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家界一時間
-
2 # 土家面孔
由於早產寶寶有許多自身的特點,需要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耐心,不能完全像足月兒一樣護理。國外有種很人性化的家庭式袋鼠病房,出院前讓父母住在這種病房學習照顧寶寶,掌握寶寶的生活規律,給父母和寶寶一個過渡期,以便更好的適應家裡的生活,這應該是一種趨勢,但在不具備這種條件的情況下,醫生只能多做指導,父母們也要主動學習。以下幾點是早產寶寶出院後的注意事項:
1.合理餵養
推薦母乳餵養,母乳不但有更好的營養優勢,還可以為寶寶提供保護性抗體,降低感染的機會,壞死性腸炎是一種很兇險的疾病,好發於早產寶寶,母乳餵養也能降低發病風險。但和足月兒不同的是,單純母乳餵養對有些早產兒熱卡不夠,需要新增母乳強化劑,這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
如果沒有母乳推薦早產奶粉餵養,它比普通的嬰兒配方奶粉熱卡更高,更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要。現在推薦按需餵養,而不要定時定量,回家後初次餵養量按醫生的建議,日後逐漸增加,至於早產奶餵養多久沒有統一的標準,一般推薦喝至糾正胎齡的身高體重趕上正常同胎齡體重及身高就可換嬰兒配方奶粉。所以早產寶寶需要在門診定期隨訪,根據體重及身高的生長髮育情況再決定是否需繼續喝早產奶。早產寶寶的營養也不能操之過急,一般2歲左右完成追趕生長。
2.預防感染
早產寶寶因為各個器官發育欠成熟,包括免疫系統,所以更容易感染。寶寶出院後,全家都歡天喜地,親戚朋友少不了探望,有的還喜歡摸摸寶寶,親親寶寶,其實這樣很容易交叉感染。護理寶寶一定要多洗手,少去公共場合人多的地方,大人有呼吸道疾病最好隔離,家裡也要注意通風。
3.注意呼吸
胎齡比較小的寶寶常有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就算不需要吸氧了,吃奶後仍有可能出現氣促、青紫,一旦寶寶吃奶出現這些症狀,建議休息觀察一下,可以在家裡準備一個氧氣袋以備急用,並最好找醫生看看,有些可能需再次入院。
4.注意體溫
早產兒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易受外界環境溫度的影響,所以保暖要求更高。有條件的可以把室溫控制在在25到27攝氏度,在達到足月兒的體重之前,在同樣的氣溫下要比足月兒多穿一件,也就是比大人多穿2件,同時要摸摸孩子的手腳和和後背,如果溫暖而不出汗就比較合適。
5、新生兒撫觸
父母在寶寶出院之前可看一些有關撫觸的影片,也可向護士學習撫觸的相關動作要領,撫觸動作簡單醫學,有利於寶寶的身心發育,有利於增進母子交流,何樂而不為呢?
6、眼底檢查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如果失明將是遺憾終生。早產兒視網膜血管生長未完成,生後血管異常生長可導致視網膜病,多數早產兒住院期間需要吸氧,氧氣是把雙刃劍,既可救命,也可能致病,吸氧會增加早產兒視網膜病的風險。國家規定胎齡小於34周或體重小於2000g的早產兒或體重大於2000g曾經接受機械通氣或CPAP輔助通氣、吸氧時間較長者均需要進行眼底篩查,初篩時間為生後4到6周,之後按眼科醫生意見隨訪。
7、聽力檢查
先天性的聽力障礙往往影響語言的發育,所以要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一般早產兒出院前應完善聽力篩查,通不過需到耳鼻喉科定期隨訪。
8、顱腦檢查
部分早產兒有顱內出血或腦白質軟化的併發症,出院後仍需神經內科隨診評估腦損傷的嚴重程度。如果發育落後明顯,可儘早行康復訓練。
9、兒童保健
早產寶寶出院後應定期兒童保健科體檢,監測生長髮育情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補充鈣劑及維生素,且早產寶寶易出現貧血,應在醫生指導下適當補充鐵劑、定期監測血紅蛋白變化。
另外,還有些早產寶寶由於靜脈營養時間長易出現膽汁淤積綜合徵,注意大便顏色,定期消化科隨診。早產寶寶腹股溝疝、隱睪的發病率很高,也要定期到普外和泌尿外科隨診。
早產寶寶需要爸爸媽媽更多的呵護!寶寶出院後的護理,需要更多的責任心和耐心。寶寶是家裡的開心果,爸爸媽媽在享用果實的同時別忘了接著灌溉,希望每個早產寶寶健康成長。
產後媽媽恢復應該注意的有以下幾點
1、
產後飲食
恢復身材:(1)多喝溫開水。因為喝溫開水提升身體的基礎代謝率、消耗脂肪、改善體質和面板、提高免疫力等效果。
(2)飲食清淡。少鹽,不吃太油膩食物。餐前吃綠色產品來分解脂肪,儘量食用低脂肪牛奶、酸乳酪、乾酪等乳製品和蔬菜、水果;少吃肉、魚、黃油等油性食品和動物性
蛋白質
。(3)少吃多餐。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均衡營養,確保每餐不過量,在飢餓時適量加餐。
2、產後運動恢復身材:
(1)產後體操:做產後體操可促進機體恢復,增加胃腸蠕動,促進子宮復舊等。
(2)
產後瑜伽
:可增強會陰肌肉的彈性,促進子宮收縮,促進骨盆腔血液迴圈。(3)產後慢跑:在微汗狀態下的持續慢跑,從而達到瘦身減肥。
(4)產後快走:快走可以幫助新媽媽燃燒脂肪,將身體裡的糖類和脂肪快速的分解掉,為身體肌肉和全身的器官替工它們所需要的能量。
產後恢復身材
產後身材會不會變形與生產的方式關係不大,主要是和產後的飲食以及運動關係最大。
產後恢復
身材也不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主要產後媽媽透過合理的飲食與運動調節,無論是自然生或剖腹產
,都能再度回到窈窕的身材。不過因為剖腹產傷口深,媽媽如果過早或者過度進行產後恢復行動,容易拉傷傷口,往往延後開始運動的時間。據統計大約有10%的慢慢生育後會逐漸"發福"而肥胖。若要恢復原有體形防止“發福”,應該從鍛練及飲食方面著手。產後恢復身材飲食注意事項
1、確認一天所需的卡路里
產後媽媽對寶寶的哺乳情況不同,所需要的卡路里也不同。完全母乳餵養者一天約需求2500卡熱量,
奶粉
餵養的話則只需1800卡就足夠了。2、講究食物質量
對於卡路里或其他營養物質的攝取,最要緊的是食物的品質,而不是食物的“量”,質量不好,吃再多也沒用。
3、嚴控脂肪的攝取
懷孕中,母體為了準備授乳而儲存了3kg的脂肪。因此,產後不可食用過多含油脂的食物,如甜食及泡麵類食品,否則,
乳汁
會變得黏稠,乳腺也容易阻塞。做菜時應少放點油。4、煮過的蔬菜比生的好
蔬菜含豐富的維它命,而炒過或煮過的效果將比生食好,尤其可增進脂溶性維它命A、D的吸收。
5、多吸收水分
多吸收水分可促進母乳的分泌,水分的補給可由
豬肉
料理或燉品等取得,而且還可攝取大量的維它命及蛋白質
,實為“一舉兩得”。6、早餐一定要吃
不能因
睡眠不足
、食慾不振而忽略了早餐,因為,授乳期的早餐比平常更重要,而且理應更豐富。切記不可破壞一天三餐的基本飲食模式。7、充分的鈣質
母體中的鈣質因為哺乳而大量流失,所以,需注意鈣質的攝取及增加鈣質吸收的維他命D(蘿蔔乾絲、燕窩等)。
8、仍要忌菸、酒,咖啡
煙、酒、咖啡及含有酒精、色素、防腐劑的飲料,孕母吸菸後,血液中一氧化碳含量增加,會透過乳汁傳給寶寶,對孩子的發育成長極為不利。而且酒、咖啡的熱量也相當高,一不小心就成了肥胖之源。
9、儘量少吃零食及泡麵
甜食及泡麵類食品一旦吃進體內全都將轉變成脂肪。而且過多的點心也會破壞整個飲食均衡,另外也得多注意泡麵食品中的新增物。
產後恢復身材運動注意事項
1、所有的
產後恢復
運動都應當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選擇適合自己鍛鍊方式,在自己的極限範圍內完成,最好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以免過度拉伸損傷肌肉和韌帶。2、運動前給寶寶餵奶,因為運動後身體會產生乳酸,會影響乳計的質量,鍛鍊後至少1小時後再餵奶。
3、練習的過程中需要循序漸進。動作的幅度、頻率、持續時間、負荷量的大小等都應逐漸增加,以免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4、建議練習時選擇舒適、寬鬆的服裝,飯後1小時後進行練習,練習後1小時進食比較科學。及時補水,以免體溫過高。
5、產後恢復需要有規劃、有目標地進行。一定要勞逸結合,合理安排膳食,保持膳食平衡和作息規律。
-
3 # Hello飛
在家如何妥善照顧早產兒?
1.由於孩子吸吮力氣不足,應耐心餵養;一般出院初期,一次餵奶多是需要20-30分鐘。
2.剛出院回到家的寶寶,頭兩三天內,其每餐的餵食量先維持在醫院時的原量不必增加,到適應家裡的環境後再逐漸加量,因為環境的變遷對幼兒的影響是蠻大的,尤其是胃腸的功能。
3.餐多量少及間斷式(每吸食一分鐘,將奶瓶抽出口腔,讓寶寶順順呼吸約十秒鐘,然後再繼續餵食)的餵食方式,可減少吐奶發生及呼吸上的壓迫。
4.可餵食早產兒奶粉,以促進消化及增加營養吸收。
5.早產兒對溫度及變遷亦是很敏感的,所以要注意體溫的保持及溫度的衡定性以免致病。
6.定期回醫院追蹤檢查及治療:如視聽力、黃疸、心肺、胃腸消化、及接受預防注射等。
7.保持與新生兒醫生密切的聯絡以便隨時能諮詢。
8.熟練幼兒急救術,如吐奶、抽搐、膚色發紺時的處理、以備不時之需。
其他必須注意事項
1.與早產兒玩耍時,動作要慢,要輕,不要經常用新玩具、新面孔包圍他。不要過分刺激早產兒。
2.留意早產兒的反應,如他頭部轉向,或不再注視你時,就表示他已“夠”了,這時,應停止與他玩耍。
3.要注意室內溫度,因為早產兒體內調節溫度的機制尚未完善,沒有一層皮下脂肪為他保溫,失熱很快,所以保溫十分重要。
4.晚上又黑又靜,早產兒可能不習慣,可亮夜燈及播放育嬰音樂,以助早產兒適應環境。
5.早產兒喜歡被襁褓裹起來,注意襁褓料子一定要柔軟無刺激性,頭部絕不能包起來。
6.早產兒由於呼吸系統未發育完善,對空氣汙染物十分敏感,所以嬰兒房必須空氣潔淨,禁止吸菸。
7.嬰兒床上用品及嬰兒室內傢俱的顏色都不宜過鮮、過明亮,以免對早產兒過分刺激。
8.如果早產兒能吮吸,就讓他吸奶嘴,這樣可以協助他發展口腔活動技能,而且也可以給予他一定的安全感。
產後瘦身飲食要注意什麼
1、多喝溫開水
產後媽媽要注意多喝溫開水,因為喝溫開水可以提升身體的基礎代謝率,有消耗脂肪、改善體質和面板以及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2、飲食清淡
產後媽媽要注意飲食清淡,不要吃少鹽或太油膩的食物,在餐前最好吃一些綠色的產品來分解脂肪,另外注意每天都不要吃宵夜,不熬夜。
3、少吃多餐
值得注意的是少食多餐不是可以頻繁進食,因為不斷進食食物,容易刺激和打亂人體正常的消化液分泌規律,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產婦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三餐定時,並在確保每餐不過量的時候,在飢餓時適量加餐.
4.使用收腹帶
收腹帶是幫助產後媽媽恢復身材的一個好幫手,對於順產媽媽在產後即可使用束腹帶,如果是剖宮產的媽媽,建議傷口癒合後使用,另外還要選用透氣的束腹帶,以免影響切口癒合。
-
4 # 村上的喵
朋友的寶寶也是早產兒,諮詢了愛貝佳的月嫂,建議飲食上要循序漸進,定期回院檢查,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注意寶寶的體溫變化,產後媽媽恢復身材的話,可以適當運動,注意飲食平衡,女性經理了懷孕生產的過程之後,身體各項機能器官都會有一定的損傷,如果想快速恢復的話建議也可以去做產後修復
回覆列表
感謝悟空的邀答。早產寶寶出生了之後要注意其安置的方式,應將嬰兒的頭側向一邊安靜4個小時,有助於寶寶的口內黏液向外流,此後要定時更換體位,2~3小時一次為宜,要時刻注意寶寶的體溫,以4小時量一次體溫,一天溫差不要超過1攝氏度,居住的室溫一般保持在24~26度。母乳是寶寶的首選,應採取多次少量餵養的方法,縮短間隔時間。由於早產寶寶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因此要積極預防感染,家中有呼吸道、面板、消化道感染者不要進入房裡,以防交叉感染。
產後媽媽恢復首先飲食調節,產後的飲食套餐重要性並不亞於孕前,接著行動調節,正確的睡姿以及產後一個月內及時運動、排尿都利於身體的恢復,同時也會更好促進產後子宮復舊。產婦修復階段一定要注意睡眠、飲食,還有保健問題。最好不要吃冷食,也不要吹空調,用適當的運動來調節虛弱,一個月之內最好不要同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