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蜘蛛裝飾畫
-
2 # 知幾成務
這個問題牽扯到具體的歷史知識,疏於學習,不敢亂講。但我從人口理論的角度談一談。按人口理論來講,穩定領地,充足的生活資料是維持一個種族人口增長的必要條件。人口增長必須維持再所能提供的生活資料得限度下,人口才能保持增長。而古今中外的遊牧民族都不具備這個條件。因為畜牧業無法提供充足的生活資料。為了獲取新的牧場和生活資料,就必須尋找新的領地。所以中外歷史上的遊牧民族都有侵略的經歷!而清朝那個階段,蒙古已經不具備侵略它四周的國家的實力了。抑制人口增長得因素還有不良的通婚,熱衷僧侶,疾病,戰爭等。而蒙古和西藏有一些共同點就是,一妻多夫,大範圍的僧侶。這些都在某種程度上會抑制人口的增長!這只是個人淺見!
-
3 # 大鬍子說史
清初時,蒙古人口大概有兩三百萬人,清朝兩百多年的努力,全國各族人口都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唯獨蒙古卻持續減少。馮玉祥經營西北多年,在自傳中說清末蒙古只有可憐的50到60萬人。
蒙古人對為清朝江山立下過汗馬功勞。後金政權崛起於東北一隅,要想對抗政治、經濟、文化全面超越他們的明朝,必須藉助蒙古的力量才行。
元朝退出中原後,蒙古諸部雖分分合合,但對明朝的威脅卻貫穿始終,又加之曾經的輝煌和遠多於滿族的人口,讓清朝在緊盯漢人反抗的同時,也時刻提防著蒙古人的一舉一動。
蒙古女人長期佔領著清朝的後宮,正因為這種表兄關係,清朝皇帝才能一改中國上千年的“御蒙古於長城之外”的做法,使其成為北方屏藩。既要使蒙古人誠心歸附,同時又要弱化他們尚武、好戰的民族性格,對待蒙古就不能像對漢人那樣一味的高壓。
隨後,喇嘛教介入了蒙古許多僧人無心修行,娶妻生子,淫亂寺廟。為此,宗喀巴大師主持宗教改革,整頓教風,禁止僧人結婚,創立格魯派(黃教)。
蒙古俺答汗為控制青海和西藏地區,主動皈依黃教,下令推廣黃教。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黃教逐漸滲透到蒙古人生活的各個層面。具學喇嘛,致國勢衰微。
加上清政府大力推行黃教,使得很多男性青年出家後無所事事。經濟和國事的衰微,一個最大的訊號就是人口在減少。
-
4 # 光明大宇宙
歷史上有真實記載,蒙中人性開放,亂嫖娼,導致性病流行在興安嶺大草原上,興安嶺人口由四十萬降至五萬。其它地方都有一類似情況。另外一個蒙古人男人大多進了寺院,也導致人口發展。後漢族進入內蒙,很多人和當地蒙古女人結婚。不然蒙古人更少了。
回覆列表
清代蒙古人口為什麼出現下降?
根據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蒙古族的數量為650萬,內蒙古地區的蒙古族人數為422萬,是中國的第九大少數民族,同各族人民一樣,蒙古族人口在1949年新中國建立之後出現了顯著增長。但在此之前,蒙古族的人口在清朝和民國時期曾經出現過長期停滯甚至是倒退的現象。清朝初年,各部統計的蒙古族人口約為216萬人,到了清末,僅剩下171萬人。要知道,同一階段的中原地區是一個人口急速增長的時代,同時期蒙古高原上卻出現了人口下降的趨勢。
清朝民國時期蒙古族人口長期停滯數量龐大的的喇嘛群體
藏傳佛教在蒙古高原上有著悠久的傳播歷史,早在13世紀中葉,蒙古人就開始接觸到了藏傳佛教,雖然在皇室和上層社會廣泛流傳,但還是沒有徹底改變蒙古族整體的薩滿教信仰。明朝中後期的俺答汗時期,被稱作黃教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在蒙古地區第二次大範圍傳播。與第一次僅在貴族間傳播不同,這一次的傳播範圍很大,且無死角。藏傳佛教自此成為唯一的合法宗教,傳統的薩滿教反成為了非法宗教。
到了清朝,藏傳佛教得到了清廷的重視,在於蒙古王宮們打交道時,藏傳佛教成為了重要的聯絡載體,承德及口外各地大興土木,宗教寺廟隨處可見,乾隆皇帝認為“本朝之維持黃教,
原因眾蒙古素所皈依,用示尊崇為從宜從俗之計...因其教不易其俗,使人易知易從”。
到了清朝中葉,蒙古地區的喇嘛數量多達二十五萬,在光緒時期的單是活佛數量更是達到了243人,喇嘛數量佔到了蒙古成年男性人口總數的40%到50%,察哈爾和錫林郭勒地區更是超過了60%,內蒙古地區的佛寺數量超過了800座,平均每個旗達到了20座,個別的旗甚至有60座。如此龐大的喇嘛群體,不僅不利於民族群體的正常婚配,還嚴重擠佔了勞動力,給中下層的蒙古牧民平添了很多負擔。
數量龐大的喇嘛階層經濟衰退與財富流失
除了社會宗教因素外,經濟因素也是制約蒙古族人口增長的重要原因。遊牧這種低產出的的生活方式雖有鬆動,但還是佔了相當一部分的比重。相對較冷的氣候,也讓蒙古地區這一階段的牧業經濟更為脆弱。由於上文提到的喇嘛階層享有較高的生活保障,平均下來每年至少二三十兩白銀進賬,和當時要上戰場搏殺的八旗兵基本上一個收入水平。供養這樣一批數量龐大的高收入群體,給蒙古本地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據統計,每年蒙古地區都需要為供養喇嘛支付整整1250萬兩白銀,平均每戶牧民每年都要承擔8兩左右的白銀。
民國時期進藏的蒙古喇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