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柯三境
-
2 # 歷史大資料
隋煬帝(公元569年-618年)
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公元611年(隋大業七年),42歲的隋煬帝剛完成第二次南巡江都(今蘇州),便乘龍舟浩浩蕩蕩沿大運河北上,入永濟渠赴涿州(今北京)。
隋煬帝南巡圖
一年前,隋大運河全線貫通,由北至南-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全長2700多公里,聯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
隋大運河圖
隋煬帝這次北巡涿州,下詔發動130萬大軍攻打高句麗(今北韓和東北部分地區)。
隋地圖
大運河的開通為軍隊糧草和後勤物資運送提供了保障,江南地區的糧食由運河直接送到戰爭前線。
然而隋煬帝此次出征卻以失敗告終。同年,國內各地爆發了大規模起義 “十八處反王,六十四路煙塵”。
隋末農民起義地圖
隋朝由此盛極而衰,公元618年,立國僅37年的隋朝在各路起義軍的烽火中灰飛煙滅。
大運河沒能成為延續隋朝國運的救命稻草,卻滋養了繼承者唐朝三百年長盛不衰,這背後有哪些原因?
透過下文來發現大運河與隋唐兩代國運興衰的關係。
漕運即國運
《潞河督運圖》
鞏固統治
隋朝統一中國之後,江南地區的反抗鬥爭時有發生: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汪文進,陳智慧叛亂
開皇十七年(公元597年),李光仕叛亂
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李英林起兵叛亂
開皇二十一年(公元601年),潮州等四州起兵叛亂
隋朝由於“關河懸遠,兵不赴急”,軍隊無法及時前往前線。大運河開通之後,減少了軍隊往返的時間和物資耗費,加強了隋朝對整個江南地區的控制。
隋軍人戎裝圖
隋煬帝在當皇帝之前,做過十年揚州總督,他早年甚至計劃如果奪嫡不成就割據江南而自立。
“上自以藩王,次不當立,每矯情飾行,以釣虛名,陰有奪宗之記”《隋書. 煬帝紀下》。
隋煬帝下江南圖
隋煬帝是把江南地區當成自己的勢力範圍來經營的,試圖以此對抗北方“關隴集團”在政治上的壟斷地位。
至公元610年,大運河開通北達涿州,南至江都,像兩隻巨大的手臂把這個國家擁入懷中。
把政治中心(長安-洛陽)與經濟文化中心(江南地區)緊密地連線起來,鞏固了國家南北統一。
上期提到,安史之亂導致中國人口下降64%,但卻沒有滅亡唐朝,其中關鍵的轉折點就是睢陽之戰。
安史之亂形勢圖
公元756年,張巡,許遠死守睢陽,阻止了叛軍南下,保住了江南地區,也保住了唐朝的命脈-大運河。
“守一城,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沮遏其勢,天下之不亡”。
-《張中丞傳後敘》韓愈
安史之亂後唐朝更加依賴江南的漕運。“方今之急在於兵,兵之強弱在於賦,賦之所出,江淮居多”-《舊唐書.劉晏傳》。
大運河為隋唐兩代的政權鞏固發揮了重要作用。
滋養盛世
南糧北調是唐朝的一項基本經濟政策,首都的糧食供應基本依靠南方漕運。“唐都長安,而關中號稱沃野,然其土地狹,所出不足以給京師,故常轉漕東南之粟”-《新唐書》卷53。
大運河源源不斷地將物資運往北方,滋養著大唐,孕育出了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
我們把唐代人口和漕糧數量結合,發現其中規律:
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和安史之亂都與漕糧運輸有密切的關係。唐後期,藩鎮割據混戰,大運河逐漸堵塞,漕糧運輸大幅下降。
運河之於隋唐帝國,就像動脈之於身體一樣,它的通暢與滯塞,都足以影響到國運的興隆與衰替。
歷史的影響-南風北漸
“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不歇。
根柯灑芳津,採服潤肌骨。”
--李白
大運河促進了南北方文化的融合,其中茶葉的流行就是典型的例子。唐初,茶葉多產於巴蜀,江淮和兩湖等南方地區,主要為南方人消費,北方人並沒有飲茶的習慣。
隨著漕運的繁榮,越來越多的茶商將茶葉帶到北方。唐肅宗年間,陸羽寫的《茶經》也為唐人飲茶之風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茶經》開篇: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
《茶經》-陸羽
“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
-《新茶雜言》梅堯臣。
唐朝飲茶之風的日益普遍,是由南向北漸進的過程。茶葉從單純的飲品,演化成一種文化載體,備受唐人的推崇。
溝通南北
大運河同時也是“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交通紐帶,為中國與世界的經濟文化大融合發揮了重要作用。
興衰謎題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汴河懷古》皮日休
隋亡唐興與大運河的修建有直接關係。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計算:
在短短八年的時間,隋煬帝的三大工程共徵用了超過1800萬人力,這還只是青壯年男丁的人數,對應的女性按照1800萬計算,還有小孩和老人大約1000萬。
這三大工程涉及全國4600萬人口,而當時隋朝總人口約5800萬。如果算上其他戰爭和工程,幾乎所有的人口都在參軍或者服徭役。
百姓被迫離開土地,交不上稅,吃不飽飯,走投無路,只能揭竿而起。
隋煬帝主持的每一項工程都是功在當代,惠及長遠,但他沒有看清歷史趨勢,施急政,一代人想把三代人的事都做了,最終身死國滅。而他留下的大運河為唐朝的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
-
3 # 河洛源
必須的,隋朝建立前北方戰亂不斷,南方相對穩定。隋朝統治中心西安洛陽明顯糧食不足,需要從南方轉運大量糧食。修建大運河很是迫切。
-
4 # 為你踮起腳尖
隋朝統一全國後,隨著南北政治、經濟和文化日益發展,春秋至南北朝修鑿的區域性運河,已經不能滿足社會需要。尤其是江南地區在全國經濟生活中越來越佔重要地位,溝通南北水道已成為社會經濟交流的迫切需要了。可以說大運河是當時各族人民智慧,才能和辛勤勞動的結晶。
回覆列表
首先隋代的京城是漢長安附近的西都大興和東都洛陽,大運河修建的最初目的是為了緩解京中用糧緊張的問題,兩京都在遠海的內陸,修建港口走海運根本就是饒了遠路,一點用也沒有。其次,大運河是內河系統,其沿途均是王權所轄之地,運河通暢便於王令傳達,軍隊運輸。隋朝初期全國的情況是,經濟上北貧南富,軍事上北強南弱。因此內河系統的完善便於南北交流,取長補短,南糧北運,北兵南運,終結魏晉以來的數百年亂世,維護南北的大一統。
中國大運河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比如吳王夫差為北上與齊晉爭霸所修建的古邗溝。而後又有魏惠王所挖的鴻溝,秦代的靈渠,兩漢時期的成國渠,曹操時期的白溝,東晉時期的浙東運河。隋唐大運河開鑿之前,貫通東西南北的中國大運河框架已經基本形成,隋唐時期的大運河的修挖與整治,實際上是在此框架基礎上完成的。另外隋唐大運河最早並非由隋煬帝開鑿的,其完成於煬帝時期,但是最早的規劃與提出構想卻是在隋文帝時期,煬帝當是根據國家情況發展和完善了文帝最初的構想。
且看隋運河分佈圖所記錄的隋唐大運河各段的修建年代:1 . 最早的是廣通渠(文帝時期 584年 )
581年,文帝接受周靜帝禪讓,定都長安。但是長安當時破敗狹小,水汙染嚴重,不適合作為王朝之都,於是文帝便在長安東南龍首原南面選了一塊秀美之地建都,稱大興都。
關中之地雖號稱沃野千里,但是經過魏晉南北朝300餘年戰亂,早已破敗不堪,關中之產不足以供京師,因此必須由關東運量入京。古代交通對地理的依賴性非常大,水運雖然在速度上不及騾馬,但是在運量以及成本上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然而自潼關至長安的渭水,自古就是一條難走的水路,“渭水多少,流有深淺”,因而文帝便派宇文愷於渭水之南開渠,引渭水自大興城東至潼關三百餘里,名曰廣通渠,廣通渠成,自潼關西上的槽船運量入京不再涉險走渭水,但是潼關之東三門峽仍是槽船的噩夢,文帝欲通而不得。2 . 其次是山陽瀆(文帝時期 587年)
開皇七年,隋文帝為南下滅陳,派人在原古邗溝的基礎上挖大運河的江淮段,“於揚州開山陽瀆,以通運漕。 ”當時隋文帝滅陳的八路軍中的三路主力都屯兵在江淮一帶,山陽瀆北起山陽(淮安),南至揚州入江,用於運輸士兵與糧食,完成滅陳之戰。此處有一路是由連雲港出發進攻太湖的海軍,但此路軍的存在是因為進攻路線的特殊性。3 . 隨後是通濟渠(煬帝時期 605年)
大業元年隋煬帝即位,遷都洛陽修建新都,同時派人開鑿通濟渠。遷都洛陽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人口激增造成國都糧食供給困難,而且三門峽一處漕運不暢,文帝之時一直不能解決,遷到洛陽則可以不用過三門峽,便可解決用糧難題。而通濟渠則是在鴻溝的基礎上,由板渚引水至盱眙,溝通黃淮兩大水系,成為貫通南北之地的交通幹道。 通濟渠是煬帝力排眾議派人修建的,而且要求工期非常短,發民工百萬五個月內完成,隨後便乘坐龍舟前往江都,因而有人認為修建此渠的主要目的在於享樂。但是實際情況依然是京中缺糧,急需南方的糧食運往京中,因而煬帝才要求在儘量短的時間內完成運河的開鑿。煬帝在洛陽附近修建了許多大型糧倉如興洛倉、回洛倉等,目的就是囤積由南方運來的糧食。其次,因為他即位不久,而國都在北方,對南方的控制略顯不足,因而快速修好通濟渠巡遊江都便於控制南方,穩固統治。同年,又疏通擴大邗溝,進行改道,便於使用。4 . 對北方用兵的永濟渠
隋朝東部的河北山東等地經濟較為發達,人口眾多。大業初期,全國約有900萬戶,東部佔200萬戶,約1/4人口。隋實行租庸調製,按戶、丁徵收粟帛,戶多丁多,上調的糧帛就多。因此東北部急需一條運送糧帛入京的通道。同時,煬帝著力開拓邊疆,積極對遼東用兵,他以涿郡作為徵遼的軍事基地,急需一條通往涿郡的道路。在此情況下,煬帝便下令徵調河北等地的民夫修建永濟渠。永濟渠是在三國時期曹魏的白溝等渠基礎上修建的,建成之後,北方的糧帛得以入京;而煬帝的軍隊與後勤由江都抵達涿郡只需要50天。 永濟渠修成,標誌著以洛陽為中心的南北大運河完成。此時經濟上京中糧帛不缺,南北交流加快;政治上,南北統一融合加速;軍事上,軍隊可以快速抵達運河沿途南北各處。
以貫穿南北的運河水道溝通天下,維護統一,這一想法絕非臨時興起,大概早早地就被楊堅父子寫在規劃之中,因此在修建運河的任何一段的時候,他二人都是務求河道寬、運量大,所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他們誰都沒有把這個當作是眼前的工程。而海運,不僅不能解決問題,根本上就和兩帝的大戰略相悖,怎麼可能會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