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別慌呢

    答:不言而諭、不言而喻、顯而易見、茅塞頓開

    一、不言而諭

    【解釋】:諭:舊時指上對下的文告、指示。不用說話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

    【出自】:宋·蘇軾《卻鼠刀銘》:“嗚呼嗟夫,吾苟有之,不言而諭,是亦何勞。”

    【譯文】:“嗚呼唉,我如果有了,不說就明白,這也是為什麼勞。”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指事理非常明顯

    二、不言而喻

    【解釋】:喻:瞭解,明白。不用說話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

    【出自】:《孟子·盡心上》:“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譯文】:“仁義禮智植根於心,其色彩的,然而出現在臉上。袁盎在背,用在四肢,四體不言而喻。”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很明顯

    【近義詞】可想而知、一目瞭然、無庸贅述、瞭然於目、不問可知、不在話下、不言而諭

    【反義詞】模稜兩可、撲朔迷離、強詞奪理

    三、顯而易見

    【解釋】: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顯,極容易看清楚。

    【出自】:清·李漁《閒情偶寄·結構第一》:“此顯而易見之事,從無一人辯之。”

    【譯文】:“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從沒有一個人辨別的。”

    【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說話、寫文章等

    【近義詞】一望而知、彰明較著、有目共睹、昭然若揭、不言而喻

    【反義詞】模稜兩可、如墮煙海、圖窮匕首見、如墮煙霧、諱莫如深、圖窮匕見、高深莫測

    四、茅塞頓開

    【解釋】:茅塞:喻人思路閉塞或不懂事;頓:立刻。原來心裡好像有茅草堵塞著,現在忽然被打開了。形容思想忽然開竅,立刻明白了某個道理。

    【出自】:《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譯文】:“在經過的小路上,介紹才能成為路;為間不用,那茅草堵塞了。”

    五、醍醐灌頂

    【解釋】: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純酥油澆到頭上。佛教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

    【出自】:唐·顧況《行路難》詩:“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

    【譯文】:“我知道有醍醐灌頂,能讓清涼頭不熱。”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近義詞】發聾振聵、振聾發聵、茅塞頓開

  • 2 # 題目越來越難了

    言之有理yán zhī yǒu lǐ

    [釋義]

    說的話有道理。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八回:“陳老道:‘言之有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娘妝在哪裡學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