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好學的大貓老師

    我們都知道,人從剛生下來最先接觸的就是學習,從簡單的學習叫媽媽,叫爸爸,學習走路,學習說話,吃飯用筷子也要學習,我們每一項生活能力都是學習的結果。

    學習不僅僅是人生存所必須的,學習也是任何高等一點的動物生存所必須的。從翱翔雲天的鷹,到孤行林間的虎,都要從他們的父母哪裡、長者哪裡學習到生存的技巧。學習是與腦袋相聯絡的,只有沒有腦袋的低等動物,才完全依靠本能來生存。與動物相比人最無能,動物一出生幾分鐘後就可以找東西吃,而人一年多都不可能自己找吃的,這一特點決定了人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人與動物相比,人的生長期非常長,有的動物幾個月就長大了,而人需要十七八年才長大成人。這一特點就決定了人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如果我們沒有較好的奔跑能力、攀爬能力、投擲能力、負重能力、游泳能力、平衡能力、勞動能力,辨識能力等,我們的生命將會非常脆弱,我們的生活將會非常艱難,而這些能力的形成幾乎全部來源於學習。

    人之所以高階,比世界上一切動物都聰明,更重要的一條,也就是學習。試問如果一個小孩長期與動物生活在一起,不學習,他是不會說話、會寫字的。當然就更談不上智商。學過心理學的人都知道狼孩的故事,在印度,一些人把孩子放在野外無人照看,結果被狼叼走,其中竟然也有被狼媽媽當作自己的孩子哺育,這個孩子就跟著狼群長大,跟狼一樣活動。在被人發現救出之後,10歲左右的小孩,只會像狼一樣嚎叫、爬行,智力等同嬰兒,而且經過幾年精心教育,也不能掌握最簡單的知識和技能,‘狼性’不改。這充分證明,人雖有天性,但還是要靠後天的學習。什麼叫“白痴”?那就是不能學習和不願學習的人。

    所以學習首先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從牙牙學語的第一天開始,我們就在為自己今後的生存在努力,有的人只上了小學,有的人只上了中學,也有的人上了大學,還有研究生,碩士生,博士生等等,不可否認,這些人都是在為自己今後的生存在努力,都是為自己今後的生存在學習,都是不停地給自己更多的生存本領,因為,只有有了生存的本領,才會有更廣闊的生存空間。這並不是說只上了小學或者中學的朋友就沒有了他們的生存空間,其實他們在步入社會以後,也還在不停的學習,只不過學習的地點成課堂轉入了社會,難道不是嗎?試想如果一個人不學習,他還能夠有生存的地位和空間一定是很小的,不是一般的小而是非常的小。

    隨著人的年齡增長,人們對學習的認識逐漸加強。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有一位中學生跟隨家長買地板,店主用小刀在地板上劃出深度不同的劃痕,說劃痕淺的地板質量好。這位中學生剛剛學完了控制變數法,從而指出了店主兩次劃痕的用力大小不一定是一樣的。父親高興說:“兒子,你可給老爸省錢了,看來學習真有用。”這只是一個簡單的例子,卻說明了物理知識無處不在的應用。

    所以沒有人可以不透過學習而生存。尤其是我們現在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要想在當今社會生存就更需要學習。當今時代,惟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一是變化快,一日千里;二是變化多,千變萬化。一個現代人必須瞭解時代、把握時代,只有真正把握了時代的走向,你才能不被時代所拋棄。

    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網際網路時代。從鐵器時代到第一次工業革命,人類用了將近3000年;從蒸氣機時代到計算機時代(1943年的第一臺計算機誕生),人類用了200多年;從計算機時代到網際網路時代,人類僅用了26年。

    讓我們將時間的指標定格在1969年,這一年,美國國防部高階研究計劃管理局為準軍事目的而建立了阿帕網(ARPA網),工作人員將4臺主機聯接起來,形成了4個網點--這就是後來被稱為“網路之父”的聯接。自此,人類步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網際網路時代。

    網際網路是個什麼東西?從空間無限看來,和宇宙具有相似的地方。在很多人看來,網際網路的特點是虛擬,空間無限,野蠻生長,沒有次序,混亂,草根,基本毫無可控之言。但網際網路其實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個人類集體意識藉助網路自我生長的變化過程。因為正在過程和變化中,所以,身在其中的人們無法察覺整個變化發展的脈絡。在網際網路出現之前,人類的交際需要成本,人類的思想、意識透過書本等載體呈現,也需要成本,所以我們能看見的只是精英文化。網際網路後,人類在網上的交際成本幾乎為零,思想載體的成本也幾乎為零。僅僅這兩個特點,就將會改變100多年來在西方成熟的商業理論和規則,當今一切正處在變化和生成中,這是一種真正偉大的變革時代。“在這個變化的時代。一切皆有可能”是這個時代最典型的特徵。

    從某種意義上說,網際網路是人類社會的數字化對映,沒有具體的形象,沒有具體的範圍和區域,這個世界似乎就在身邊,觸手可及,卻又如空氣一樣無形無跡,而又不可或缺。電腦、鍵盤和螢幕間,網際網路的世界無處不在。在這個世界中,“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已經成為現實,在這個世界中,時間和空間失去了制約力,世界變成了平坦的。這個世界猶如夏日驕陽一般的明朗、充滿激情、夢想、活力和生命力。

    可以說,網際網路實現了人類的一次精神飛躍和解放。在網路世界中,人擺脫了時間、空間的束縛,思想將成為人類在網際網路世界行走的雙足:思想有多遠,人就可以走多遠;思想有多寬廣,世界就有多寬廣。正如阿姆斯特朗,這個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類,在脫離開地球引力的月球上放棄了“行走”,而是選擇了自由的“跳躍”--人類思想的邊際,才是這個世界的盡頭。

    網路給我們的生活造成了越來越大的改變。網路不僅給你的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也給你的生活帶來了非常大的方便。以前需要在大堆的書本里去查詢資料,現在,只有你在搜尋引擎裡,敲入幾個字,你所需要的資料只要幾秒鐘就能找到了;以前要從電視、報刊、收音機這些傳播媒體上得知一些國家大事,新聞動態等,現在,你只要在網上搜索就可以得知最新的新聞;以前,相隔兩地的朋友們要可以用寫信的方式來保持聯絡,現在,朋友們都用E-mail保持聯絡,還可以在用QQ、MSN、UC等等聊天;以前,想知道最新推出了什麼新款的衣服,得到犧牲一天的時間去逛街,又累又不一定有結果,現在想看有什麼時尚新款的品牌衣服,只要到“品牌之家chinapp.com”上面滑鼠動動就有自己想知道的答案了;以前,看電影得到電影院裡去看,現在,只要上網搜尋一下,就可以看到你想看的電影了;以前,喜歡外地的某些東西,得要託那裡的朋友幫買了寄來,現在,在網上就可以購物,在網上直接支付,就可以買到你所喜歡的。

    隨著網路技術的不斷髮展,如今,我們已處身於一個離不開網路的世界:購物、旅行、工作、乘車、就醫、培訓等等,在看見或看不見的地方,網際網路的應用無所不在。網際網路的產生與發展就象二十一世紀末的一次閃電,它來勢迅猛但卻引發了整個世界的狂熱追棒,所有的傳媒都在呼喊,網際網路是二十一世紀改變人們生活的革命性工具之一,它也因此被譽為與電燈、蒸汽機和汽車齊明的偉大發明。

    網路的廣泛應用,也給我們的生活方式帶來巨大變化,最大的特點就是各行各業用人少了,競爭也就越來越激烈了。沒有知識生存是很艱難的。現在的社會,你只要有工作,你就能生存。而找工作的前提就是你必須具備工作所需要的品行、知識和能力。如果你不信,你看看只有高中學歷的人在社會上能找到什麼工作,工資情況是否能讓你滿意,所能找到的工作全部都是重體力活。

    諸葛亮曾經吟唱到:“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尤其是當大家都處在一個相對比較封閉的環境,如果不學習,要不了多少年,就不曉得東南西北了。現在是工作,生活多元化、複雜化,部門與部門、學科與學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這些聯絡越來越密切。如以前當鍛工,只會掄大錘,看火色就行了,沒有文化知識關係不大,現在當鐵工用的是自動汽錘,或是萬噸水壓機,這就不僅要懂機械原理,還要懂電、懂化學、懂數學、懂程式自動控制。再打個簡單的比方,一個車工要車一個正方形的零件,在一塊鐵板上哪樣做最節省材料?如果你沒有頭腦,很可能會把一塊鐵板活活浪費掉,但如果你有過硬的數學知識,你就不僅胸有成竹,而且車出來的東西既符合要求又節省材料。……這些都要學習。

    現在的社會,你只要有工作,你就能生存。而找工作的前提就是你必須具備工作所需要的品行、知識和能力。所有的學生都是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而努力地學習。“不學”則“無術”,一無所長則一無所用,要生存自然就困難了。

    早在幾年以前,人們照相都還是要使用的膠捲,柯達,富士,樂凱等那些當時赫赫有名的大企業不都是輝煌耀眼嗎?然而,當數碼相機的出現,這些企業無一例外地都不復存在了。社會在進步,產品在更新,現有的技術水平一定會被更高更新的產品所代替,不發展就一定逃脫不了被淘汰的結局,所以說,只有學習,只有進步,才能夠使自己永不落後,才能使自己永遠具有生存的空間。

    從以物易物到如今的電子匯兌,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不學習就跟不上形勢,不學習就只會讓自己沒有更多的過程空間,想要生存的人其實都是在不停的學習進步之中,只是學習的進步與自己生存的環境不同而已。

    一個成功的商人,懂得好幾門外語,那麼他的空間就會比不懂得外語的人要大得多,他可以自己直接進行對外貿易,不需要有人幫他協調,更不用擔心其商業秘密被他人所知,不難看出,這就是學習的成就,這就是學習帶給他的生存空間。

    中央電視臺以前報到過一則新聞:一位60歲的老人,退休以後不僅學會了滑冰,而且還學會了汽車駕駛,並且還學習外語。如果我們所有的人都像這位老人一樣,都有這種好學的精神,我想我們不僅自己有更大的上層發展空間,而且對我們的社會也會有更大的推進之功,適應我們生存的空間就會越來越大,生活也會越來越美好。

    現在的競爭真的是很激烈,簡直到了白熱化的地步。有一個單位招聘公務員,只招一個,卻來了70多個,第一輪筆試刷下去60多個,還剩了15個,在15個裡最後選一個。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一個問題:高校每年擴招,一下子多冒出了六百多萬大學畢業生,很難找工作,競爭實在是太激烈了!而人與人的競爭主要是能力的競爭,而能力的基礎就是知識。

    所以,我們是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而努力地學習。“不學”則“無術”,一無所長則一無所用,在當今競爭這樣激烈的社會里,生存自然就困難了。你想想,如果你不讀書,你以後可以做什麼工作呢?除了一些苦力活,你幾乎什麼也做不了,那麼,會有誰要嫁(或娶)你這個一無是處、沒有一長之處的人呢?如果你不學習,就跟不上社會,跟不上社會,就是一個對世界、對祖國沒有幫助的人,也不會有人喜歡你,那麼你活在世界上,也是沒有用的。你再看看那些學習成績不好的同學,他們哪一個像是能成為國家棟梁的人,再看看他們的父母,是不是十分苦惱、十分為自己的孩子而感到慚愧,甚至連家長會上也不敢露面啊?

    咱們在往近了說。如果你不學習或者學習成績很差,你的家長是不是會常常訓斥你呢,假如你留級了,你的家長又會為你一年的學費而煩惱,而你,又白白浪費了一年時光,當你以前的同學畢業後,或許,你還在想著如何逃離家長、老師對你批評。反過來, 如果你的學習成績好了,以後就會有不小的成就,至少以後也有一個穩定的工作,能夠結婚生子,幸福地過著清淡而有溫馨的生活。

    如果,你以後當上了白領,你想想,是什麼原因,是他人比你差嗎?是老闆喜歡你嗎?不!不是!那是因為你的才智過人,你有能力,你有智慧,那他人為什麼不能擔任這個職務呢?難道是老闆不喜歡他嗎?不!不是!那是因為你在小時候沒有好好學習,沒有打好以後生活的基礎。

    如果,你的知識淵博,你必定會有一翻大成就,那時候,你有了自己的小轎車,有了自己的房子,和滿堂兒女,和一個處處動人的老婆,你可以去國外旅遊,你可以吃山珍海味。令所有的人都對你有所崇拜、有所尊敬。

    馬克思也曾講過:“不學無術,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人,都無所幫助,也不會帶來利益”。所以,我說:在新世紀,不學習的人,是植物人;不充電的腦袋,是木瓜。

    任何道理都是這樣,誰明白的早,誰準備的早,誰就佔主動。

    在德國賓士公司董事長埃沙德•路透的辦公室裡掛著一幅巨大的恐龍照片,照片下面寫著這樣一句警語:“在地球上消失了的,不會適應變化的龐然大物比比皆是。”

    英特爾公司原Quattroporte兼執行長安德魯•葛洛夫有句名言叫“懼者生存”。這位世界資訊產業鉅子將其在位時取得的輝煌業績歸結於“懼者生存”四個字,足見安德魯的憂患意識。

    通用電氣公司前任董事長兼執行長韋爾奇說:“我們的公司是個了不起的組織,但是如果在未來不能適應時代的變化就將走向死亡。如果你想知道什麼時候達到最佳模式,回答是永遠不會。”也正是因為洞察到變革的必要,韋爾奇提出了企業也要居安思危的觀點。

    百事可樂公司的負責人韋瑟魯普在公司蒸蒸日上的時候,反而提出了“末日管理”理論,他經常以大量令人信服的資訊讓員工體會到危機真的會來臨,“末日”似乎不遠,以此激發員工不斷積極向上的鬥志,並要求公司的年經濟增長率必須保持在15%以上。近幾年百事可樂快速追趕並超過可口可樂的業績充分說明“末日理論”的實用性。

    比爾蓋茨同樣是個危機感很強的人。當微軟利潤超過20%的時候,他強調利潤可能會下降;當利潤達到22%時,他還是說會下降;到了今天的水平,他仍然說會下降。他認為這種危機意識是微軟發展的原動力。微軟著名的口號“不論你的產品多棒,你距離失敗永遠只有18個月”,正是這種危機意識的體現。也可能正因為微軟的這種高度警惕性,它能隨機應變地順利度過反壟斷案的難關。那場突如其來的反壟斷案使微軟的股價大幅下降,比爾蓋茨的財富縮水了近23,但難能可貴的是微軟能夠隨機應變,終於度過了難關。

    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對任何企業、任何事情,任何人都是實用的。所以為了生存,不管你願意不願意都必須學習別無選擇。

    每天,當太陽昇起來的時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動物們就開始奔跑了。獅子媽媽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須跑得再快一點,再快一點,你要是跑不過最慢的羚羊,你就會活活地餓死。”在另外一個場地上,羚羊媽媽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須跑得再快一點,再快一點,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獅子還要快,那你就肯定會被他們吃掉。”

    記住你跑得快,別人跑得更快,這就是生存的需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蝦、泥鰍、黃鱔可以合在一起煲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