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秘書那些事兒
-
2 # 泡菜豆科研中心
《尋夢》有兩條主線,一條是死亡與記憶,創造了一個美好的亡靈世界,用墨西哥的傳統節日和文化告訴全世界——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被遺忘。這點也是很多人認為它最值得被推薦的原因。
另一條線就是被詬病套路的『夢想與家庭』。這個主題,說實話,在中國這個話語體系裡,俗得不行,但也捉心得不行。否則也就不會從【coco】翻譯成【尋夢環遊記】了。
《尋夢》的妙,在於它不鼓動唯夢想的功利論,也不渲染自私的親情,不沉浸在離開與失去的悲傷中,也沒忘記告訴觀眾保持善良,學會原諒,感恩親情,並銘記家人。
死亡與記憶,這個喜歡熱鬧喜慶的華人不太願意觸碰、能逃避就逃避的話題,總是在發生時,才讓人知道不得不接受是件多麼難受的事。
夢想與家庭,這個和婚姻與自由一樣永恆的主題,無論何時都能在聽眾心裡挖個洞,然後把一劑的糾結與悔恨注入其中,讓人陷入沉默,思緒萬千。
它的兩條看似不相關的主線,其實是一條線,在告訴觀眾:
夢想可以不放棄,但家人才是幸福的港灣。為了追求夢想可以付出一切,但家人行將老去,所以趁他們在的時候,好好愛他們吧。夢想要實現,從來都不晚。
我記得影片第一次正式交代米格的音樂夢,是他在廣場給一個音樂家擦鞋的時候。
那天是墨西哥一年一度的亡靈節,小鎮上會舉辦一場音樂比賽。米格在給音樂家擦鞋的時候,忍不住表達了自己的音樂夢想,與遭到家人反對的無奈。
當音樂家聽到米格說自己想要參加比賽但害怕家人反對時,他充滿驕傲地說:
“如果是我,我就要走到家人面前,直接跟他們說,我就是要唱歌,怎麼樣?既然你這麼害怕,還是當鞋匠吧。”
音樂家的態度,讓人覺得十分熱血。這也是很多人選擇的方法——勇敢地向家人表達自己的心聲,而後不論家人是否反對,都依然堅持自我,追求夢想。
多麼堅定的夢想,多麼感人的力量。
我有一個朋友,上海人,在廣州讀書,明年畢業,已經拿到了BAT其中一家的offer。不回上海。
和他相識的兩年多里,他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非常努力,非常非常努力。以及,不願回家。
大一開始,他就找了500強公司的實習,翹課,每天7點半準時出門,晚上7點多下班回校。大一到大三,他所積累的實習經歷和經驗質量,都要高於身邊的大多數人。身邊認識他但對他不太熟知的朋友,時常向我表達對他的羨慕與佩服。
不過,他過得並不好。雖然這個轉折很俗套。
他曾經跟我說,他並不是不能在上海讀大學,家裡也並不是不能給他提供好的工作,但那並不是他想要的。
大多數上海學生其實更願意選擇在上海讀大學。畢竟,生在上海本就是個優勢。
他不想留在上海,是因為不想受父母的控制和影響。
“離他們越遠,我才越像我自己。只有逃離他們,我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他說:“只要一回上海,我就難受。我不想回去。”
不僅回家的次數少,時間短,不在家的時候,連通話都很少。
“跟他們說不通的。反正他們也管不了我,我自己做主就行了。”
所以他拼命努力,並盡力逃避;拼命向前,並一路撇開愛他的人。
不是說這樣不好吧,只是,以逃避家庭的方式解決問題,真的不幸福。不幸福啊。
相熟的這幾年,他經常跟我說,他總覺得特孤獨,比大多數人的孤獨還要孤獨的孤獨,彷彿世界上就只有他一個人,他的身後,沒有靠山沒有大樹。
拿到了offer之後,他特激動地告訴了我,並請我吃了頓飯。
我:“恭喜呀,好歹是找到了目前最好的路了。”
他:“真不容易。”
我打了個趣,想探探他是不是還沒和解:“講講你的心路歷程唄。”
他:“別給我整心路歷程這種東西,你知道我最討厭扯這些了。”
我:“還在逃避啊?”
他沒說話。
這兩年多來,只要在他身邊,我就能感受到強烈的心靈壁壘與自我保護。不願主動訴說,不願展現脆弱,只有在聊到與“人”無關的客觀事物時,他才能開啟自己,頭頭是道。
是否放棄家庭跟能不能實現夢想關係如何我不知道,但放棄家庭,無論夢想是否實現,都不幸福。
人這一輩子,不就求個幸福麼?
德拉克魯斯為了自己的成功不惜犧牲離開家人謀殺朋友,消除了一切他所認為的阻礙,得到了千萬歌迷的認可,卻失去了所有親密的人。影片中他的一句“Seize the moment”深入人心,他說想要得到成功,就是要不顧一切。
然而,不顧一切的後果就是患得患失,把自己包裹起來,對外界充滿敵意,心中不再有善,也再無幸福。
而《尋夢》若是隻止於此,那就對不起9.6的高分了。
除了一句“seize the moment”,《尋夢》最廣為人知的一句臺詞就是“remember me”。
Remember me though I have to say goodbye
Remember me don"t let it make you cry
For even if I"m far away I hold you in my heart
請記住我,雖然我必須離開了
請記住我,但不要因此而哭泣
因為我會永遠把你放在心裡
我知道你也一樣(這一句臆想的)
這首歌是埃克特寫給他女兒Coco的,被德拉克魯斯盜去之後卻成為最廣為流傳的一首歌(當然也跟劇情設定有關),側面證明了一個事實——人們對於親情的依賴與思念是共通的。
埃克特當年離開了梅爾達和Coco,同德拉克魯斯踏上了尋夢的旅程。中途因為思念家人,想要退出,而被自私的德拉克魯斯毒死——我能不能成功我不知道,反正我也不會讓你好過。
說實話,我私以為德拉克魯斯是因為嫉妒埃克特比他有人性,還能思念親人思念家鄉,而他心裡只有成功。想思念但無法思念,想感性但無法感性,就像想哭但哭不出來,太難受了。所以他嫉妒埃克特還有感情,還能感性,他不行,才毒死了他。
請記住我,雖然我必須離開了。但我還愛著你,你知道的。
請記住我,但不要因此而哭泣。你知道我希望你幸福,就算陪伴在你左右的人不是我。
因為我會永遠把你放在心裡,你是我最愛的人。
我希望你也一樣,就像我們從未分別。
離開之人有無奈,但更該理解等待之人的苦楚。
對於還未成家或還未有孩子的年輕人,你要知道,家中的父母,很有可能比你先離開這個世界。
人這一生最懊悔的事常常不是錢還在人沒了,是愛還在而所愛之人卻永遠離開了。
在最低谷的時候,我問過我的父親:
“你這輩子最後悔的事是什麼?”
“沒能在我爸活著的時候好好對他。我答應過我媽,要一輩子做個好人的。”
爺爺是7年前出車禍意外死亡的。
在我的記憶力,父親和爺爺的關係一直不好。
我的家族曾經是個醫生世家,曾祖父是當地有名的赤腳醫生。他一生行善,義務為貧困家庭的病人治病,一分錢不收。
爺爺曾經也學醫,可因為天生瘸腿而無法成為正式的醫生。他非常希望他的兒子能當個優秀的醫生,治病救人,重振當年曾祖父的事業。
可爸爸不想。他成長的時代已和從前不同,單憑善心和名聲無法讓整個家庭支撐下去。所以他選擇了另一條路。
自我出生以來,爸爸和爺爺就沒有好好談過一次話。總是以不愉快收尾。
我以為爸爸會很恨爺爺。
沒想到,這是他一輩子最懊悔的事。
父母所剩的時日不多,而我們卻還有無限可能的一生。
若是為了眼前的夢想完全放棄了親人,這筆交易,是賠上了一輩子的本。
《尋夢》給了我們一個答案——
與家人和解,與自己和解,帶著祝福與愛實現夢想,遠好過一個人的執拗。
若是有人非要說這是電影才有的情節,現實生活中遇到這種情況,很多父母的想法是你不可理喻的。那麼我希望你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先想想,你是否擁有米格的音樂天賦與音樂環境,以及知道自己這輩子就是要做這件事兒的決心和信念。這或許更現實。
-
3 # 強哥說劇
《尋夢環遊記》是由皮克斯和迪士尼聯合制作的一部長篇動畫電影。
影片是以墨西哥“亡靈節”為背景,在墨西哥死亡才是生命的最高意義。
死亡並不代表生命的結束,而是另一種生命的開始。
亡靈的世界並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黑暗,陰森,恐怖。
它跟現實世界沒什麼區別,在這裡可以聚會可以交友。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在現實世界裡有人還記得你。
有人祭拜你,否則你就會在亡靈的世界裡消失。
正是有這個前提,才有亡靈世界的存在。
影片也是以這個為線索,把整個故事串聯起來的。
影片主要圍繞“夢想”和“親情”兩個方面展開的。
男主米格生活一個幾代同堂的大家庭裡,家裡的每個人都疼愛他。
米格從小就有一個學音樂的夢想,但家裡人都反對。
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米格誤打誤撞來到了亡靈的世界。
亡靈世界的人就是一具骷髏,剛開始看可能會覺得有點恐怖。
為了有所區別,影片中的骷髏都有各自的形態和特點。
再加上他們不同的衣著和妝扮,很容易區分開來。
影片在色彩上的運用也下足功夫,看起來絢麗多彩。
不僅有色彩豔麗的植物,還有五彩斑斕的動物。
營造出了一個五彩繽紛的亡靈世界,讓我們看到了墨西哥不一樣的亡靈節文化。
看到了墨西哥人的對死亡的另一種理解,他們以一種積極樂觀的形態看待死亡。
他們把死亡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醫院宣佈的死亡,這是生理上的死亡。
第二階段是葬禮的結束,這代表著個人社會身份的結束和死亡。
最後階段的死亡,就是世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遺忘。
影片中的最感人的是米格太奶奶可可和她父親之間的感情。
可可的父親為了音樂離開可可和家人,家人都埋怨她的父親。
只有可可理解父親,不僅在心裡一直記著父親。
還把父親的被撕的相片,偷偷藏了起來。
隨著年紀的越來越大了,可可漸漸地快要忘了她的父親。
但當米格唱起可可父親,以前給她唱的那首歌曲時。
可可不僅記起了父親,還跟著唱了起來。
《尋夢環遊記》不僅讓我們領略的墨西哥的亡靈文化。
還讓我體會到了親情的珍貴,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被遺忘。
-
4 # 影院裡的溜達兔
觀看《尋夢環遊記》後,總結這部電影的幾處好,如下:
1、電影節奏感不錯,開篇就有矛盾點,米格的音樂夢想和家族規定間的矛盾,吸引人看下去。
2、親情動人,影片處處可見感人的親情,也向人們傳達著,沒有什麼比家人更重要。
3、影片背景選在墨西哥,這個人人愛音樂的地方,為影片增添了活潑歡樂的氣氛。
4、動畫製作精良,將人們印象中的骷髏,做的那麼可愛,不會令人產生恐懼感。
好的電影就是不但讓觀眾看到了劇情,還讓觀眾能從劇情中感悟出生活哲理,《尋夢環遊記》就是一部這樣的影片
回覆列表
12月,與最愛的人一起看完這部電影,我熱淚盈眶,有很多話想說,但似乎又不知該如何表達。
這是一部動畫,更是一部關於愛、關於生、關於死、關於夢想、關於未來的力作,它屬於小朋友,更是獻給成人最好的“禮物”。
“在愛的記憶消失前,請記住我”,這是電影的宣傳語,短短的一句話為我們預告了電影要講述的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故事在色彩絢麗的畫面中展開,小男孩米格痴迷音樂,他渴望證明自己的音樂才華,想成為一名了不起的音樂家,但他的家族世代禁止族人接觸音樂,奶奶甚至一氣之下砸壞了他心愛的吉他,米格懊惱、沮喪、不甘,在尋找“新吉他”的過程中,誤打誤撞進入了光怪陸離的亡靈世界,他穿透了生與死的界限,踏上了探尋米格家族往事的奇妙之旅。
電影中,亡靈世界不再是未知與恐懼,而是充滿了愛與希望。米格在尋夢之旅中,遇到了落魄樂手埃克托,並與埃克托達成了小小的約定——埃克托陪伴他尋找音樂大師“曾曾祖父”,他將埃克托的照片帶回現實世界。就這樣,米格的尋夢路與埃克托的歸家路緊緊地聯絡在了一起。故事講到這裡,讓人忽然明白了,現實世界裡人們供奉的照片,是亡靈回家的一束光,對埃克托來說,他的這張照片,是楓葉橋的通行證,也是親情的密碼匙。
故事總是在期待中給人以驚喜和意外,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觀眾在看到米格找到“曾曾祖父”的時候都為他感到高興,只要得到“曾曾祖父”的祝福,他就能回到現實世界去實現自己的音樂夢了。然而,美好的期待在這裡發生了大反轉,米格找到的“曾曾祖父”德拉Cruze與埃克托是一對音樂搭檔,德拉Cruze為了自己能成名,毒死了埃克托。當米格回家對著曾祖母唱起《Remember me》的時候,曾祖母拿出父親的照片,褶皺殘破的照片一角露出了埃克托年輕的臉龐,是的,埃克托才是米格的曾曾祖父,他為了追尋音樂離開了親人,這成為米格家族世代難以解開的心結,也是家族反對埃克托追尋音樂夢的原因。
導演皮克斯對愛與親情的處理總是令人揪心,現實世界對逝去親人的遺忘,也會讓亡靈“終極死亡”,這也展現了電影對死亡的理解——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電影的最後,背景音樂《Remember me》響起,生與死、愛與親情、夢想與未來都得到了最好的呈現,所有的答案不言而喻,深深地印刻在了每一位觀眾的心裡。
這樣一部傳遞愛與希望的電影,以它最特別的方式擊中了我們心中最柔軟的部分。你是否和我一樣,隨著電影的遞進,越來越緊地握住同伴的手,也許你的身旁是父親母親,也許是愛人伴侶,也許是幼小的孩子,但我相信,你和我一樣,想要彼此的愛與陪伴更遠更久。
Remember me……
一切形式的愛都需要銘記,一切美好的人與事都值得珍惜。
Just remember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