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燭輝永存
-
2 # 東鞋黃藥師
《西遊記》裡的阿難和迦葉
阿難、迦葉是《西遊記》裡面兩個很難讓人忘記的角色,不是因為他們的長相太醜,也不是因為他們
做了什麼有功於取經事業的好事,而是由於他們貪財而又吝嗇,讓對佛虔誠無比的唐三藏不得不忍痛奉獻出唐王贈送他的紫金缽盂。當然,也正因如此,他們遭到了眾人的恥笑。
我們且看阿難和迦葉第一次出場索要人事的情形:
阿難、迦葉引唐僧看遍經名,對唐僧道:“聖僧東土到此,有些什麼人事送我們?快拿出來,好傳經與你去。”三藏聞言道:“弟子玄奘,來路迢遙,不曾備得。”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傳經繼世,後人當餓死矣!”行者見他講口扭捏,不肯傳經,他忍不住叫噪道:“師父,我們去告如來,教他自家來把經與老孫也。”阿難道:“莫嚷!此是什麼去處,你還撒野放刁!到這邊來接著經。”八戒沙僧耐住了性子,勸住了行者,轉身來接。一卷卷收在包裡,馱在馬上,又捆了兩擔,八戒與沙僧挑著,卻來寶座前叩頭,謝了如來,一直出門。
師徒四人以為這樣就取到真經了,卻沒想到傳給他們的是白紙,也即“無字真經”。——沒錢就想得到真傳,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事兒?
《西遊記》裡面的阿難
二尊者復領四眾,到珍樓寶閣之下,仍問唐僧要些人事。三藏無物奉承,即命沙僧取出紫金缽盂,雙手奉上道:“弟子委是窮寒路遙,不曾備得人事。這缽盂乃唐王親手所賜,教弟子持此,沿路化齋。今特奉上,聊表寸心,萬望尊者不鄙輕褻,將此收下,待回朝奏上唐王,定有厚謝。只是以有字真經賜下,庶不孤欽差之意,遠涉之勞也。”那阿難接了,但微微而笑。被那些管珍樓的力士,管香積的庖丁,看閣的尊者,你抹他臉,我撲他背,彈指的,扭唇的,一個個笑道:“不羞,不羞!需索取經的人事!”須臾把臉皮都羞皺了,只是拿著缽盂不放。迦葉卻才進閣檢經,一一查與三藏,三藏卻叫:“徒弟們,你們都好生看看,莫似前番。”他三人接一卷,看一卷,卻都是有字的。
第一次被當面告狀不說(如來居然談起此事來一臉“我已盡知”的表情),第二次又明知故犯,甚至被眾人羞辱仍然把紫金缽盂抓著不放。阿難、迦葉葫蘆裡賣的什麼藥?——神經病,二位尊者不要臉的啊?
《西遊記》裡的阿難迦葉
按理說,阿難、迦葉二位尊者是佛祖手底下數一數二的弟子,二人均已成佛,為何還對這麼一點兒“人事”念念不忘呢?這不合常理啊!
佛陀者,覺者也。既能自覺,又能覺人之意。何以阿難、迦葉這麼不自覺?
我們來看看這兩位尊者什麼來頭。
阿難,梵名A^nanda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稱阿難陀,意譯為歡喜、慶喜、無染。系佛陀之堂弟,出家後二十餘年間為佛陀之常隨弟子,善記憶,對於佛陀之說法多能朗朗記誦,故譽為多聞第一。阿難陀天生容貌端正,其身光淨如明鏡,雖已出家,卻屢遭婦女之誘惑,然他志操堅固,終得保全梵行。
這才是我清俊的美男子阿難
迦葉,也即摩訶迦葉,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梵名Maha^ -ka^s/yapa 。生於王舍城近郊之婆羅門家。於佛成道後第三年為佛弟子,八日後即證入阿羅漢境地,為佛陀弟子中最無執著之念者。
摩訶迦葉人格清廉,深受佛陀信賴;於佛弟子中曾受佛陀分予半座。佛陀入滅後,成為教團之統率者,於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經典結集。直至阿難(梵A^nanda )為法之繼承者,始入雞足山入定,以待彌勒出世,方行涅槃。禪宗以其為佛弟子中修無執著行之第一人,特尊為頭陀第一;又以‘拈花微笑’之故事,至今傳誦不絕。此外,過去七佛之第六佛亦稱迦葉佛。
看我大迦葉拈花一笑的蘭花指,你能想象他會那麼醜?
按理說,阿難作為佛祖的堂弟,能跟著釋迦牟尼出家,可以說榮華富貴在他面前都不值一提的了。
而迦葉的出身,更是貴不可言。這麼說吧。兩千五百年前,在離中印度摩竭陀國首都王舍城不遠的摩訶娑羅陀村裡,住著一位婆羅門望族的大富豪尼拘盧陀竭波長者,據說他擁有比當時的國王頻婆娑羅王還更多的財產。
尊者大迦葉,就是出生在這個家庭。
what?這麼顯赫的家世,二位尊者會稀罕一個紫金缽盂到握住不撒手?
索要紫金缽盂的阿難
除了最不差的就是錢之外,二人在佛教的傳播史上,也是功不可沒。
要不是大迦葉和阿難二人,佛祖的說法恐怕早就會湮沒無聞。
我們平時所說的“三藏”,其實是是結集了佛陀弘法四十五年的教義,以巴利文記錄的佛教經典。
其中包括:律藏、經藏和論藏。
佛祖講法
佛陀入滅後,五百名上座阿羅漢弟子即刻召集了結集大會,重覆地稽核了佛陀的教義,當時,由記憶力超好的阿難尊者誦出經藏,優波離尊者誦出律藏。
那這論藏是誰誦出的呢?
有人說是迦葉自己誦的,也有人說是阿難誦的。可迦葉在當時的地位僅次於佛祖。
阿難於佛陀生前未能開悟,佛陀入滅時悲而慟哭;後受迦葉教誡,發憤用功而開悟。
所以說,迦葉是阿難的師傅啊!
三藏就是釋迦死後佛教的第一次結集了,要是沒有阿難和迦葉,釋迦的言論恐怕早已面目全非了吧?
唐僧,既然名為唐三藏,想取三藏經,是不是確實應該給這倆人一點東西表達敬意?
當然了,《西遊記》是小說,對於儒道釋各家都可以嬉笑怒罵,但看官若將其當真,就是執迷不悟了。
-
3 # 使用者2690263369128
留印記,此二人依附如來收好處。依附(姨夫),為盤古轉世做至親,做準備。此二人轉世依附觀音,代盤古姨夫,婊姨妹。
-
4 # 我就是竹韻
這個問題貪婪到是算不上,因為這是佛門傳經的慣例,也是西遊世界的慣例,有多處例證。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靈山如此,天庭也如此這其實說到底這就是一個因果問題,如來佛祖因為這件事還特意為唐僧師徒解釋了,還舉了一個為舍衛國趙長者家誦經討要米粒黃金的例子。
你再看佛祖一開始是怎麼安排的,他是先讓阿儺、伽葉引他四眾到珍樓之下吃齋,關鍵是這個齋還盡是“仙品、仙餚、仙茶、仙果”,唐僧師徒四人吃後都成佛了,這麼貴重的齋飯,肯定沒有白吃的道理。
如來佛祖後來不得已洩露了獨角兕大王的來歷,還特意讓十八羅漢奉上十八粒金丹砂,向太上老君表示敬意。
“留一隻在府堂鎮庫,以作向後免徵燈油之證;我們帶一隻去,獻靈山佛祖。”
可是這猴子嘴上說的好聽,到了靈山之後卻閉口不談犀牛角的事,好像這個犀牛角根本沒有出現過、他根本沒有說過這話一樣。
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阿儺、伽葉正好借可以有老規矩發難,一定要讓唐僧拿出點人事,不給人事堅決不傳給他經書,即便他們告到佛前也不行,哪怕是唐僧吃飯的空碗也得要。
-
5 # 老漢優先注國事
這不是他倆人故意索取“投名狀”。如來在設計取經的時候就有了這個主意。你們大唐中國必須派人來取,還要不能騰雲駕霧的。明裡是四個“保鏢徒弟”,暗裡還有神仙護衛。夠氣派的。如來認為我的經書不是平白無故變成的,怎麼能像一碗飯給大唐人白吃呢?所以如來在唐僧面前倆次都故意滴不提示,就是已經在庫房安排好啦!到管理員那裡你們自己“明白”去。但唐僧身上實在是沒有一文錢。除了觀音贈送的寶貝“本來就是如來的東西”以外,就那個缽盂是原汁原味的大唐物品。這才配“贈送經書”的回饋(信物)。
-
6 # 吉月文
這個問題其實很容易回答。西遊記本身就是一部戲謔宗教的作品,佛教也是嘲諷的物件。透過索要禮物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於佛教和佛教徒斂財的批判。
很多人並沒有仔細閱讀西遊記原著,而是透過86版電視劇西遊記來了解西遊。而在電視劇改編的過程當中,導演楊潔將小說當中戲謔佛教的內容作了大規模的刪除,某種程度上說,違背了西遊記的原本主題。這是導演個人喜好決定的。可以這麼說,直到現在為止,也沒有任何一部西遊記的影視作品,真正呈現原著本身的主題。由於在電視劇當中,又要保留戲謔宗教的部分內容,又刪除了對佛教的諷刺,所以變成了主要對道教進行諷刺。很多人因此對西遊記形成了揚佛抑道的觀點,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西遊記佛道皆貶。而索要禮物這個情節由於是九九八十一難當中的最後第2,是小說當中的重要情節組成,因此電視劇又不能加以刪減,所以不得不將其保留下來。很多觀眾看了之後形成了一種很奇怪的突兀的感覺,這是由於電視劇改編的時候主題進行調整導致的內在衝突,不是小說的問題。
小說在這裡設計這個情節,本質上講不是針對迦葉和阿難個人的道德品行進行諷刺,其實是對佛教進行諷刺。之後的如來為兩個徒弟辯解,就是最明顯的證據。佛教的理念,講究四大皆空,不貪戀錢財。但在現實當中,不少佛寺,和尚們卻特別貪戀錢財。淨土世界本質上只是一個理想,而不是現實。其實不僅僅是佛教,所有的宗教都有著同樣的難以調和的這種衝突。
回覆列表
《西遊記》中阿儺、伽葉為什麼要人事?
當然不是因為他們貪婪,佛祖的得意弟子怎麼會如此貪婪呢,何況這事佛祖知曉呢。
《西遊記》第九十八回,阿儺、伽葉引唐僧看遍經名,對唐僧道:“聖僧東土到此,有些甚麼人事送我們?快拿出來,好傳經與你去。”
阿儺、迦葉都是如來的十大弟子之一,奉如來的旨給唐僧師徒死人去取經,為什麼還索要人事呢?
唐僧師徒沒有給,阿儺、伽葉就給他們取了無字經書,這怪誰呢?當然要怪唐僧師徒四人了,因為他們沒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不能白手取經。
三藏聞言道:“弟子玄奘,來路迢遙,不曾備得。”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傳經繼世,後人當餓死矣!”
阿儺、迦葉說不能白手傳經,唐僧師徒不予理睬,阿儺、伽葉就給了無字經,這樣做當然也是符合如來的意思,連燃燈上古佛也是“心中甚明”,說明阿儺、伽葉的做法並不違反眾佛的規定。
眾佛之首的燃燈古佛不忍唐僧師再次長途跋涉,就吩咐白雄尊者去奪了無字之經,唐僧師徒四人才才再次找如來取經。這時他們還沒明白道理,認為是阿儺、伽葉“掯財不遂、通同作弊”,就是說他們搶奪財務未能成功,用欺騙的手段做不合規定的事情。
而佛祖卻笑道:“你且休嚷,他兩個問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向時眾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鬥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你如今空手來取,是以傳了白本。白本者,乃無字真經,倒也是好的。因你那東土眾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傳之耳。”即叫:“阿儺、伽葉,快將有字的真經,每部中各檢幾卷與他,來此報數。”
佛祖舉例說明了這個道理說,唐僧師徒在阿儺、迦葉再次要些人事的時候把唐王賜的紫金缽盂奉上。
那阿儺接了,但微微而笑。被那些管珍樓的力士,管香積的庖丁,看閣的尊者,你抹他臉,我撲他背,彈指的,扭唇的,一個個笑道:“不羞!不羞!需索取經的人事!”須臾把臉皮都羞皺了,只是拿著缽盂不放。
這裡“不羞!不羞!需索取經的人事!”說的不是阿儺、迦葉,而是唐僧師徒四人。為何?
佛說因果。世間的人要對法律負責任,修行的人要對因果負責任。這麼重要的經書肯定要拿東西來換,不能白給,否則就不符合因果關係。唐僧師徒現在才明白這人道理,當然是很羞的事情。
唐僧師徒取得真經後,也不是帶走就算是成功了,要世人不斷修行才可以,這個不斷修行是很難的,遠遠比八十一難要難,正如在第八回裡,如來跟觀音說的“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歷千山,遠歷萬水,到我處取經,永傳東土,勸他眾生”才可以,否則如來找個弟子送到東土就不用那麼麻煩了,但是那樣根本沒有意義,根本勸不了眾生。唐僧師徒的修行結束了,所以他們成功了,也就各歸方位了,可是世人的修行才剛剛開始,所以真經的存在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