娘知道了,便把織女捉回去。牛又告訴牛郎,他可把它的皮披在身上,追到天上去。等牛郎挑了兩個小孩,追到天上去時,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髮簪,在織女後面一劃,形成一道天河,把這一對恩愛夫妻隔開了。他們天天隔河想望啼泣,感動了王母娘娘,於是允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會時,由喜鵲為他們架橋。

    經典的詩句

    織女牽牛的愛情故事,感動了人們,也給古代文人提供了抒發情感的題材,創造了諸多佳美詩句。

    秋夕

    唐代: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

    唐代: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

    唐代: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乞巧

    唐代: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行香子·七夕

    宋代: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浪淘沙

    唐代: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鵲橋仙(七夕)

    宋代:朱淑真

    巧雲妝晚,西風罷暑,小雨翻空月墜。牽牛織女幾經秋,尚多少、離腸恨淚。

    微涼入袂,幽歡生座,天上人間滿意。何如暮暮與朝朝,更改卻、年年歲歲。

    鵲橋仙·纖雲弄巧

    宋代: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2 # 大唐神都

    曾經小時候,萌萌懂事時。有一天,石婆“織女”在西安碑林巡展!母親抱我去參觀,大批的人排隊,只為了摸一摸石像。據傳說:哪裡有病,就摸哪裡!

    稍微大點,在那個沒有空氣汙染的年代。看著滿天的星斗,聽母親講那牛郎織女的傳說,是多麼的令人懷念!

    最早,是有象徵天相的“天河”,以及兩旁的“牽牛星”和“織女星”,並沒有完整的傳說!那麼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2300年前,漢武帝在西安(長安)西南處引用秦嶺發源的河水開鑿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大人工湖昆明池(遺址面積大於西湖)用來訓練水兵,攻打位於西南的一個小國“昆明國”。

    昆明池漢武帝把它比作天上的銀河。為了上應天象,就在河兩岸特地雕塑了牛郎和織女像。

    有了人形化的牛郎織女,也就逐漸演繹出了牛郎織女的民間愛情故事。

    西安長安區斗門南灃村的牛郎和織女石雕像,當地人稱作“石爺”、“石婆”,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大型石雕藝術品,早在公元798年,這裡就建有“石爺廟”“石婆廟”,2000多年來香火不斷,至今還保留著七夕祭祀牛郎織女的大規模民俗文化活動。

    唐 :

    杜甫

    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織女機絲虛夜月,石鯨鱗甲動秋風。波漂菰米沉雲黑,露冷蓮房墜粉紅。關塞極天惟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在又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

    這幾年,西安市政府正在為“七夕”申報世遺,希望大家支援,別叫南韓人搶了先!

    斗門水庫(漢昆明池)恢復工程正在進展中。預計10月1號開放,一期開放“七夕文化景區”!

  • 3 # 桂花芳香77105282

    關於牛郎織女的傳說,我記得的版本之一是:

    傳說在一萬二千年前,處於織女星時代。當時,牛郎和織女相親相愛,衝破群婚的習俗,要成立家庭,形成固定婚姻。受到母系部落織女皇的反對,予以拆散……幸得老天有眼,七月初七搭鵲橋,讓牛郎和織女相會。後人一直在傳說這宗愛情故事,並定是日為七夕節。後又有稱“七巧節”,形容女人心靈手巧之意!

    牛郎織女的故事,是建立家庭的勇敢嗜試,意味著家庭的起源……

    後來牛郎織女約愛情故事,在傳說中增加了很多版本,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以上經參考。牛郎和織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一個女孩子和我聊天很長時間了,有一天突然不說話了,而且對我隱身,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