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龔說勢

    說一點直話吧,請別生氣。

    投資人會投資不確定的專案嗎?你自己都擔心專案不行,沒有市場,投資人更加擔心鈔票打水漂。

    務實的辦法是,認真思考自己的專案,確認OK了,自己先幹起來,儘量少花錢多辦事,儘量多賺錢。

    要是你的專案真的賺錢了,或許讓人看到希望了,有可能你不會寫商業模式計劃書,人家也會屁顛屁顛的送錢過來。

    最重要的是表現出來,而不是吹出來。

  • 2 # 子龍霸金

    因為我也創業了的原因,最近跑了不少的會,建建人脈,認識一些大佬什麼的。在聽過一些路演之後,內心其實是挺絕望的,把一個專案講清楚,對現在的創業者好像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一二十分鐘的路演,聽完還是讓人覺得雲裡霧裡,不知道你要幹嘛。如果是一個人這麼認為,可能是因為他不理解你的高深,如果很多人這麼認為,那一定就是創業者自己的問題了。

    大家去參加路演,或者去見投資人,無非就是為了拿到錢。可投資人又是怎麼選專案呢?為了寫這篇文章,我調查了十多個投資人朋友,綜合大家的意見,大差不差,這裡跟大家普及普及。

    我們要普及的是第一步的問題,即投資人和創業者的初次遇見。後面的談戀愛結婚生孩子離婚分財產的事兒還有其他的篇章,按下不表。

    首先,投資人是如何獲取專案資訊呢?

    對關注早期的投資人來說,他們是最缺好專案的資訊的,把手中的錢投出去是他們的工作任務,而投中好的專案是工作業績。他們基本會透過FA,創業者提交,孵化器等機構推薦,朋友圈子介紹,活動結識,前期投資人推薦(偏晚期的投資人),媒體報道的方式獲得。

    這裡面效果最差的是創業者自己提交的,創業者透過投資機構的公開渠道或者傳送到投資人的郵箱裡的專案,量是最大的,但轉化率是最小的。因為這些專案沒有經過任何的篩選,黃金和窩頭混在一起呼嚕呼嚕撲面而來,投資人從中找到寶貝的機率微乎其微,所以一般處理這種提交的專案都是投資機構裡剛入行的小同學,用來攢經驗值的。有點地位的投資人會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更有可能轉化的專案渠道上。

    活動結識、機構推薦和FA會是好一些的渠道。因為每辦一次活動,或路演或沙龍,組織方都會選一選專案;機構孵化器推薦的專案,也會對專案有一些基本的瞭解;FA更是做投融資生意的。但是正是如此,他們往往跟專案是有某種利益關係的,專案獲得融資對他們會有利益回饋,所以他們的推薦和介紹往往會誇大專案本身的價值。

    朋友圈子介紹和前期投資人推薦是成功率更高的渠道。投資人的朋友圈以創業者和投資人為主,他們推薦的專案往往是自己看過沒有什麼大問題的。而前期投資人因為已經投資過該專案,更是一種強背書,如果專案本身還沒有出現大問題,他們被後期投資人接受的可能性更大。

    你會發現,成功率越高的渠道,專案數量往往越少,因為這些渠道已經在之前被篩選過了。

    媒體報道是另外一種數量更少,但是轉化率更好的方式。因為媒體報道幾乎是唯一一種投資人主動上門尋找的方式,把妹高手都知道,追求遠沒有吸引有效。不論是在微信朋友圈還是在創投媒體上,一但投資人看中了某個專案並來主動溝通,最後成交的機率要高的多,因為之前投資人透過文章已經基本瞭解了你的商業模式並且比較感興趣才會聯絡你。

    我曾經擔心投資人只是在媒體上看到某個創業公司,想找到它是不是比較難,訪談過幾個投資人後發現自己完全多慮了,當他們知道了一個專案想找到他,分分鐘的事兒。

    我們的客戶,也是老同事王子恢老師,做的遐客行專案,專注於戶外進口裝備的電商,透過一篇文章就帶來了3-4個投資人。

    所以創業者們要清楚,媒體傳播是吸引投資人非常有效的一種方法,一定要有公關傳播的意識。

    第二,當你接觸到投資人之後,如何把自己講清楚呢?

    在我做調查的投資人中,每年見過300個創業團隊以上的不在少數。他們最苦惱的地方在於,能將自己的創業專案講清楚的不超過20%。在講不清楚的裡面,又分成兩種,一種是自己沒有想清楚,另外一種是想清楚了,但是因為表達能力的原因說不清楚。

    這時候用公關傳播的方式又能很好的幫助你了。

    首先,對於沒有想清楚的創業者,透過商業模式的採訪梳理,可以更好的理解自己的專案。你所在的是哪個市場,你發掘的是什麼使用者痛點,你是如何解決的,你的優勢是什麼,你的競品是誰,你的團隊如何。懂的創業者一下子就明白了,這不就是BP嗎?是的,沒錯。一個好的商業故事稿件,就是一個微型的BP,可以讓投資人快速瞭解你的專案,而不是沉淪在上千份PPT中。

    我們創業者去參加路演、去跑會,無非就是讓投資人們有一個瞭解自己專案的機會,如果有一篇把自己的商業模式講的很清楚的文章,會極大的提高觸達投資人的機會。

    對於那些表達能力不太好的同學,PPT又做的很爛,公關傳播就顯得更加有用了。當你已經約了某個投資機構,與其讓他們在見面的時候把你問的戰戰兢兢,不如在見面之前先把一篇文章發給他們,讓投資人有一個清晰的瞭解,減少了很多的解釋成本。

    我終究是要安利一下的,首先介紹一下傳播管家,是兄弟正在創業的專案,這是一個幫助創業者解決傳播問題的平臺,當你的創業專案需要傳播的時候,就可以來傳播管家,幫你省錢、省心、省時間的完成傳播。

    然後,我要介紹一個我們推出的產品包:融資加速器。專門以公關的方式幫助創業者提高融錢的速度,讓你在找投資人的過程當中事半功倍!這個產品包包含什麼內容呢?

    在這裡我們就會以商業模式為出發點,幫助創業者將自己的專案進行系統梳理,形成一篇以文章為表現形式的“微型BP”,對於那些想不清楚或者表達能力不好的同學,這可是痛點解決方案啊。

    第二,文章撰寫完成之後,我們並不會馬上釋出,而是至少發給三個投資人給提修改意見,他們能不能看懂?能不能充分理解這是一個什麼專案?如果有問題再根據他們的意見進行修改,直至從投資人的角度能夠完全理解整個專案的來龍去脈。

    聰明的創業者一下就明白了,這不就已經是幫你給投資人做推薦嘛。

    創業團隊初期就那麼幾項重點工作:人,產品,融資,公關傳播。其他幾項是根本,傳播是加速器。悶頭做產品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巧用傳播利器,讓自己的創業道路,事半功倍。

    你的贊是對我最大的支援

  • 3 # 胡華成

    你的商業計劃書具備了幾點呢?

    第一,我覺得用幾句話清楚說明你發現目前市場中存在一個什麼空白點,或者存在一個什麼問題,以及這個問題有多嚴重,幾句話就夠了。很多人寫了三百張 紙,抄上一些報告。投資人天天看這個,還需要你教育他嗎?比如:現在某個市場領域裡那一塊沒做好,哪方面問題特別嚴重,你有一個什麼產品能解決這個問題,只需要一句話說清楚就可以。

    第二,你有什麼樣的解決方案,或者什麼樣的產品,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你的方案或者產品是什麼,提供了怎樣的功能?簡單明瞭不要拖泥帶水瞎扯。

    第三,你的產品將面對的使用者群是哪些?年齡層次?是否有消費能力?一定要有一個使用者群的劃分。

    第四,說明你的競爭力。為什麼這件事情你能做,而別人不能做?是你比別人更具備什麼,還是你可以如何?這只是個比方。否則如何這件事誰都能 幹,為什麼要投資給你?你有什麼特別的核心競爭力?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所以,關鍵不在於所幹事情的大小,而在於你能比別人幹得好,與別人幹得不一樣。

    第五,再論證一下這個市場有多大,你認為這個市場得未來是怎麼樣?在未來的空間裡是充當什麼角色?

    第六,說明下你將如何掙錢?如果真的不知道怎麼掙錢,你可以不說,可以老老實實地說,我不知道這個怎麼掙錢,但是中國多少億使用者會用,如果有多少億人用,我覺得肯定有它的價值。想不清楚如何掙錢沒有關係,投資人比你有經驗,告訴他你的產品多有價值就行。

    第七,再用簡單的幾句話告訴投資人,這個市場裡有沒有其他人在幹,具體情況是怎樣。不要說“我這個想法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樣的話,投資人一聽 這話就要打個問號。有其他人在做同樣的事不可怕,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對這個產業和行業有一個基本瞭解和客觀認識。要說實話、幹實事,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優劣 分析。

    第八,突出自己的亮點。只要有一點比對方亮就行。剛出來的產品肯定有很多問題,說明你的優點在哪裡。

    第九,倒數第二張紙做財務分析,可以簡單一些。不要預算未來三年掙多少錢,沒人會信。說說未來一年或者六個月需要多少錢,用這些錢幹什麼?

    第十,最後,如果別人還願意聽下去,介紹一下自己的團隊,團隊成員的優秀之處,以及自己做過什麼。切記不要說些和你目前做的無關的經驗,和太老土的事。

    一個包含以上十點內容的計劃,就是一份非常好的商業計劃書了。

  • 4 # 跟康康去遊學

    一、商業模式最基本的要寫清三個方面問題:

    1、你是誰,用一句話介紹你的專案

    2、你賺誰的錢,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一個邏輯思想,三流企業賺取產品或服務收益;二流企業賺取品牌及模式收益;一流企業賺取資本及未來期收益

    3、你為他們解決什麼問題,有什麼價值?解決的通常是物質、精神領域的,價值通常是超出產品本身以外的情懷、夢想、信仰等

    二、更詳細的商業模式包括12個方面內容:

    例如:核心業務、核心合作商、核心資源、價值體現、渠道通路、使用者畫像、使用者關係、營銷策略、銷售策略、售後服務、主要成本、主要收益(具體細節我不在這裡展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米一鍵換機如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