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問題,就想到了寒門父母培養出的哈佛學霸的何江,一名在湖南農村長大、上大學才第一次進城的中國小夥兒。
可能大家都不禁好奇,他父母比其他農村父母多做了什麼?階層的桎梏在這個個體身上是如何被打破的?
重視孩子教育的寒門,依然可以出貴子,一起看看何江父母在教育方面的智慧。
1、為了孩子的成長,可以做出巨大犧牲
我有農村親戚,我深深感到在農村,蓋房子對家庭的意義,這幾乎是唯一的存在感,最直接的生存意義,是農民最看重的面子。
但何江的父母在上世紀30年代就意識到,絕對不能為了錢讓孩子變成留守兒童——“幾年過去,外出打工掙錢的人家,又是砌磚瓦房子,又是給孩子帶禮物;但是何江的家,仍是一個土坯房子。”何江父親不出去打工,卻每晚堅持給兩個兒子講睡前故事。
教育是父母的能量,無法憑空而來,不管在哪個階層,都需要父母付出代價,做出犧牲。
何江的父母
2、父母直面殘酷現實,沒有怨天尤人,而是行動起來
何江父親對何江嚴格要求,並且每天晚上講故事,主題只有一個:“好好學習”,何江很久之後才知道,很多故事都是父親自己編的;而在小夥伴們瘋狂玩耍的時候,何江被要求在家刻苦學習。
在那些相信“快樂就好”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後來是否快樂?裡我說過,“對於父母來說,有原則地控制,比無原則地放手,是難得多的事。”
對於何江的父親,放任孩子玩耍,是比時刻監督他、馴化他、激勵他,難得多的事。這個文化層次不高的男人,看到了現實殘酷面,但他不怨天尤人,而是行動起來,為孩子的命運,奉獻足夠的時間和全部的智慧。
3、鼓勵式教育,樂觀和快樂的陪伴
何江說,很久之後,他才知道,不識字的媽媽的做法,竟然就是美國最推崇的鼓勵式正面教育。
寒門如何出貴子?首先,他要擁有一個重視教育的家庭。
對他來說,父母的文化素養不是教育中最重要的東西,重要的是——對教育的重視態度,全身心為孩子投入愛的決心,以及只屬於他們的親密互動方式。
絕不自我放棄,而是比他人付出更強大的自律和自強
我寫下上面的文字,並不是為了引導大家去學習“寒門學霸培養指南。”因為不管怎樣的家庭和教育,我們首先要承認,個體化的差異是巨大的。
我也並沒有覺得,有哈佛這個標籤,人生會就此無往不勝。人生是漫長的起伏,也是各項指數的平衡,因為對成敗和幸福定義不同,所以“好人生”,說到底是個私人的目標,外人用標籤去定義,都是膚淺的。
但出生在醫療、資源和理念都封閉的農村的何江,在這樣的環境要保持向陽成長,往往要付出比常人更大的自律和自強。僅此一點,就讓我肅然起敬。
他初中才接觸英語,第一學期就備受打擊,買了一本英文版《亂世佳人》回宿舍啃,遇到讀不懂的地方就大段大段標註。到了哈佛,為了把“中式”轉為“美式”,靦腆的他硬著頭皮申請給哈佛本科生當輔導員。
何江對自己的環境進行了逆襲和突圍。看著他影片裡不驕不躁、不卑不亢的笑容,我可以感受出,在美國主流社會,他表現出積極的融入性。
標籤不是人生的全部,但逆襲對個體來說,永遠是偉大的勝利。對於寒門出來的“貴子”,感受到內心自信和自由的提升,才是最有意義的地方。
寒門出貴子,不是大富大貴,而是贏過出身
社會對寒門是有歧視、偏見和優越感的,流行的段子是——“不管是David還是Lucy,過年回家,他(她)立刻變成二狗和招弟”。
但我想說,從二狗到David,這本身就是進步。對於腳踏實地的奮鬥,人生的每一步,都是算數的。出身不能成為永恆否定今天的理由,更不能定義未來。
寒門不能再出貴子,在於很多人對於“貴”這個字有太強烈的功利思想。尤其是在“寒門家長”看來,貴不能是普通的貴,必須是衣錦還鄉、大富大貴的“貴”,說句不好聽的話,這是在鼓勵先天腿部有殘疾的人去爭奪奧運冠軍,不切實際的期待,往往壓垮孩子的信心,甚至拖垮他的人生。
在我看來,貴子,就是比父母的經濟能力有所提升、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擁有更大的視野,這已經是貴。階層的流動,從來是緩慢的,這就是我們說的“三代出貴族”,“人要跟自己比”。
何江是唯一的,是機率很低的,對於寒門的孩子, 他們不用成為第一,成為何江或者誰;他們只需要“向前一步,成為唯一的自己”。
從這個標準來看,我身邊有很多寒門出來的貴子,他們都是從偏遠山區或者窮困農村而來,憑一己努力,考上優秀大學,他們現在都在大城市裡紮根立足,成為跨國公司工程師、大學老師、公務員,與父母的階層相比,他們戰勝了自己,我覺得他們都父母的“貴子”,也是這個社會的“貴子”。
是教育給了他們這個機會,知識,不僅可以改變命運,而且是改變命運方式中,最公平的方式。
寒門能否出貴子?難有定論。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哥拉說,每一個問題都有相反的兩個答案。
但是機率很低的何江式的勝利告訴我們——
就算在很薄弱的先天條件上,我們也不能放棄後天為自己努力的勇氣、為孩子努力的決心。知難而行,向陽而生,這才是我們來到人間走一次、修行此生的目的。
看到這個問題,就想到了寒門父母培養出的哈佛學霸的何江,一名在湖南農村長大、上大學才第一次進城的中國小夥兒。
可能大家都不禁好奇,他父母比其他農村父母多做了什麼?階層的桎梏在這個個體身上是如何被打破的?
重視孩子教育的寒門,依然可以出貴子,一起看看何江父母在教育方面的智慧。
1、為了孩子的成長,可以做出巨大犧牲
我有農村親戚,我深深感到在農村,蓋房子對家庭的意義,這幾乎是唯一的存在感,最直接的生存意義,是農民最看重的面子。
但何江的父母在上世紀30年代就意識到,絕對不能為了錢讓孩子變成留守兒童——“幾年過去,外出打工掙錢的人家,又是砌磚瓦房子,又是給孩子帶禮物;但是何江的家,仍是一個土坯房子。”何江父親不出去打工,卻每晚堅持給兩個兒子講睡前故事。
教育是父母的能量,無法憑空而來,不管在哪個階層,都需要父母付出代價,做出犧牲。
何江的父母
2、父母直面殘酷現實,沒有怨天尤人,而是行動起來
何江父親對何江嚴格要求,並且每天晚上講故事,主題只有一個:“好好學習”,何江很久之後才知道,很多故事都是父親自己編的;而在小夥伴們瘋狂玩耍的時候,何江被要求在家刻苦學習。
在那些相信“快樂就好”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後來是否快樂?裡我說過,“對於父母來說,有原則地控制,比無原則地放手,是難得多的事。”
對於何江的父親,放任孩子玩耍,是比時刻監督他、馴化他、激勵他,難得多的事。這個文化層次不高的男人,看到了現實殘酷面,但他不怨天尤人,而是行動起來,為孩子的命運,奉獻足夠的時間和全部的智慧。
3、鼓勵式教育,樂觀和快樂的陪伴
何江說,很久之後,他才知道,不識字的媽媽的做法,竟然就是美國最推崇的鼓勵式正面教育。
寒門如何出貴子?首先,他要擁有一個重視教育的家庭。
對他來說,父母的文化素養不是教育中最重要的東西,重要的是——對教育的重視態度,全身心為孩子投入愛的決心,以及只屬於他們的親密互動方式。
絕不自我放棄,而是比他人付出更強大的自律和自強
我寫下上面的文字,並不是為了引導大家去學習“寒門學霸培養指南。”因為不管怎樣的家庭和教育,我們首先要承認,個體化的差異是巨大的。
我也並沒有覺得,有哈佛這個標籤,人生會就此無往不勝。人生是漫長的起伏,也是各項指數的平衡,因為對成敗和幸福定義不同,所以“好人生”,說到底是個私人的目標,外人用標籤去定義,都是膚淺的。
但出生在醫療、資源和理念都封閉的農村的何江,在這樣的環境要保持向陽成長,往往要付出比常人更大的自律和自強。僅此一點,就讓我肅然起敬。
他初中才接觸英語,第一學期就備受打擊,買了一本英文版《亂世佳人》回宿舍啃,遇到讀不懂的地方就大段大段標註。到了哈佛,為了把“中式”轉為“美式”,靦腆的他硬著頭皮申請給哈佛本科生當輔導員。
何江對自己的環境進行了逆襲和突圍。看著他影片裡不驕不躁、不卑不亢的笑容,我可以感受出,在美國主流社會,他表現出積極的融入性。
標籤不是人生的全部,但逆襲對個體來說,永遠是偉大的勝利。對於寒門出來的“貴子”,感受到內心自信和自由的提升,才是最有意義的地方。
寒門出貴子,不是大富大貴,而是贏過出身
社會對寒門是有歧視、偏見和優越感的,流行的段子是——“不管是David還是Lucy,過年回家,他(她)立刻變成二狗和招弟”。
但我想說,從二狗到David,這本身就是進步。對於腳踏實地的奮鬥,人生的每一步,都是算數的。出身不能成為永恆否定今天的理由,更不能定義未來。
寒門不能再出貴子,在於很多人對於“貴”這個字有太強烈的功利思想。尤其是在“寒門家長”看來,貴不能是普通的貴,必須是衣錦還鄉、大富大貴的“貴”,說句不好聽的話,這是在鼓勵先天腿部有殘疾的人去爭奪奧運冠軍,不切實際的期待,往往壓垮孩子的信心,甚至拖垮他的人生。
在我看來,貴子,就是比父母的經濟能力有所提升、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擁有更大的視野,這已經是貴。階層的流動,從來是緩慢的,這就是我們說的“三代出貴族”,“人要跟自己比”。
何江是唯一的,是機率很低的,對於寒門的孩子, 他們不用成為第一,成為何江或者誰;他們只需要“向前一步,成為唯一的自己”。
從這個標準來看,我身邊有很多寒門出來的貴子,他們都是從偏遠山區或者窮困農村而來,憑一己努力,考上優秀大學,他們現在都在大城市裡紮根立足,成為跨國公司工程師、大學老師、公務員,與父母的階層相比,他們戰勝了自己,我覺得他們都父母的“貴子”,也是這個社會的“貴子”。
是教育給了他們這個機會,知識,不僅可以改變命運,而且是改變命運方式中,最公平的方式。
寒門能否出貴子?難有定論。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哥拉說,每一個問題都有相反的兩個答案。
但是機率很低的何江式的勝利告訴我們——
就算在很薄弱的先天條件上,我們也不能放棄後天為自己努力的勇氣、為孩子努力的決心。知難而行,向陽而生,這才是我們來到人間走一次、修行此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