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軍機圖
-
2 # 鯨餘年
不不不,這個絕對不是簡單的彈射桌椅的把手,不然也不會標紅還警告。
具我多年對中國空軍的研究,這很可能是中國新型自主研發的核能系統。採用高科技超微型核聚變方式為戰機提供一體式能源,其可有於引擎推動和炮火攻擊等作戰方式。由於這種超微型核聚變技術過於強悍且危險,對於機身也有不同程度的損害。所以通常駕駛該類機型的駕駛員都會被嚴格訓練和警告,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不得動用本裝置。否則我就編不下去了。
這個問題問的好。
殲-10系列戰鬥機使用的是中國產HTY-5A型彈射座椅,該型座椅是在英國馬丁貝克公司的彈射座椅基礎上學習借鑑發展來的一款火箭逃生座椅,在很多細節設計上都參考了不少馬丁貝克的產品,比如座椅頭靠兩側的空速管,也就是題主提到的金屬管。
飛行員彈射逃生是一個非常危險且複雜的過程,完全不是電影中那樣一拉手環biubiu彈出去就完事兒了。在不同的飛行狀態下,彈射座椅的火箭發動機和姿態控制系統要根據具體的空速、空壓和座椅姿態對火箭推力、開傘時機、姿態微調系統做出不同的調整,由於是空速,低速和高速狀態下的彈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彈射選擇,空速的測量就顯得尤為關鍵。
圖注:殲-10B戰鬥機的彈射座椅空速管,注意它是和座椅連線在一起的
而說到測量空速的話,大多數軍迷和航空愛好者都會想到空速管,有些人也它叫做皮托管,不管哪種叫法都對。空速管對飛行器來說極為重要,它對彈射座椅同樣重要,在彈射座椅被推出座艙和機體分離之後,彈射座椅就可以視作是一個獨立的飛行器,它也需要感知空速,這時候空速管就派上用場了。
圖注:殲-10B戰鬥機彈射座椅的空速管,在地面停放時也需要封蓋,同時插上“起飛前取下”的銷子
當彈射座椅出艙之後,飛行員頭部兩側的空速管就開始測量空速,同時將空速資料傳輸到座椅的資料處理中心,資料處理中心根據空速和姿態資料最終確定具體的彈射模式,確保彈射座椅姿態穩定,助力飛行員安全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