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多點嘗試
-
2 # 天道即人
通貨膨脹的通貨即貨幣,貨幣流通量超過市場上商品流通量對貨幣的需求,就是通貨膨脹。現在的貨幣都是本身無價值(紙幣),又與貴金屬(金、銀)不掛鉤的,不兌現貨幣。有現金(紙幣,輔幣),有銀行支票,電子貨幣等。所以市場上貨幣量不是央行完全控制的了的,但央行的主要任務是保持幣值穩定。幣值穩定不可能等於通貨膨脹為0。
通貨膨脹的狀態是不同的。我們大體可以分這幾種情況:
1,爬行的通貨膨脹,通脹率在1℅一3%。
2,溫和的通貨膨脹。通脹率在3%一6%。
3,飛奔的通貨膨脹。通朕率在6%一20%。
4,惡性的通貨膨脹。通脹率在20%以上。
說這些是要說明,調控通脹指標(CPI)只能在一個區間。一般情況在0.5%一2%。而5%以內為可控的。如果20%以上,就會發生各種對經濟、社會的危害,乃至對政治的危害。
輕度的通貨膨脹,有什麼正面影響呢?
1,不會發生通貨緊縮。通貨緊縮意謂企業倒閉,失業成為普遍現象,經濟進入衰退通道。也會惡性迴圈。
2,有利於投資。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社會投資意願下降,儲蓄難以轉化,此時易導致通貨緊縮。發達經濟體普遍以通脹率2%為目標,實施量化寬鬆政策,促經濟增長。
3,通貨膨脹鼓勵借貸人,即債務人。通貨膨脹率超過存款利率,利率即為付數,到期後還款的價值低於借款的價值。正常情況下債務人借債是為了投資生產。債權人往往是為了吃利息。所以資金從債權人向債務人轉移是有利於社會的。
4,適度通貨膨脹與就業成正相關關係。因為有利於投資,增加了就業崗位。
5,通貨膨脹意謂本國貨幣對內貶值,本國商品漲價,國內滯銷,促進出口。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本幣兌外幣匯率貶值,抑制進口。這在經濟實力不強的國家,是刺激經濟的手段之一。
6,通貨膨脹時,股市金牛抬頭。等等。當然這一切我們必須把它把握在可控範圍之內,一般是0.5%一2%,不能是超過5%。
-
3 # 愛投資官方
西方學者對通貨緊縮一般都直接定義為價格總水平的持續下降。它是一個與通貨膨脹相對應的概念,即從本質上看,它是一個貨幣現象,又是一個經濟問題,是經濟問題在貨幣上的表現。由於經濟執行中的諸多矛盾,使商品與貨幣流通中出現了較多的商品追逐較少的貨幣,導致市場上大部分商品都供過於求,商品價格總水平的持續下降,即謂通貨緊縮。這種現象往往與經濟蕭條或經濟衰退相聯絡,因而通貨緊縮也被理解為經濟衰退之前與貫串於整個經濟衰退過程中的一個經濟現象。 衡量通貨緊縮的經濟指標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價格指數,一般以對居民生活影響最大的最終消費品價格指數來衡量,在美國與日本,比較注重消費批發物價指數,在英國、法國、德國等地,比較注重消費零售物價指數。二是貨幣指標,根據各國貨幣政策側重點的不同,有些是貨幣供應量指標,有些是利率指標。三是經濟增長率指標,一般都以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為代表。通常以最直觀的價格指標來判斷是否出現通貨緊縮,同時透過對貨幣指標與經濟增長率指標的分析,對通貨緊縮現象作出評價。 由於在定量問題上的不同理解,有些人認為價格指數上漲率或貨幣供應量增長率下降,即為通貨緊縮;有些人則認為價格指數上漲率與貨幣供應量增長率下降到較低的水平甚至是負值時,才能確認出現了通貨緊縮。實際上,前一個觀點是從相對的角度來理解,即把通貨緊縮看作是通貨膨脹率的下降;後一個觀點是從絕對的角度來理解,即通貨緊縮是在一個特定數值內的經濟現象。這兩種觀點可以統一起來的,即把這兩種通貨緊縮看作是不同階段上與不同程度上的通貨緊縮。通貨緊縮是一箇中性概念,它對經濟執行的影響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惡性的,應根據實際經濟執行情況來加以評價。 通貨膨脹是指流通中貨幣量超過實際需要量所引起的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經濟現象。其理由是,通貨膨脹概念的定義必須體現因與果關係的有機統一,通貨膨脹的起因在貨幣供給過多,結果則表現在物價上漲,沒有物價上漲的貨幣供給過多不屬於通貨膨脹,沒有貨幣供給過多的物價上漲也不屬於通貨膨脹。
-
4 # 特色小鎮孫文華
通貨膨脹的最大好處是票面大了,如果你去過南韓就有感覺,付錢都是幾萬幾萬的,和國內幾元幾元的單位反差很大。
所以對於個人,你的錢看上去多了,但物價上漲了。
通貨膨脹對於社會的意義就是GDP增速加快,經濟發展靠印鈔票,沒錢的也變得有錢。房價高,工資也會漲,社會發展和諧,就業率也會相應提高。
通貨膨脹還有一個好處是貧富差距加大,有錢人投資渠道多樣,財富進一步增加。
通貨膨脹是名義貨幣增加。最大的表現是物價上漲。
美華人就是通貨膨脹的受益者。他們無止境的發行貨幣,國內的通貨膨脹輸送到其他國家,美元是世界貨幣,印的越多,美國經濟實力越強。負債國則越苦,所有的財富被美元的匯率轉移到美國了。
通貨膨脹不一定是壞事,要向美國學習,將中國的人民幣變成貿易的基礎貨幣,那時候,我們就不會在被輸入通貨膨脹,也能像美國一樣,輸出人民幣,輸出通貨膨脹。
這是個資本的時代,這也是個充滿迷惑的時代。通貨膨脹有好也有壞。看承受能力。
-
5 # 坤鵬論
謝邀,通貨緊縮又叫通貨收縮是指當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減少,人民的貨幣所得減少,購買力下降,影響物價的下跌,造成通貨緊縮。長期的貨幣緊縮會抑制投資與生產,導致失業率升高以及經濟衰退。是一個與通貨膨脹相反的概念。但通貨緊縮對經濟與民生的傷害力比通貨膨脹還要厲害。通貨緊縮有利有弊,鯤鵬論就來淺談一下幾個通貨緊縮對經濟的影響。
一般來說,適度的通貨緊縮,透過加劇市場競爭,有助於調整經濟結構和擠去經濟中的“泡沫”,也會促進企業技術加強投入和技術創新,改進產品的服務質量,對經濟發展有積極作用的一面。但過度的通貨緊縮,會導致物價總水平長時間、大範圍下降,市場銀根趨緊,貨幣流通速度減慢,市場銷售不振,影響企業的生產和投資的積極性,強化了居民“買漲不買落”的心理,左右了企業的“惜投”和居民的“惜購”,大量的資金閒置,限制了社需求的有效增長,最終導致經濟增長乏力,經濟增長率下降,對經濟的長遠發展和人民群眾的長遠利益不利。其不利影響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導致社會財富縮水
二、引發銀行危機
與通貨膨脹相反,通貨緊縮有利於債權人而有損於債務人。通貨緊縮使貨幣越來越昂貴,這實際加重了借款人的債務負擔,使得借款人無力償還貸款,從而導致銀行形成大量的不良資產,甚至使銀行倒閉,金融體系崩潰。
三、分配負面效應顯現
從兩個方面來看,即社會財富在債務人和債權人之間的分配以及社會財富在政府與企業、居民之間的分配。總體而言,經濟中的債務人一般為企業,而債權人一般為居民,因此,社會財富在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分配也就是在居民和企業之間的分配。企業在通貨緊縮的情況下由於產品價格的降低,使企業利潤減少,而實際利潤提高,使得作為債權人的企業的收入又進一步向債權人轉移,這又加重了企業的困難。為了維持生計,企業只有選擇籌集更多的債務來進行週轉,這樣其債務負擔更加沉重,由此企業在財富再分配中將處於更加惡劣的位置。如此迴圈往復,這種財富的分配效應不斷得到加強。
四、加速經濟衰退
無價的持續、普遍下跌使得企業產品價格下跌,企業利潤減少甚至虧損,嚴重打擊生產者的積極性,使生產減少甚至停產,社會的經濟增長受到抑制;企業利潤減少和生產積極性降低將使失業率上升,實際就業率低於充分就業率,實際經濟增長低於自然增長率;實際利率升高,這將有利於債權人而損害債務人的利益,而社會上的債務人大多數是生產者和投資者,債務負擔加重無疑會影響他們的生產與投資活動,從而對經濟增長帶來負面影響。
-
6 # 帶上望遠鏡
對底產的無影響,對中產的略微,對膨脹過頭的大佬影響最大,泡泡被擠掉了,好比卸下盔甲,秀肌肉,濫竽充數的年代,一去不回,真實力都不懼風暴!金錢的多少均是數字遊戲的加減法,合理的編排,攻守兼備防範未燃,是任何一個企業家,贏在起跑線上的關鍵因素!靠泡泡吹生的,該回歸還是得迴歸,畢竟原本的你就沒那麼大,對不?有起有落,符合市場運營規律,才是道理,豈有持續上漲,沒曲線的經濟,難道這“特色”真的將一直持續?
-
7 # 就叫我蓋倫吧
通貨緊縮就是市場上流通的錢變少,國家印錢緊縮,銀行借錢就難了,往往這個時候借錢利息也會升高,投資就會減少,就會制約經濟發展。
-
8 # 菁城子
通貨緊縮(currency deflation)一般有兩種含義。第一種是動態的,市面貨幣(包括貸款)突然減少,資金變得緊張,利率急劇升高。這種現象之出現和央行的貨幣政策有關,它將帶來什麼後果,視具體情況而定。
關於通貨緊縮對經濟的影響,我想說第二種情況:即靜態情況下,市面的貨幣數量非常穩定,或增長非常緩慢,遠遠跟不上經濟發展的步伐。這種貨幣形態的特徵不是緊縮,而是“通貨恆定”。只是“通貨恆定”往往帶來物價緊縮,因此它總被視為“通貨緊縮”。最典型的通貨緊縮是黃金本位,法幣數量被鎖住,隨著經濟發展,物價越來越便宜,貨幣變得越來越值錢。持幣儲蓄是有利的,借債負擔會隨著通貨緊縮而加重——一切和通貨膨脹時代相反。
在經濟學界,對通貨緊縮的恐懼,遠遠大過對通脹的擔憂。幾乎所有的經濟學家都會告訴你,溫和通脹有利於經濟發展,倒是通縮絕對有害,云云。
通縮有什麼可怕呢?據說,物價會普遍下跌,企業收入和盈利減少,還債能力變弱,大量企業會被債務壓垮。另外,通縮使民眾手裡的鈔票越來越值錢,大家都在持幣觀望,不再投資和消費,經濟就發生停滯了。
這些都是主流經濟學界給出的通縮恫嚇。我的意見是,這些純屬胡說八道,正確的經濟學會告訴你,通縮並不可怕。奧地利經濟學派就是一個為通縮辯護的學派。
先說第一點,物價下跌真有那麼可怕嗎?日常生活我們很少見到厭惡物價下跌的人。物價下跌意味著我們的收入可以獲得更多商品和服務,這是天大的好事。很多人說物價一下跌,企業收入就要減少,難以為繼。不要忘了,物價普遍下跌意味著原材料和生產成本降低,企業在這部分是受益的。物價下跌,很多資料會降低,包括盈利資料也不會神話般地節節攀升。沒有關係,企業生產不是為了追求數字增長,而看實際盈虧。在物價下跌的時代,很多企業依舊保持強勁的盈利能力。在通脹時代,很多低效企業依靠廉價資金存活,代價則是民眾儲蓄貶值。這在通縮時代就很難存在。
物價下跌並不可怕,更不會帶來災難性後果。相反地,它通常是好事情。最典型的例子是是現在手機越發地物美價廉。這裡面有科技發展的因素,必須得承認,價格普遍下跌並沒有摧毀這行業,卻使得其惠及更多人,讓這行業更加壯大。
宏觀地看,貨幣供應受限(也就是通縮),物價下跌,這往往是一個時代繁榮的標誌,這可以從弗裡德曼的《美國貨幣史》看到。19世紀,英美國家的物價整體呈下跌趨勢。工業革命帶來了生產力大發展,幾乎所有商品價格都在快速地下降。經過幾次戰爭和大通脹,英國1939年物價水平才和1739年差不多,美國1939年物價水平和1800年大致相同,其間經濟發展了不知幾十上百倍。
這種情形在古代也很常見。金屬時代的貨幣供應很穩定,只要生產發展,物價就會持續降低。中國古代盛世的一個標誌就是生產豐熟,物價極低,貨幣購買力很強。當今時代,學術界的主流竟然是追求物價上漲,真是咄咄怪事。
反對通縮的另一個理由是:物價持續下跌,很多人會把鈔票攥在手裡,等待它漲價。長期如此,市場上的貨幣就會更加緊張,經濟還怎麼發展?這也是央行敵視物價下跌,動輒放水降息的原因。
不錯,物價長期下跌的趨勢下,持幣確實有益財富增加。這難道不是大好事嗎?通脹時代,儲蓄得不到鼓勵,人們把錢存銀行要冒著貶值的風險,於是樂於消費。今朝酒今朝醉是大通脹時代的典型生活,即便不那麼猛烈,存錢往往也被視為愚蠢。在通貨緊縮的時代,人們只需要把錢存起來,就能享受經濟增長的好處。這些儲蓄起來的資金,可以給企業家提供更多資本,創造更多財富,使物價進而降低。這正是經濟發展的良好迴圈。
此外,真的會出現人人持幣觀望,拒絕消費的情形嗎?這當然是不現實的。每個人都有慾望,賺錢的一大目的就是為了消費享受。這個動力永遠不會消失。今天我們所有人都知道,手機價格會持續不斷降低,同樣價格明年可以買更好的電腦。可是,誰又眼巴巴地剋制慾望,只為貨幣值增呢?這種人很少。不排除剋制物慾、極有忍耐能力的人。他們的錢又會透過存款和其他渠道進入流通,成為別人資本。
真正像葛朗臺那樣把貨幣埋在地底的人,幾乎是不存在的(並且這種行為並無實際害處)。所謂的通縮時代“貨幣凝滯,經濟止步”只存在一些人的想象之中。真實的歷史情形是,通縮時代往往是經濟騰飛時期,這在經濟史上是可以多處印證的。
通縮利於民眾財富儲存和經濟增長,唯獨不利於政府。通縮之下,政府必得嚴格財政紀律,確保不要欠債,否則財政負擔會越來越重,甚至有破產之虞。在通脹時代,政府透過印鈔就可以輕鬆把債務抹平。政府熱愛通脹的動機很明顯,平頭老百姓跑去鼓吹通縮恐懼症,實在是自墮為奴的事情。
通縮恐懼症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糟糕的知識錯誤,因其產生的通貨膨脹,幾乎成了政府的信仰,不斷地折磨經濟發展。儘管受到通脹侵蝕,有賴於企業家、勞動者的辛勤努力,感謝科技浪潮的推動,我們這時代的經濟仍然在頑強地發展。如果沒有通貨膨脹,這個發展速度不知要快到何種程度,我們享受的繁榮估計好到不敢想。
回覆列表
通貨膨脹對經濟有什麼好的影響,不能硬下結論。通貨膨脹是指普遍的商品和勞務價格的提升,從世界各國來看,沒有社會從通貨膨脹中獲得好處,反而是通脹帶來廣泛的社會問題,政局不穩,老百娃怨聲載道。如果要說好處,一是看物價上漲的程度,如果長期低通脹甚至物價沒有上漲,在收入不斷增長的情況下,肯定不利於生產。適度的物價上漲能夠刺激生產,因此不能把適度的物價上漲與通脹劃等號。二是看站在誰的角度觀察通貨膨脹,通貨膨脹使窮人愈窮,富人愈富,財富向少數人手中集中,對誰好顯而易見。社會科學不能在實驗室做試驗,但從已發生通脹的國家來看,沒有一個有好處,如果非要尋找好處,最大的好處就是以往做錯了,不要再這麼幹,避免重蹈覆轍,積累了不發生通脹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