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208810032108

    西方哲學的特點如下:

    思索基礎

    它用傳統的神話作思索的基礎,透過對諸神產生原因的探究,曲折地表達了對萬物起源進行解釋的願望。在希臘的神話中,關於奧爾弗斯的傳說對後世希臘哲學有相當影響。相傳他是色雷斯王奧依羅的兒子,懂音樂。後世以神秘的創世說附會之,形成教派流行於希臘世界。奧爾弗斯教義認為,現世生活充滿痛苦和無聊,人被束縛在一個輪子上,永無休止地在生死迴圈裡轉動。唯有靠生命的淨化,靠一切苦行,才能免於輪迴,達到與神相通、合一。信奉奧爾弗斯教義的人時時追求一種所謂神我合一的狂喜迷醉的狀態,他們相信以這種方式可以獲得其他方式所不能達到的神秘知識。這種神秘的成分隨著畢達哥拉進入古希臘哲學特別是柏拉圖哲學,又從柏拉圖進入後來大部分多少帶有宗教性質的哲學。

    三個時期

    古希臘的哲學思想雖然以神話和傳說為前提,但神話和傳說中的神和半人半神的英雄都是現世人的投影。有的學者在談到古希臘神話中的神的特點時指出:大多數民族的神都自命曾經創造過世界,奧林匹斯的神並不自命如此。他們所做的主要是征服世界。這正是古希臘神話中可貴的地方,是透過神話的形式反映出古希臘人的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西方哲學從神話中脫胎而出之後,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成之前,大約經歷了古希臘羅馬哲學、中世紀哲學和近代哲學三個時期。

    古希臘羅馬哲學

    古希臘羅馬哲學 它大體上又可分為三個階段:

    ①公元前7至前6世紀,哲學家們重視宇宙本原的研究,這個階段的哲學被稱為自然哲學。由於對世界本原的回答不同、哲學家居住的地區不同,形成了米利都學派、愛非斯學派、畢達哥拉學派、愛利亞學派等。米利都學派以"水"、"無限定"、"氣"為世界本原;愛非斯學派的赫拉克利特認為,世界萬物都是符合規律地燃燒和熄滅著的火;畢達哥拉學派把 "數" 視為事物的原型,認為數構成宇宙的"秩序","凡物皆數";愛利亞學派把千變萬化的世界歸之為虛幻的假相,認為唯一真實的東西是 "存在","存在" 是單一的、有限的、不變的、不可分割的。

    後期的自然哲學家們又提出了"四元素"(水、火、土、氣)、"種子"、"原子"等概念,以探求世界的本原;有的則進一步探求世界運動變化的原動力,認為有一種最精細的、能動的、物質性的東西"奴斯",促使熱和冷、乾和溼等相對應以及"種子"從原始混合體中分離出來,開始運動,並構成無數的宇宙和具體事物。

    研究轉變

    ② 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哲學的重點由研究自然轉移到了研究人。這時的智者不相信有真正的存在和客觀真理,普羅泰戈拉認為,一切都同樣真,是非善惡是相對人的感覺而言的;高爾吉亞又認為一切都同樣假。自稱為"愛智者"的蘇格拉底認為存在著客觀真理,認識真理也是可能的;真正的知識是從具體的道德行為中尋求各種道德的普遍定義;尋求定義的方法就是論辯詰難。

    ③ 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哲學進入系統化階段,代表人物有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柏拉圖提出了理念論,認為現實的、可感知的世界不是真實的,在它之外存在著一個永恆不變的、真實的理念世界。理念是個別事物的"範型";個別事物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以個別事物為物件的感覺不可能是真正知識的源泉,而真知是不朽靈魂對理念的 "回憶" 。亞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圖的理念論,他把理念稱之為"形式",認為"形式"不能脫離個別事物而獨立存在,形式是事物的本質,存在於事物之內。

    具體事物是由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和目的因構成的。質料與形式結合的過程,是潛能轉化為現實的運動。但他又提出了一個事物最後的目的、運動最終的原因"第一推動者",認為它是一個沒有質料的形式。亞里士多德去世後,希臘文化逐漸與羅馬文化相結合,在 800多年的時間裡,出現了很多哲學流派,主要有伊壁鳩魯學派、斯多阿學派和以皮浪為代表的懷疑論等。它們在前人思維發展的基礎上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探討,並涉及了倫理問題及宗教問題。在古希臘羅馬哲學系統化階段,亞里士多德創立的形式邏輯,為傳統邏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世紀哲學

    歐洲中世紀,天主教在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佔據了統治地位,哲學成了神學的婢女,它的作用是為信仰作理性的解釋。5~10世紀是中世紀哲學的早期,這段時期哲學研究的重點是關於普遍與個別的關係問題。

    後期羅馬哲學家A.M.T.S.波愛修非常重視具有多樣性的個別事物的真實性,認為共相存在於個別事物之中,其本身不是物質性的。愛爾蘭的哲學家J.S.愛留根納認為普遍的整體是最真實的,神就是總體,它創造一切,包羅一切,又超越一切。神與萬物不同,萬物是神的部分,但神又在萬物之中。11世紀初至14世紀初,在中世紀早期哲學思想的基礎上,形成了唯名論與實在論兩個派別。以法蘭西經院哲學家羅瑟林為代表的唯名論認為,只有個別的東西有實在性,個別先於普遍,普遍只不過是名稱,"共相"不過是人所"發出的聲音",實際上並不存在。這種思想反映在宗教上,否認了三位一體的最高的神,只承認分別存在的聖父、聖子及聖靈。以基督教哲學家安瑟爾謨為代表的實在論認為,真實存在的是"共相",不是具體的個別的事物,有一個"無始無終的真理"存在於一切事物之先。這種思想反映在宗教上,承認普遍的教會實在,認為個別的教會是從屬的;承認基督教的普遍教義實在,認為個別人的信仰是從屬的;承認原罪實在,認為個別人的罪惡是從屬的;承認三位一體的最高的神實在,認為三位分離的神是從屬的,等等。

    14世紀初至15世紀中,由於教會的衰微和自然科學的發展,正統的經院哲學日趨沒落,哲學愈益脫離神學,個人自由的思想開始萌發,中世紀哲學逐漸向近代哲學過渡。

    近代哲學

    西方近代哲學是伴隨著人類的自我覺醒而形成的。這個時期,人們的思想從宗教的彼岸世界返回到了塵世,從而發現了自然,也發現了人自身,開始追求知識,渴望個人自由。

    15~17世紀初是西方近代哲學的第一階段。這一階段的研究中心是人和自然,形成了人文主義和自然哲學兩股互相聯絡又有一定區別的思潮。人文主義主張以人為中心,一切為了人的利益,反對靈魂不朽之說和禁慾主義。自然哲學的代表人物一般都主張用經驗觀察的科學方法代替經院哲學的推演方法。義大利的B.特萊西奧認為,物質是永恆的,熱和冷的對立作用是物質運動的原因;G.布魯諾認為宇宙是無限的,太陽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自然界即是神,它由單子構成。

    單子是物質和精神、質料和形式的統一體。自然哲學的代表人物中不少人是自然科學家,他們的科學研究往往與魔術、鍊金術、占星術混在一起,使他們的哲學思想帶上了不少想象和虛構的成分。

    17世紀初至18世紀末是西方近代哲學的第二階段。這一階段哲學的注意力集中在認識主體與認識客體的關係方面,形成了經驗論和唯理論兩個派別。以F.培根和洛克為代表的唯物主義經驗論認為,後天獲得的對外部世界的感覺是認識的來源,感覺是可靠的。培根承認自然界是物質的,物質是能動的、多樣的,認為掌握知識的目的是認識自然和征服自然,知識就是力量;洛克認為心靈是一塊"白板",觀念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痕跡的產物。以B.斯賓諾莎為代表的唯物主義的唯理論認為,認識的物件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界,但是隻有理性才能把握它,感覺經驗不可靠。斯賓諾莎把自然界視為唯一的"實體",認為思維及廣延是統一的唯一實體的兩種屬性,個別事物是實體的變形,只有透過理性把握了唯一的實體,才能認識個別事物。

    以笛卡爾和G.W.萊布尼茨為代表的唯心主義唯理論認為,只有在一個完全清楚明白無可懷疑的公理的基礎上,經過理性認識能力進行清楚明白、準確無誤的推理,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識。笛卡爾提出了"天賦觀念"說,認為人的理性認識能力是天賦的,不證自明的第一公理也是人生固有的、天賦的。不過,他除了承認精神實體獨立存在外,還承認獨立存在的物質實體,並把這兩個相對的獨立的實體統一於一個絕對的實體"上帝";萊布尼茨進一步發展了笛卡爾的思想,認為一切觀念都是天賦的,但起初是作為傾向、稟賦、習性或自然的潛能存在於人們心中,須經加工才真正顯現出來。以巴克萊和休謨為代表的唯心主義經驗論認為"存在就是被感知"。巴克萊斷定世界上除了感知的精神實體和被感知的知覺之外,什麼也沒有;休謨則進一步認為真實存在的只有知覺,經驗由知覺構成,知覺以外的東西都是不可知的。18世紀,除了存在唯理論和經驗論的爭論外,對西方哲學的發展有較大影響的還有一批法國啟蒙思想家和百科全書派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從西方近代哲學第二階段的總體來看,帶有機械的形而上學的特色。

    從18世紀末的康德哲學起,西方近代哲學進入第三階段,哲學史上稱之為"德國古典哲學",主要代表有康德、J.G.費希特、F.W.J.謝林、黑格爾和費爾巴哈。

    前四人力求在克服機械性、形而上學性的前提下,把世界統一在思維的基礎上,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精神的。精神、自我、主體在他們的哲學中佔居中心地位。康德承認在人們的感覺經驗之外存在一個"物自體",它是感覺經驗的來源,但卻永遠不能被認識。物自體的刺激使人產生感覺經驗,然後認識主體感性,知性分別與時空、12範疇等認識的先天形式相結合,整理感覺經驗材料,以達到對現象的系統認識;理性是處於知性之上的最高一級的綜合能力,它要求認識世界的本質,但卻永遠達不到目的。如果理性把相對的現象絕對化,自以為已經把握了全部的真理,就必然陷於假相。費希特則進一步取消了康德的"物自體",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自我"創造的,主體"自我"創造了客體"非我",又進一步達到自我與非我的統一。謝林創立了同一哲學,認為客體和主體、自然和精神、存在和思維,表面相反,實則同一,都是渾然一體的無差別的"絕對同一"的不同階段。黑格爾把整個世界視為"絕對理念"自身演化的過程,認為絕對理念自身包含著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

    它們的對立統一使絕對理念自身沿著正、反、合三段論的模式進行著概念的演化,以至使絕對理念外化為自然界,自然界的演化又產生具有自我認識能力的人類和人類社會。人類的認識由認識自然界,逐漸向認識自己和認識意識自身發展,最後達到絕對理念的完全自我認識,整個世界便又迴歸到了絕對理念自身。德國古典哲學影響較大的最後一位哲學家費爾巴哈,批評黑格爾的哲學是"思辨神學"。他認為自然界是唯一實在的,除了自然界和人之外,再沒有其他東西。神和上帝是人自我異化的產物,是人創造了神和上帝,不是神和上帝創造了人。自然界產生了人,人及其思維器官都是自然界的產物,離開了自然界,思維便不能存在,不是精神產生自然,而是自然產生了精神。不過費爾巴哈在拋棄黑格爾唯心主義的同時,連同黑格爾的辯證法也一起拋棄了。

    在世界哲學發展的歷史中具有一定影響的哲學系統,還有北韓哲學、日本哲學、巴基斯坦哲學、斯里蘭卡哲學、越南哲學、伊朗哲學、阿拉伯哲學、俄羅斯及其他地區的一些哲學。

    它們或多或少都受了三大哲學傳統的影響,但又具有各自哲學思維方式的特點。其中,阿拉伯哲學在中世紀起到了向西歐傳播亞里士多德哲學的媒介作用,它對亞里士多德哲學亦有重大發展,成為世界哲學發展史中的重要環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的蘭草不小心凍死了,葉子都變黑萎縮了,怎麼辦,放屋裡能再活過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