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穿插游擊隊

    在中國歷史上的各代王朝裡,宋朝在軍事上的“積弱”顯得非常突出。耐人尋味的是,一如“江山代有才人出”之說,宋代又絕不缺乏將才,從“楊家將”到“岳家軍”,誠可謂將星如雲。

    至於宋仁宗時代的狄青,亦是名將群體中不容忽視的一員……

    電視劇《清平樂》截圖,狄青(季晨飾)

    以文馭武

    宋朝建立之後,宋太祖趙匡胤迫不及待地以“杯酒釋兵權”的手段削奪了武將的兵權。隨後更將“重文抑武”確立為國策——趙匡胤登基不久即擴修儒家先聖祠廟,親自為孔子作贊文,並率群臣拜謁孔廟。

    由於科舉取士成了獲取功名的主要途徑,此消彼長之下,所謂武人的地位自然越來越低,完全成了文人的配角。即便有著平滅南唐大功的大將曹彬,以堂堂樞密使(相當於國防部長)之高位,他每次在路上碰到士大夫的車馬也得讓道,所謂“必引車避之”。

    北宋皇祐四年(1052)四月,廣源州(北宋廣南西路管轄下的羈縻州)的儂氏部族首領儂智高率眾5000武裝反宋。五月,儂智高攻佔守備空虛的重鎮邕州(今廣西南寧),建立“大南國”,自稱“仁惠皇帝”,改元“啟歷”。儂軍以勢如破竹之勢直達整個嶺南地區的中心城市廣州城下。

    宋廷多次調兵遣將進剿,問題在於,對儒臣來說,“軍旅之事,非所任也”。於是,面對這個並不算強的敵手(儂軍最多時也不過5萬人左右),宋朝的軍事體制弊端徹底暴露。從夏天到初秋,宋軍連戰不利,望風潰逃,令儂智高的氣焰更甚。眼看戰事發展下去,“不惟嶺南非陛下所有,則荊湖江南皆可憂矣”,上任不過三個月的樞密副使狄青自告奮勇,上表請行:“我本行伍出身,除征戰而外無以報國,願率禁軍並蕃騎數百,活捉儂智高獻於闕下。”

    電視劇《清平樂》劇照,狄青

    狄青南征

    有道是“聞鼙鼓而思良將”。此時也的確該輪到狄青上場了。

    狄青畫像,出自清丁善長繪製的《歷代畫像傳》(清光緒二十二年刊本)

    狄青,字漢臣,出生於民風強悍的河東汾陽(今屬山西)。他的早年經歷在史書記載很少,有說法就說其被“逮罪入京,竄名赤籍”,能夠確定的是,狄青年輕時即投身軍伍,做一名小卒。仁宗年間,西北一帶党項族領袖元昊稱帝,建立西夏,與宋王朝分庭抗禮,由此爆發了大規模的宋夏戰爭。這場戰爭,給狄青提供了施展軍事才能的機會。據宋人記載,他是以下級武官的身份來到西北前線的。

    在與夏軍的交戰中,狄青參加了大大小小25次戰鬥,被流矢射中過8次。每次上陣,他都披散著頭髮,戴著銅面具,出入於敵陣的千軍萬馬之中,所向披靡,無人敢攖其鋒。狄青在戰場上屢立戰功,逐漸獲得升遷,到元昊稱臣,宋夏戰事暫告段落的時候,狄青已成為知名大將,天下“聳然畏慕之”。到了皇祐四年,狄青因功勳頗著,升任樞密副使。按宋朝制度,中書門下與樞密院,號稱宋廷的文武二府。狄青榮升為直接供事於皇帝的樞密副使,也使他真正成為名聲顯赫的朝廷命官。

    但狄青出現在這個朝廷上,顯得格外扎眼——他的臉上刺著字。《水滸》裡的林沖、宋江,發配之時都在臉上刺字,因此也被叫作“賊配軍”,可見“刺字”在當時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

    電視劇《清平樂》劇照,狄青

    偏偏宋朝承襲五代舊制,規定士卒(當時叫作“赤老”)要像被處刑的罪犯那樣,在臉上刺字以防止逃跑。狄青起自低微,臉上當然一直留有當兵時在臉上刺字的印跡。他做了官以後,宋仁宗特別指示他敷藥把臉上的黑字除掉。這算得上是一個莫大的恩典,證明了皇帝對狄青的關愛和重視。狄青卻指著自己的臉回奏道:“陛下按功勞提拔了臣,而不管臣的出身門第。臣所以有今天,也是由於這張被刺字的臉,願意留著它來鼓勵部隊的人多立戰功,請原諒臣不奉詔除掉它。”仁宗遂任其自便。這段對話向來被看作“英雄莫論出處”的一個範例。但反過來,這也說明在宋仁宗心目中,臉上刺字與行伍出身等同下層社會的標記。上行而下效,當時宋代社會鄙夷“赤老”的心態,自然也是不問可知的了。

    箭盤山,位於今廣西柳州箭盤山奇石園內

    然而,真到了“儂智高之亂”搞得宋朝舉國騷動之時,臉上刺字的狄青又成了宋仁宗手裡的最後一張王牌。皇祐四年(1052)九月,宋廷任命“素名善將”的狄青統率精銳的“西軍”南下征討。為了打勝這一仗,仁宗下了最大的決心。狄青領兵號稱20萬,麾下文武將佐多達231人,楊家將的成員,楊老令公的孫子楊文廣就是他的先鋒。更重要的是,宋仁宗採納了曾在西北前線擔任過方面軍指揮官的宰相龐籍的建議,允許狄青“以武人為大帥”,廣南諸軍都受其統一節制。當然,從事後的做法看,宋廷此次打破“將從中御”慣例之舉,絕不意味著放棄了“以文馭武”的祖宗成例,而實在是被形勢所逼下不得已而為之的權宜之計。

    先前宋廷派出的征討儂智高的文官將帥在接到命令後大都是“六七日”即馳至廣州,一遇儂智高軍隊,又立即驅使快速行軍後的疲憊之師上陣。加上廣西氣候本就對宋兵不利。北方兵丁不服嶺南水土,乍然來到廣西,“不待戈矛之及,矢石之交,自相疾疫而死。”軍事經驗豐富的狄青做法恰好與此相反。一切準備就緒後,十月初狄青才率軍啟行,第二年正月到達賓州(今廣西賓陽縣南)後又按兵不動達13天之久,疲憊計程車卒得以充分休整恢復體力。

    對於狄青的按兵不動,缺少戰爭經驗的儂智高卻以為宋軍膽怯而不以為備。有人提出警告,“宜遣兵守崑崙關,勿使度險。俟其兵疲食盡,擊之無不勝者”。按漢字的古義,“昆”是“高”的意思,“侖”則具有屈曲盤結的狀貌。崑崙關就坐落在大明山餘脈崑崙山與領兵山之間的山峽之中。在古代,由北通向南寧的主要通道就從此經過。從崑崙關往南50多公里即可抵達南寧。因此,以地理位置而論,崑崙關實在是南寧的北路門戶。可惜已成驕兵的儂智高還是沒有將其放在心上。

    誰知,到了“上元節(正月十五)”這一天,狄青命令士卒休息5天,大設燈燭,第一夜宴請將佐,第二夜宴請從軍官,第三夜宴請軍校。頭天晚上,通宵樂飲,第二天夜裡一直喧鬧到半夜,狄青忽然說自己得病了,於是回房間休息,卻讓大家繼續喝酒。到了天明,哨兵卻來報告:狄青元帥已奪取了崑崙關。

    原來,這天晚上,風雨交加。狄青趁儂軍無備率兵一舉偷渡崑崙關。待到宋軍逼近邕州時,儂智高方才發覺。兩軍遂在地勢較為平坦的歸仁輔展開決戰。儂軍戰法,每兩人持槍奮勇前進殺敵,又一人持牌掩護,“眾進如堵,弓矢莫能加,大為南患。”因此,在正兵相持階段,宋軍打得相當艱苦。說來有趣,如何應對北方民族擅長的馬戰,一直是令宋廷頭痛的事。面對北方以騎戰見長的遼、西夏軍隊,宋人總有無可奈何之感。但面對沒有騎兵的儂軍,狄青從西北前線帶來的“蕃落騎兵”,就成了出奇制勝的“秘密武器”。這支騎兵從敵後分兩路掩殺過來,對儂軍陣地來往衝突,終於奠定勝局。感覺大勢已去,儂智高只能燒燬邕州城池逃走,狄青率兵追擊50裡,斬首數千級,生擒500餘人。這場遷延逾年的戰事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就被狄青平息了。

    “我少一進士及第耳”

    然而,平定儂智高之亂,既是狄青人生的巔峰,也是一代名將悲劇的開始。宋軍班師回朝後,朝廷自然要論功行賞。由於狄青本身就是樞密副使,已經是官位顯赫,為表彰狄青此次平亂的功勞,宋仁宗便要提拔其為樞密使。

    誰知,激烈反對這個主意的恰恰是當初全力支援狄青出兵征討儂智高、且為之免去掣肘的宰相龐籍。此人“變臉”的理由也很簡單,宋太祖手下的大將曹彬縱有滅南唐擒李煜的大功,也並未馬上因此得到樞密使的官位,而只是“賜錢二十萬緡而已”。現在狄青平儂智高之功不及曹彬,若用其為樞密使,則其“名位極矣”,萬一今後更立大功,“欲以何官賞之”。仁宗一聽,只得作罷,只賜了狄青一套高階住宅——敦教坊第一區,另外他的兩個兒子因從軍立了戰功,也與其他官員一樣升了官。

    按說此事就這樣了結了。誰知參知政事梁適為狄青力爭。這倒不是他仗義執言,而只是在為自己考慮。狄青若是當了樞密使,雖目前官位比梁適高,但相位有缺,武臣是遞補不上去的,能升遷拜相的只能是梁參政本人了。在他的勸說下,仁宗又改了主意,提升狄青為樞密使。這的確是殊榮。因為在宋仁宗一朝共有29人曾擔任樞密使,而狄青是唯一一位由行伍起家的武將升任樞密使的。

    狄青像

    但這個決定與捅了馬蜂窩實在沒啥區別。當出身“赤老(士卒)”的狄青最終進入樞府後,還是遭到朝臣們的蔑視,竟被貶呼為“赤樞”。究其原因,狄青行伍出身的卑微身份固是“原罪”。而狄青此前的官場經歷,亦有取禍之道。早年在西北前線時,狄青就一度牽扯進軍中財務官司,只是由於戰事吃緊,加上上司尹洙極力辯護,才幸運躲過一劫。而在隨後的“水洛城事件”裡,宋廷的西北前線的軍政官員們圍繞是否建立“水洛城”發生嚴重分裂——范仲淹是築城派、韓琦是棄城派。

    而狄青正處於風暴中央——他帶兵將劉滬、董士廉這二位築城的高官送進監獄關了將近一個月。雖說他是奉尹洙之命行事,但在文官眼裡,難免成為“武人跋扈”的例證,多少還有反水范仲淹投靠韓琦之嫌,范仲淹高風亮節當然不會和狄青計較,但是他的同僚和朋友對狄青怕是觀感不佳。至於此番上位樞密使,更有與梁適合謀結黨營私之嫌,結果狄青就此竟變得為整個士大夫陣營所不容。

    被歐陽修稱為“社稷之臣”,號稱賢相的韓琦就是個中典型。早年在西北前線時,陝西經略判官尹洙,知道狄青的軍事素質好,便把他推薦給副使韓琦和范仲淹,鄭重地說:“這是個良將的材料啊!”韓、範二人見了他,也認為是個奇才,都對他很優厚。從這個角度上說,韓琦大概還能算是狄青的伯樂之一。自然,狄青對韓琦也非常謙恭禮讓,即使在官拜樞密使,與韓琦官階相當後也是如此。他每次到韓府,“必拜於廟廷之下,入拜夫人甚恭,以郎君之禮侍其子弟”。

    宋韓魏公琦像

    反過來,韓琦對狄青,那可說是非常之不客氣,竟至於到了以羞辱狄青為樂的地步。宋人筆記記載,有一次,韓琦出鎮定州路時,狄青恰擔任總管。正好狄青的舊部焦用帶兵路過,狄青便請他一起喝酒。恰好此時有部下上告焦用剋扣軍餉,韓琦便下令逮捕焦用,準備處決。這當然算是在整飭軍紀,但嚴格說起來,焦用也罪不至死。狄青得知以後趕去撈人,口口聲聲“焦用有軍功,好兒”。結果韓琦嗤之以鼻,反而來了一句,在“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才是“好兒”,焦用算什麼東西!這就是北宋士大夫們的真實想法,武將及兵卒在他們眼裡的地位那是非常低賤的,無論打過多少仗,殺過多少敵人,都沒有用。只有高中狀元者,才是真正的英雄!

    結果,韓琦居然當著狄青的面,殺死了一位立有戰功的軍官。這樣的小題大做就是在“殺雞儆猴”,警告狄青,並公開宣示對武將的鄙棄,對軍功的不屑,以及文臣對武將生殺予奪的權力。除了焦用被殺冤枉之外,連韓琦養的家妓都敢當著狄青的面戲謔其為“斑兒”(因臉有刺字)。飽受戲弄、羞辱的狄青對此竟然也無可奈何。武人固有的卑微地位在文臣面前暴露無遺。

    狄青曾為此感嘆:“韓樞密功業官職與我一般,我少一進士及第耳。”

    “無他,朝廷疑爾”

    偏偏缺少進士“文憑”的狄青,固然得不到士大夫們的認同,在平民百姓和兵卒中的人氣卻相當高。京師的百姓對其極為推崇,“誦詠其材武。青每出入,輒聚觀之,至壅路不得行。”廣大士兵更將從士兵到元帥的狄青看作自己的英雄,對外人誇耀,甚至每次拿到軍餉,都說成是“狄家爺爺所賜。”

    這就更加犯了朝廷的大忌諱——在文官集團(仁宗一朝錄取進士近萬人,約為終唐一朝總數的兩倍多,文官政治也在當時達到頂峰)看來,狄青的存在不僅影響到苦心營造出的“重文輕武”風氣,而且其在軍中過高的威望還可能威脅到趙宋王朝的安全。

    不難想見,對狄青不利的流言蜚語應運而生。譬如,有人聲稱看見狄家的狗長出角來;又有人將狄青與廢唐建梁的“亂臣賊子”朱溫相聯絡,稱發現狄家宅院在夜晚常發出奇光,而這種光亮恰與當年朱溫稱帝前的情景驚人的相似;又有人舉報,京師發大水時,官民住宅地勢低的,都到各寺廟避水,狄青把家人遷到大相國寺,在“殿”上起居……狄青擔任樞密使四年,其任上所作所為的正面記載幾乎在史書中絕跡,倒是猜忌、責難與誹謗,像股旋風似的一齊撲了過來。

    待到輿論準備得差不多時,士大夫們就赤膊上陣要求罷免狄青了。嘉祐元年(1056)正月,宋仁宗生了一場病,後來慢慢得到康復。知制誥劉敞便藉機上書,危言聳聽“天下有大憂者,又有大可疑者,今上體平復,大憂者去矣,而大疑者尚存”,毫無理由地將狄青當作北宋朝廷最大的威脅。殿中侍御史呂景初也跳了出來,“天象謫見,妖人訛言,權臣有虛聲,為兵眾所附,中外為之洶洶。”既是權臣,又“為兵眾所附”,這指的自然就是樞密使狄青了。

    電視劇 《清平樂》劇照,狄青(左,季晨飾)和范仲淹(右,劉鈞飾)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一片“倒狄”合唱中,聲音最響亮的那位仁兄,居然是歐陽修。他是宋初文壇領袖,也曾參與過范仲淹推行的“慶曆新政”,從任何意義上講,歐陽修都不是一個“奸臣”。他與狄青也沒有個人恩怨——當年狄青數次犯錯誤,比方說“水洛城案”,他還為狄青說過好話——只是“對事不對人”“為國家消未萌之患”,唯恐出現第二個“黃袍加身”的人奪了大宋的天下。

    同樣有些可笑的是,歐陽修上書請罷狄青,洋洋數千言,竟然舉不出一條得力罪證,反而承認狄青任樞密使以來,“未見過失”。那麼還有什麼理由罷免狄青呢?當年正好發了水災,於是歐陽修決定假託虛妄的陰陽五行說,讓狄青為此背鍋:“水者,陰也。兵亦陰也,武臣亦陰也,以此類推而易見者。天之譴告,苟不虛發。”這段話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發大水就是老天爺因狄青任官而顯示的徵兆。這個理由簡直讓人不敢相信居然是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之口。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作為《新唐書》的作者,歐陽修顯然沒有把武則天時期酷吏來俊臣羅織罪名的本事學到家。

    相比之下,當時擔任宰相的文彥博罷免狄青的邏輯就顯得簡單明瞭了許多。在他請罷狄青時,宋仁宗回答,狄青是忠臣。文彥博立即反駁:“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確實如此。趙匡胤在周世宗柴榮在世時,哪裡露出過半點“謀逆”的跡象?最後還不是搞出了“陳橋兵變”奪了後周的天下!

    這番話本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但在宋仁宗聽來,卻又是那麼有理有據令人信服。在眾多大臣再三的參奏之下,他對狄青的信任動搖了,終於同意將其樞密使一職罷免,並將狄青調往外地去做官。

    宋仁宗趙禎的永昭陵(位於今河南鞏義)的武將石像生

    嘉祐元年八月,僅僅做了四年樞密使、沒有犯任何錯誤的狄青終於被罷官,以護國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出任陳州(今屬河南)知州。自狄青之後,終北宋之世,再也沒有武將能夠入主樞密院了。

    而臨行前,文彥博的一番話卻足夠給予狄青造成無盡的恐慌。狄青向文彥博問起為何被外放,文彥博簡潔明瞭地回答:“無他,朝廷疑爾!”在封建時代,任何人都清楚,自己被朝廷懷疑的話還會有好下場麼?行前,狄青內心萬分悲楚,無限傷感地對人說,“青此行必死。”更有甚者,在狄青無辜被貶至陳州之後,根據文彥博的建議,朝廷仍然每月兩次派遣使者前往陳州撫問狄青,名為撫問,實則為監視。這時的狄青已被流言蜚語搞得惶惶不安,每次使者到來他都要“驚疑終日”,當年那“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一代驍將的威武英姿早已不復存在了。

    不過半年之後的嘉祐二年(1057)三月,可憐大將狄青,沒有死在敵人的利刃之下,卻不堪自己人的猜疑、打擊和迫害,鬱鬱而終,享年還不到50歲。

    狄青的悲劇命運,實在是這個時代的必然。

  • 2 # 道隱寺

    狄青之前,每次宋朝與外作戰,屢戰屢敗,狄青原本是禁軍,後來去邊關打仗以後,面帶面具,一馬當先,一下子提升了宋軍士氣,屢戰屢勝,從一個普通士兵一路升到樞密院

  • 3 # 使用者6205376837周豐收

    狄青不僅是禁衛軍的統領,而且還是岳飛的先鋒。每次打仗他都一馬當先,屢立奇功。岳飛被害以後,狄青便成了邊關總兵,後來被調進了京城任職,一直到他去世。

  • 4 # 青史鑄劍

    岳飛大家都知道,那是一代名將,一句“莫須有”涵蓋了多少的悲哀,卻鮮有人為狄青這位北宋名將抱打不平。為什麼叫做“面涅將軍”?就是面上有刺字的將軍,說明身份的低賤。這麼一個出身的人要成為將軍,想必經過了重重磨練,但最後的餘生竟在擔驚受怕中度過。

    狄青十六歲的時候因為代替兄長打架之過,從此“逮罪人京,竄名赤籍”,也就是充軍去了,那時候充軍要在面上刺字,狄青面上的字也就從此而來。當時只是一名騎兵,精通騎馬射擊。但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因為當時宋朝與西夏反叛的李元昊大戰,狄青被任命為三班差使、殿侍兼延州指使。因為他的面容較為秀弱,沒有霸氣,所以他打仗的時候總是披頭散髮,帶銅面具,身先士卒,以一當百,好不威風!《宋史》有記載:青在邊境凡二十五戰,無大勝,亦無大敗,。”據說4年時間裡,狄青一共參加了大小25次戰役,身中8箭,但絲毫沒有畏懼。在一次攻打安遠的戰鬥中,狄青身負重傷,但“聞寇至,即挺起馳赴”,仍舊衝鋒陷陣,在宋夏戰爭中,因為自己勇往直前的英勇精神屢獲戰功,備受矚目。如此一位大將,從充軍出身,實為罕見,一身好功夫與萬夫莫開的精神,當是難得的人才。

    當時任經略判官的尹洙對狄青很是賞識,以一句:此良將材也。”舉薦給了當時的重臣韓琦、范仲淹,范仲淹也認為他是奇才,厚禮待之。據《宋史》介紹,范仲淹更教他讀《左氏春秋》,對他說:“將帥不知古今歷史,就只有匹夫之勇。”狄青並沒有絲毫嬌氣,虛心接待,

    從此改變了興趣,讀起書來,並從中瞭解到了先人的軍事智慧,成為智勇雙全的高階將領。

    “最後崑崙一舉,頗著奇雋。考其識量,亦過人遠矣。”最著名的就是崑崙平儂智高叛軍的一戰,不得不說這一戰打得很精彩。狄青當時當上了樞密副使,上書主動承擔討伐叛賊儂智高的重擔。狄青接受命令之後,向越南借兵,然後便整頓軍風,還特別下了一道命令:沒有主帥號令,所有軍隊不得擅自出戰。但是,將軍陳曙為了搶頭功,擅自率兵出擊,結果大敗而歸。狄青對此非常生氣,認為兵敗是目無主帥、不聽號令造成的惡果。他把這次導致行動失敗的人皆斬首處置,經過這一番整頓,全軍以往懶散作風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令令行禁止,指揮若一。將軍領隊風範得以體現,宋得此將,何患不能平天下?

    宋軍上下士氣高漲,躍躍欲戰,但狄青卻沒有急於發兵,他知道有一必經的險要關隘崑崙關(今屬廣西)易守難攻,如果儂智高派重兵把守,要奪取它就會非常困難,僵持起來,戰爭的勝負就很難說了。所以崑崙關只能智取,不能強攻。狄青深思熟慮後,想到一個很好的方法。他到達離崑崙關不遠的賓州之後,下令全軍休整十天,放出風聲,說要籌備糧食。儂智高得到探子的回報,認為宋軍糧食接濟不上,不會很快進攻,因此麻痺大意,拒絕了部下提出的重兵把守崑崙關的建議。狄青探聽到儂智高中計後,就在正月十五這天清晨,迅速向崑崙關挺進。當天夜裡,當宋軍來到崑崙關下時,儂智高的部隊還絲毫沒有察覺,狄青親率突擊隊潛入城中,毫不費力地一舉奪取崑崙關。儂智高得知崑崙關丟失,宋軍頃刻即至的時候,十分驚惶,軍心已亂。

    被殺的大敗而逃,十幾天就平定了。狄青凱旋迴朝後皇帝宋仁宗非常高興,任命他為樞密使,這位臉上有充軍刺字的人終於成為了大宋最高的軍事長官,想必他也沒有想到自己能走到這個位置吧。

    然而為什麼要對他抱打不平呢?這便是宋朝的弊端與悲哀,武將在宋朝是很不吃香的,一直被文官們看不起,那就更看不起臉上有充軍刻字的狄青了,害怕他們擁兵自立,爆發兵變。所以一旦有像狄青一樣的武官被提拔,特別出身還那麼差,肯定會被文官壓迫,甚至還傳言說狄青想要造反做皇帝!狄青忠心耿耿,聽到這些謠言心裡卻著實十分害怕,(王銍默記)記載道,有一次開封發大水,狄青一家搬到大相國寺去避水,有天他穿著淺黃色的內衣訓練士卒,就被人開封的人盛傳黃衣登殿了。狄青被嚇得終日惶恐。還有說傳聞“青家有異光”,“青家狗生角”這些荒唐的謠言,就說狄青家有異象,有做天子的可能。這些謠言傳到百姓和皇帝耳中,怎叫他能不恐懼呢?

    文彥博當時也是重臣,看不過狄青這種武將位極人臣,就以陳橋兵變恐嚇皇帝說要罷免狄青的樞密使職務,命他出使外蕃,皇帝這便信以為然。狄青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繼續問文彥博派他出去的原因。文彥博直著眼對他說:“無他,朝廷疑爾。”嚇得狄青連連後退,終日提心吊膽。皇帝當真絲毫沒有想起狄青的種種忠心之舉,皇帝曾經勸狄青把臉上的刺字弄掉,青指其面曰:"陛下以功擢臣,不問門不問門地,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爾,臣願留以勸軍中,不敢奉詔。"意思就是“陛下根據功勞提拔了我,卻沒過問我的出身;我有今天,就是因這些刺字疤痕,我希望保留它好鼓勵軍隊,不敢奉行您的命令。”這麼

    忠心耿耿的一個人,勢力其實也不算很大,卻這麼容易受到皇帝的猜疑,以前的種種功勞也抵不過文官的一句話,嗚呼哀哉!

    出任的第二年,狄青便病死了,普通人因為狄青是武官和他的出身對狄青輕視和侮辱,而文官則一直對他壓迫和欺負,這麼一個忠心的人,卻被與他不合的人上書進言陷害,荒唐的謠言更是滿天飛。可惜了這麼一個為國奮戰多年,戰功累累的英雄,還沒開始享福,就惶恐不可終日了。結果狄青因為多年憤鬱憂慮驚恐的結果導致“疽發髭”而死,這是國家的悲哀啊。

  • 5 # 夏目歷史君

    狄青生於1008年,汾州西河人,字漢臣。狄青有勇有謀,屢立戰功,年輕時曾因范仲淹傳授《左氏春秋》,便奉范仲淹為師。

    後因其戰功顯赫,屢破西夏李元昊,曾經升任西府樞密院樞密使任最高長官(宋朝官制分為東西兩府,分行宰相權利),位極人臣。

    狄青一生為國,因其同樣面刺金印,又稱其為“面涅將軍”。狄青年輕時家境貧寒,狄青十六歲時,因兄長與人鬥毆,狄青代兄受過,被“逮罪入京,竄名赤籍”,最後發配充軍,而這也正式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狄青早年精通兵馬騎射,時值西夏李元昊反叛,朝廷下旨招衛士戍邊,狄青就在此列。當時狄青先後被任命為三班差使、殿侍兼廷州指使,屢戰西夏。

    當時前線偏將屢次戰敗,士兵由於作戰經驗缺乏,大多畏死,只有狄青戰時衝鋒在前,一馬當先。作戰四年期間,狄青中箭次數多達八次,屢立奇功。

    最為著名的安遠一戰,狄青身負重傷,但聽聞西夏軍到達,不顧傷勢,挺身而出,士兵也因為狄青的奮不顧身而備受鼓舞,奮勇殺敵。後狄青在平定儂智高中,又立戰功,擢升為樞密副使,不久後,又升任樞密使。

    狄青一生起於毫末,但由於當時北宋重文輕武之風盛行,所以他並沒有被士大夫認可。他以武人的身份坐鎮西府任樞密使,令士大夫門很不滿。

    雖然狄青在軍中很有威望,可是在朝堂上並不被認可,臺諫朝官經常彈劾狄青稱其家“狗生角,且數有光怪”,請求下放其出京,不過仁宗都未同意。

    嘉佑元年,為避大水,狄青躲入相國寺,並居住於佛殿。民眾對其頗有異議,加之朝堂上臺諫對其多有彈劾,仁宗不得不將其下放出京。

    下放後的狄青,擔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知陳州事,出任陳州,不過朝中官員依舊對其放心不下,每次都派人以慰問之名行監視之事。

    種種的一切,導致狄青相當鬱悶,最終一病不起。史料記載他因嘴發毒瘡,就此溘然長逝。一代名將,竟落得如此鬱鬱而終的境地,實在是讓人扼腕痛惜。

    狄青的一生既是傳奇,也是悲劇。雖然他最後因官場的黑暗而鬱郁不得志,但他熱忱報國的拳拳之心天地可鑑。大詩人陸游對他的評價:“位卑未敢忘憂國”,可以說相當中肯,縱觀狄青一生,為國為民,心懷天氣,氣節崇高,被稱為北宋第一名將一點也不為過。

  • 6 # 手機使用者德友之書齋

    狄青,北宋著名將領、軍事家。在抗擊西夏入侵的戰爭中,初出茅廬就捨生忘死,身先士卒,奮勇殺敵而嶄露頭角。

    這匹馳騁沙場的千里馬 ,終於被范仲淹等伯樂相中並在其悉心指導下,在戰爭實踐中,刻苦學習研讀兵法,在戰爭中學習戰爭,迅速成長為一位文武雙全,驍勇善戰,勇冠三軍的傑出將領。

    狄青出身寒門,然有志者事竟成,經過幾十年來血與火的洗禮,終於完成了從一介武夫成長為執掌全國軍事最高長官的逆襲!

    一、生平簡介

    狄青(1008~1057年),字漢臣。別稱:面涅將軍、狄天使、武曲星。

    汾洲西河人。善騎射。初隸騎御馬直,選為散直。《宋史•狄青列傳》

    寶元初,宋夏關係緊張,他戍邊禦敵四年為先鋒,大小二十五戰,勇不可擋。時韓琦、范仲淹為經略使,加以重用,仁宗升他為馬前副都指揮使。並要他除面涅(兵士臉上刺的符號),他說:臣願留以對軍中。後升樞密副使。

    皇祐年間,率軍鎮壓地方割據勢力。五年(1053年),升樞密使。

    嘉祐元年(1056年),免狄青樞密使之職,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銜,離京出任陳州通判。

    嘉祐二年(1057年)三月,狄青抑鬱而終。

    仁宗在禁苑中為他舉哀,追贈中書令,賜諡“武襄”。

    二、功勳卓著

    (1)大破西夏

    狄青出身貧寒,自少人伍,精通騎射,武藝超群。

    寶元初,西夏李元昊反叛,朝廷下詔挑選衛士到邊疆禦敵,任命狄青為三班差使、殿侍、延州指使。

    當時前線將領屢敗於西夏,大多士卒心懷畏懼。

    兵士沒有聽過戰鼓,不識戰陣。平時缺少訓練,"生於無事,而飽於衣食",不得不驕惰。(范文瀾《中國通史》)

    (狄青)從軍西征後,他與畏敵避戰的大多數將士不同,每次臨陣作戰,都披頭散髮,戴著猙獰的銅面具,只露出兩隻炯炯有神的眼睛,身先士卒,出入敵陣,所向披靡,被西夏兵稱為“天使”。

    他在延州共四年,前後共參加大小戰鬥二十五次,其中有八次負傷,但仍然堅持戰鬥。(趙文博《中華上下五千年》)

    狄青連戰皆捷:攻陷金湯城,奪取宥州,屠殺了砽咩、歲香、毛奴、尚羅、慶七、家口等部族,焚燒西夏儲備糧食數萬石,收繳帳篷二千三百隻,俘虜五千七百餘人。又建橋子谷城,築建招安、豐林、新砦、大郎等城堡,這些城堡都扼制著敵方要害之地。

    安遠一戰,他傷勢很重,但聽到敵軍來犯,立即挺身而出,士兵們因此亦爭先恐後奮勇殺敵。狄青所到之處無人敢擋,西夏軍望風披靡,狄青因而威名遠揚。

    (2)千里馬遇伯樂

    狄青勇猛頑強的作戰精神,深受當時主持陝西對西夏防禦戰爭的大臣們的讚揚。有一次陝西經略判官尹洙召見狄青,同他談論兵事。狄青講起帶兵打仗來頭頭是道,得到尹洙的好評。尹洙便向經略使韓琦、范仲淹推薦,說:“狄青乃良將之才”。韓琦、范仲淹遂召見狄青,詢問戰略,狄青對答如流,韓、範二人非常高興,認為他是難得的人才。范仲淹送給狄青一部《左氏春秋》,對他說:“為將若不知古今,不過是匹夫之勇而已”,勸他認真讀書。狄青深受感動,從此便經常利用戰爭的間歇時間刻苦攻讀兵書,悉心研究秦漢以來的將帥兵法,終於成為一位既能衝鋒陷陣,又精通兵法的將領。(趙文博《中華上下五千年》)

    從此狄青縱橫沙場,如虎添翼。積功升任西上閣門副使,後晉升為秦州刺史、涇原路副都總管、經略招討副使,又加升為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惠州團練使等。

    仁宗因狄青多次建功,想要召見他並向他詢問軍國大計。西夏李元昊稱臣後,狄青調任真定路副都總管,歷任侍衛步軍殿前都虞候、眉州防禦使,升步軍副都指揮使、保大安遠二軍節度觀察留後,又升馬步軍副都指揮使。

    狄青叱吒風雲,身經百戰,九死一生,十多年後終於顯貴起來了。

    後以彰化軍節度使兼任延州知府,又升樞密副使。

    (3)平定儂智高

     狄青一生戰績輝煌,特別以皇祐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夜襲崑崙關最為著名。

    在此之前,蔣偕、張忠等將領都因輕敵而戰敗陣亡,官軍聲威大衰。狄青命令各將領不得妄自與叛軍接戰,而要聽從他的統一號令。廣西鈐轄陳曙趁狄青未到,便擅自率步兵八千人攻打叛軍,潰敗於崑崙關,殿直袁用等人又驚慌失措紛紛逃遁。

    狄青以為號令不一,是失敗的主要原因。於是早晨召集各將領到堂上會議,逮捕了陳曙,並依戰敗脫逃罪,將袁用等三十人推出斬首。

    諸將相顧失色,不敢仰視,軍中肅然。從此軍中令必行,禁必止,晝夜戒備壁壘一新。(趙文博《中華上下五千年》)

    而後狄青“兵行詭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率軍一晝夜過了崑崙關,出歸仁鋪佈陣。叛軍失去了險要陣地,狄青手舉白旗指揮騎兵,從左右兩翼突擊,大敗叛軍,追敵五十餘里,斬首數千級,叛黨黃師宓、儂建中、儂智中等一批人一併處死,生擒叛賊五百多人,儂智高乘機在夜晚縱火燒城後逃逸。

    賊平,人服其有遠略。《宋史•狄青列傳》

    在廣南肆橫達一年之久的依智高侵擾事件,因狄青善於用兵,很快就平息了。宋仁宗為了表彰狄青的功績,不顧朝中一些大臣的反對,擢升他為樞密使,掌管全國軍事。(趙文博《中華上下五千年》)

    三、一世英名

    在北宋時,人們都說包公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狄青是天上的武曲星下凡。

    其實這都反映了百姓們對這兩位忠臣良將為民除害,保家衛國英雄事蹟的熱愛、崇敬之情。

    狄青功成名就,其德行品質及蓋世武功,當時在朝野就廣為傳頌。

    京師百姓在狄青每每出入輒聚觀之,至壅路不得行。就連力主罷免他的宰相文彥博也稱他“忠謹有素”。

    北宋中期面臨西夏、遼國虎狼環伺在側的複雜局面。

    狄青是這一時期抗擊外敵的一代名將,同時也是封建專制的悲情人物。

    宋朝重文輕武,身為武將的狄青自然也受到了文官集團的猜忌和排擠。

    《宋史•狄青列傳》:青為人慎密寡言,其計事必審中機會而後發。

    狄青一生戎馬倥傯,所向披靡,名震中外,令敵人聞風喪膽。正是因為有著“北宋第一名將”狄青的存在,西夏才不敢輕舉妄動,北宋才得以國泰民安。狄青終其一生能保全名聲,並有始有終。仁宗稱其為“朕之關張”,併為狄青神道碑額題名為:“旌忠元勳”

    結束語:觀其狄青一生,金戈鐵馬,南征北戰,始終與武字結緣,他因武結識了范仲淹等幾位伯樂;因身經百戰,血染徵袍,屢建奇功而步步高昇;又因宋朝重文輕武,倍受猜忌排擠,而抑鬱而終。

    熙寧元年神宗考次逝世將帥 ,以青起行武而名動夷夏,深沉有智略,能以畏慎保全始終,慨然思之,命取畫像入禁中,御製祭文,遣使賁中牢飼其家。《宋史•狄青列傳》

    悲乎哀哉!天道自有公論,這也不枉武曲星狄青一世英名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歲月靜好你我安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