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長龍
-
2 # 鄉村波比
受到國內以及國外形勢的影響,中國近期玉米價格也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根據中華糧網資料顯示,今日全國玉米價格為2039元/噸,價格比昨日上漲15元/噸。在目前全球可能面臨的糧食為例和不少商家炒作下,中國整體糧食價格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而近期中國臨儲玉米拍賣即將來臨,這會對國內玉米價格會下跌嗎?
現在這個階段來說,中國玉米主產區中農戶手中餘糧已經不多。基本上現在北方農戶更多的玉米庫存已經逐漸的轉為更多的糧食收購商手中,而且農戶手中所剩的玉米糧食已經僅僅在兩成左右。市場玉米供應相對偏緊,再加上更多的糧食收購商也加緊惜售和減少糧食出庫力度,近期玉米價格比較堅挺,玉米價格上漲相對迅猛。
根據統計,目前內蒙古赤峰地區玉米(一級)收購價格為1930元/噸,比昨日上漲30元/噸,而其他的比如呼倫貝爾地區玉米收購價格為1910元/噸,價格相比昨日持平。而遼寧地區今日一級玉米收購價格基本保持在1890~1930元/噸之間,價格也比較堅挺,整體而言價格處於高位。
在目前國外疫情嚴峻的局勢下,糧食安全問題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而目前為止中國玉米拍賣共計投放202萬噸,其中成交率為60%,成交量為121.2萬噸。整體表現不錯,這也是在目前特殊背景下,糧食市場需求以及購買力度比較大。而中國臨儲玉米拍賣都是分批次進行,而且每次拍賣的量不算太大,對於整體玉米價格市場而言影響不大。特別是目前全球糧食“恐慌”的大背景下,玉米市場需求強勁。
不久中國臨儲玉米拍賣又將來臨,但是整體而言不會對中國玉米價格產生太大的影響。一方面多個國家也已經宣佈禁止糧食出口,同時目前中國生豬、畜禽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對於以玉米為主原料的飼料需求也會大增,這無疑會帶動玉米價格的上漲。因此個人建議對於農戶而言,這時候不要過度惜售,應該看準時機待價格相對高位出售,以減少風險和損失。
-
3 # 糧小咖
而與此同時,關於臨儲玉米拍賣的訊息也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有訊息稱臨儲玉米(目前還剩餘5000多萬噸,且絕大部分是2015年產的糧源)拍賣底價或保持去年的水平不變,和前期傳言提高100元/噸等的訊息不同;還有訊息稱會拿出來1000萬噸定向給企業來加工。這一訊息的傳播,使得部分主體對後期看漲的情緒有所鬆動。
但考慮到當前產區基層玉米糧源餘量已經很少,總體在1-2成的水平,再加上貿易商的渠道庫存成本的增加,後期隨著下游需求的逐漸回暖,玉米市場的供需格局將呈偏緊態勢演變。雖然有臨儲玉米拍賣可以補充本年度的玉米供需缺口,但考慮到這部分玉米的品質、儲存地等,預計對後期玉米價格發揮不了多大的拉低作用。
-
4 # 一帆風順154
全球疫情不穩定?各國都控制糧食出囗?國內所有糧食都不可能掉價,能穩定價格就很好了,儲俻庫5千多萬噸不可能全拍賣完的。
-
5 # 小希時間
2020年4月初:14個含水量的玉米交易均價每噸2015元;
2020年1月初:玉米均價每噸約1990元;
而2019年12月初:玉米的收購交易均價每噸為1940元。
價格編者是根據全國的玉米均價。排出同等質量的玉米東北地區的價位與華南地區的價格比較。同等質量的玉米為啥時期不同價格差距如此之大呢?特別是從2月初的快速上漲行情,每噸上調價在40--90元。從2月初玉米價格走高之後玉米價位一直處於高位波動行情中,且調整的波動空間在縮窄。以此行情編者分析:後期的玉米價格還能繼續走高上漲。
今年臨儲玉米拍賣的訊息還未出正式通知,是否開始還有待驗證,不過根據以往臨儲玉米拍賣行情來看,臨儲玉米拍賣玉米價位均有所回落,這就是實際的玉米供應充足且供應價格偏低所致的整體價格回落。
可以說近期的玉米等糧價上漲比較明顯,與今年突發爆發的疫情有一定的關係,第一比如今年的新冠狀肺炎疫情,反正市場物流緩解、上下游的玉米出售流通均受影響;第二,近期消費者以及市場情緒緊張,特別是糧食供應緊張的趨勢存在。從今年的市場環境我們也能感覺到,今年節後的一季度裡玉米價格上調幅度明顯,短短几天時間裡因需求的存在,而供應端不理想,大幅度漲價,也開始了新的一波玉米漲價潮。
後期假如臨儲玉米拍賣順利進行,編者認為漲不動且跌不動!
為啥呢?
近期玉米需求旺盛局面依舊存在,因為企業因疫情的存在,企業集中復產復工有所延遲,比如原來本該2月復產復工的時期現如今推遲至三月份,而企業的集中復產復工會直接加劇玉米的需求量,此時企業一股勁的復產復工需要玉米需求,也為了滿足日常的企業加工需求,也會積極從市場購進玉米儲存玉米,共同的特點需要從市場購進玉米,無形中說明了近期玉米的需求旺盛局面存在。
而實際假如臨儲玉米拍賣進行且價格偏低,供應量增加,又有制約玉米漲價的行情。所以編者綜合考慮認為:近期二個月內玉米價格漲不動且又跌不動,維持現價小的波動機率比較大。
-
6 # 鄉村螢火蟲
關於玉米的價格問題儼然成了近期糧商和農民朋友眼中的第一關注熱點。一方面是玉米的價格眼下正處在波動期,市場行情隨時都可能發生變化,另一方面則是玉米在國內的栽培比較普遍,有關玉米價格的問題為絕大多數農民朋友所普遍關心。有資訊顯示,4月14日國內的玉米均價已經上漲到每噸2039元,相比於4月13日再一次上漲了15元。在眼下玉米價格相當堅挺的情況下,一旦玉米臨儲拍賣開始,會導致玉米市價下跌嗎?
應當說,近期國內糧食市場上的玉米一再衝高,是有其特殊因素的。新冠疫情在世界範圍的暴發流行,部分國家接連宣佈關閉糧油產品出口的訊息,讓那些持有資本的糧油經銷商終於找到了他們的興奮點,不失時機地加入了囤貨炒作的行列。及國內近期的玉米市價來說,它已經不是正常的供求關係的反應,更多的是屬於遊資炒作而導致的結果。14日國內玉米價格高居前五的重慶、雲南、福建、湖南和四川,相對較低的四川玉米價格也已經是1.07元/斤,最高的重慶1.15元/斤,眼看就要就要衝上1.20元。價格相對較低的東北地區黑吉遼三省則分別是噸價1900元、1872元和1934元。
有分析顯示,當前各地種植玉米的農戶手中的玉米已經被大量消耗,存貨不多。主要的玉米糧源大多積存在貿易商手裡,待價而沽。鑑於遊資刻意炒作的原因,總體上玉米近期的走勢應該還是難以成跌,易於看漲的。但無論怎麼說,玉米臨儲拍賣一旦開始,對玉米的市價都會多多少少產生一定影響。儘管有分析人士,國家臨儲玉米拍賣並不一定是為了打壓眼下的玉米價格。
如果是作為普通農戶,想要出售自己手中玉米的話,現在應該是比較好的時機。絕對高位的期待並不現實,也容易受到高位後的反轉打擊。
-
7 # 龍百曉生
今年玉米行情走勢的確越來越有後勁,上行趨勢非常明顯,雖然目前已經處於高位執行為主,且部分地區玉米價格已經出現下滑態勢,但今年玉米市場整體表現為供求趨緊,或出現價格小幅小漲的利好局面,而對於臨儲玉米拍賣的政策調控措施,我感覺對於下一階段玉米行情走勢的確視為重要影響因素,但對於持有2019年餘糧農戶和囤糧貿易商來說,如果玉米質量佳,那麼無需擔心拍賣底價出爐後的玉米市場掉價情況,只需要把握節奏,適當分批賣糧即可!下面結合所瞭解情況簡單聊一下,以供參考:
一、玉米拍賣將影響後市行情走勢。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因為當前玉米市場行情總體趨穩,並沒有可以撼動玉米價格波動的影響因素,使得目前玉米價格漲跌空間非常有限,也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市場供需關係的不穩定,畢竟農戶和貿易商逢高價時容易惜售看漲,而用糧企業不得不面對高價採購,使得生產成本上升,利潤下滑而收糧量減少,因此,玉米高價行情容易造成市場購銷不旺,處於“有價無市”局面。而臨儲玉米拍賣方式,透過不定期投放市場,可以增加市場供應量,進而促進市場活躍氣氛,也可以促使農戶賣糧和貿易商主動走貨,使得市場供應壓力加大而玉米行情下跌走勢。
二、玉米拍賣或無力影響當前優質玉米價格。雖說透過臨儲玉米拍賣可以增加市場供應量,影響玉米價格下跌,但目前臨儲玉米拍賣多為陳糧,尤其多為前兩年去庫存後的2014/2015年陳糧,有人估計這部分陳糧大概有幾千萬噸,佔了臨儲玉米的絕大部分,由於這些陳糧多是往年拍賣剩下來的,質量堪憂,使得賣價難以下調或被市場需求所採購,尤其是對於飼料廠和養殖戶來說,可能更青睞於採購2019年的新季玉米!
另外,由於2019年因天氣、種植面積減少和產量下滑等因素影響,使得去年玉米供應量有限,因而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玉米價格從今年2月份開始上漲行情,預計會持續支撐今年玉米價格高位走勢!因此,對於有去年優質玉米儲備的農戶和貿易商,可以適當囤糧惜售,把握節奏適當分批出售,應該可以獲得更好收益!不過,以上觀點是建立在養殖業產能的支撐下,如果今年養殖業產能恢復緩慢或難以堅挺,可能會嚴重削弱優質玉米價格上漲幅度,因而需要大家冷靜看待,切莫盲目樂觀!(以上為個人見解)
-
8 # 微塵微視界
近期國內玉米價格的勢頭較為明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似乎迎來普漲行情,4月10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出了主糧收購的價格週報,統計時間為4月6日,東北、華北、西北等地的玉米價格均出現上漲,環比上漲0.2-2.9%;平均收購價為0.94元/公斤,環比上漲3.6%。其中,四川、山東等地玉米價格均站上1元/斤,環比分別上漲0.5%和2.7%。4月14日,吉林部分地區玉米收購價上調10-20元/噸,華北黃淮地區玉米價格較為平穩,南方銷區玉米價格0.99-1.08元/斤。
一、增加玉米糧源供應量,部分虛高的玉米價格有望回落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臨儲玉米拍賣的起止時間是很有講究的,一般是在基層農戶手中餘糧不足,基本上低於10%以內,投放結束的時間通常在10月底,那時玉米主產區新玉米還未大量供應市場,也就是說臨儲玉米拍賣期間,玉米價格的波動對種植戶的影響是很有限的。當前多地玉米價格出現較為明顯的上漲,部分地區單日漲幅更是達到50元/噸,然而從實際需求情況看,玉米深加工企業開機率暫未恢復至年前的水平,也就是說需求企業的採購量並沒有明顯增加,而且企業庫存量偏高,多地玉米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超過1元/斤,企業已經進入虧損的狀態。此時的價格上漲,與貿易商炒作行情有較大關係,臨儲玉米開拍後,市場上糧源供應量有所增加,玉米價格有迴歸理性的必要性。
二、玉米市場供求關係相對平衡,後期玉米價格難明顯回落2020年4月9日,農業部門發出了2020年4月份農產品供需資料,2019/20年度,預計玉米進口量為400萬噸,比3月份的預測值增加了100萬噸;其中玉米工業消費量為8250萬噸,比3月份的預測值調減了200萬噸,認為國際油價下調,乙醇燃料需求有所減弱,玉米深加工企業的採購需求並不旺盛。從玉米市場的供求關係來看,整體上是相對平衡的,特別是各地物流恢復後,再加上高速費用減免,玉米糧源的流動性明顯增加,可以說此時市場上並不缺糧,只不過糧源由基層農戶手中轉移至貿易商、深加工企業等處。另外生豬存欄量有回暖的跡象,飼企採購玉米糧源有望穩步增長,這也使得後期玉米價格難出現明顯回落。
三、貿易商看漲預期較大,惜售心理對玉米價格有一定支撐作用4月13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出的收購資料,主產區累計收購的玉米為8840萬噸,同比減少1059萬噸,當前基層農戶手中的玉米糧源不足15%,部分地區已經低於10%,也就是說很多種植戶手中此時已經沒有了餘糧。根據以往的慣例,臨儲玉米拍賣期間,大部分糧源會集中在貿易商手中,而貿易商在拋售玉米糧源時,會盡量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如果玉米價格低於自己的預期或者明顯虧損,那麼會選擇惜售待漲,在價格博弈上佔有一定的優勢。另外,由於2020年臨儲玉米庫存量不足6000萬噸,而且實際成交量不會達到這一數值,也就是說實際上投放市場的臨儲玉米供應量有限,這也是貿易商看漲的主要因素之一。貿易商惜售心理增加,一旦後期臨儲玉米成交量低於預期,那麼玉米價格想要下跌的希望就不大,反而會出現小幅度上漲。
四、臨儲玉米投放根本目的是穩定市場,而不是讓玉米價格有較大波動臨儲玉米雖然是前期不斷收儲遺留下來的產物,但從另一角度來看,也是宏觀調控的重要方式,在今年2月上旬時,國內多地物流運輸受阻,導致部分養殖戶採購糧源困難,相關部門就積極投放政策性玉米,而且是定向拍賣,使得玉米價格沒有出現非理性上漲。在2018年密集投放臨儲玉米時,國內的玉米價格雖然處於相對弱勢執行,但也沒有出現明顯的下跌,當年臨儲玉米成交量過1億噸,說明玉米市場的潛力是很大的。臨儲玉米在開拍時,投放時間、單週投放量、拍賣底價等都會考慮到現貨玉米價格情況,其目的是要消化一定的庫存,同時也不希望讓玉米價格出現明顯上漲或者下跌,比如當前全國玉米均價在0.95元/斤左右,臨儲玉米拍賣啟動後,玉米價格就不太可能高於1.5元/斤,或者低於0.7元/斤,因為一旦出現較大波動,那就失去了調控的作用。
總之,臨儲玉米拍賣期間,國內的玉米價格整體會保持平穩,當然不排除少數階段玉米價格出現小範圍波動,比如臨儲玉米成交率持續高於90%,拍賣底價上調100元/噸以上,對現貨玉米價格會存在一定的利好。當然,如果臨儲玉米成交率低於50%,再加上進口玉米陸續到港,那麼玉米深加工企業會趁機下調收購價,玉米價格進而出現一定的下跌,不過總體上後期玉米價格下跌空間有限。對於種植戶來說,此時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好玉米種植面積,後期想辦法提高玉米畝產量,這樣秋收時種糧收益才會有所提高,如果自己手中沒有餘糧,即使玉米價格上漲的再多,自己的種糧收益也不會提升。
-
9 # 科學興農
在清明節前,玉米價位開啟了一輪輪的價位上漲,累計漲幅超過每噸100元,如今引領國內玉米價位走勢的山東地區玉米價位每噸2100元都不算是高價。這樣奇葩的行情走勢恐怕已經多年沒有見到了吧!
根據往年的情況,一般在5月份中下旬臨儲將會開啟玉米拍賣,對於當前的“過分”強勢的玉米行情來說,可能又是一個災難,因為接下來市場下跌的風險在逐步的積累。玉米年度2.6億噸產糧,而且國內具備比較完善的收儲機制,這也意味著其價格走勢必定會迴歸到市場基本供需面。而在可以預見的三四個月內,市場需求方面恐怕都不會有什麼本質性的改變,終端需求方面依舊疲弱,同時拍賣可能在下個月開啟。這些都預示著本輪玉米價位上漲即將可能結束。
回覆列表
決定玉米的價格和供求有關,供求關係決定著國內玉米的價格!
誠然,從上週五開始,歷時半年多的2018年臨時儲備玉米拍賣會正式結束。不過,近年來玉米價格並沒有明顯上漲,主要是受供求關係不變的影響。總之,市場不缺糧!畢竟,雖然臨時收儲拍賣結束了,但拍賣結束了,這意味著臨時收儲糧源也隨之消失。
臨時儲備拍賣量驚人!推遲新玉米的漲價!
據瞭解,本週暫儲玉米拍賣會不會舉行,這意味著上週五舉行的暫儲玉米拍賣會是今年最後一次。未來6個月,臨時儲備玉米拍賣將暫停,這也被稱為“為新糧上市讓路”。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10月26日,2018年全國臨時儲備玉米拍賣累計成交10014萬噸,同比增加4274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