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設身處地看問題
-
2 # 夜狼文史工作室
首先想要強調的是,從高宗皇帝趙構來說,他想要的是四大將的兵權,而不是四大將的命,當宋金對峙的基本政治格局形成後,把分散不易管理的幾大將的兵權收歸中央,這是南宋政府的根本國策,是符合趙氏皇族的根本利益,也是兩宋文官政治一脈相承的,被收兵權不止岳飛,還有劉韓張。但反應最激烈的卻是岳飛,岳飛之死以秦檜為首的議和派的推波助瀾很重要,但岳飛為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肯向現實屈服才是最重要的,也許他低調一些,現實一些圓滑一些,這個千古冤案也許就不會發生。
南宋中央政府收四大將兵權,從劉光世的劉家軍開始,紹興七年(1137年)的時候,劉光世因作戰不力,被下了兵權,對劉部的處理,趙構一度還想讓岳飛統領劉部,後來因為趙鼎為首的文官的反對作罷。收劉家軍並不順利,引發了劉部大將酈瓊叛亂,劉部有四五萬人投降了偽齊,對南宋的影響很大,當時宋金戰和未定,出於維穩需要,南宋中央政府之後停止對其它三大家軍動刀。
但政治上的老滑頭劉光世明面上並沒有對失去兵權有明顯的怨言,他後來也是和岳飛同一年逝世,不過是病逝,得以善終。
當時岳飛看到皇帝爽約不讓他接管劉家軍後,一度負氣跑上了廬山,給皇帝擺黑臉,政治上極其幼稚,當時皇帝就寫了封信給敲岳飛警鐘,說這次你做的事很魯莽,但我並沒有生氣和怪罪,如果真要怪罪,那等待你的只能是用刀劍和法度,而不是我的繼續信任。
之後是韓嶽張三人一起被罷兵權,張俊是政治老油條,非常服從中央的新令,高興的去當樞密使了,韓世忠雖然不滿也發牢騷,甚至後來的岳飛之冤,滿朝文武除了他沒有一個站出來為岳飛說話,但韓世忠畢竟威望和資歷都高於岳飛,又曾在劉苗兵變中救過高宗皇帝,所以即使秦檜有害他之心,也權衡利弊,不好下手。
而岳飛從資歷到威望並不如前三者,但卻對被罷兵權一事反映最大,於是被趙構秦檜來了一次殺雞敬猴。
而其它三將,則名哲保身,躲過一劫。
-
3 # 半城繁華36
岳飛抗金的事實不假,但其實後人不要把岳飛想的那麼高大上。岳飛的死不能說是害死,只能說是被皇上處死!我們來看岳飛打仗的情況,他打了很多勝仗是不錯,也收復過一些失地,首先這點不要否定!但是再看他的失敗,首先,馬家渡不戰而逃,第二,偃城被一萬多金兵打得潰不成軍,第三,在守河南的時候堅持不到三個月就守不住了,第四,救援淮西軍不力(這點也是他死的主要罪名),第五,到後面除了岳雲和張憲之外沒什麼可以出戰的大將了!從這些方面來看,岳飛並不是後面書上說的那麼厲害,只是一種政治宣傳的產物而已!從宋代當時處死岳飛的罪名來看,救援淮西軍不力是主罪,後面所說的造反只是莫須有的罪,也就是可能有或者說可能沒有,這樣的話應該不能定罪,就連韓世忠都說了莫須有何以服天下!所以對於一個軍人來說,救援淮西軍不力,按軍法完全可以處死一個人了!所以岳飛的死並不是所說的被害死的。跟他的能力有一定關係,這個能力可能包括跟其他官員處理的人際關係都在內!另外還有一點,趙構在立太子方面舉旗不定的時候,問過岳飛,岳飛可能太過正直或者說腦袋轉不過彎來,不能去幹預立太子一事,這點跟他的死也有一定關係!所以岳飛被處死而其他三位沒事。並不是後面的書上所說的岳飛能力出眾而被人害死的!那只是被後人利用了他做個典型用來做政治宣傳罷了!
-
4 # 荷鋤田夫
岳飛是不可爭議的民族英雄。個人認為他的死是其違背了政治紀律(包括軍事紀律)導致的。對於百姓來說他是抗擊外族的英雄,對於政府來說是不聽命令,不服指揮的軍事將領。
-
5 # 紅黑聖西羅
張浚,曾與岳飛、韓世忠、劉光世並稱南宋中興四將,他 後來轉向主和派,成為幫助秦檜謀殺岳飛的幫兇之一。 和韓世忠正好相反,張俊不僅沒有為岳飛鳴不平,反而和秦檜一起謀害嶽武穆。張俊是鳳翔府成紀(今甘肅省天水市)人,自小弓馬嫻熟,十六歲時以三陽弓箭手投身行伍,徵南蠻,攻西夏,御金兵,累立戰功,授武功大夫,晚年封清河郡王。雖然張俊因為和秦檜一起謀害岳飛,從而受到了宋高宗的器重,但是,“白鐵無辜鑄佞臣”,在嶽王廟前,有與岳飛被殺有關的秦檜、王氏、万俟卨、張俊等四人跪像,張俊和秦檜等人一起遺臭萬年。
韓世忠在年齡上要比岳飛大十多歲,為延安(今陝西省綏德縣)人,早在抗擊西夏和金的戰爭中,韓世忠就為宋朝立下汗馬功勞,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亂中也作出重大的貢獻。在靖康之變後,韓世忠因為救出宋高宗趙構,從此成了宋高宗的親信,確立了自己忠在南宋將領中的名聲和地位。並且,韓世忠為人正派,不肯依附奸臣秦檜,為岳飛遭陷害而鳴不平。死後被追贈為太師,追封通義郡王;宋孝宗時,又追封蘄王,諡號忠武。
劉光世出生於將門世家,雖然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中,卻是爭議最大的一位。相對於岳飛、張俊、韓志忠,劉光世一貫畏懼金軍,每逢奉詔移駐前線,大多不奉詔而設法退避,治軍不嚴,不少流寇、叛軍樂於投附為部屬,成為當時人數最多的軍隊之一。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在金兵大舉南侵時,劉光世與韓世忠等共守江南,也立下了一定的戰功,升司檢校太保、殿前都指揮使。此外,劉光世去世後贈封太師,諡武僖,後追封鄜王。
-
6 # 喜歷史
因為金人提出的議和條件就是“必殺飛”,趙構一心求和,畏金如虎,只想偏安一隅享樂,又刻薄寡恩,人倫喪失,為了媾和偏安不惜向殺父仇人稱臣納貢,加上秦檜這個金國細作的響應配合,致使喪盡天良的獨夫民賊冤殺忠良。
-
7 # 帝國的臉譜
歷史上把宋高宗重建宋朝開始的這段時期,尤其是南宋軍民奮力抵抗金兵入侵的這段時期,稱之為“中興”。而將在抗金斗爭中戰術最卓著、功績最突出的四個大將稱為“中興四將”,根據劉松年所繪《中興四將圖》,這四人分別是: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也稱“中興四大將”。
這只是較為傳統的說法。其實,無論是就戰術還是就功績而論,將吳玠、劉錡中的任意一位加入這“中興四將”名單,只會使這個名稱更加顯耀;而將張俊、劉光世中的任意一位踢出這個“中興四將”名單,估計拍手叫好的人將會非常之多。鑑於劉松年之說是南宋當年的主流,我們暫且以這個名單,來說說中興四大將中,為什麼只有岳飛被害死,而其他三位能夠平安著陸,高位善終。
岳飛為什麼必死?我們可以擱下到底是秦檜害死岳飛還是趙構害死岳飛這種低階問題,秦檜是執行者,趙構是決策者,沒聽說過執行者在沒有得到決策者安排的情況下,就可以將人處死的怪事。所以,要論岳飛必死之因,必須從岳飛對趙構造成了怎樣的壓力去分析。
那麼,岳飛對皇帝趙構到底造成了怎樣的壓力呢?其實,從趙構建立南宋政權的第一天開始,尤其是在金軍發動了名為“搜山檢海”的“斬首行動”,趙構逃向哪,金人就殺向哪之後,保命、保富貴、保江南就成為了趙構的夢想和追求,他只要能偏安一隅,做一個自在的小皇帝,他就非常知足了。北伐中原,恢復故土,迎回二聖,對於高宗趙構來說,無異於痴人說夢。
而岳飛卻始終以“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為志向,始終以“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為目標。這與趙構在戰略目標上,其實是背道而馳的。趙構不願北伐,更不願意迎回二聖,宋欽宗回來,自己往哪裡擺?這皇帝便沒法做。岳飛與趙構目標上的不一致,最終導致了趙構對他的清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趙構要向金人乞和,請他們罷兵。金人也樂得收錢罷兵,但有一個條件,趙構必須處死岳飛。岳飛必死之因,大約在此二者。後來,岳飛死於大理寺獄中的訊息傳到金國,他們果然舉酒慶賀。
然而,“中興四將”之劉光世、張俊、韓世忠三人為何沒被害死,反而富貴善終呢?先說劉光世。趙構向金人乞和之際,也是他收兵權的開始之時,這是相輔相成的事情。劉光世雖曾為抗金前線的將領,但他本身對於抗金,便是最不積極的一個,他的“御軍姑息,無克復志”曾經飽受朝士們的詬病,皇帝要收兵權,他樂得上繳,1137年,他以病為由,主動上繳兵權。1141年,以太保、萬壽觀使致仕退休,頤養天年去了。
再說張俊。抗金以來,張俊也同劉光世類似,勇氣不足,且有畏敵怯戰之舉,勝仗有,敗績也不少。當秦檜提出議和時,張俊非常贊同。1141年,趙構以酬賞“拓皋之捷”為名,召張俊、韓世忠、岳飛三大將到臨安行賞,趁機解除兵權,張俊第一個主動交出了自己的兵權。趙構隨即重用張俊為樞密使,又加太傅,封廣國公、益國公。給予了高官厚祿。至於韓世忠,他與岳飛的主張非常相近,也是堅定的北伐抗金將領,但他在罷兵權上,沒有岳飛那麼反映激烈,於是,趙構將他召回朝後,任命他為樞密副使,表面升官,實則罷兵權。
其實,岳飛之必死而其他三將能保其命,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張俊、劉光世、韓世忠等三人,都是有“勤王之功”的,當年“苗劉兵變”之時,是這三將率兵勤王,合力打敗了苗傅和劉正彥,使趙構保住了性命,並得以復辟。對於救命恩人,趙構當然會網開一面的。
-
8 # 經略幽燕我童貫
說中興四大將,其實是不全面的。
嚴格來說,中興名將這個群體,至少還能加上劉錡和吳玠。
即劉光世、韓世忠、張俊、吳玠、劉錡、岳飛。其中劉光世年紀最大,岳飛最為年輕,劉光世年紀最大。
論工作能力的話,韓世忠、吳玠、劉錡、岳飛才真正配得上中興四將的稱呼,而劉光世、張俊,只是庸才。
但因為他們兩個柔順易制,且貪財好暴,宋高宗認為沒有什麼威脅,所以才對他們一再優容。
劉光世屢次不聽從調遣,曾前後收到中央的命令十幾次,親自收到皇帝的手令多次,也不遵守命令。他還多次被叛軍、金軍、農民起義軍擊敗、擊潰,還在金軍南下時,拋棄了皇太后逃走,但都沒有受到什麼嚴重的懲罰。
相反,還因為宋高宗認為他能羈縻那些被招安的盜賊,所以還一再優容提升。
張俊早年頗為英武,還有一定的進取心。但南宋建政之後,一再消極避戰。要求他發兵北上的時候,往往用各種藉口不出動,甚至藉口“墜馬傷臂”拒不出動。他的部隊綽號“花腿軍”、“自在軍”,紀律渙散,沒有什麼戰鬥力。
正因為劉光世、張俊沒有什麼戰鬥力,也沒有什麼工作能力,所以宋高宗對他們猜忌不深,相反對他們非常喜歡,尤其是喜歡張俊。宋高宗多年以後還親自去張俊家裡“拜訪”,留下了一份很有名的選單。
而對另外幾位有工作能力的將領則不同了。吳玠飽受猜忌,本人又嗜好女色,因此生活放縱,最後43歲就逝世了。韓世忠有勇名,與岳飛齊名,因此宋高宗和秦檜決定以其部下謀反為由,將其勾連下獄,謀害他的性命。
但由於原定派去接替韓世忠彈壓部隊的岳飛主持正義,救了韓世忠一命,韓世忠才得以保全殘命到晚年。
劉光世年紀太大,又沒有什麼威脅,早早退休了事。
張俊則附會秦檜,參與了對岳飛的誣告案件,最後用謀害韓世忠一樣的手法來陷害岳飛。即以其部下謀反為由,將其勾連下獄,最後處死。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所謂的中心名將只有岳飛下場很慘,其他人無事的背後,絕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你有工作能力,只用你一時。等利用過了,就猜忌你,謀害你,趕走你。你沒有工作能力,但會拍馬屁,就提拔你,重用你,利用你。
這就是封建王朝的所謂帝王心術的核心秘密,僅此而已。
回覆列表
有誰能告訴我,有哪一個朝代不懷疑武將?懷疑重兵在握的武將是皇權的天性。岳飛之死很簡單,莫須有的罪名,莫須有其實的意思不是沒有,而是不必要有,即只要皇帝懷疑大將威脅皇權就可以了。為大將者,即只要皇帝起疑心,自己又不知避禍,不知韜光養晦,必死。劉邦朱元璋將功臣基本處死,清朝殺的大將也不少,且以上大都形式上的審判都沒有。有些人認為清沒有昏君本身比較荒誕,就是清又是怎麼對大將的。清對待多爾袞怎麼樣?鰲拜怎麼樣,年羹堯被殺怎麼啦,曾國藩如果勝利後不自己裁撤軍隊,恐怕也逃不掉。很多時候各個皇帝只要懷疑,大將就可以不經審判直接殺掉,南宋還有審判程式。用常人思維去評論帝王權術是得不出正確結論的。
金人要求殺岳飛,趙構是一個有主見的皇帝,趙構不一定要聽,金人也知道這一點,只是作為這筆買賣的一個條件,不是必要條件,必要條件是簽訂合約前就要殺了岳飛,主動權在趙構,不在金人,簽訂合約以後一年岳飛才被殺的。如果金能完全打敗宋,金不會去求和的。歷史離我們很遠,記錄的情況還需要加上對政治的判斷才能窺視一二!
紹興11年即1141年,岳飛在鄂州交出軍權後獨自上廬山,張憲在鄂州任駐紮御前諸軍付都統制,岳飛是將軍隊交給張憲的,他的女婿,試想趙構已經對岳飛有所懷疑,還將軍隊交給自己的女婿,沒有交給國家指定的人,主動避嫌,岳飛有假交軍權的嫌疑,有留戀軍權的嫌疑,封建社會疑則從有這是帝王權術的常識,我也相信岳飛不會有問題,但皇權不會這麼認為,不注意細節出了問題!張憲就任當然是完全錯誤的,從任何一個皇帝角度來看,元帥將軍權交出,為避嫌毫無疑問應該交給國家,而不是自己的女婿,包括自己信任的人,而且自此遠離這支部隊,避免同這支部隊的領導接觸,以此來避嫌,司馬懿的事情說的很清楚,閉門不出,皇帝去檢視司馬懿是否真的不問軍事,派人去查,司馬懿在花園釣魚,表示他無心政治,皇帝才放心,韜光養晦才能自保,才能在皇帝解除嫌疑後東山再起,這是官場常識。如果真心交出軍權,只有交給國家指定的人,根本不是岳飛的親信,還要向皇帝要求張憲等重要將領一起撤出,讓皇帝來安排軍中人事,如果讓皇帝安排皇帝的親信掌管軍隊,軍隊才真正屬於皇帝控制的,皇帝才放心,因為只有這樣岳飛才能控制不了軍隊。張憲有本事,張憲越有本事皇帝越怕,這本事不是皇帝要的,岳飛將軍權交給女婿,等於告訴皇帝沒交,在交出軍權后皇帝的命令張憲可以不聽,岳飛的一個小紙條,張憲會馬上做好。這是政治。
岳飛傳的可信度:
岳飛只是中興四將之一,最高的官職為樞密院付使,職位在韓世忠等之後,韓世忠樞密院正使。岳飛忠心能戰不假,只是我們對岳飛的瞭解主要來源與岳飛傳,岳飛傳的作者情況如文。 岳飛傳岳飛孫子岳珂所寫,宋及清多個大臣評價大貪官,有辱岳飛名聲。岳飛忠心能戰不假,但岳珂的個人貪官信譽很差,可信度也差! 岳珂其人宋史記載如文! 1、宋史列傳第一百八十三徐鹿卿傳:”會珂守當塗,制置茶鹽,自詭興利,橫斂百出,商旅不行,國計反詘於初。又置貪刻吏,開告訐之門,以罔民而沒其財,民李士賢有稻二千石,囚之半載“。 徐鹿卿簡介:嘉定十六年(1223年)廷試進士,累官吏部侍郎,提舉鴻禧觀致仕。及卒,諡清正。 2、宋史列傳第一百六十四袁甫傳:”岳珂以知兵財召,甫奏珂總餉二十年,焚林竭澤,珂竟從外補”。 袁甫簡介:少承家學,又從學於楊簡。 宋嘉定七年(1214)進士第一(狀元),甫所至興利除害;在朝靡切權貴,抗論不阿。卒,諡正肅。 3、宋史列傳第一百七十一杜杲傳:調江山丞,兩浙轉運使朱在闢監崇明鎮,崇明改隸淮東總領,與總領岳珂議不合,慨然引去。珂出文書一卷,曰:"舉狀也。"杲曰:"比而得禽獸,雖若丘陵,弗為。"珂怒,杲曰:"可劾者文林,不可強者杜杲。"珂竟以負蘆錢劾,朝廷察蘆無虧,三劾皆寢“。 作為岳珂下屬的杜杲,無法滿足上司時任淮東總領(財賦)兼制置使的岳珂的貪慾。岳珂竟以杜杲向崇明百姓徵收的“蘆”課不足為由,誣陷杜杲。 杜杲簡介:南宋戰功顯 赫的抗金抗元愛國將領,有文才。 蔭補入仕。宋寧宗嘉定十二年(1219),金軍攻打滁州(今安徽滁縣)等地,杜杲時任江淮置司幕僚,率軍前往救援,州城得以保全。淳佑二年(1242年),蒙古軍大舉南侵,杜杲應詔為官,。。。在真州大敗元軍。 淳佑八年(1248年)病故,享年75歲。朝廷贈開府儀同三司。 4、清代史學名家全祖望對其評價:岳珂、楊紹雲、鄭定、蔡廙之在四總,借天子之法令,吮百姓之膏血,外事苞苴,內實囊橐,何居乎,倦翁而亦預此列也,。。。然則珂直掊克忮深之小人,得無有愧於乃祖乎。 原來岳珂是個大貪汙。 岳飛是1142年死的,岳珂是1183年生的,他跟本就沒見過岳飛什麼樣?