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珥陵三菱
-
2 # 英文電影咖
考生被高校錄取,要走7個步驟
1.高校登入簽到 招生高校憑省招生辦分配的賬號和密碼登入各省的高考招生網,瞭解各省高考基本情況、高校生源統計、招生政策工作程式等。
2.核對招生計劃 招生高校透過網上查詢本校生源統計資訊,核對招生計劃。
3.投放檔案 省招生辦根據核定的招生計劃和有關政策按照錄取工作時間表向高校傳送考生電子檔案。
4.高校閱檔 高校在規定時間內下載、審閱考生電子檔案,對預錄考生確定專業,對擬退檔考生準確註明不能錄取的具體理由,並在規定時間內提交錄檢。
5.錄取檢查 省招生辦錄檢人員根據招生政策和規定,在網上對高校提交的預錄和擬退檔名單稽核。對符合錄取要求的預錄名單、符合退檔要求的退檔名單,錄檢員予以確認。
6.辦理核准手續 省招生辦對高校提交的預錄取名單核准、確認後,列印《**省20**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名冊》(對本科三批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錄取的考生還要列印錄取考生資訊確認表),加蓋省招辦錄取專用章,以特快專遞寄給招生高校。
7.寄發錄取通知單 高校按照省招辦遠端網上錄取系統核准的錄取名單填寫考生錄取通知書,加蓋本校校章,並將考生錄取通知書、有關入學報到須知、資助政策辦法等相關材料連同省招辦寄送給高校的錄取考生資訊確認表(用於本科三批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錄取的考生)一併寄發給考生。
此外需注意:總分低、不同意專業調劑都有可能被退檔
錄取過程中,考生被退檔的理由很多,常見的有總分過低、單科成績受限、不誠信記錄、身體條件不符合、政審不合格、不同意專業調劑等。
在登封錄取現場錄檢組,曾有記者看到,某高校計劃招10人,按1∶1.2的投檔比例,有12名考生的檔案被投至該校,按照從高分到低分排序後,有2名考生的檔案被退回,退檔理由是“總分偏低”。省招生辦錄檢組工作人員審查後認為,退檔理由符合政策,作退檔處理。
-
3 # rita最晴天
高招錄取全流程:
1、模擬投檔
每批正式投檔之前,省級招辦按照高校確定的投檔比例進行模擬投檔。
2、正式投檔
把符合該院校招生分數條件的考生的電子檔案投遞到該院校。
3、確定投檔比例
模擬投檔後省級招辦及時向高校報送生源分數段分佈情況,高校根據模擬結果決定是否追加計劃,是否調整投檔比例。
4、閱檔
招生高校在規定時間內從內網上下載考生的電子檔案資料進行審閱。審閱的內容包括:考生成績、專業志願、是否服從調劑選項、體檢表及誠信記錄等。
5、預錄取
預錄取和退檔結果上傳至升級招辦,招生高校按照相關規定和招生章程等,將符合錄取條件的考生進行預錄取。
6、錄取檢查
省級招辦對高校預退檔考生的情況進行稽核,如無異議,則錄取結束。
7、列印錄取名單
省級招辦根據招生高校餓錄取結果列印錄取新生名冊,加蓋省級招辦錄取專用章後寄送招生高校。
8、填發錄取通知書
招生院校根據錄取考生名冊填寫錄取通知書,加蓋該校公章後連同入學報到須知、自主政策辦法等相關材料一併寄送被錄取考生。
-
4 # 這個有點意思
高校把招生計劃發給招生辦,然後招生辦依據高校計劃以及考生填的志願給高校投檔,當高校收到這些考生的檔案後,開始擬錄取,這個時候高校會根據考生報的本校的專業給考生分專業,假如說A專業錄100人,而只有90人報了這個專業,他們會從其他的報本校的人中調劑到本專業,補滿招生計劃(這些人是不夠專業分,又填了同意調劑的),如果A專業報了110人,他們會把最後10名從本專業篩選掉,讓他們進行第二專業錄取,直至錄取到他們報的最後一個專業,如果此時他們的分還不夠錄取的資格,有兩種情況,一是填了同意調劑的調到其他專業,二是不同意調劑的做退檔處理,也就是你在本批次是沒錄取的機會了。完成這些後,招生基本完成,他們把錄取情況反饋給招生辦,招生辦確認後,錄取結束,接著高校開始發錄取通知書,然後到開學時考生拿著錄取通知書去學校報到就行了。希望回答對你們有所幫助,在此筆者想求波關注,謝謝大家支援。
回覆列表
每所大學都有自己的最低投檔線,只有過了投檔線,你的檔案才會郵寄給這個大學,然後大學根據分數優先,從最高分往下排,直到錄取到大學規定的人數為準,一般分數都高於投檔線,除非某些大學報的人太少,可能會降分錄取,當你被錄取以後,檔案不會被退還,會記錄在大學檔案庫裡,如果沒有被錄取,你的檔案會被送回到你的學校,進行下次投檔。謝謝。
平行志願遵循的原則是“分數優先,遵循志願。”
但相比之下,志願優先。這裡給出我根據我對各位考生的問題總結出來的高考填報平行志願的若干注意事項,供你參考:
首先,平行志願是各個省市區的招生政策,與具體學校無關。就是說,大學是沒有辦法決定是不是實行平行志願或是不是招收平行志願的考生的。如果一個省市區沒有實行平行志願,那麼這個大學在這個省市區招生時就不能按照平行志願招生;反之,如果一個省市區實行了平行志願,那麼在這個省市區招生的大學在這個省市區都必須按照平行志願招生。因此,一個大學在實行了平行志願的省市區必須按照平行志願招生,在沒有實行平行志願的省市區就只能按照傳統方式招生。
順便說一下,平行志願與非平行志願一樣,也是按批次填報的。你如果沒有達到一本分數線,就沒有必要填報一本學校。也不要在一個批次的志願下填報不同批次的學校,例如,不要在一本批次下既填報一本大學也填報二本大學。
其次,如果是以前的普通志願報考方式,招生院校非常看重第一志願,第一志願是非常重要的。平行志願不等於各個志願沒有先後次序、沒有第一志願,但平行志願與以前的志願不同的是,只有考生和招生辦知道你的志願順序,招生院校是不知道的,因此原來只招收第一志願的大學就無從知道報考它的考生是第幾志願報考的它,因此是不是第一志願就沒有以前那麼重要了。從而,第一志願還是很值得冒險的,但在這種情況下,第二志願就應該與第一志願有一定的級差,以防萬一。為了確保錄取,所有志願最好都填滿。
在以前非平行志願政策的情況下,許多學校(如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等等)都不錄取非第一志願的考生。這樣,在非平行志願政策下,如果你分數差不多夠了北京大學的分數線,但又很可能不被錄取,你不能第一志願報北京大學,第二志願報南京大學、武漢大學或復旦大學,因為這樣填,如果北京大學不錄取你,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復旦大學也肯定不會錄取你,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考生會放棄北京大學,把南京大學、武漢大學或武漢大學作為第一志願。然而,在平行志願政策下,由於錄取學校不知道你是否把它作為第一志願,你就可以這樣做了:如果北京大學不錄取,並不影響後面學校的錄取。再如,假定南京大學、武漢大學、東南大學的預估錄取分數線是620、615、605,你考了621分。在平行志願政策下,你可以把南京大學、武漢大學、東南大學分別作為第一、第二、第三志願,如果南京大學不錄取你,很可能上武漢大學武漢大學的線,即使武大也錄取不了,東南大學肯定會錄取。而在以前的政策下,你是不能這樣報志願的。
因此,在平行志願政策下,你可以拿第一第二志願衝一衝,第三第四志願選擇你比較接受的學校和專業,最後兩個志願選擇保底的學校和專業。
第三,平行志願錄取時,各個志願對於錄取學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當於第一志願。如果不夠第一志願學校的提檔線,就看第二志願學校的提檔線,直到找到一個志願的提檔線不高於你的分數,就把檔案放到這個學校。
具體而言,平行志願中考生報考的各個院校在考分前是平等的關係。只要考生達到了這個批次的錄取控制線,就按考分從高分到低分的循序,由計算機對每個考生所填報的5個院校,依次檢索。“分數優先”是其投檔基本特點,簡單可理解為高分先投檔。比如理科考生甲分數為650分,填報的志願A是北京大學、志願B是復旦大學;考生乙考分為649分,志願A是復旦大學。到甲投檔時,北京大學已投滿,復旦大學還有一個計劃未完成。考生甲將被投檔到復旦大學,同時復旦大學完成招生計劃。考生乙雖然志願排序先於甲,但只能等其他志願錄取了。
“遵循志願”是平行志願投檔的另一個原則。投檔的原則是一旦進入投檔程式將嚴格按照考生填報志願的順序進行投檔,一旦被前面的的志願提檔,後面的學校取分再低也沒戲。比如理科考生丙考分為652分,填報的志願次序是北京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結果是被同濟大學錄取。後來得知能被複旦大學錄取時考生丙後悔不已。
第四,學校的提檔線指這個學校錄取的最低分,一般都要高於分數線。比如假定分數線是500分,那麼北大、清華的提檔線可能有600分,復旦、南大的提檔線可能是550、560 分。
因此,在報考時,要拉開差距(各個學校的提檔線,不要都報同樣的學校),如報了北大,就不要報清華,但可以報北航、北工大;報了復旦就不要報交大和南大,但可以報同濟、上海理工大學。
第五,關於投檔退檔。一般情況下,學校不會多提檔的,不超過105%,很多情況下,頂多多提檔一兩個如,而且提檔後不會輕易退檔,學校會想方設法錄取你的,即使你填了不服從志願,學校也會打電話徵求你的意願的。因此,沒有必要擔心提檔後退檔的問題。你所在的省市區招生辦公室也不會同意學校提檔後輕易退檔的。千萬放心!!!
第六,關於報考專業,我不給你具體建議,因為這種建議不一定符合你的情況。只給你一般性建議,相信對你會有好處:
選擇專業應做到六要六不要:(1)不要望文生義,而要了解專業目錄及內涵。(2)不要只追熱門,而要因人制宜分析就業前景。(3)不要一廂情願,而要量力而行、留有餘地。(4)不要就專業論專業,而要分析學校的專業競爭力。(5)不要用選學校代替擇專業,而要把握專業錄取辦法。(6)不要看到就是寶,而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善於思考。
選專業時要避免幾個盲區,第一不要扎堆熱門專業,第二要認清專業本身,要了解所選專業具體是做什麼的,有些什麼課程,也要了解其專業未來的發展,第三,不要忽略自己的潛能,自己沒有嘗試怎麼知道自己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