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從幾方面分析蜀漢沒有能夠統一三國的原因。一,主要敵方曹魏在北方基礎牢固,地域相對廣闊,戰略迴旋餘地大,內部政權基本上穩固,權力集中,兵力強大,經濟發展相對較好,國民生活相對穩定。次要敵方孫吳在南方政權基礎較好,歷經三世,內部政治相對穩固,戰略位置險要,地理優越,物產豐富,統治區水陸交通便利,農商業都比較發達,水軍比較強大,可攻可守。

    二,蜀漢建立後,內部政治勢力複雜,主要有蜀地本土的老舊勢力,劉璋的殘餘勢力,劉備的新進勢力,馬超等為代表的降將勢力,南方少數民族勢力等,幾方面利益皆不盡同一,需要較長的時間和相應的政策進行分化整理,妥協和融合。劉備的執政基礎也比較薄弱,執政理由勉強。蜀漢經濟在治理下,成效較好,有天然的優勢。

    透過這些分析,我們就會發現,龐統對於蜀漢政權來說,是多麼重要的一個人物。

    如果龐統不死,攻取西川當然不是問題。建立蜀漢以後,透過一段時間的內部治理,穩定和融合,待政治趨於穩固後。各個方面都有非常得力的搭配。荊州有諸葛亮與關羽坐鎮,關羽可率兵北進,攻伐可進可退,荊州有諸葛亮鎮守,無論外交還是軍事,都完全可以牽制孫吳,使其不敢也不能窺視。透過龐統以前的一些戰例,可以分析,他是觀察入微又敢於冒險的統帥,他和魏延是一對較好的搭檔,可以打出一些出奇制勝,而收穫較大的勝仗,在他的壓制下,魏延也不會生出異心,他們這一路,可以行子午谷之計。法正,黃忠和可以形成一路,搭配上劉封和孟達,正面出擊,足以牽制住魏軍的主力。張飛和馬超一路,內外巡視,機動支援各方。劉備和李嚴做為後勤支援,同時也可以率領一支總預備隊,待時機成熟後,全面出擊。

    這樣安排,孫吳不敢輕動,曹魏各處都疲於應付,如果再能聯絡曹魏內部叛逆勢力作內應,若曹魏內部一招不慎,確實有可能崩盤。至於曹魏怎樣有效應對,則當另當別論了。

  • 2 # 莫名的風

    就三國演義而言,龐統是最為高估的人,沒有之一,他和馬幼常,楊祖德很類似,都屬於言過其實的人,首先作為一個軍隊指揮官居然連徵將的路線環境競一無所知,居然到死方知此地為落鳳坡,你確定不是來搞笑的,記得曾經看到諸葛亮有一扁罵曹真的文章,好像是,將者要,能去能就,能柔能剛,能進能退,能強能弱,不動如山嶽,難測如陰陽,無窮如天地,充實如太倉,浩渺如四海,眩曜如三光,預知天文之旱澇,先識地理之平康,察陣勢之期會,揣敵人之短長,做為軍師三軍未行前不應該考察一下麼,記得諸葛亮和周瑜說過,借東風是假但他在南陽,種田的時候,每年這個季節會有幾天東南風,所以孔明的神奇在於積累,而劉備的萬幸在於龐統先死了,不然真會和他來個全軍覆沒也不是沒有可能,還有新三國導演你確定不是搞笑的,龐統居然說他死只是為了出師無名,首先如果諸葛亮要這麼說應該可信,拋開別的不說三顧茅廬確實可以換來士為知己者死,你龐士元一來劉備沒有和你交集而且還涼了你,二來你倆也算不上知己吧,難道命太不值錢了,其實龐統之才遠低於諸葛亮,比之徐元直尚且不如,早多也就陣宮上下,從在東吳和曹操陣中多年未發現絕非偶然,看周瑜一見諸葛亮驚為天人,必先除之而後快,證明周公瑾絕非不識貨,而曹操謀士也說過徐庶之才是他十倍,但為毛不用龐士元絕非偶然……

  • 3 # 紅黑聖西羅

    "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也。少時樸鈍,未有識者。潁川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鑑,統弱冠往見徽,徽採桑於樹上,坐統在樹下,共語自晝至夜。徽甚異之,稱統當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漸顯......龐統雅好人流,經學思謀,於時荊、楚謂之高俊。"這是《三國志龐統傳》中的一段,可見陳壽對龐統的評價是很高的。

    而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更是把他和諸葛亮並提為"臥龍風雛",由此可見,龐統確為三國時期一英傑也。在成都武侯祠,在正殿文武廊上,龐統位居文官首席。而蔣琬、郭攸之、 費禕、董允等蜀國重臣皆排其後,可見後人對龐士元的敬意。

    "進圍雒縣,統率眾攻戰,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假如龐統不死,三國曆史會改變嗎?答案沒有人會知道。

    許多三國迷們或許都想過這樣的問題,若龐統不死,那麼劉備借勢取成都,攻漢中,平雲南,一舉掃平益州。更不會有後來關羽大意失荊州之事,既如此,則天下三分,荊益之勢強, 爾後可聯吳伐魏,譴五路大軍伐魏。

    哪五路?一、馬超出西平關,牽制雍涼兵馬;二、龐統出陽平關,徑取長安;此二路軍皆由劉備統率,接應二路兵馬;三、關羽引荊州軍徑襲宛洛,直取中原;四、可譴張飛趙雲為將,連同東吳出兵合肥,兵向許昌,使魏不能西顧;此二路兵可由諸葛亮統率,接應二路兵,萬無一失。如此,隆中對之謀就以實現;五、請孫權引本部軍出廣陵,屯兵濡須口,攻徐州。此五路大軍再連同西羌兵馬,則魏國必危,然魏國中,遼東公孫氏野心勃勃,必起兵響應。魏軍腹背受敵,就算十個司馬懿也無濟於事了,郭嘉再世也無能矣....

    當然,這都是紙上談兵,個人認為龐統在小說裡被拔高了,與現實有差距,當個參謀沒問題,帶兵就算了。

  • 4 # 葉之秋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一位身兼政治、軍事、謀略三位一體的絕世人才,他一個人就可以頂漢初三傑。

      至於龐統、法正,包括郭嘉、荀彧、荀攸等等,都成了諸葛亮的配角。

      事實上,諸葛亮並不擅長奇謀,在治國與治軍方面,也以治國見長。綜合來說,他是漢初蕭何、曹營荀彧一流的人物。

      在蜀漢陣營中,真正充當謀士角色的,不是諸葛亮,而是龐統與法正。

      對於蜀漢來說,諸葛亮最大的功勞,是輔佐劉備,定下隆中對策,三分天下的長遠國策,並在赤壁之戰中幫助劉備奪取了荊南四郡,從而有了立足地址。

      不過,幫助劉備奪取益州,奪取漢中——即西川與東川兩川之地的,不是諸葛亮,而分別是龐統和法正。

      劉備趁著益州劉璋與漢中張魯對峙,進兵益州。他打著幫助劉璋的名義,在益州招兵買馬,收攏人心。

      當時龐統提出三項建議以奪取益州:

      上策,召開宴會,在宴會上襲殺劉璋,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收益。

      中策,舉兵攻打劉璋,用實力證明自己才是益州最強者。

      下策,退兵會荊州,放棄眼前機會,徐徐圖之。

      在三策之中,劉備選擇了中策。

      劉備為何會放棄上策?因為龐統的上策付出的代價看似很小,但是造成的後患卻很大。因為沒有見識荊州劉備軍團的真正實力,就算在宴會上殺死了劉璋,益州本土勢力也會蠢蠢欲動。只有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征服益州軍團,才能真正讓益州勢力的臣服。

      本來,以龐統的年紀,還可以為劉備服務很多年。但是,在攻打益州重鎮雒城時,龐統親自指揮,不幸被流箭射中,三十出頭就死了。

      後來,劉備最信任的謀士只剩下法正。在法正的建議下,劉備奪取了漢中,使得益州有了屏障。

      因為法正既有才華,又會說話,深得劉備信任。劉備對一貫標榜正統道學的諸葛亮很敬重,但是,並不親近。

      因此,當劉備東征吳國時,諸葛亮不敢勸說。聽聞劉備大敗,他悲嘆,若是法正還在,必定能勸阻主公!

      若龐統沒有在洛城陣亡,那麼,以他的智謀以及劉備對他的信任,必然能輔佐劉備完成隆中對。東征滅吳,被伐滅魏。

      只是,歷史沒有也許。

  • 5 # 懷疑探索者

    龐統字士元,荊州襄陽人。東漢末年劉備的謀士,官拜軍師中郎將。才智與諸葛亮齊名,號“鳳雛”。龐統早年便以“鳳雛”(這是其他人給他的綽號)之名與諸葛亮(臥龍)齊名於荊州。當時水鏡先生對劉備面前這樣評價龐統:“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龐統自謂曰“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長。”(《龐統傳》)。由此可見,龐統是一個優異的人才,但即使龐統沒有死,也不會改變歷史結局。也就是說,蜀漢該滅亡還是會滅亡,歷史走向是不可改變的。個人英雄最多延緩國家的滅亡,但不能抗拒自然規律。從一系列分析看,綜合國力最弱的蜀漢能夠抗拒魏國和吳國幾十年已經非常了不起,不可能扭轉乾坤。就是有20個龐統加起來,也一樣不可改變蜀漢的滅亡。

    中國大一統是思想根深蒂固,中國必然統一,而魏國國力最強,是統一中國的首要也是唯一選擇。經歷了東漢末年的兵禍連天,中國廣大民眾厭惡戰爭,渴望早點統一,魏國就承擔起了統一國家消滅分裂的歷史責任,這是民心所向,亦是大勢所趨。魏國綜合國力最強,人口最多,人才最多,經濟最富裕,社會制度最合理,由魏國來統一中國,是歷史的必然性。暫且不說東吳,就說諸葛亮去世後的蜀漢,由於歷年的戰爭,兵役和高稅收使得蜀漢一地的老百姓生活的很苦,人人畏懼戰爭,希望過和平的日子。

    姜維等少數“鷹派”將領雖然力主北伐,但在蜀漢的朝廷裡面,求和的政治力量是主流,主流的聲音就是避戰。以文官為首的勢力認為,無論你如何艱苦奮戰,蜀漢最後也免不了被滅亡,因為實力的差距是不可彌補的。即使諸葛亮當年也看得清清楚楚,儘管由於“漢、 賊不兩立, 王業不偏安”,諸葛亮力主北伐,但他也承認,“今民窮兵疲”,所以,他說“戰亦亡,不戰亦亡”。諸葛亮是悲觀的,之所以堅持北伐,是因為他具有一種道義上的責任感。即使諸葛亮真如《三國演義》中那樣全知全能,對蜀漢亡國的大勢也起不了什麼幫助。做為謀臣的龐統,即使可以多活個二三十年,就可以扭轉乾隆嗎?無論你龐統有什麼經天緯地之才,也是不能阻礙歷史走向的。

    從國家實力來看,蜀漢是三國中最弱的一環,甚至可以說,蜀漢和魏吳不是一個等量級的國家。對此,諸葛亮在《出師表》中的一開始就坦承:“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從三國後期來看,在天下十四州中,魏國一家就有十州,吳國有揚州、荊州和交州三州(荊揚兩州與魏國共有),而蜀漢只有益州一州。在那個時代,人口可能是比領土更為重要的國家實力指標。根據當時的官方資料,蜀汗滅亡時的人口只有28萬戶、94萬人,而吳亡時則有52.3萬戶、230萬人,魏的人口則有66萬戶、443萬人。很明顯,吳華人口只有魏的一半,而蜀漢則更只有吳國的一半不到。這一差距直接反映到軍事實力上,蜀漢的軍隊規模約在10萬左右(《三國演義》裡動輒幾十萬大軍大戰肯定是吹牛),吳國則在23萬人左右,而魏國可能在40萬人以上(一說60萬以上)。也就是說,即使是吳蜀同盟,兩國的軍力也不足以滅魏,指望蜀漢僥倖消滅魏國毫無可能。

    由於蜀汗政權多次北伐,對國民橫徵暴斂,使雙方矛盾空前激化,引發多次鎮壓,政局不穩所以蜀國最先滅亡。蜀國的經濟發展遠遠落後於吳,而吳國經濟其實基礎薄弱,雖經過幾代人努力經濟得到發展,但工業農業貿易水平遠不及曹魏。曹操採納毛玠的建議"宜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他收編流民開墾由戰亂產生了大量的無主土地,半數交給官府使其不至於流離失所,曹操得到了大量的軍需糧草。《置屯田令》在建安9年頒佈。田租戶調製改大漢三十稅一每畝5升以上為4升,把漢朝的口賦人頭稅減為每戶絹二匹綿二斤。減輕了人民負擔,顯著提高人口數量(不交人頭稅黑戶減少)。既提供了稅收又提供了兵源。曹魏時期就有了官辦手工做坊,陸上貿易和海上貿易發達,經濟起步早,農業政策效果顯著,其經濟實力雄厚。據統計,魏國一個富裕的郡的經濟產值就有蜀國那麼多。在綜合實力如此懸殊的情況下,想苟延殘喘尚不可能,何況是定鼎中原?

    可以判斷,龐統即使不死,提供給他的舞臺也很有限,做一個偏安一隅的治理地方的能臣是他最可能的成就,而不可能有什麼逆天的功績。

  • 6 # 伯牙子期

    龐統其貌不揚,卻胸懷韜略,素有大志,可謂是群星中的一個不折不扣的怪才。

    雖然他的生命十分短暫,從出山到落鳳坡的遭襲被殺,也不過是一個瞬間。無可否認,他在有限而短暫的生命中,為劉玄德的興復漢室事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龐統是實現隆中戰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他的加盟,為劉備集團提供了進一步飛躍的契機。按照“隆中對”的規劃,取得荊州、站穩腳跟是第一步,其次是西取巴蜀,跨有荊益,然後兵分兩路,消滅曹操,最終統一天下。

    劉備聯合東吳,在赤壁之戰中打敗南下的曹操,又趁機取得荊南四郡,進駐南郡,可以說已經實現了“隆中對”的初步目標。這一次,劉備又突破重重障礙,西進取巴蜀,為三分天下作最大的衝刺。但是,他為這次進攻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他犧牲了龐士元。

    龐統之死,不但對進佔益州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更迫使劉備、諸葛亮不得不改變原先的人事安排,從而也為“隆中對”的繼續實施埋下了隱患。

    由誰去援助劉備,由誰留下鎮守荊州,這是當時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對此,清人王夫之曾設想:“為先主計,莫如留武侯率雲與飛以守江陵,而北攻襄、鄧。取蜀之事,先主自任有餘,而不必武侯也。”(《讀通鑑論》卷10)在他看來,諸葛亮應當與趙雲、張飛等留守荊州,而讓關羽率援軍入川。劉備有雄才,關羽驍勇過人,再加上法正足智多謀,諸葛亮實在沒有必要率軍入川。

    其實,若龐統不死,王夫之的分析自有其合理之處,而且諸葛亮也很可能繼續坐鎮荊州。因為諸葛亮雖然在“隆中對”已經提出要將政治中心移向益州,但也同時強調必須兼顧荊州,荊州軍隊是鉗形攻勢的另一臂膀,不容有失。但龐統死後,情況有了很大變化。原因在於龐統不但能夠協助劉備進佔益州,而且在此之後還能從事治理工作。

    以劉備之雄、關羽之勇、法正之智,固然可以取得益州,但關鍵是之後由誰來治理呢?關羽武勇絕倫,但治國顯非其所長;法正智謀高超,但心地過於狹窄,“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法正傳》),以此擔當治國重任也不適合,因此諸葛亮只有親自率軍入川,而留關羽鎮守荊州。雖然就當時的形勢來說,關羽是留守荊州的最好人選,但畢竟不是最適合“隆中對”戰略方針的人選,而後來也果然出了問題。

     可見,龐統是名副其實的鳳雛,是未能得到施展的英雄。滿懷敬意,我們從史從文學中領略到龐士元的雄才大略,目睹了他人生的大喜大悲,數說其功績,非尋常人可及也,乃經天緯地之才也。後人對龐統之死作詩嘆息:

      古峴相連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

      兒童慣識呼鳩曲,閭巷曾聞展驥才。

      預計三分平刻削,長驅萬里獨徘徊。

      誰知天狗流量墜,不使將軍衣錦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一個平價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為什麼要斥巨資每年辦一場大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