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焦慮抑鬱調解訓練
-
2 # 生活來點心理學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以行為異常和對現實的認知能力下降為特徵的精神障礙。
常見表現:
1. 妄想
2. 幻覺
3. 言語紊亂(例如,頻繁地思維脫軌或聯想鬆弛)
4. 明顯紊亂或緊張症的行為
5. 陰性症狀(即,情緒表達減少或意志減退)
如果在確診的情況下出現過度關心別人,其實也說的通。
-
3 # 心理醫生張彥平
“精神分裂症為什麼有時會過度擔心別人?”
這個問題很好,臨床上也很常見。
比如擔心自己的父母會被別人陷害;
比如擔心自己的丈夫會被人跟蹤和監視;
或者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在班裡被老師和同學欺負。
其實一言弊之:
這些都是病人所產生的“妄想”。
所謂“妄想”,就是病人對外部世界所產生的一種病態的推理和判斷,而且堅信不疑。
臨床上常見的妄想有關係妄想,被害妄想、嫉妒妄想和誇大妄想。
病人過度替別人擔心,常常多是在“被害妄想”的支配下所出現的“妄想泛化”的症狀和表現。
需要指出的是,病人出現的妄想是無法說服的,必須要用抗精神病藥物加以控制,一旦妄想消失,病人的擔心也就隨之消失了。
-
4 # 往事釋然何處56
我就是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 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有認知缺陷 想問題的角度跟正常人不一樣 也許在別人看來不算什麼事的事情 但在我們眼中卻頗為在意 很小的一件事都能引起情緒波動 內心很脆弱 因為心理有問題 患者的抗壓能力很差 別人的一句話 一個眼神都會引起患者的在意 怕自己做錯了什麼惹人生氣 不高興 過度擔心別人 本身精神分裂症是一種令人受歧視的疾病 精神分裂症患者雖然有病但是不是認知為零 我們也有感情的 希望人們用看正常人的眼光看我們 不要認為精神分裂症患者就是瘋子
-
5 # 我說精神
你好,你的問題根源在你看問題的角度,在我這個醫生的角度看來,精神分裂症患者並不是什麼過度擔心別人,而更可能是因為存在被害妄想,所以覺得自己的家人有被傷害的可能性,甚至堅持認為有人正在謀劃傷害自己的親人、朋友,所以非常緊張和擔心周圍的人,甚至用限制自由,報警的方式去應對本就不存在的所謂危險。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被害妄想被害妄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現機率最高的妄想內容,患者常常認為一些現實存在的人,或者乾脆不存在的人,將要或者正在傷害自己活自己的親人和朋友。這種關於被害的想法雖然沒有任何證據,或者沒有確切證據,但任何人做出任何的保障或其它努力,都不能改變患者一絲的偏激的想法。
而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妄想並不是偶爾出現的,最初可能會表現為一種持續的懷疑,但隨著病程的推移,會逐漸表現為整個生活中的一種持久的堅信,不管他在幹什麼,這種偏激的想法始終存在。
曾經我有一名患者,因為覺得有人要害自己和丈夫,不管白天還是黑夜都把家裡的窗簾拉的緊緊的,而且一直告誡丈夫不能吃外面的食物,擔心有人要給丈夫下毒。甚至逐漸懷疑對面樓的某個窗戶後面有人用先進的超聲波破害自己和丈夫,所以本著保護自己和丈夫的原因,用磚頭砌上了家裡所有的窗戶。
在普通人看來,他們的行為是緊張和擔心自己與家人的安危,但畢竟這種擔心是毫無根據的,而且是不以客觀事實為轉移的,只能透過藥物治療的方法才能夠緩解妄想症狀。
如何與存在妄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相處對於所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來說,這都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精神分裂症在中國的發病率大概1%左右,那麼結合中國的人口基數,保守估計中國也有超過1000w的精神分裂症,那麼就有至少幾百萬個家庭要面臨這個難題。
上面已經提到,有妄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是無法透過擺事實講道理來說服的。那麼如果你家裡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妄想症狀比較頑固,是不可能聽進去包括醫生在內的解釋或者勸告的,必須經過藥物治療一段時間,緩解妄想症狀後,再根據患者殘存的妄想程度決定應對方法。
如果患者的妄想症狀緩解的很好,基本上消除妄想內容,或者只殘留一小部分妄想內容。那麼我們可以選擇完全否定患者的妄想,教會患者正確的預防妄想再次出現的健康知識,教會患者對抗錯誤的想法。
如果患者的妄想仍然存在,但社會功能已經部分恢復,可以進行簡單的家庭生活。那麼要教會如何與妄想共處,不急於對抗和否定妄想,而是像讓患者自己對妄想產生疑問,減少妄想內容對自己的影響。其實這樣的情況反倒是最普遍的,而精神科醫生的做法是幫助患者學會“帶著症狀去生活”。
精神分裂症患者雖然存在很多精神病性症狀,給家人和周圍人帶來一些不便,但畢竟都是我們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能被放棄,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準備,與患者科學相處。 -
6 # 鹽城心理醫生張懷禮第一、安全與價值感是人的共同心理訴求,擔心別人不一定就是精神病性妄想
我們來看看患者擔心的內容是什麼。根據答主長期的工作經驗來看,患者過度擔心的主要內容為害怕別人背後說壞話、非議他,做手腳、陷害他,做對不起他的事。
過度擔心的問題可以歸納為一句話:缺少安全感和價值感。這些心理需求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所特有,而是人所共有,只是常人沒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擔心那麼強烈和頑固而已。這些問題都關係到人的生存安全、自我價值等核心心理需求,所以是一個最敏感、最強烈的心理訴求。
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沒有價值感就無法立足,難以很好地生存,誰能不重視!對安全的適度擔心,對自我價值的適度追求,有利於個體更好地生存和發展。但是,如果過度追求,又會成為一個問題。
第二、精神分裂症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過度追求和自強化,失去分辯力精神分裂症患者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安全感和價值感都很低,越低就越渴望得到和認認同,越怕受到別人威脅和否定,這種心理需求過於迫切和強烈,就成為一種病態,經過自我的自強化機制,越發堅信不疑,以至於無法區分自我臆想和客觀現實,認為有人背後說他壞話、非議他的各種不好,甚至要暗中陷害他。
只有當過度擔心發展成一種非常牢固的錯誤信念,既沒有事實依據,經儀器檢查和醫生解釋,仍堅信不疑,才能認為是精神病學上的妄想症狀,如被害妄想、關係妄想、疑病妄想等。
第三、消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過度擔心,應從重建心理安全感、塑造價值感入手。安全感不足、低價值感低,往往與個人的成長經歷、成長經驗有關,特別是與家庭教育不當,寄養、抱養、隔代扶養,重男輕女,父母長期關係緊張等問題有關,在 長期的發展程序中,一步步固化了這些錯誤認知。
解決常人的過度擔心問題,可以使用虛擬重建方式和完形技術來實現,對於精神分裂患者,需要在自知力恢復,進入康復期以後才可進行,而且必須由豐富經驗和控場能力好的心理治療師才可實施,否則觸發精神症狀後,心理治療師可能會失手無措,處理不當,可能會造成患者二次創傷。
小結:安全感和價值感重建,是精神分裂症康復繞不過去、也是省不掉的一個環節,它是病情發生、復發、預後的一個重要指標,藥物很難從根本上來解決一個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感和價值感低的問題,只能抑制過度擔心等認知過程,無法根除。
從小父母高質量的陪伴和愛的充分滋養,有助於形成良好的安全感;父母的賞識和肯定教育,有助於形成孩子原始的自我價值感。
沒有足夠的安全感和價值感,患者對環境的焦慮、恐懼、害怕、敏感、多疑就無法消除,所以需要引入心理治療來重建安全感和價值感。
回覆列表
因為有情,○是人類邊想邊做的生理習慣,造成大腦想個不停的嗎?
○現在很多人會有邊想邊做和默讀的生理習慣!當人類的邊想邊做養成一種生理意識以後,以後你做事,不自覺的就會隨你的生理意識去做事,比如,你看電子書有默讀的生理意識,那麼以後,你一看文字就會默讀,因為人類的生理意識,會不自覺的帶著你去這樣認知文字,還有邊想邊打字的生理習慣。
○那麼人的大腦使用想的情況會多,使用想的時間也會長,那麼會出現想帶來的負面影響嗎?
○比如,人類的想,給人類帶來了智慧,帶來了科技,這是想的正面影響。
○負面影響有哪些?比如:精神病人一想事就自言自語,一幻想好好笑的事情就不自覺的發笑。還有人在想事時,有人叫你一聲兩聲,你沒聽到,第三聲你聽到了,你會給朋友說,不好意思我在想事,剛才沒聽到。這些現象證明想是有負面影響的,
○想的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證明,同樣是用想,造成大腦的情況和結果不一樣。比如,小時候你用想認知學習很聰明很機靈,上大學,用想認知時間長,反而有學傻、學呆、學腦迷的人。人的大腦可以單獨思考,生活之中有些人,有受想行識的生理習慣,一遇事流進心中,大腦就想個不停,他也不想想,可就是控制不住,因為大腦不自覺的會想心中蕩起的傷心往事,因為想養成了生理習慣,不自覺的就會轉動,因為想可以單獨使用,這也是為什麼焦慮抑鬱的人,為什麼老是想事的,物理原因,也是人類造成腦迷的其中一種原因。
○那麼人用想認知事物和不用想認知事物有什麼不同點呢?
○請在現實當中驗證 以下現象!!!
○1、請問你在默讀時,能夠看見眼前文字顏色嗎?
○2、你在看見字型顏色的同時,你正在用想默讀嗎,想停下來的嗎?
○3、你在邊想邊打字時,能夠看見文字顏色嗎?
○4、當你看著(看見)眼前字母顏色,同時去打字時,你用想了嗎,你的邊想邊做生理習慣可以慢慢 改掉嗎?
○5、你看反應遲鈍動作緩慢的精神病人,你問他們,你是邊想邊做事時嗎?比如:想怎麼切菜,邊做嗎?你問他們邊想著切菜,你看見眼前物體的顏色嗎?比如:菜的顏色、菜板的顏色?
○當人的眼睛看見眼前畫面(物體)顏色時,想會停下來。那麼當你想事時,就可以看顏色把想停下來,發現一次想事,看一次顏色,把想停下來一次,像改掉自己的壞毛病一樣,發現一次改正一次,但是需要時間改變受想行識的生理意識,大約3年9個多月。同樣也可利用顏色,因為你看著物體顏色,去認知做事時,你的想沒有使用。看著眼前的顏色去行動,來改變默讀 邊想邊做等受想行動的生理習慣。
○這只是想的負面影響造成的腦迷,後世之人不一定也是想,造成的腦迷,因為造成腦迷的原因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