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木枝情感
-
2 # 常在說
挺成功的文案,充滿溫情與人文關懷,喚起很多人的關愛。
不是居高臨下的官方視角,不是卑微的救助者聲音,是激發每一個正常人傾聽和思考的語言。橙色代表溫暖。無論從顏色還是文字都很棒。
說幾點很low的:1、官方的logo不應該這麼大,出現在這麼搶眼的中間位置,為什麼沒有代表聽力障礙的卡通形象?(中間哪個是聽力障礙的形象嗎?看不清)
2、中國聽力醫學基金會這幾個官方字能不能放到揹包的側面或裡面?
憤怒
真的出奇的憤怒,近些年來特殊教育中融合教育喊了多少年口號要去標籤化去標籤化,結果就是這個嗎?聽力醫學基金會實施這個方案以前真的沒有問過相關特殊教育專家嗎?
截至目前我並沒有找到他的發放橙色書包的聽力障礙等級標準,兒童不是成年人,在學校裡面揹著橙色書包會不會像《功夫》裡面小混混喊主角:“一個傻子一個啞子”之類的話?
從交通方面來說揹著橙色書包要減速那揹著普通書包就不說了嗎?本來就是宣傳交通意識就可以了,非得給孩子貼一個聽障人的標籤?而且很可能將伴隨著他成長伴隨著他一生的標籤?
在我看來,“橙色書包”最大的問題就是區別對待聽損孩子,給他們貼上了特殊標識的標籤。這些孩子最想要的未來是重回正常兒童的世界,與正常兒童嬉戲玩耍、讀書學習、健康成長。萬不可讓聽力障礙這個醜陋的標籤貼在他們最天真爛漫的年紀。
“橙色書包”或許會為這些孩子提供一點點安全保障,但更大的問題是“聽力障礙”這個標籤更加頑固化了。為何不把這個專案的資金投入到這些孩子的康復教育中去,投入到大眾的社會教育中去?
細思極恐,再回過頭來看“橙色書包”公益活動,“特殊標識的橙色書包”難道不是“特殊標識的聽障兒童”;“護身符”難道不是“殘疾證”;“透過宣傳倡導,在全社會形成對弱勢人群、殘障人群的關愛文化”恐怕導致的卻是“透過宣傳倡導,在全社會形成弱勢群體、殘障人群的標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